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嫡女策 >

第104部分

嫡女策-第104部分

小说: 嫡女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没有应他,但停下了脚步,杭天曜走近,就着月色一看,原来不是风荷,而是个丫鬟,就有些兴致缺缺,问道:“你是谁?”

“奴婢梨素,是雪姨娘的丫鬟。”梨素穿了月白色的上衣浅绿色的纱裙,低头行礼,眉目间有一缕书卷气。

杭天曜恍惚想起雪姨娘跟前有个气质清冷的丫头,又觉得她身上味道熟悉,问道:“这么晚在这作甚?你熏的什么香?”

梨素依旧淡淡地道:“雪姨娘丢了一块帕子,着急得不行,让奴婢出来寻。奴婢并没有熏香。”

“一块帕子?又什么大不了的,再换一块就罢了。”他应付着。

梨素似乎有小小的吃惊,抬头用她那双清亮的双眸盯着杭天曜看了看,方垂眸低语道:“那是从前少爷送给姨娘的,她爱得跟什么似的,每日都捧在手心看几遍,刚才发现没了,都急哭了。”

杭天曜仔细回想着,想不起自己几时送了人家一块帕子,便是送了也没放在心上,懒懒应了一声,就要抬脚走路。

他刚走两步,就有一阵风吹来,熟悉的味道再次弥漫在周围,他停住脚步又问梨素:“你身上哪儿来的兰花香?”

梨素发怔,随即笑道:“是少夫人赏给我们姨娘的一块膏子,闻着很好闻,就与兰花的香味一般,正适合夏天用,清清爽爽的。恰好方才姨娘让奴婢也试了试,可能就是这个味道吧。”

她的话未说完,杭天曜就有些不悦,脸上淡淡的发黑,甩袖就往前走。什么人嘛,自己的东西也能给别人用,难道她不知道自己喜欢她身上独有的香味吗?想想又觉得自己无理取闹,风荷身上不止兰花香,她那种淡淡清幽的香味就像是夏日里的荷花,不是别人能够模仿的。

直到他的背影走远,梨素静静地从怀里抽出一条帕子来,自己捧在手心看了看,就取道回了茜纱阁。这条帕子,雪姨娘一日都要看上几回,而帕子的所有人却根本不记得了,雪姨娘这般,又有什么意思呢,难怪终日无情无绪的,换了谁都受不住。只是不知这个少夫人,能霸住少爷的心有多久?

风荷领了几个丫鬟在后院摘枇杷玩儿,那里有一颗小小的枇杷树,结了十几个黄橙橙的果子,此时正是成熟的季节,有芳甜的味儿。

杭天曜回房没看见风荷,浮上几分失望,抓了个小丫头问道:“少夫人呢?”

“少夫人带姐姐们去后院乘凉了。”小丫头不知少爷哪儿来的气,战战兢兢回话。

他快步出屋去后院,听到清脆的嬉笑声,心中安定下来。后院树上挂了几盏明瓦灯,照的视线很清楚。

“少夫人,你看这桃儿,青青的真好看,要等到几月才能吃呢?”

“那个不能吃,这种只能赏花,结的桃儿都又酸又涩的,吃不得。”是风荷的娇笑声。

“侯府那边种了那么多桃树,难道都是不能吃的?”

风荷随手抚了抚耳旁的落发,将一枚青青的果子摘下来玩,口里笑道:“那倒不是,咱们当日看见的,有些能吃有些不能。具体我也不甚明白,要问韩小姐去。”

应该是浅草的声音:“我上次听韩小姐身边的姐姐们说,韩小姐最喜欢菊花而不是桃花,倒是他们小侯爷喜欢桃花,府里的桃树有一多半是他命人种上的。”

杭天曜也不知为什么,听着听着就像是吃了那一枚青涩的桃子一般,嘴里发苦。他故意加重了脚步上前道:“你们倒是会找乐子,也不等我一起来。”

风荷对他仰起笑脸,指了指最高处的几颗枇杷果道:“这不是给你留着,就看你怎么取下来。”

杭天曜顺着她的手指往上望,还好不算高,顶多也就不到两人高,但长得个头饱满,颜色鲜艳,应该是最好的几颗。他摸了摸风荷的脸颊笑道:“我若摘下来你待要怎么办?”

“那还用说,自然是给你吃了。”风荷偏头躲开他的手,这么多丫鬟呢,他又不知检点了。

“我不要吃枇杷,我要吃别的。”他双眼亮得似夜星,仿佛要把风荷看穿一般,眼里带着蛊惑的笑意。

风荷醒悟过来他的意思,就觉得有火烧到了她的头,羞恼地给他使眼色,嗔道:“你先摘了下来再说。”

她话音刚落,杭天曜就轻轻一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迅速抓了几颗枇杷,落回地上。风荷不知他还会功夫,看得睁大了双眼,半晌恼道:“这不算。”

杭天曜浅笑着把果子放到她手心:“为何不算?”

