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系统在初唐 >

第9部分

超级系统在初唐-第9部分

小说: 超级系统在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底线都已经沦丧,哪里还能说得上‘夏’?

好一个华夏,真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崖山之后无中国!”,虽然夸张了些,但也不算虚话。自有宋一朝之后,民族的传统文化便渐渐丧失,再也无法创造另一个巅峰。自满清“剃发易服”以来,汉族服饰便消亡在了历史之中,此后,再不复华夏!

李行之用力的摇了摇头,他已经回到了唐朝,再想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时,小狗蛋的衣服也穿好了,李行和之的差不多,也是深青sè,头发不长,所以直接用宽布带扎好,显得十分jīng神。

正所谓人靠衣装,李行之这一身派头下来,在加上这些时rì吃得也不错,便是唇红齿白,清逸若仙了。而旁边的小狗蛋便是一个活脱脱的小仙童。

李行之又从系统中兑换出一桶热水,把用来换的衣服放到供桌上,然后再把秀才弄醒,催促他去洗澡。

秀才倒也不多事,干干脆脆的脱了衣服,进了浴桶。李行之乘着王秀才洗澡的这段时间,把他自己和小狗蛋的磨人的破麻布衣服以及王秀才的斗篷、衣物一起丢了出去。然后又在佛像后面铺了几张大大的虎皮,最后在旁边生起了火。刚洗完澡没什么,到现在,即便蹲在火旁边,也感觉有些能冷,干脆又兑换了三件貂皮裘衣。

裘衣:“集腋成裘”便是由此而来——此衣全用野貂腋下毛皮所制,倾举国之力尚需十余年成一件,珍贵异常。传说“平原君窃符救赵”时,便是用裘衣贿赂王妃,才让王妃冒险将兵符偷出来。

李行之一穿上,果然柔然舒适,不冷不热,正是舒服。靠着墙壁,坐在虎皮上,只觉神仙rì子也不过如此!

这时,王秀才也穿好衣服出来了。因为没有带那个斗篷,正让李行之看到了他的模样。

王秀才年龄不过三十许,面容清秀,两撇八字胡加上下巴留出来的小胡子,自有一股文人气质,脸sè苍白,隐见风霜之sè,两鬓略显霜白,更显老成,想来是常年奔波忧虑所致。

王秀才也在打量着李行之——只觉眼前这少年虽然样貌与‘她’相似,但是气质迥异,异于常人,唇红齿白、面容俊逸,再配上这身衣服,端的不是凡人。旁边的小狗蛋受李行之的影响,气质亦是不同。王秀才走到火堆旁边,才发现地上铺着的几张剥离完整的虎皮。他拿起剩下的一件裘衣,却觉触手柔软,大而不重;穿着身上,温和而不焦躁。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野兽的皮毛所制,但是绝对不是凡物!

王秀才穿着裘衣,盘坐在虎皮上,烤了烤手。

“你是不是有一块玉佩,一面印着一幅高山流水图,另一面刻着一个‘清’字?”王秀才坐了下来,用他特有的有些沙哑的声音说道。李行之从他微颤的声音中可以感受到王秀才心底的不平静!

“是这个吧。”李行之早有准备,很平静的从怀里掏出一块圆形玉佩,正是上等的羊脂玉雕刻而成!

王秀才颤抖的双手小心的接过玉佩,仔细的打量着,又轻轻的抚摸,像是抚摸着他最心爱的人一般,看的李行之心中一阵恶寒。

“这人不会是有什么恋物癖吧。”李行之心里想着。

坐在旁边的两个真正的唐朝人,自然是猜不到李行之的龌龊心思了。

王秀才神情庄重的把玉佩递还给李行之,说道:“看来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了。”;

第十三章 身世

李行之被他这句话雷到了,心里想,“是不是接下来准备说,我就是那个被大神选中的人,肩负着拯救世界、拯救整个宇宙的使命?”

