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秘术之天下无双 >

第275部分

秘术之天下无双-第275部分

小说: 秘术之天下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七爷那是超一流的了,我请得动人家吗?”她顿了顿,“再说了,你怎么就不算了,虽然年轻点,可是论本事,估计北京城能超过你的也没几个了吧?你怎么就不能代表呢?”

“婷婷,咱别开这玩笑”,我连连摆手,“在中国风水界,提到高手,首推曾,凌,裘,谭四个家族,真要是出面,也该是这四家中的人,比如你四叔我四师伯。我知道你对我好,可如果硬把我推上去,那我这一下就会得罪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成了名的前辈,这我可担不起。”

裘婷婷笑了,“记得去年在唐风寓裘家聚会的时候,有个小伙子激动的对我的经理说,你看着吧,明年再来,一定会让你看到林家和叶家的传人,师兄,我没记错的话,那人应该是你吧?这一年多过去了,怎么着,现在知道低调,知道树大招风,不愿意扬眉吐气了呀?”

“你甭激我”,我说,“一码归一码,自从上次四师伯的事之后,我也长了教训了。我呢只想做个低调的风水师,混口饭吃之外,别给林家丢人就是了,至于争名夺利的事,我没什么兴趣。”

她看我一眼,点了点头,不说话了。

“其实这事不难办”,我说,“你呢安排一个局,让四师伯出面,然后把北京的那些什么各种术数协会的会长请几个来,撑撑场面,有个交代不就行了么?”

她眉毛一挑,“这就够了么?”

“应该够了吧”,我说,“请小七爷和凌小姐,估计是没什么可能性,谭家传人分散各地,想找他们的头面人物估计也不好找。四师伯可是现成的资源,你一个电话就能解决,这样肥水也没流到外人田里去,何乐而不为呢?裘四爷在京城风水圈威望极高,再找几个应景的会长来跟着凑凑热闹,不是挺好的一个局么?”

裘婷婷微微一笑,“师兄啊,局呢我肯定会安排,四叔也肯定会来,但那你要是觉得这就可以把伊莎打发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一皱眉,“这话怎么说的?”

“你听说过龙头沈么?”她看着我。

我心里一惊,“你是说,这个伊莎是龙头沈的后人?”

她点点头,“伊莎的曾祖父,就是龙头沈。”

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曾经不止一次的听到过龙头沈的名号。这个人叫沈玉龙,清朝人,沈家世代经商,自道光年起就是山西有名的豪门大族了。他家的生意分为三大行,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古董。沈玉龙当家的时候,候沈家在全国有二十三家古董行,在古玩行里那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于是当时的圈里人给了他一个响当当的尊号…………龙头沈。

到了光绪二十二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沈家在半年内,将三大行全部转手,接着就像人间蒸发了似的销声匿迹了。有人说沈家出了大事,断子绝孙了,也有人说沈家去了西洋,甚至还有人说沈家为了避祸,改成了他姓……反正众说纷纭,谣言四起,谁也不知道这个家族到底去哪了。年头多了,龙头沈就成了一个传说,慢慢的也就被人们遗忘了。

可是我却没忘。

“伊莎叫沈晴……”我沉思片刻,“这么说,龙头沈当年是去了美国了?”

她摇头,“这个我没细问过,不过从伊莎的只言片语中猜测,沈家当年应该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不得不走的,因为走的时候特别匆忙,生意转手的时候几乎都是白送的一样。”

“龙头沈是她曾祖父,这是她亲口告诉你的?”

“应该说最早是我自己猜出来的”,她说,“龙头沈家的传说,我从小听过很多遍,也没当回事。后来去美国上学,认识了伊莎,无意中谈起了中国风水界的一些往事,我发现她对于三大世家的情况非常的了解。我问她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她说她家在中国的时候做过古董生意,而她曾祖父特别喜欢交朋友,三大世家的当家人都是他的朋友。我一想,能做到这个的,估计只有龙头沈了。”

“然后你就问她了?”扔页肠扛。

她一笑,“我是想试试看,没想到她很坦然,很轻松的就承认了。”

“明白了”,我点点头,“龙头沈的后人,又痴迷东方玄学,有这底子在,咱国内市面上这些大师,的确够呛能入得了人家的法眼。”

“所以啊,我想让你去给我坐镇”,她说,“四叔的水平应该说不低,可要说他能代表裘家,我都不敢苟同。他们这一代里,他和八叔是成就最高的,可他俩谁也没学会《天四局谱》,所以根本代表不了裘家的最高水平。”

“天四局谱?”我一愣,“是裘家世代相传的那个秘籍?”

