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嫡女策 >

第121部分

嫡女策-第121部分

小说: 嫡女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她被关在后头,前边有个风吹草动,她是一概不知,成了个睁眼的瞎子。

袁氏回府,袁夫人以为有什么大事,就唤了她进去细说。因着袁大人的宠爱,袁夫人待她没失了大格,尤其现在都出了门子,这母女情比先反而好些。

袁夫人细听袁氏的诉说后,不敢拿主意,命人去衙门请了袁大人回来,等他的意思。

袁大人回来的挺快,听完女儿的叙述,沉思半晌,最终说道:“一切你都照你们四少夫人说的办,这对你好处多于坏处,便是担忧成真,好歹也有个退步。”

“父亲,你的意思是让女儿彻底投向她,会不会出事呢,她若败了女儿难免受牵连。”袁氏还是有些不放心,风荷毕竟年纪小,能斗得过王妃吗?

袁大人摇摇头,郑重的道:“这个四少夫人,绝对是个难缠的角色。上次你哥哥发生了那事后,我就让人去查了四少夫人的底细。你在杭家应该也听说过,她不得她祖母待见,不受她父亲喜欢,而母亲也落了风,按理说这样的女孩子能保得一条命在就不错了。可是你看她,她在董家居然能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她一句话吩咐下去,董家的管事下人们没人敢不听。”

“这,不会吧,董家老太太那么个厉害的人物,还有他们家那姨娘,都是出名的,她们能容得下她如此?”袁夫人深感不信,他们与董家一样都是堂官,来往多些,很多传闻都听过一二。

袁大人冷哼一声:“别说你不信,连我开始都不信,可是事实俱在,由不得你们不信。董家是老太太管事,常常命人克扣她的用度,但是你看看,她身边那些丫鬟,个个都是出挑的,没点手腕的人能这样。听说董老太太和他们的姨娘没有少找她的麻烦,但每次都得不了好反而丢了自己的脸面,弄得后来实在不行才想法子把她快速嫁到了杭家。”

袁氏听得不停点头,又道:“母亲不知她在杭家的势头,简直可以说是无人可挡,现在都越过前面进门的几个妯娌跟着王妃学管家呢,我冷眼瞧着,她能在最繁华热闹的地段上开茶楼,那得多少本钱,可她眼睛都不眨,就把茶楼开了起来。每次去她房里,我看她的吃穿用度摆设器具无一不是上等的,很多都不是杭家的东西,应该是她的嫁妆才是。

据我暗中打探的消息,大致估摸了一下她的嫁妆,只怕不下于一万两银子呢。如果董家没有她的地位,她这些都是哪来的?“说起这个,袁氏就滔滔不绝起来,她当日是高嫁,在父亲的要求下添了一些嫁妆,但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五千银子,何况袁家不比董家差。

袁夫人的脸几不可见的皱了皱,这个女儿,枉她待她这么好,她还念着嫁妆呢。要不是看她嫁去了王府,对儿子将来有不少助力,她可没有这个当慈母的心肠。

袁大人越发深信自己的判断,杭天曜身份上而言比杭天睿更正,而且有皇后娘娘太妃的支持,现在又娶了这么个厉害的妻子,简直是如虎添翼。人家现在既向他们示好,他们倘若不尽快作出决定,等到你想投靠的时候只怕人家还不一定看上你,事情宜早不宜迟。他当机立断道:“就这么定了,一旦王府提出庶子养育之事,你就主动承担起来,这样太妃、你公公都会高看你一眼。而你不用担心你婆婆,你以为太妃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吗?”

袁氏再没有任何迟疑,保证自己都会照父亲说的去做。

待她一走,袁夫人略有担忧的问道:“假如四少夫人失败,会不会牵连到咱们家?”

“怕什么,咱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顺应天子之意,为主分忧而已,谁敢说个不对。何况,那也是太妃的意思,顶多是女儿听从长辈的教导,跟咱们什么关系。”能凭借自己做到兵部尚书位置的人,谁不是心里有一个小算盘的。

孩子洗三后,太妃忽然有点小恙,三夫人一个人照顾不过来,王妃要料理家务,四夫人要预备儿子年下的大婚事宜,太妃宣了二夫人去侍疾。每日天刚亮,二夫人就被迫赶去园子里,服侍太妃,有时候连晚间都不得回去,恨得她牙痒痒。但她不敢有一句怨言,孝顺一事是正理,说到哪儿去她做媳妇的都得如此。

