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焚清 >

第130部分

焚清-第130部分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别别,我一定麻利,一定麻利!”姚喜说着,撒腿就跑。

“站住!”周宪章喝道。

姚喜荒蛮站住:“大哥,什么事?”

“记住,我们这次是私自过江,你千万不能暴露你是章军的六品千总。跟你老婆也不能说,老娘们舌头长,说出去了,咱们这一路就不太平了。”

“放心吧大哥,小弟一定守口如瓶。”

“滚!”

姚喜一溜烟跑了个无影无踪。

周宪章和郭二杆一路向北,走出半个小时,前面果然出现了一个村落。村子座落在一条小河边,河水结了冰,村子里灯火阑珊,人声吵杂。

冬天,北方的村落到了晚上,大多十分安静,天一黑,百姓们都早早地关门闭户,熄灯上炕,围在热烘烘的土炕上。

然而,这赵家庙却很是热闹。

两人进了村子,却见道路上人来人往,扶老携幼的,不少人肩扛背挑着大包小包,向村子北边走去,人人脸上都是一脸的晦气。

郭二杆拦住一个过往的中年人问道:“这位大哥,请问……”

那中年人扛着半片猪肉,没好气地喝道:“问个屁,耽误老子的功夫,给老子滚开!”

“你他妈……”郭二杆还没骂完,那中年汉子已经走出二十多步去了;扬长而去。

一连问了几个人,都是一样的结果,这些人行sè匆匆,扛着重重的包袱,根本不耐烦别人的问话。

郭二杆大为不满:“妈的,这赵家庙的人都他娘的不懂礼数!”

却听路旁响起一声叹息:“太史公曰,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肚子都吃不饱,你让他们怎么讲礼数!”

周宪章循声望去,只见路边一户人家的屋檐下,站着一个老头,老头须发皆白,拖着一根雪白的辫子,拄着拐棍,穿着长袍,颇有些文气,看似是个私塾先生。

周宪章急忙走了过去,陪着小心问道:“老先生,晚辈是外乡人,不知村里的规矩,老先生见谅了。”

“看你们行sè匆匆,就知道你们是外乡人。这兵荒马乱的,你们不在家里好好呆着,跑到这是非之地来干什么?老朽劝你们一句,还是赶紧走吧,别惹上什么事。”老头说道。

“兵荒马乱?”周宪章大为不解:“老先生此言差矣,大清国和rì本人打仗,那是在朝鲜和辽东,自从章军收复了平壤,奉天就解除了jǐng报,说起来,奉天是大清国的皇陵所在地,只要rì本人打不过来,这里就是太平之地,何来兵荒马乱?”

老头摇头叹息:“客人说奉天是太平之地,这话搁在几年前说,倒也实在,现在,却是个是非之地了!客人,老朽劝你们还是快快打道回府。”

郭二杆喝道:“老头,你说话一点也不爽快,你个老东西倒是说清楚啊,这哪里不太平了?”

老头看了一眼郭二杆,摇头叹息,再不言语。

周宪章无奈,只得陪着小心说道:“老先生,在下的兄弟言语唐突,多有冲撞,在下给您老赔礼了!在下向您打听一户人家,请问,赵小满家住哪里?”

老头突然抬头看了一眼周宪章,问道:“你和赵小满是什么关系?”

“不瞒老先生,赵小满是我的结义兄弟,我这次来,是专程前来探望他的母亲。”

老头上上下下打量周宪章,说道:“赵小满家在村东头,两间草房,门口有一颗大榆树。不过,他家里现在应该没有人。”

“我听赵小满说,他还有一个老母和一个姐姐在家,怎么会没人呢?”周宪章问道。

老头看了看路上的行人,yù言又止,半晌,说道:“赵小满的老娘和姐姐应该在中安堡。”

“中安堡?”周宪章问道。

老头低声说道:“我看二位不是歹人,就索xìng都告诉你们。这地方叫赵家庙,西北五里地,有个山头,叫中安堡。这些年来,奉天越来越不太平,出了不少胡子,到处打家劫舍,官府也禁止不了。百姓为了自保,就自己搞了些自保组织,叫做大团,维护地方治安。中安堡就有一个大团,团主叫金寿山,手下有百十号人马,是这一带最大的团,咱们赵家庙,就是金寿山的保险区。”

“有大团保护,这里应该太平啊。”郭二杆说道。

老头一声叹息:“客人有所不知,百姓凑些银子,原本指着大团保护,免受胡子欺扰,可是金寿山这个大团,拿了百姓的银子,手里有人有枪,却净干些欺负百姓的勾当,胡子欺负老百姓,总还是暗地里来,金寿山他们却是大白天明目张胆欺男霸女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啊!这不,前几天刚刚交了一个月的保护费,今天又要来人要钱要粮,说是要过年了,大家得给他交岁敬。每个月都给他们交三次钱,没钱就拿粮食布匹或者其他值钱的东西抵扣。这方圆几十里十几个村子,被他们祸害惨了。”

“妈的,还有这样的团主!这比胡子还利害!”郭二杆骂道:“他们胡来,你们不交钱就是了,实在不行,到奉天府去告他!”