“我说不算就不算。”风荷的话一出口,就听见满院子响起丫鬟的笑声,她不知该恼还是该笑,跺着脚往屋子里跑。

“行,都听你的。”杭天曜也不落后,揽了她肩膀,又捏了捏她气得鼓鼓的粉颊。

夜色如水,照在这一对玉人身上,美得就似那下凡的嫡仙。杭天曜少见的穿了白色长袍,而风荷是一袭水红色的曳地长裙,拖在地上有悉悉索索的响声,静谧而安详。

偶尔,空气中能闻到甜丝丝的味,像是花香又不像。杭天曜频频转头去看风荷,看她侧面精致的轮廓,看她小巧的红唇,看她盈盈的笑意,他突然弯了身,出其不意地把风荷背到身上,快步跑了开来。

风荷被他吓得揪紧了他的衣服,继而搂紧了他的脖子,伏在他背上,将脸埋在他背上装鸵鸟。风荷很负责任地想,其实杭天曜是个挺浪漫的男人,总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比起那些整日严肃阴沉,连话都不肯多说一个字的正经男子好玩多了。她在他后颈上,深深印上一吻,然后小小地咬了一口,留下一排米粒般的牙印。



第八十六章王府惊魂

第二日,风荷把为慎哥儿挑选小厮的事回禀了王妃,王妃没有说什么,只让她与方侧妃商量着办。不是王妃不想再慎哥儿那里安排自己的人,而是此举容易被人看破,还不如让她们挑了人,左右都是府里的下人,她要拿捏一二还是极简单的事。

风荷见几个主子都没有意见,也就唤了沉烟选来的十二个小厮随意问了问家庭出身,听他们吐字清晰,面容清秀,倒还罢了。

小小的四合院布置得很清雅,粉墙黛瓦,进门靠左侧就是几杆葱翠的修竹,右边是个菜谱,种着寻常吃的几样蔬菜。甬道是用鹅卵石曼成的,不宽,只能容二人并肩行走。正房前边分别种了一株杏树,两溜低矮的厢房做下人房。正房三间,中间的宴息室,右手是卧房,左手是个小佛堂。后边一排低矮的三间倒座,应该是库房之类的。

按份例,方侧妃身边有一个一等大丫鬟,两个二等大丫鬟,四个三等的,还有几个不入等的小丫头。实际上,她身边并没有一等丫鬟,反而有个与她相似年纪的媳妇,人呼顾嫂子,占了一等的份例。听说是她刚进府时带来的,后来出去配了人,过了几年又重新回来伺候她。

就是这位顾嫂子出来迎的风荷,她生得居然不娇小,倒有点高大的感觉,身子挺壮,但说起话来很随和,眼睛里都是笑意:“四少夫人过来了,真是难得,我们侧妃娘娘这个时候都要在佛堂礼佛。四少夫人请里边坐,奴婢去请侧妃娘娘。”

风荷见了她周身只戴了两件平常的首饰,衣服又是普通的料子,一点都不像王府侧妃跟前的红人,好比个外边家境过得去的农家妇,但与整个院子的感觉很协调。她不免笑道:“这怎么使得,我就在这里等等何妨,礼佛之人最要心诚,岂能轻易进去打搅。慎哥儿呢,可是上学去了?”

“人都说四少夫人最是宽厚待人的,奴婢今儿有幸一见,真是一段大福了。小少爷去先生那里读书了,再有半个时辰就该回来用午饭了。”她亲自打起帘子,请风荷上座。

正面是个罗汉床,立着秋香色半旧的靠背,下边四个相对的扶手椅,都是红木的。屋子里有一股似有若无的檀香气息,是长年礼佛的结果。风荷没有照顾嫂子的意思坐在罗汉床上,只是坐在右边第一个椅子上。

随即就有面貌敦厚亲切的丫鬟斟了茶上来,还有一个红梅花的攒盒,里边是几样干果。

风荷细细啜了一口茶,上好的西湖龙井,王爷待方侧妃还是很有情分的,这是几日前宫里赏赐下来的,他们院里也不过得了几两。

她并没有等太久,很快方侧妃就出来了,上边是姜黄色的夏衫,下边一条青色的百褶裙,只在袖口处有几朵翠色的绣花,不见繁华。她挽着个寻常的纂儿,用一支桃木的簪子随意别着,发髻背面压着一朵茉莉,不仔细看几乎不能看见。