二夫人不在,二老爷与白姨娘越发情热,更是宠爱这个老来子。

当二夫人以照顾幼子为借口想不去伺候太妃时,袁氏很适时的提出来她愿意照顾小弟弟,二老爷几经权衡之下,真把孩子交给了他们夫妻照顾。毕竟白姨娘早产,身子亏了很多,需要好生调理几年,几乎抽不出空闲来照料孩子,交给二夫人二老爷又不放心,还不如交给儿子媳妇呢。儿子媳妇自己主动提出来,当然不敢暗害这个孩子。

白姨娘虽然不舍,但她却不是那等待恃宠而骄的人,情知自己想要亲自抚育孩子怕是连太妃都不会容的。与其等二夫人得了闲把孩子接去,她还不如把孩子交给袁氏照看呢,再怎么说她都是袁氏的庶母,袁氏对她不敢太过分,不然孩子在二夫人手里,只怕她这辈子都别想见到孩子了。

太妃听说后,大大夸奖了袁氏一番,说她孝敬长辈为长辈分忧,是个好孩子,赏赐了一批绸缎首饰下去。

自这个孩子出生,太妃的信心重新回来了,看着风荷的目光都渐渐变了,甚至时常盯着她肚子瞧,风荷被她看得满心不安。太妃不会要重点等着抱杭天曜的孙子吧?

六月下旬,圣旨下来了,立永昌侯府嫡出小姐韩氏为太子妃,魏平侯府二小姐魏氏与礼部侍郎苏家娣小姐为侧妃,定于十二月十二完婚,着礼部加紧准备太子大婚事宜。

而就在同时,传出皇后有龙裔的消息,皇上喜出望外,大赦天下,并厚厚褒奖了庄郡王府。

华盖车驶过偶有喧嚣的街头,青石的地面传来得得的马蹄声,小贩的叫卖声显得力不从心。

风荷与杭莹共乘一辆车,两人歪卧着说话。

“四嫂,你说韩姐姐请我们去做什么呢?”她清楚京城的规矩,若不是极好的闺蜜,或者有大型宴会,是不会轻易下帖子请人上门的,尤其是这样当天下帖子请人当天就去的。

风荷看着脚下的水晶缸里的冰块渐渐融化,积起越来越多的水,不经意道:“帖子上不是说请我们品尝她新制的茶吗,她倒也是个雅人,爱鼓捣这些玩意。”

杭莹觉得这个理由勉强通过,也就不再费神寻思,叹道:“韩姐姐在家里是万事随她心意,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比起来,我还不如她自由呢。”说起这个,俏丽的脸上带了薄薄的愁云。

她的事情风荷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杭莹爱吹笛,可是王妃认为吹笛没有弹琴风雅,让她弃了吹笛改学弹琴;她喜欢练大字,但王妃说女孩儿识得几个字就不错了,不必学得多好,最近都带着她理事。

其实,她明白王妃说得是正理,只是希望她将来能过得好些,但她并不乐意,做起事来难免有些束手束脚。前儿皇上赏赐下来,王妃让她给阖府人分派赏银,似乎出了点小小的差错。

杭莹并不笨,身为世家里长大的女子那些都是必须学的,而且以杭莹的天分完全可以掌握,只是王妃教导的方法不对。王妃太心急了,想一口把她吃成个胖子,今儿这个,明儿那个,一股脑儿给她灌进去,又停了她自己喜欢的,这样于学习是没有好处的。还不如慢慢教她,不要拘得太紧,有个一年半载的她也勉强能上手了。

风荷轻轻摇头,她与王妃之间怕是少不了一场纠葛,但与下辈的孩子无关,何况杭莹无论如何都是杭家的子嗣,杭家的郡主,太妃、王爷是绝不可能看着她被牵连的。她拍了拍杭莹的手,笑道:“你天资聪颖,只要略加费心还不是手到擒来的。此事你也不必忧心,母妃那里不是还有祖母吗,祖母开口有什么过不去的事。”

“我也不是不想学,但是每次看到母妃看着我时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我心里就难受。”她垂头低语,子不言父母之非,可母妃最近确实有些不大对劲,不只对自己,对五哥五嫂都严厉起来,连屋子里伺候的丫鬟都小心翼翼的。

“母妃不过是太想你好了,你前天做的针线不是很好嘛,我听说母妃当时就夸你了。”王妃的心机手段不算深沉,不过是太会装小白花了,而其她背后有那么强硬的靠山,太皇太后把她赐婚给杭家,莫非真没有别的打算?这话谁都不信。

说到这,杭莹又高兴起来,眼睛亮亮的有浅浅的笑意:“多亏了四嫂身边的云暮教了我那个苏绣的技法,才能在母妃跟前过关,只我都没有云暮做得一份好看。”