老头急忙压低声音:“客人低声,这话要是被金寿山听见了,老朽一家老小就完了。那金寿山不仅有枪,而且,他和新民府知府大人颇有些交情,官府从来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任凭他胡作非为。如果我们不给钱,轻则,被他抓到中安堡里做苦力,重则,被他锁在堡门口的铁笼子里示众,谁家里有女孩子,就被他抢了去做压寨夫人。”

“这他娘的不就是土匪嘛!”周宪章骂道。

“谁说不是呢。”老头说道:“客人,你说你是赵小满的结义兄弟。赵小满出去当差,一去就是大半年,没有音信,家里剩下个老娘秦氏和姐姐赵巧儿,两个娘们本来就没啥力气,挣不了钱,这rì子本来就过得结巴,哪里还有钱孝敬金寿山,可怜啊。”

周宪章心头一惊:“老先生,你是说,金寿山他们把赵小满的老娘和姐姐抓去了?”

“抓不抓的,这个不好说。”老头说道:“今天晚上他们来催岁敬,催得急,要天亮之前必须送到中安堡,否则,就要拿人。你看,这路上的行人,都是连夜去中安堡交粮交钱的。秦氏和赵巧儿应该也去了,只怕她们拿不出钱来,金寿山恐怕不会饶过她们。”

周宪章冲着老头一拱手:“多谢老先生。”说完,转身就走。

郭二杆慌忙跟上,问道:“少爷,咱们去哪里。”

“中安堡!”

老头一听“中安堡”,吓得一个哆嗦,急忙说道:“客人千万去不得,哎,哎,实在要去,千万别说是老朽跟你们说的……”

“放心吧。”周宪章已经跑出了老远。

周宪章和郭二杆跟着那些肩扛背挑去交岁敬的老百姓,出了赵家庙,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中安堡。

中安堡是个土围堡子,北方的老百姓为了躲避土匪,常在聚居的村子外修一圈围墙,开一个土门,就成了堡子,堡子不大,足够一村人藏身就行。发生了匪患,百姓就躲进堡子里,堵上土门,青壮年攀上土墙,与土匪对峙。土匪装备低劣,一般拿这些堡子没办法,围上几天,官军一来,就一哄而散。

现在可好,中安堡成了大团的堡垒,原本是百姓躲避匪患的堡子,成了土匪的堡垒。

一个干瘦的中年人坐在土门前的一座土台上,那人带着一副眼镜,留着山羊胡子身穿长袍马褂的人,身前摆着一张桌子,头顶上挂着一盏马灯,周围簇拥着十几个身穿黑衣手持步枪的团丁。

背着钱粮的百姓气喘吁吁地来到土门前,排好队等着,土台上有人喊话,叫一个,上去一个,把带来的钱粮送到山羊胡子面前,两个团丁核对钱粮,数目足额的,发给一张白条,交粮人陪着小心千恩万谢而去,数目不足的,马上就被团丁们掀翻在地,一顿暴打,数目差得少,马上回去补齐,要是差得多,立马被团丁们捆绑起来,丢进土门旁的铁笼子里示众。

第210章做个买卖

铁笼子里,已经关了十来个人。周宪章急忙跑到铁笼边,细细一看,里面都是男的,看来,秦氏和赵巧儿暂时还没事,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混在人群里,四处寻找秦氏和赵巧儿,两人虽然不认识她们,不过,一老一少两个女人,特征明显,应该好找。

可两人找了一大圈,也没看见一老一少两个女人。

郭二杆说道:“少爷,她们没来,要不,已经交足了钱粮,回去了。”

“回去了?”周宪章摇头:“你看看铁笼子里那些人,都是老爷们,老爷们都拿不出钱,她们两个女人有什么钱交给金寿山。”

郭二杆拉了拉周宪章的袖子:“少爷,你看。”

周宪章顺着郭二杆的手指看去,只见城门洞里,跪着一个人,那人穿着打满了补丁的黑布棉袄,面向门洞里面,头上盘着一头的白发,发髻上插着一支木簪。显然是个老太婆。

“少爷,那会不会是赵小满的妈?”郭二杆说道:“不会吧,怎么是一个人,他姐姐呢?”

