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焚清 >

第250部分

焚清-第250部分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建当地官员原本就强烈反对割让台湾,他们一直在暗地里支持台湾军的抵抗运动。如今,朝廷又要向台湾派出章军,当地官员惊喜不已,心里高呼皇上圣明。所以,吴佩孚一到,从巡抚到知府,要人给人要粮给粮,一切开绿灯。少数几个不识时务的地方官,还想搞点官场潜规则,想从吴佩孚那里敲点银子,吴佩孚二话没说,直接派兵给抓了起来,也不送交知府,直接砍了脑袋!这一下,当地官员更是不敢怠慢。

吴佩孚在福州打前站,而周宪章坐镇上海,向散布在各地的章军发号施令,命令各部向福州集结,同时,以湖广提督的名义,命令各部招兵扩军。同时,命令上海道道台黄遵宪筹集粮饷。

本来,周宪章只是湖广提督,是一个领军将领,尽管品级达到了正二品,头上戴着一品顶戴,但按规矩,他没有权利干预地方行政。但是,当初慈禧太后为了消除周宪章的兵权,给了他一个总理衙门大臣、内廷行走的虚衔,这要是在平时,倒也没什么,如今周宪章干脆拿着鸡毛当令箭,在上海摆出了总理衙门大臣的架势,相当于朝廷钦差,黄遵宪、刘坤一等人也干脆顺水推舟,对这位总理大臣的指令言听计从,认认真真地办差。

上海本是大清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府库里粮饷充沛,但是,这些银子,朝廷是看在眼里的,就是道台黄遵宪,也不敢随便动用。如今,周宪章以总理大臣御前行走的身份调用府库,黄遵宪乐的顺水推舟。

很快,周宪章就在上海筹集到了五百万粮饷,租用法国人的商船,运到了马尾军港。

与此同时,散布在各地的章军旧部,纷纷向福建靠拢。

吴佩孚的第一团,大部分留在了朝鲜安州,归朴永烈节制。得到周宪章的命令后,这个团的剩余人马,马上乘船沿海路回国。

朴永烈已经升任平壤执政官,成为朝鲜北部的实际统治者,此时,他的第四团依旧保持着章军番号,但人数却发展到了八千人,朴永烈主动请缨,要求率第四团到台湾参战。周宪章没有同意,只是让朴永烈派出韩令准率两个加强营三千人,前往台湾参战,朴永烈的任务是守住朝鲜北部,拖住日军在朝鲜的第五师团。周宪章这是要把朝鲜北部打造成了章军的另一个基地。朴永烈只得遵命,不过,他让韩令准带去了一批军火,包括二十门野炮,五千支步枪,以及两百万两白银。如今的朴永烈是个富翁,赵正伦和法国人的生意做的有声有色,在平壤附近开采煤矿,日进斗金。

临汾总兵张勋,率章军第三团于8月20日从临汾启程,赶赴福州。当初在临津江边,赖传武反水,张勋这支辫子军保持中立,跑到元山,让赖传武轻而易举地拿下了罗鸣芳和那哈五。张勋心中有愧,不敢来见周宪章,想赖在临汾不走,可周宪章的命令一传到临汾,第三团的官兵们就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尊令前往福州,张勋还想赖着不走,结果,301营营长姜万里带着301营不辞而别。301营是张勋的基本部队,这个营走了,其他两个营眼看也要步301营的后尘,张勋知道人心所向,难以抗拒,只得亲自带着剩下的两个营,急急忙忙追着301营而去。

第121章天狼

天津武备学堂会办罗鸣芳,得知周宪章还活着,主动向朝廷要求辞去会办一职,要求前往章军效命。在京畿地区,光绪的嫡系,只有那哈五的骁骑营和罗鸣芳的武备学堂,前些日子,那哈五突然失踪,骁骑营的主将换成了赖传武,明言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太后老佛爷釜底抽薪,把那哈五给做掉了。骁骑营又成了太后的部队,光绪皇帝只剩下一个武备学堂,成不了气候。罗鸣芳自知在天津孤立,难以立足,干脆从武备学堂调了一百多个成绩优异的学员兵,又把武备学堂的守备部队五百多人拉走,组成了炮兵部队,前往上海,与周宪章汇合。

周宪章重整章军,最缺的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罗鸣芳这一百多学员兵,来得正是时候,周宪章马上让罗鸣芳带着他的人,前往马尾军港,并主持军港内的军事,学员兵分配到各部队,担任营连长。