提起几个丫鬟,风荷也有件心事,几个大丫鬟年纪慢慢大了起来,到说亲的年纪了,此时耽搁不得,但一时间又没有合适的人选,而且不知她们几个心中是什么想法。主仆几年,同甘共苦,感情不是寻常的,她势必要为她们找个好归宿。

韩穆雪穿了一身杏黄色杭绸的衣裙,挽了高高的青娥髻,很有几分短装成熟的气派。她笑着快步迎上来,拉了二人的手道:“我一时兴起,让你们大热天的赶过来,却是我的不是,可惜我出门没有先前便宜,不然原该我去看你们。”她已是准太子妃了,身份比二人高出不少,但一点不见傲气,依然如先一般。

杭莹出门时听了王妃的叮嘱,原有几分紧张,见此放下了戒心,亦是笑道:“正好我闲在家里闷得慌,一收到你的请帖就立时去催着四嫂动身。”

三人中,韩穆雪的身量最高,杭莹还未发育齐全,风荷今儿穿着玉色缠枝花卉的曳地长裙,把身量拉长了好些,显得纤腰楚楚,行动如风。

一坐下,韩穆雪就忍不住说:“姐姐真身衣服真好看,玉色将姐姐原本明艳的容颜衬得清雅无比,满身书卷气,却不嫌素净,都亏了这几支缠枝玫瑰的功劳。这针线,太细密了,玫瑰绣得几欲乱真,何时我也做一身,既凉快又好看大方。”

年轻女孩儿没有不爱美的,说起穿衣打扮来就听不住话题,直到韩穆雪大大丫鬟,就是上次去杭家送东西的那个,原来她名字叫素灵,上前提醒韩穆雪要不要上茶,三人才大笑着反应过来。

侯夫人出来打了个照面,怕拘着她们年轻人,很快就笑着去了。

一套天青釉面的茶具,光可鉴人,温婉动人。茶叶是上好的信阳毛尖,不同的是泡茶的水。风荷细细品尝着,入口略哭,醇厚绵软,回味甘甜,而且有一股奇异的清凉之感,便是热热的茶喝下去都觉得很是清爽。尤其有一阵似有若无的香气,既像梅花又似兰花,总之幽淡渺茫。

“这可是收的梅花上的雪水?”风荷笑问。

“就数姐姐嘴刁,我当时可是整整吃了两杯才品出来的,你一口就猜中了,果然是风雅之人。”韩穆雪摇头晃脑,煞有介事,随即又小声笑道:“告诉姐姐与五妹妹也无妨,这是我哥哥旧年藏的,因我今日夸下海口,便偷偷去偷了出来。他这回去了书画胡同,晚上回来非得与我算账不可。”

她虽是这么说着,但一点都不怕的样子。

二人好笑,风荷又抿了一口,蹙眉道:“却有一样怪异,为何这茶中隐隐有兰花香呢,仔细品又好似没有。”

韩穆雪拍手大笑:“这可是真正难倒姐姐了。”

杭莹听得好玩,又连吃了两杯,仍然摇头道:“我是什么都没吃出来,只是好吃而已。”

“我就不卖这个关子了。我们家在信阳一带有座小小的山,种了不少茶树,前年哥哥去那里命人在山脚下山脊上所有空余的地方都种上了兰花。今年花开,花香弥漫在整座山上。也不知是不是茶树吸收了兰花的香味,今年春茶送来,就与往年味不同些。

如今正是暑天,我哥哥便取了雪水来泡茶,或许是雪水骨子里的寒气将兰花的香味激了出来,显得尤其浓郁。我当时大是惊喜,想到姐姐爱喝茶,就下帖子请姐姐与五妹妹一同过来,果然是找对了人。”她颇有些小小的得意,说得脸儿都红了。

杭莹故意哀怨的说道:“原来我是来当陪衬的,我就说嘛。”

韩穆雪拍着她的肩,指着她身后道:“你看看那是什么,那不是为你准备的。”

杭莹顺着她手回头去看,发现旁边的小圆桌上不知何时已经整整齐齐码放着几碟子点心,有翠色的有粉红的,反正一看就能勾起人极大的食欲。她也不等韩穆雪相请,自己快步走了过去,笑道:“算你还有点良心。”说完,就拈起一块尝了起来。

几人说笑着就到午时了,韩穆雪一早就吩咐厨房备下了两人爱吃的饭菜。用过饭,杭莹有些困倦,韩穆雪就请她到自己闺房里稍事歇息。

她与风荷二人继续说话。

“你可别与我弄鬼,别告诉我你今儿请我们来就是为了招呼我们大吃大喝一顿。你要不说,回头说了我也当没听见。”风荷捂了嘴笑。

韩穆雪不好意思的扭着帕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