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焚清 >

第206部分

焚清-第206部分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里,一定有人在背后cāo纵!

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恭亲王奕訢说道:“太后,最近战报,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在庙岛海域大胜,击沉包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在内的四艘rì舰,一血大东沟海战的前耻,联合舰队败退回rì本了。聂士成收复金州,全歼rì军第二旅团,旅团长西宽二郎自杀。伊克唐阿将rì军第一旅团包围在盖平,乃木希典已成瓮中之鳖。山东,我军防线已经前推到荣城,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太后,这是战争爆发以来,我大清国取得的巨大胜利,还请太后恩准,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以激励将士。”

“赏个屁!”端郡王载漪大叫:“他们是违抗朝命!叶志超在朝鲜奉命清剿叛军,斩获甚多,这才应该赏!”

一直没说话的张之洞突然开口了:“王爷,这恐怕不妥吧,叶志超五万大军败给了三千光复军,这要是赏的话,恐怕会冷了将士们的心。”

“张之洞,你给我闭嘴!”载漪喝道:“别以为我不知道,周宪章是怎么到了旅顺!”

张之洞冷笑:“不错,是我派人把周宪章送到了旅顺,还送给他一批军火,不过,给自家人的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有错吗?”

“他们是叛军!”

“谁说的?”张之洞冷冷说道:“我怎么没听说过?”

载漪急忙转向慈禧太后,却见慈禧太后的眼睛里shè出两道寒光。

载漪吓得“扑通”跪倒在地:“臣不知所云,请太后治罪!”

到了现在,载漪才反应过来,太后放了那晋,等于是放了周宪章!

周宪章不是叛臣了!章军也不是叛军了!到了现在,如果还要说周宪章是叛臣,怎么在全国百姓面前交待,那就是打太后的耳光!

第053章合力

恭亲王奕訢说道:“太后,周宪章所部章军固守旅顺,迫使rì军停战言和,臣以为,周宪章居功至伟,应该对章军官兵和周宪章本人,予以特别恩赏。”

慈禧脸sèyīn鹜:“也罢,就依你所言,具体这么个恩赏,你们下去议一议。”

“谢太后。”

慈禧太后伸了个懒腰,众人会议,纷纷起身告辞。

慈禧太后悠悠问道:“近rì皇上身体如何?”

众人正准备离开,忽听太后此言,立即停在了原地。

慈禧太后此问,没人敢回答。

如果皇上“病危”,那就是要换天子了,如果皇上安好,那他就要临朝!

皇上病危还是安好,并不是取决于皇上的身体,也不是取决于太医,而是取决于慈禧太后的圣意!

载漪慌忙说道:“臣好像听说,皇上身体一rì不如一rì。”载漪是最希望皇上“病危”的,他的儿子已经等了很久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翁同龢厉声喝道:“我听说,皇上的身体快要康复了!”

慈禧面sè冷峻:“瓮师傅所说,应该是实情!”

太后此言一出,除了载漪,众人同声高呼:“太后圣明!”

太后这句话,决定了光绪皇帝的命运!

慈禧太后心中冷笑,她终于听明白了,这些王公大臣的山呼声表明,他们都不希望换皇帝。

以此推断,鼓动清军向rì军发起反攻的人,就在这乐寿宫中!就站在她的面前!

反攻rì军,是为了救周宪章,救周宪章,则是为了救皇帝!

这个人、或者这些人,成功了!

“你们跪安吧。”慈禧挥了挥手。

众人躬身退出。

慈禧望着众人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

众人出了乐寿宫,匆匆散去。

按照太后今天的意思,光绪皇帝马上就要临朝听政了,这就意味着,大清国的政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上。

这条轨迹曾经偏离。皇帝病危的消息早已传出,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人和事,都是向着皇帝驾崩新君登基的方向,而现在,必须把这些偏离轨迹的人和事,立即纠正过来。众位大臣们不敢耽搁,急匆匆而去。