“对!”她喝了口茶,“据说那本秘籍出自曾家,是曾家秘术《分和阵诀》的一部分,生涩难懂,一般人还真学不会。”

“你一个女孩子家,不学术数,却为什么知道的这么多?”我纳闷。

她一笑,“我也是刚知道不久,因为伊莎这件事,我去请教过我爸,想让他帮我出出主意。他说你四叔和八叔都没有学会天四局谱,如果沈家小姐不是个高手,只是来玩玩,那没问题,可万一人家要是个明白人呢?所以你明白了吧,这个事,他心里都没底。”

“你的意思,这位沈小姐有可能是来踢馆的?”

“那倒不至于,她毕竟是吃面包长大的,跟中国的思想不一样”,她说,“我担心的是,她会提出一些让四叔根本无法解答的问题。”

“比如呢?”我问。

“我说不好”,她看看我,“我去过她的公寓,里面有一个书房,书架上满满的都是各种玄学资料,我粗略的看了一下,很多都是来自中国的珍本,古本甚至孤本。其中一些术数,在中国都没人提过,应该是早就失传了的。用她的话说,那些书她都已经看遍了,但是心里还是有很多未解之谜。师兄你琢磨琢磨,这样的沈家小姐,是用江湖口子和一句不传之秘就能打发的了的么?而且美国人比较现实,这次她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两个人,万一要是想切磋一下,你估计四叔顶的住么?”

“术数的根本在于易理”,我淡淡的说,“她从术中找答案,有疑惑也是正常的,这个到没什么。至于切磋,我估计四师伯应该没问题吧?”

“直说了吧,对四叔,我心里没底”,她看着我,“但如果你也在,我心里就踏实了。伊莎这次是要寻找高手对话,如果你能让她折服,那对你的前程,对林家的未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同样的,如果你不去,四叔顶得住还好,可万一顶不住呢?我爸爸担心的是,四叔栽不起,裘家,更栽不起啊……”

“婷婷,别说了”,我将杯里的茶一饮而尽,“我是裘家弟子,义不容辞,争脸也好,现眼也罢,我去!”

383 祖宗的东西

裘婷婷松了口气,“谢谢师兄,这我就可以放心了!”说着她拿过自己的包,从里面取出一个u盘放到茶几上,“这里面有我整理的一些资料。's。就爱读书'关于沈晴的,这两天你可以先看看。后天上午我派车来接你,带着叶欢一起去。”

“嗯,行”,我看看那u盘,“这个……没必要吧?不过就是坐在一起聊聊而已,又不是打擂台。”

她一笑,“你最好看看,虽然你未必需要,但多了解一些总没坏处的。”

“那行,晚上我好好研究一下,瞧瞧这位伊莎·沈到底有多神秘……哎对了,她一美籍华人,又没来过中国,会不会汉语?”我问,“我英语可不行。是不是到时候还得给我安排个翻译?”

“你放心吧,她从小接受双语教育,沈家的后人都是这样”,她说,“再说了,研究东方玄学的人,可能不懂汉语么?”

“这话可不一定”,我笑了笑,“在网上看过很多所谓的西方人研究易经,不过都是用他们那套思维,将易经图表化,找规律。然后生搬硬套的,看着就可笑,那些人不也是醉心于斯的么?”

“抬杠是不是?”她看我一眼,“这位沈小姐要是那种人,我还用劳烦您的大驾么?请赵会长出面打发她不就得了?”

“我不过就是一说,你太较真了”,我一笑。

“不是我较真”,她给我倒上茶,“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按说这是好事,可这心里总是不踏实……你说是不是因为龙头沈名头太大,所以咱们才如临大敌似的,把事情想复杂了?”

