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焚清 >

第261部分

焚清-第261部分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政府向国民隐瞒了这一消息,他们宣称,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身患疟疾,不治而亡。

但是,在大本营内部,这一消息已经悄悄传开,一连数天,大本营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气氛中——天皇陛下一连五天没有露面了!他拒绝会见群臣。就连内阁首相伊藤博文也吃了闭门羹。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死,让天皇蒙羞!让政府丢脸,让整个日本,在十九世纪末弱肉强食的世界格局中,成为了一场笑柄!

刚刚在战争中获得了强国地位的日本,她的国际地位会因此而一落千丈!

内阁高官们发现,西洋列强驻日本公使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的眼神中出现了一种蔑视,这种蔑视似曾相识,那是五十年前,当日本刚刚被美国的舰船大炮轰开国门的时候,那些傲慢的西洋人的眼神!

天皇拒绝露面,大臣们六神无主。

今天早上,内侍突然宣布,天皇陛下要在会议室里召见群臣,商定国策。内阁大臣、海军部、陆军部、参谋本部一大早就守候在会议室里,等待天皇的到来。

会议将在9点召开,然而,时间走到了9点30分,明治天皇任然没有出现。

会议室里,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所有的高官们危然正坐,一言不发,神经紧绷,谁也不敢打破这让人无法喘息的沉寂。

时间走到了十点,门口终于响起了脚步声,大臣们全体起立,目光定在门口。

明治天皇身着大元帅服,缓步走进了会议室,来到他的座位上,扫视了一眼群臣,缓缓坐下。

没有得到天皇的恩准,所有的人只能挺直了身体,僵硬地站立着。

三分钟过去了,明治天皇才缓缓说道:“就算是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默哀吧!”

众人的脸上,都是一阵沮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明治天皇的目光,从伊藤博文的脸上,向一个个大臣们扫视过去。所过之处,大臣们纷纷低下了头。

就在一年前,当天皇入驻大本营的时候,他也曾这样扫视过这里的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都高高地昂着头,他们异口同声地向天皇保证,日清一战,势在必行!那将是大日本帝国崛起的一战!不出三个月,日本必将完胜大清国,那个时候,日本将成为亚洲的霸主,以世界强国的姿态,屹立于在世界的东方!

而现在,战争从朝鲜打到了辽东,从辽东打到了山东,又从山东打到了台湾,战争打了一年多,却没有丝毫结束的迹象,而日本唯一的成果台湾,也是摇摇欲坠!

国民没有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任何好处,相反,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国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刚刚兴起的全民教育体系,因为资金缺乏,而面临崩溃的危险,工业体系全部转入了战时轨道,生产效率激增,但是,却不能为百姓生产出必须的日用品,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加班加点制造武器!作为海洋国家,百姓们却吃不到海产品,因为,几乎所有的船只,都被政府征用,用于战争!

国民已经疲惫到了极点!战争初期,全民踊跃捐款支持战争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斥在大街小巷里的抱怨和流言,以及遍布贫民窟的奄奄待毙的贫民百姓!日本政府曾经向他们保证,这场战争能够使他们脱离贫困,大清国的富庶资源能够让每一个日本公民过上富足的日子!在这个美好蓝图的引诱下,百姓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最后的积蓄交给了日本军队,他们已经是一贫如洗了,然而,一年的战争,不仅没有让他们获得财富,就连他们最后的口粮,也要被这场战争吞噬掉!

日本刚刚兴起的现代化工业基础,更加承受不起这场战争的重负,资源贫瘠的日本没有从中国大陆获取任何战争资源,相反,国内的资源却在逐渐枯萎。

明治天皇觉得自己被拖进一个黑色的漩涡中,难以自拔!而整个日本,似乎也在跟着他下沉!

三十年明治维新的成果,眼见就要被这场战争吞噬!