只有恭亲王奕訢踱着方步,在庭院里缓步而行。

奕訢是三朝老臣,当年,若不是奕訢在关键时刻站在了慈禧一边,只怕她的人头,已经让肃顺砍掉了,哪里还有今天的威风。

时过境迁,如今,慈禧太后信任端郡王载漪、刚毅、荣禄这些人,三朝老臣奕訢不过是顶着个军机大臣的名头,过问不了什么事。

“恭亲王倒是悠闲啊。”身后,响起了端郡王载漪的声音。

奕訢心头一惊,这才想起,离开乐寿宫的时候,载漪走在最后,好像没看见他跟着众人从宫里出来。

刚才,众人在乐寿宫里的时候,载漪会错了慈禧太后的意,几次答话,都没说到点子上,被太后斥责了几句,载漪心头惊慌,很是失态。

而现在,载漪眉头舒展,面带微笑,完全没有了刚才在太后面前的惊慌失措。

这些年来,奕訢的失势,与载漪的得势,总是相互映衬,两人都是心照不宣,这大清国的内阁里,容不下两个王爷。

奕訢捻了捻胡须,笑道:“端郡王怎么落到后面了?”

载漪一脸的得sè:“正要出来,太后老佛爷又叫住了我,说有要是相商,这不,耽误了一会儿功夫。”

太后在最后时刻叫住了载漪,不管因为什么事,这都是一个政治姿态——在太后眼里,端郡王比恭亲王更加值得信任!就为这个,载漪就有资格在恭亲王面前摇头晃脑。

奕訢心头冷笑,脸上却是不露声sè,含笑问道:“不知太后与你商量何事?”

“这个……”

“端郡王不必说了,”奕訢知趣地说道:“太后单独召见,必是机密大事,我等不便听闻。”

“其实也不是什么机密大事,就算是机密,瞒着谁也不能瞒着恭亲王啊。”载漪笑了笑说道:“太后命我前往旅顺,加封周宪章,犒赏章军官兵。”

“应该的,应该的。”奕訢笑道:“周宪章有大功于国家,章军牺牲巨大,端郡王亲往抚慰,才能体现朝廷对功臣的爱护,周宪章必能感恩戴德,效忠皇上和太后,若能拴住周宪章的心,端郡王就是为国立了一件大功啊。”

奕訢脸上带笑,心头狐疑。事到如今,周宪章居功至伟,的确应该加封,可是,不久前,朝廷还说周宪章是叛臣,现在,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派一位王爷前去加封,这一来一去,对比也太强烈了。按照大清国以往的规矩,对于这样的臣下,一般是采取冷处理,否则,朝廷就太难堪了。现在可好,太后竟然派端郡王去旅顺,搞得如此高调。

“哪里哪里。”载漪拱拱手:“恭亲王年岁已高,却仍然为国cāo劳,身体力行,也不容易啊。”载漪说着,冲着奕訢一眨眼。

载漪话里有话,奕訢心中一惊,急忙问道:“端郡王这是何意?我一直赋闲在家,国家大事很少过问。”

载漪看了看左右无人,压低声音说道:“伊克唐阿的事,我都知道了,袁世凯那边,好像也和端郡王有那么点瓜葛,嘿嘿,请恭亲王放心,这事我对谁都没说,包括太后。我也知道,恭亲王这样做,是为了敏绣格格的安全,完全可以理解。”

奕訢一阵胆寒,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聂士成和敏绣带着人马增援旅顺的周宪章,这件事,奕訢事先并不知情。但是,伊克唐阿兵发盖平,接替聂士成,围困乃木希典,让聂士成放开手脚前往旅顺,这是他暗地里派人指使伊克唐阿做的。

恭亲王奕訢这样做,直接目的是为了拖住乃木希典,救援周宪章。而最终目的,是为了光绪皇帝。

奕訢不希望光绪倒台!道理其实很简单,他绝不希望载漪的儿子登上帝位。一旦溥儁当了皇帝,这个端郡王成了皇帝的爸爸,转过手来就会来收拾他。

要想保住光绪皇帝,就得保住周宪章。太后老佛爷害怕周宪章,因为,周宪章是珍妃的人,也就是皇帝的人。有周宪章在,就有强大的章军,有这股势力在,慈禧太后就不敢轻举妄动。

今天晚上的事就是一个明证。周宪章没死,慈禧太后只好宣布皇帝“病愈”!

奕訢自以为这件事做的隐秘,可没想到,还是让载漪知道了。

至于袁世凯在山东发起的攻势,这并不是奕訢指使的,但他事先知道,只是他装作不知道。

指使袁世凯这么做的人,是新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荣禄!