她本就生得婉约,这样一打扮更显风致了,有世外佳人的清纯之态,你根本想象不到她已经四十多了。

风荷笑着起身招呼:“娘娘真是诚心向佛啊。”

“我整日也是闲着无事,就当为王爷祈求平安康泰,祷祝太妃娘娘寿比南山,王妃娘娘福泽连绵。四少夫人如今学着理家,还抽空来看我,倒让我不好意思了。”她的声音很甜美,略微带着点南边的软糯,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柔媚不是能模仿的。

“理应早些来拜望娘娘的,又怕打搅娘娘静养。现在慎哥儿在娘娘这边,往后能热闹不少。”两人分宾主坐了,言笑晏晏。

方侧妃转头命丫鬟们去拿一碟子榆钱饼过来,方笑着与风荷道:“可不是,我原先安静惯了,他刚来还是有点不习惯,几日之后就好了,他一天不闹腾我还闷得慌。好在他是个极懂事的孩子,每当我在礼佛时都尽量不吵闹。”

小丫鬟捧了一个白瓷碟儿进来,上边整整齐齐码着六块榆钱饼,干干净净的。

方侧妃将碟子推到风荷眼前,羞涩笑道:“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四少夫人,都是些乡野之间的俗物,四少夫人可别嫌弃。”

风荷拈了一块咬了一小口,慢慢吃着,笑道:“娘娘过谦了,我偶尔也让厨房做几个榆钱饼、香椿饺子什么的,可是他们都习惯了放一大堆别的调料,反而盖住这原本的清香爽口味儿。我看娘娘这里的就做得好,吃着有野趣。”

方侧妃自己却不吃:“你若喜欢,回头装碟子回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我就不客气了,却是来和娘娘要东西来的。”她点头笑着,随即又道:“差点忘了正事,我这边带了十来个小厮过来,娘娘亲自挑八个给慎哥儿吧,就在院外等着呢。”

“八个,会不会太多了,慎哥儿左右难得出府?”她微偏了头,往院外望,当然是望不到的。

风荷抿了口茶,拿帕子擦了擦手,摇头笑道:“这是太妃娘娘嘱咐的,也不算多,府里的少爷都是这个份例。慎哥儿如今年纪虽小,但小孩子长得快,再有几年王爷只怕就开了他的门禁,那时候出去的多了。与其到时候人手不够临时找,还不如现在就把人挑了,娘娘也好慢慢磨着他们的规矩,免得冲撞了慎哥儿。”

方侧妃闻言,也不再拒绝,点头应是,还赞太妃与风荷想得周到。风荷便领了她到院里,分两批叫进了十二个小厮。

方侧妃并没有问什么具体的,只是随口问了姓名,就点了其中八个留下,剩下四个由风荷打发回了前边。

风荷又道:“太妃娘娘的意思呢,是先把这几个孩子送去给富安管家教教规矩,等过一个月,再进来服侍慎哥儿。他们平时在外边粗手粗脚惯了,怕是还不知道咱们里头的规矩呢。”方侧妃一面听着,一面连连点头:“很是该如此,好在年小正是学规矩的时候,等晚几年就不好进二门了。”

因为方侧妃的院子小,所以最后决定慎哥儿晚上不住在这里,而是仍然住在先去临湘榭隔壁的院子里,这样也方便三少爷每日见见孩子。除了晚上歇息,就都在方侧妃这里了。

风荷办完了事,就欲告辞,恰好慎哥儿下了学回来。

慎哥儿长得比一般同龄孩子要小些,虽然穿得锦衣华服,但神色间并不倨傲,相反有点畏畏缩缩。风荷满心讶异,从前她也见过慎哥儿几回,虽爱黏在贺氏身后,但眉宇间能看出孩子的活泼好动之气,怎么短短几日,整个人就像变了样子呢。

他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上前恭恭敬敬给风荷行礼,小大人一般。

风荷忙拉了他的手道:“可是下学了?”

他点头应是。

方侧妃不由蹙眉问道:“今儿回来的似乎早了一刻钟。”

慎哥儿害怕得望着方侧妃,小声回道:“先生说我今日的书背得好,让我早点回来,下午多练几页大字。”他这么小,怕是连笔都握不好,写毛笔字是很考验臂力的,但听他的意思,应该已经练了挺久的。

方侧妃很快软了生气,笑着对风荷道:“这孩子,胆子小了些。”

“还好,我看慎哥儿很聪明。”她说着,拍了拍慎哥儿的头。

慎哥儿仿佛吃了惊,讶异地看着风荷,眼里水光澄澈。他还没到懂事的年纪,但是记得母亲也是这样常常拍着他或是抚摸着他,而自从母亲不在,他来了这里,侧妃娘娘只会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