张作霖在新民当知府,那地方天高皇帝远,张作霖又有些能耐,到了新民府后,一心想着扩充实力,原本他只是章军的一个连长,上任的时候,只带了几十个旅顺大战后活下来的残兵,当了半年的知府,队伍扩充到了三千人,打着巡防营的旗号,成了辽西的一支大军,得到周宪章的召唤,张作霖二话没说,带着巡防营赶到了旅顺,留在旅顺的章军还有三百多人,是旅顺守备郭二杆的部下,如今听说他们的长官还活着,要求张作霖也带上他们一起走。旅顺当地官员也不制止。

这支三千三百人的部队,从旅顺出海,前往威海卫,登上了蔡挺干为管带的镇远号巡洋舰和平远巡洋舰。甲午战争中,镇远号差点被日军击沉,现在已经修复,镇远的管带,原本是刘步蟾,刘步蟾死后,在旅顺建立功勋的蔡挺干,接任镇远号管带,同时,接任了刘步蟾的右路总兵一职,成为北洋水师的二号人物。此次按照朝廷的命令,亲自率两艘巡洋舰和一艘炮舰,护送张作霖所部前往福建。

老将聂世成也派出参将李国革,率革字营两千人前往马尾军港,为周宪章助阵。李国革的革字营,曾经在旅顺与章军并肩战斗,对章军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如今听说要再次与章军合作,个个鼓足一口气。

记名知府盛大年,跟着他的堂叔盛宣怀,给张之洞当幕僚。这次章军行动,周宪章开出一张武备清单,要求朝廷置办。太后老佛爷无奈,就把这张清单扔给了张之洞。张之洞顺手扔给了盛宣怀,盛大年顺手扔给了盛大年,盛大年也不客气,不到一个星期,就从汉阳兵工厂的武库中,搬走了一万支步枪,两千支手枪,八十门大炮,一万枚手榴弹,以及子弹炮弹无数。亲自押运,赶到了马尾军港。盛大年几乎把汉阳兵工厂搬空了,张之洞心痛不已,却也无可奈何。盛大年还觉不满足,又拿着盛宣怀的手令,跑到了金陵制造局,从金陵制造局搞到了八十门加特林机关炮,五千支毛瑟枪和一大批弹药。

章军打仗,皇帝也不能不表示一下。光绪皇帝命户部从国库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又让总理衙门大臣荣禄出面,找德国人买了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让户部主事钱有贵连银子带枪,送到马尾军港,以壮行色,钱有贵原本就是章军的人,到了马尾军港,就推脱军务繁忙,也不回北京了,留在了章军里,继续当他的军需部长。

周宪章坐镇上海,下令各路将领在路上招兵买马,扩充部队。周宪章下了决心,要借这次机会,把章军做大做强,成为一支朝廷无法撼动的力量。原本,军事将领私自扩充军队,是犯了朝廷大忌,朝廷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可现在周宪章头上顶着总理衙门大臣的头衔,他的话就相当于是朝廷的话,地方官员不敢顶撞,太后老佛爷眼见周宪章做大,深怕周宪章反悔,不去台湾反而要去北京,也不敢轻易翻脸。这些章军将领原本就强悍,有了周宪章这个大老板顶着,更加肆无忌惮,一路上扩充军队。

张勋、张作霖这些老兵油子也不是省油的灯,扩充军队要钱要粮,他们手里没钱,所过州、府、县,干脆率军打开府库,搜罗一空。当地官员奈何不得,只得忍气吞声,反正,这些钱都是朝廷的,朝廷不追究,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各路大军云集马尾军港,清点人数,这才发现,各路人马出发的时候,总兵力大约八千人,到了马尾军港,居然变成了三万人!

如今的章军,与当初在朝鲜的情况截然不同,那个时候,章军缺人、缺枪、缺粮、缺银子,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群叫花子。而现在的章军,装备齐全,粮饷充沛,富得冒油。福建当地的军需物资还在源源不断地运抵马尾,那些地方官是真心实意想为台湾出力。

唯一缺的是军服,章军老兄弟根本不屑于穿大清国的号服,他们对章军灰布军服感情很深。不过,章军有的是钱,钱有贵和盛大年拿着银子,马上四处采办军服。很快,就让全体官兵穿上章军传统的灰色军服,还按照西方军队的做法,佩戴红色的领章帽徽,以及标志章军各部的臂章,章军官兵面貌一新,精神抖擞。

远在北京的慈禧太后,听说章军在马尾军港里竟然集结了三万人,而且装备精良,弹药充足,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支人马呆在福建,要是枪口一转,朝廷就麻烦了!这三万人一天不去台湾,慈禧太后一天不得安生,三天两头派人催促章军动身。

可军港里的章军就是窝着不动。章军临时指挥官罗鸣芳向朝廷报称,章军统帅周宪章还没有到达马尾军港,章军群龙无首,章军的具体行动,要等周宪章到达后才能定夺。

慈禧太后随即下旨,命周宪章克日启程,立即前往马尾,率章军出征台湾。

然而,上海方面的答复,却是把慈禧太后惊出一身冷汗!