荣禄不仅是新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而且,还有一个头衔——协办新军大臣。

袁世凯在小站训练新军,就是和荣禄共事,两人关系极好,新军的军费都是荣禄设法解决的。

荣禄当上了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后,面对的是一个外交烂摊子,清rì签订的停战协议,对于大清国而言,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议,这个协议一旦生效,荣禄必将面对国人的千夫所指,名誉扫地。

荣禄害怕背上汉jiān卖国贼的骂名,暗地里指使袁世凯向rì军发起攻击,尽可能获得战场上的成果,迫使rì本降低谈判条件。

而且,荣禄颇有些军事才能,在他的策划下,袁世凯发起攻击的时机选择得极好,旅顺丢失后的第七天,刚好是rì军后勤补给到了极限的时候,袁世凯发起了攻击,进攻的主力,就是袁世凯的新军,这支部队装备jīng良,战术得当,颇有些战斗力,结果,一战攻破江家口高地,将rì军逐退了三十公里,算是取得了一场大胜。

恭亲王奕訢知道荣禄的小算盘,也没说破,反正,袁世凯的攻势,与伊克唐阿的行动,刚好遥相呼应。

出乎奕訢意料的是丁汝昌。自从大东沟海战战败后,丁汝昌被联合舰队吓破了胆,一枪不发就放弃了旅顺港,然后带着北洋水师龟缩在威海卫,任凭联合舰队如何叫阵,也不出来。然而,好像心有灵犀一般,就在伊克唐阿发起行动的时候,丁汝昌竟然带着北洋水师杀出了威海卫,在庙岛海域,一举击败了联合舰队,取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

丁汝昌的胆子从哪里来的,奕訢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没有李鸿章的暗示或者指使,丁汝昌绝对不会向联合舰队开战!

也就是说,今天晚上在乐寿宫中,至少有三个人,在背着太后老佛爷搞小动作,这三个人形成了合力,最终,改变了战场的局势,改变了周宪章的命运,也改变了皇帝的命运。

载漪把这件事挑明了,奕訢心头惊慌,只得勉强说道:“端郡王此言从何说起?”

载漪笑道:“恭亲王做事,向来谨慎,我也认为,这不过是小人无中生有。只是在下有一事相求,还请恭亲王相助。”

第054章停战

漪訢暗暗冷笑。叶志超是载漪的人,虽然没什么本事,可手里握着五万大军,那可是载漪手里的一张王牌。

在大清国朝廷里当官,手里必须要有硬东西。李鸿章有北洋水师。恭亲王自己有伊克唐阿,张之洞手里有汉阳兵工厂,荣禄手里有袁世凯,就连珍妃,手里也握着周宪章这张王牌。而叶志超的五万大军,就是端郡王载漪的牌。

如今,朝廷为章军平反了,叶志超的处境就尴尬了,别人都是和rì本人作战,只有他是去打章军的。朝廷要塞天下人之口,就得拿叶志超开刀。可是,载漪不希望叶志超倒台,没了叶志超,他的朝廷上说话就没份量了。翁同龢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个老头在朝廷上的地位最高,可说话最没用,就是因为,他手里没有王牌。

得有一个人出面保叶志超,这个人不能是慈禧,也不能是载漪,而其他人分量不够,恭亲王漪訢,是最佳人选。

“好说好说。”漪訢不露声sè:“叶提督也是国家栋梁,本王应该回护。”

载漪抓住了奕訢的小辫子,奕訢只得应允。

“那就有劳恭亲王了。”载漪大喜。

双方算是谈拢了交易。

正说着,身后响起杂乱急促的脚步声。

两人回头一看,只见大总管李莲英带着一群宫女太监,急匆匆跑了过来。

恭亲王拱手说道:“李总管,这么晚了,忙什么呢?”

李莲英慌忙打千:“奴才给二位王爷请安。这不,皇上龙体康愈,马上明天一大早就要上朝了。太后老佛爷命奴才赶紧去把珍妃娘娘接回来。”

奕訢急忙说道:“应该的,应该的,前两天,珍妃与太后有些误会,惹得太后生气,现在,婆媳二人言归于好,真是可喜可贺啊!”

皇帝的家事与国事是分不开的,皇帝临朝了,珍妃也绝处逢生。

大清国与rì本的战争结束了!

从1894年6月开始,皇帝与太后的战争也告一段落,皇帝与太后打成了平手,双方各自回到了起点。

不过,谁都明白,新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双方都在养jīng蓄锐。

……

1895年2月5rì,清rì双方正式停战。

庙岛海域,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谁也撑不下去了,最终,双方在正式停战前12个小时,各自退出战场,海战结束。

朝鲜,rì军第一军退回了临津江南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