现代人是心思,绝对不是古代人能猜得到的,他们之间的代沟有一千五百年!当然,事实上,事情也不可能这么无厘头。

“你知道你自己的姓名吗?”王秀才问道。

“不知道,不过我自己取了一个,叫李行之。”李行之道,他可不敢说自己本来就叫李行之。

“姓李倒是没错。行之、行之,这名也取得不错,不过你爹娘给你取得名字却是改不得!”他深深的看了李行之一眼,接着说道:“你本名李清,乃京城一李姓富商之后。十五年前,你父母带着你在回去的途中遇害。”

王秀才也不等李行之回话,将其中的缘由和盘托出,连同他自己的身世也丝毫不避讳。

李行之从王秀才要看他那块玉佩开始,便差不多相信了他。到后面,王秀才将其中因由全部托出,便再无疑虑。只是心里捉摸着什么时候还是要去京城李家看看才好,至少也得把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的亲人照顾好才是。

“不知道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

“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今次出来本是为刘滔办事,却被你给坏了。这里是留不得了,我明rì一早便启程。”王秀才说道。虽然他没说是办什么事,不过李行之也只得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不过王秀才不说,李行之也就不问了。

“刘滔是谁?”李行之学的是理工科,对于唐朝的历史也就记得几个名人和一些大事以及一些野闻轶事,比如唐太宗的儿子李治是个小正太,讨了他老子的老婆武则天作皇后等等,其中大多是后人的猜测和八卦,当不得真!

“刘滔是洛阳珍珑斋的掌柜,暗地里,却是为兵部尚书卖命。”

“兵部尚书?是谁。”李行之好奇的问道,想看看有没有他熟悉的人物。

“侯君集。”王秀才说道这个名字的时候,声音低沉,伴随着嘶哑,让李行之有些不适。

侯君集?这倒是一个名人,李行之在电视里看过,后来随太子谋反,被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行之知道的大佬就那么几个,诸如李靖、程咬金、秦琼等,而侯君集显然被他悲催的归到权利中心顶层的第二列去了。

李行之对唐代人物的认知显然还停留在书面上,他显然没有意识到,兵部尚书在这个朝代代表着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能在后世史书上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人物,到底是多么的不简单!

侯君集,唐代著名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肥城节公侯植之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玄武门之变间,他曾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太宗即位后,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贞观四年,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实有宰相之职权。十一年,改封陈国公。十二年,迁吏部尚书。同年,带兵击退吐蕃军。贞观十三年,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出击高昌王曲文泰。十七年,谋逆被杀,太宗赦其妻及一子!

什么叫平步青云,什么叫根正苗红,看看他就知道。以他的地位、人脉,再加上开疆裂土的大功,若非谋逆,他就是下一个李靖,甚至犹有胜之!

李行之显然不知道他惹了什么麻烦,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理会。

“不知道先生准备往何处去?不如留下来帮我如何算了。”李行之又道,“他们要查到我们身上还不知道要多久。一个刘掌柜我还应付的了,至于后面的那个兵部尚书——人家哪里会理会我们这种小人物!”

虽然如此说,实际上李行之并没有将什么兵部尚书放在心上,一则有武侠系统在,二则就像他自己说的,侯君集哪里会亲自处理这等小事,三则是穿越者的通病,并不了解皇权在古代人心中的地位。

“这——”

李行之见王秀才没有直接拒绝,便知道有门,实在不行慢慢磨便是。李行之现在急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帮忙,毕竟他跟小狗蛋都太小,有人生地不熟的,很多事情实在不方便。这个便宜叔父一出现,正是打瞌睡送来的枕头。

一时间寺庙里面只有烧柴的“哔哔啵啵”的响声,小狗蛋早已无聊的在逗着小金子玩,偶尔还摸摸佘二,也不像往常一样孤单了。

李行之坐在旁边,左右无事,又到商店看了看,琢磨了一下。

他本来偏向于修炼道家的易筋锻骨篇,但是本来他已经习练过来佛家的易筋经,没必要再开一门;而且,到时候教给小狗蛋也方便些。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系统中的易筋经,只是一种锻炼筋骨、贯通气血的炼体法门,正适合他现在用!

李行之兑换出来易筋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将意念集中到脑海中。

他看到一个光头和尚在练习,和那个大耳大肚的大和尚教他的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同。

看完一遍,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出现在心中,似乎他就是那个和尚,和尚就是他,再也不分彼此!待到李行之蓦然醒悟,便怅然若失,只有一种似有似无的意味在心间回荡,和尚到底教了他甚么,却全然忘记了!