“不能说想复杂”,我说。“沈家的底子在,这姑娘又是个行家,换谁在你这位置心里都踏实不了。谁让你是裘家的女儿。要是你们家不是风水世家,而是做普通生意的,你才不会有这份担心。”

“这倒是,我们家要是卖卤煮火烧的,她才不找我出面替她安排呢”,她笑了笑,看看表,“咱们去接叶欢吧,晚上一起吃饭。”

我愣了一下,“呃……我从回来后。还没见过她呢。”

裘婷婷一怔,“什么情况?”

“哪有什么情况,你想多了”,我说,“从昨天回来后,一直有事,所以也没顾得上去找她。”

她想了想,“那……要不改天?”

“不用改天,咱俩去吧”,我淡淡一笑,“吃完饭你送我去她那就行。”

“这样好么?”她看着我,“还是一起去吧,晚上你们有的是时间在一起。”

“我不是为了那个”,我说,“我们一个多月没见了,见面了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估计饭也就没心思吃了。我不着急见她,就是想先把该处理的事都处理的差不多了,那样就能踏踏实实的和她说说话了。”

“哦……那我明白了”,她站起来,“那咱别坐着了,这就走吧,时间还早,我带你去个好地方,前些日子新发现的,一起去试试。”

裘婷婷所说的好地方,是一家门脸不大的重庆菜馆。虽说这店看着不起眼,装修也一般,但生意却非常火爆。我们去的时候算早的,路上她打电话定位子的时候,就已经快满了。

这家店的招牌菜就是水煮鱼,可他家的水煮鱼和外面的味道不太一样,麻辣鲜香之外,别有一番清爽和滋润在里面。我俩点了一盆水煮鱼,一碟锅巴肉片,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水果沙拉,外加一桶米饭,两碗汤,就这么点东西,就花了三百多快,比外面足足贵了一倍有余。

“东西是真好吃,可也真是个价”,我说,“这么偏僻的地,你怎么找到的?”

她轻轻一笑,给我夹了一块鱼肉,“你肯定猜不出来。”

“怎么说?”我放下筷子。

“你记得那次我约的那个投资人,梁娜么?”她说,“是她带我来的,说让我来帮她试试这里的手艺。我尝了之后觉得不错,然后她就拍板了,投了八百万,入股。”

“哦……难怪呢”,我点点头,“这家店的是夫妻店吧?”

她看我一眼,“也算是吧,前面招呼客人的是店主的小姨子,他老婆是大厨,年纪不大,才二十五岁,可这手艺……祖传的。”

“原来是有秘方的呀,那就能理解了”,我笑了。

她看看外面,压低声音,“梁娜想要的,其实就是人家的秘方,不过老板娘说什么都不卖,人家拿这个入股。”

我静静地看着她,“婷婷,你这话里有话……是想提醒我什么?”

她玩味的一笑,“各行各业都有秘术,不止风水这一行,做菜也是一样的。中国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对自己人保守对外人大方,自己人学这些秘术,他们都讳莫如深,外国人一来,立马倾囊相授,说崇洋媚外吧,不太好听,但怕人家看不上,所以上来就拿压箱底的,这倒是真的。”

这个我同意,这种现象的确很普遍,从当年的景泰蓝技术,到现在的中国术数和武术,外国人学起来的确比中国人容易得多。这原因说起来很复杂,但说到根儿上无外乎两点,年轻人不在意,传承者不自信,所以那些对自己子孙密不外传的精华,都打着弘扬中国文化的旗号给了外国人。不是总有人担心的呼喊么,说再这样下去,过不了多少年中国人该向外国人去学习中国文化了。

“婷婷,你不会以为我是那样的人吧?”我看着她。

她摇了摇头,“你当然不是了,可是我听说过一个讲究,就是两个术数高手在一起,一般不谈术数,只谈家常,你知道是为什么吧?”

“因为彼此都是高手,你一张嘴,对方就能从蛛丝马迹中得到你的东西”,我说,“所以只谈家常,不谈祖传。”

“是啊”,她点点头,“所以你要留点心,既要让伊莎心服口服,又不能让她把林家的秘术偷走,这可是个考验哪。”

我微微一笑,“林家传承的是易理,不是某种特定的术,她想偷走也没那么容易呀。我记得七爷说过,他认识一个人,那人天分极高,不管多厉害的咒语,她看你用一遍就能学会。可即使这样,她想把易理学走,也是做不到的,因为易理是大道,是修为,拿不走。”

“这样啊……”她点点头,“那我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