第137章圣裁

更为可悲的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死,把明治天皇推到了悬崖边!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身份太特殊了,他是孝仁天皇的儿子,明治天皇的叔叔,曾经的“东武天皇”!他曾经是明治天皇的政治对手,也曾经是他的阶下囚。

明治天皇特赦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不仅仅因为他是皇亲国戚,更为重要的是,明治天皇要向国民做出一个和解的姿态,让那些曾经的割据者们看到,日本已经步入了团结统一,在明治天皇的圣眷下,所有的纷争,所有的敌对都消弭了,大和民族团结一心,向着强盛迈进。

明治天皇这一招明智的,他征服了他的政治对手!当初那些拥立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东武天皇的列藩们,终于放弃了自己的主张,站在了政府的立场上。

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却因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死,而到了功亏一篑的地步。

街面上流言四起,有人在说,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死,是政府的一个阴谋,目的是借助敌军的手,除掉明治天皇的政治对手!

传言说的有声有色,那些流传谣言的人拿出两个让人无法反驳的证据——第一,章军一个两百人的突击队,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突破精锐的近卫师团的防线,直达重兵防守的指挥部!唯一的解释是,有人故意把章军放了进来!第二,日军在台湾的攻势势如破竹,从台北一直打到了嘉义,沿途并未遭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然后,日军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突然在一个小小的嘉义停止了攻击,让章军再台南一带养精蓄锐!一定有人私通章军,联合做掉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其实,第二个证据原本是可以解释的。日军在台湾的进攻并不顺利,在章军到达台湾之前,台湾本地民众的抵抗就极为激烈。章军到达台湾后,在彰化和安平重创日军,日军遭受了重大失败!但是,日本政府向民众隐瞒了失败,他们一直在向民众宣扬,日军从未遭到过重大挫折!所以,当日军在嘉义受阻后,大本营也无法向民众解释!

政府无法解释,传言愈演愈烈,矛头直指台湾总督伊东佑亨!

伊东佑亨是明治天皇忠实的追随者,在戊辰战争中,伊东佑亨就是明治天皇的左膀右臂,击败“东武天皇”的功臣之一!

传言者认为,伊东佑亨的背后,就是明治天皇!

人们这一推测,又可以从台湾总督的人选上得到证实。按照大本营的意图,本应任命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为首届台湾总督,甲午战争后期,桦山资纪遭到袭击,在黄海阵亡,台湾总督人选一直悬而未决,角逐这一职位的高官大有人在,根本轮不到伊东佑亨。然而,就在南方集团出发前夕,天皇突然任命伊东佑亨为台湾总督!而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成为了伊东佑亨的部属,这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流言四起。那些曾经拥戴过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日本,出现了再次分裂的苗头!

“一年前,你们曾经说过,大日本帝国可以在三个月内击败大清国!”天皇的声音不高,却是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钻入了文臣武将的耳朵里。

会场上,死一般的沉寂。

战争的鼓吹者,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民族!

甲午年,从民间到政府,从内阁到军部,从贫民到富豪,从幼稚园到大学,整个日本沉浸在疯狂的战争叫嚣中,就连三岁的孩童也嚷着要打败大清国!

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认为,腐朽没落的大清国,应该为日本的崛起让路了!

陆军参谋长川上操六陆军中将立正说道:“陛下,日本与大清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至于目前的战事,是日本政府与台湾叛乱者的战争,这和戊辰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

“你这是自欺欺人!”天皇的声音仍然不高。川上操六惭愧地低下了头。

甲午战争,陆军是主导者,一年前,疯狂叫嚣战争的,就是陆军部,而付出代价最大的,也是陆军!战争的鼓吹者,日本陆军的军魂山县有朋元帅,在那场战争中名誉扫地,从英雄变成了罪人,在朝鲜,整整一个混成旅团被对手聚歼,在辽东,精锐的第一师团两万人,只剩下两千人,而且,还是赤手空拳、甚至是衣不蔽体地回到了日本!

如今,近卫师团的师团长,堂堂皇家的亲王,曾经的“东武天皇”,竟然被烧成了一把灰!

原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大清国,可如今,连一个小小的台湾,也拿不下来!

“军部最初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幕僚长有栖川宫炽仁陆军大将低声说道:“不过,外务省也应该为此负责,他们提供的信息,严重脱离现实!”