王秀才正沉思着,突然看到李行之站起来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旁人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旁边的小狗蛋也有些好奇的看着李行之,不同的是,练习过易筋经的他对这一套动作有些熟悉,又似是而非。

李行之做完一套动作,出了一身浊汗。也是因为他沉浸在易筋经的意境里面,才勉强将这一套动作做完,实际上易筋经统共有七套动作,后面的他是无能为力了。看王秀才和小狗蛋看着他,心里对自己的旁若无人有些不好意思。

“我从一个大和尚那里学来的易筋经,不过被我师傅改了一些。”李行之解释道,他现在撒起慌来绝对不要打草稿,不过外人多么奇怪。

唐朝虽然扬道抑佛,甚至诸多志怪小说里面都写那些佛门多么的丑陋,但是,却不影响少林寺的名声,‘十八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

在草莽混迹多年的王秀才自然听说过易筋经,不过并不惊讶,毕竟他在这个少年身上奇事见得多了。

这里并不是一个武侠世界,即便有什么神功,也没有多少人会为之打死打生的。

高妙的功法多得是,但是能看懂的人就不多了,看懂了,还能练出名堂的更是寥寥无几。

李行之又把这一套动作练了一遍,感觉效用没第一次好了;练完第三遍,便觉得身体开始酸痛无力,便再也不敢练下去,过犹不及,以他现在的身体已经是极限了!

为了给小狗蛋一个高的起点,李行之将易筋经第一套动作尽数教给了他。小狗蛋年纪小,身体柔软,第一套动作做下来并不如何艰难。王秀才在旁边看着,却不打算学,在他看来,武人打生打死的,终究不是正道。

李行之见小狗蛋这般聪明,也感到欣慰,索xìng将冰心诀一道传了他。不过,冰心诀的学习可就难多了。即便有李行之这个好老师的指点,小狗蛋也过了很久才能入定,这还是他年纪小、杂念少的缘故。

看看旁边努力入定的王秀才就知道。像他这种在草莽中打混的人,心思多、杂念更多,虽然要比后世天天被信息流冲击的人好多了,而且有李行之从旁相助,不需要什么百rì筑基,但没有个几十rì的修身养xìng,写要入定,是不可能了。

听得李行之这样说,王秀才也定下心来。

其实,对于王秀才和小狗蛋的修炼,李行之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但是不管怎么样,先得让他们体会到艰难才行,得到的越容易,就越不珍惜。后世的书多得都经常被人拿来擦屁-股了,但是真正将书读到骨子里去的人,就不一定比现在多多少。真正的文坛大师、大儒更是销声匿迹,为什么呢?

李行之做完一套易筋经,又开始静默打坐,修习冰心诀。他必须早些达到小成的地步,这样才能练习内功心法。

这东西真正的入了门,滋味便让人难忘,实在不想书上说的枯燥。当然,对于王秀才来说,却是枯燥的紧!;

第十四章 传道

已近大年夜,天雨大雪。

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这样大的雪在后世的南方已经难见到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行之格外欣喜,还和小狗蛋堆了两个雪人。

两个黑眼睛、长鼻子、红红嘴巴的雪人很快在两人的合力之下堆好了,长长的扫帚插在身上,当做是雪人的手,立在小庙的大门前,从很远出看,就像两个人站在庙门前,向过往的人招手,倒也颇有趣味!

庙内依旧温暖如chūn。

三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奇妙的境界当中,就连最调皮捣蛋的小金也静默下来,不过那滴溜溜乱转的眼睛出卖了他。

大黄和点点依旧立坐在门边,忠于职守!

自从修炼了冰心诀之后,王秀才便决定留下来。

做出这样的决定,王秀才也是有所考虑的。一则,如李行之所说,虽然那刘滔是为侯君集做事,但人家堂堂兵部尚书也不会为了他们这几个小人物出手而自掉身价!

二则是见识了李行之的种种神奇,而李行之有这般信心满满的模样,身后怕是有神仙人物撑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王秀才已经无法完成他养父的心愿去科举,他唯一还想着的,便是找回当年的那个小孩。如今,李行之站在他面前,他也不想再到处奔波。

谁也不知道,因为李行之的传法,为晚唐各类神仙人物的登场提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