周宪章早在十天前就已经离开了上海,去向不明!

而淀山湖边的定武军,也没了踪影!这支部队是慈禧太后亲自编练的新军,装备最为精良,战斗力最强!现在叶焘死了,定武军群龙无首。

周宪章不在上海,也不在马尾!难道,他一口吞掉了定武军,带着人马去了北京?

真要是这样,大清国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1895年9月2日深夜,马尾军港一片沉寂。

偌大的军港里,只有稀稀落落的数点灯火。

罗鸣芳来到马尾后,命令军港内实施灯火管制,数万人藏在军港内,外界根本看不出来。

镇远舰、来远舰巨大的舰身,停靠在港口内,成了两座黑乎乎的剪影,他们的周围,还散布着十多艘小型舰船,那些是福建水师遗留下来的老式舰船,排水量小,镇远舰没有到来之前,这些老式舰船还挺唬人,现在都成了镇远、来远的陪衬品。

南龟岛炮台上,也是一片沉寂。黑漆漆的天空中,闪烁着数颗残星,海风习习,炮台上,阿姆斯特朗大炮黝黑的身影旁,大清国的缎黄色龙旗迎风招展,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一列骑兵沿着大路来到炮台下。

“什么人?”哨兵厉声喝道。

骑兵队伍里有人喝道:“赏一品顶戴,赐黄马褂,授御前行走汉纳根先生驾到,还不快开门!”

“不不不!”队伍里冒出一个半生不熟的汉语:“应该是章军参谋长汉纳根将军驾到,老子不稀罕那个狗屁御前行走!”

“是!汉纳根将军驾到!”

胸墙下的城门大开,汉纳根跳下战马,在众人的簇拥下,昂首走上炮台。

炮台上,燃着一堆篝火,篝火旁,数十位戎装将领,穿着笔挺的灰色军服,扎着武装带,腰间别着手枪,挎着宝剑,列队向汉纳根立正敬礼,为首的,是罗鸣芳。他的身后,是来自各地的章军老兄弟。

汉纳根举手还礼,然后指着旗杆说道:“罗将军,请把这上面的旗帜换成章军的军旗!”

一个跟随汉纳根的士兵捧过一面旗帜来,递到罗鸣芳手里。

罗鸣芳打开旗帜一看,却是一面红色的旗帜。旗帜上绣着一支望月的苍狼。

姚喜叫道:“汉纳根你个洋鬼子,弟兄们怎么成了一群狼了!”

“这是周将军亲自设计的!”汉纳根瞪着蓝眼睛说道。

“大哥脑子进水了?”姚喜说道:“咱们章军弟兄就算不是龙,那也是虎!我听说台湾军的军旗是黄虎,咱们再怎么,也该是黑虎!不能比台湾军矮一等啊!”

“姚喜你他妈的才脑子进水了!”吴佩孚喝道:“这不是一般的狼,这是天狼!狼和虎最大的不同是,狼重义,有血性,从来都是一群狼一起杀敌,从来不单打独斗!大哥这是叫咱们记住,咱们章军能有今天,就是因为,咱们从来不丢下自己的兄弟!咱们就是一群狼!共进退,同生死!”

“对,共进退同生死!”几十位将领同声高呼!

“升旗!”罗鸣芳一声高呼。

炮台上,大清国的龙旗呼啦啦落下,章军的狼旗冉冉升起,章军弟兄们面向狼旗,立正敬礼。

第122章出征

升旗毕,汉纳根朗声说道:“现在,我宣布周将军的命令!”

众人立正,目光集中在了汉纳根身上。

“即日起,章军扩编成军,全军辖四个师,一个炮兵旅和一个直属旅。”汉纳根说道:“周宪章任军长!汉纳根任军参谋长,罗鸣芳任副军长,兼军直属炮兵旅旅长!”

“是!”罗鸣芳立正敬礼。

“姚喜任军直属旅旅长!”

“是!”

“吴佩孚任第一师师长!”

“是!”

“那哈五任第二师师长!那哈五不在马尾军港,军港内第二师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