“过去看看再说。”

周宪章和郭二杆来到城门洞里那老太婆身边,刚要开口相问,一个团丁走了过来,冲着那老太婆喝道:“我说你个秦氏,还跪在这里干什么,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你家三次没有交足钱粮,总共欠了金团主二十两银子,团主念你们母女二人挣钱不易,就免了你们的钱粮!”

郭二杆一听,骂道:“妈的,那老头不厚道,这金团主主动免了人家的钱粮,挺仗义啊!老头背后说人家坏话,不厚道!”

却听秦氏哭喊道:“恳请团主把巧儿放出来,老身回去,一定想办法还上团主的银子。”

团丁骂道:“不要在团主的门口哭丧,晦气!你个不识抬举的老东西,不是都跟你说了吗,我家团主免了你的钱粮,你家巧儿进堡子服侍我家团主,从此两清,赵巧儿进了中安堡,吃香的喝辣的,这他妈的天大的好事,你嚎什么嚎!”

郭二杆顿时暴怒:“妈的,一个黄花闺女,就值二十两银子,这他娘的是抢人啊!那老头说的一点没错,金寿山就是个王八蛋!”

郭二杆这一嗓子怒骂,极其洪亮,城门下乱哄哄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纷纷把目光投向城门下郭二杆和周宪章。

土台上,山羊胡子站了起来,拖着一副鸡公嗓子叫道:“这是谁啊,敢这样嘀咕咱们团主,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一群团丁恶狠狠冲下了土台,把周宪章和郭二杆围了起来。

郭二杆大喝一声,挺身向前,攥着拳头就要动手,那郭二杆是练家子出身,根本没把这十几个团丁放在眼里。

周宪章一把拉住郭二杆,冲着堡子里努努嘴,示意赵巧儿在里面,不能造次。郭二杆只得悻悻松开了拳头,把跪在地上的秦氏扶了起来。

周宪章冲着土台上的山羊胡子说道:“在下金城武,是朝鲜来的客商,和赵小满是结义兄弟,赵小满的老娘和姐姐,就是在下的老娘和姐姐……”

“哎哟喂!原来来了个出头的,我看,你小子不是赵小满的结义兄弟,倒是赵巧儿的老相好。如此看来,这个赵巧儿也不是什么处女了,二十两银子,咱团主买贵了!”山羊胡子扯着供给嗓子叫道,台上台下一片哄笑。

周宪章强压火气,拱手说道:“这位先生,话不能这么说。大家都是求个财路,秦氏欠你家团主二十两银子,这样吧,我替秦氏还给团主二十两白银,你们把赵巧儿放出来,咱们就两清了,何必伤了和气。”

山羊胡子走下土台,来到周宪章身边,上下打量周宪章,却见周宪章衣着光鲜,浓眉凤目,肩宽背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威严。

“你叫金城武?”山羊胡子问道。

“不错,先生贵姓?”周宪章问道,向山羊胡子拱拱手。

一个团丁喝道:“这是咱们中安堡的师爷皮佻克,皮师爷,见了皮师爷,你小子还不磕头!”

周宪章微微一笑,拱手道:“原来是皮师爷,久仰久仰。”

皮佻克冷笑:“这么说,你要为秦氏母女出头了?”

“谈不上出头,”周宪章笑道:“二十两银子,赎个人出来,也就是做个买卖。还望皮先生给个方便。”

“既然是做买卖,就得有个讨价还价。”皮佻克捋着山羊胡子说道:“赵家欠了我家团主二十两银子,也就是说,赵巧儿是我家团主花了二十两银子买的。不过,赵巧儿已经进了中安堡,就是团主的东西,看你这样子,也是个买卖人,大凡做买卖,岂有平手进出的道理!这中间总该有个差价吧。”

周宪章点头:“皮先生说的没错,请皮先生开个价。”

皮佻克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十两?”周宪章问道。

“金先生,你也是走江湖的人了,我们金团主的东西,才值三十两?”皮佻克冷笑。

“三百两?”

皮佻克摇头。

郭二杆怒道:“难不成三千两!”

皮佻克大笑:“这位兄弟是个识货的。”

周宪章脸一沉:“皮先生,我看你也是个斯文人,赵巧儿就欠你们二十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