外务省次长林董一脸阴鹜。

最初,战争的疯狂叫嚣者有两个,在军界,是山县有朋陆军元帅,在政界,就是外务省次长林董!

林董看不起大清国,他甚至不屑于与大清国的外交官面对面谈话。山东战役开始之前,林董傲慢地拒绝了大清国派出的和谈大臣张萌桓、劭友廉,致使甲午战争一步步升级,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后来,林董担任日本驻大清国大使,把他的傲慢带到了北京,他甚至连基本的外交礼仪也不顾,公然嘲弄大清国外交官,大清国的官员们个个都憎恨林董!

如今,山县有朋已经付出了代价,而林董还坐在大本营里。

林董申辩道:“天皇陛下,章军不是大清国的军队,他们的胜利,不是大清国的胜利……”

“我想,你可以出去了!”明治天皇打断了林董的话。

林董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天皇已经扭过脸去,不再看他。

林董颓然地走出了会议室。这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就此完结。他将和山县有朋一起,成为这场战争的替罪羊!

天皇的目光,落到了川上操六身上:“那么,台湾方面的意见呢?”

“台湾方面发生了争论。”川上操六说道:“伊东佑亨总督来电,要求继续对台南采取封锁政策,伊东佑亨认为,只要切断了章军的补给线,他们不能在台南长期立足,到时候,我军可以不战而胜。而乃木希典则要求,立即展开对台南地区的清剿行动,一战击败章军!”

“乃木希典的理由呢?”伊藤博文问道。

“而乃木希典认为,章军已经获得了台湾当地居民的支持,他们不仅可以巩固台南,而且,还会煽动台湾中北部地区叛乱者发起暴乱,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尽忠后,台北地区接连发生暴乱,就是明证。而且,这段时期,台湾瘴疠爆发,我军不少官兵患病,但是,章军患病人数却很少,他们得到了台湾土著提供的防疫手段,成功地躲过了瘴疠!所以,必须尽快消灭盘踞在台南的章军,否则,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悲剧,就有可能再次发生!”

“乃木希典是想用士兵们的鲜血铸就他的将星!”伊藤博文冷冷说道。

“将军有进取心,并不是一件坏事!”幕僚长有栖川宫炽仁陆军大将抗声说道。

“战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伊藤博文的语气里,充满了愤怒。一年来,内阁受制于军方,让他这个内阁首相伤透了脑筋。而战败的责任,却要由内阁来承担!

“海军的意思呢?”天皇问道。

海军参谋长中牟田仓治助海军中将立正说道:“海军赞成伊东佑亨总督的主张,对台南实行封锁,暂缓进攻。”海军已经吃了大亏,海军陆战队损失殆尽,损失了日本最先进的巡洋舰吉野号,难以对台南进行登陆作战,但他们又不愿意看到陆军独成大功。

“其他人的意见呢?”

会议室里,文臣武将各抒己见,有的赞成立即与章军决战,有的赞成封锁,莫衷一是。

最后,外相陆奥宗光说道:“陛下,昨天,法国人提出照会,要求政治解决台湾问题。”

“什么意思?”

“他们希望我们与章军谈判,实现台湾的和平。”

川上操六拍案而起:“胡说!台湾是日本的内政,法国人这是**裸的干涉我大日本帝国的内政!日本政府怎么与叛乱分子谈判!难道,他们要我们和周宪章平分台湾吗?”

幕僚长有栖川宫炽仁陆军大将沉声说道:“法国人希望通过周宪章染指台湾!我们不能再等了!伊藤首相,难道,你希望看到法国人登上台湾吗?”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良久,伊藤博文发出一声长叹:“请天皇陛下圣裁!”

明治天皇望着窗外阴霾的天空,发出一个低沉的声音:“看来,伊东佑亨不再适合担任台湾总督!”

第138章钢铁洪流

明治天皇的声音不高,却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台湾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台湾,台湾牵扯到了日本国内政治,也牵扯到了日本的国际环境。

昔日“东武天皇”的追随者蠢蠢欲动,法国人对台湾垂涎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