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萌宠皇后 >

第19部分

萌宠皇后-第19部分

小说: 萌宠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做完那些事再回到暖阁的时候,天色有些暗了。

等到了暖阁的时候,苏婵便听见了叽叽喳喳的叫声。

前几日落在廊下的那只秋雀,原本说气性大不好养活的。

苏婵是个有耐心的,不想看着那小家伙真就这么完了,再者她也觉着没有绝对的事儿,只要用心的话总能做好,有空的时候便柔声细语的哄那秋雀。

也不知道是秋雀听懂了她的话,还是求生欲很高,到最后那鸟也吃也喝的,终于有些起色了。

只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苏婵反倒不放心把它放生了。

听见它这么叽叽喳喳的叫,苏婵便笑着过去逗了逗鸟。

等齐王晚些过来的时候,也看到了挂在廊下的鸟笼。

见里面的鸟张着一双黄色的小眼睛歪着头的瞧自己。

他笑着拨了下鸟笼。

那秋雀瞬时煽动翅膀,一面叫一面在笼子里扑腾了起来。

等苏婵迎他进到暖阁内更衣的时候,他便低头看着为自己换常服的苏婵道:“这鸟看着已经好了,你怎么还没把它放生?”

苏婵把他脱下的衣服交给旁边的丫鬟,又转过身为他披上常服,熟练的为他系着扣子,慢条斯理的回道:“天这么冷,万一放它出去被冻到怎么办?”

齐王见她说的一本正经的,不由捏了下她的鼻子,笑道:“秋雀比咱们还要土生土长,怎么会被冻到。”

苏婵知道他在笑自己思虑的多了。

可这种天气,她想放心也放心不下啊。

她没出声的牵着他的手走到暖阁内,最近他回来的晚,她怕他肚子饿,总会在房里备一些宵夜。

现在那些宵夜还温热着呢,苏婵盛了一碗羹端给他,随口说道:“那改天我找个好天放生它,倒是卫城不知道怎么样了?”

她一般是不问他的公事儿的,可前段时间既然听到了,那么问一句应该不算什么。

“还好。”他倒是答的很简洁。

苏婵瞟他一眼,见他已经在低头用膳了,便没再说别的。

而且知道他被诸事缠身,便是他身边的能人再多,很多事儿也是要靠他敲定的。

他虽然不说,可她按照时间脉络也能推断出现在京内是个什么情况。

这个时候,如果没记错的话,中秋节的时候,京内会小乱一次。

宣德帝有五个儿子,长子便是根正苗红的嫡太子萧璟之。

此时在京内争皇位争的最厉害的,是二皇子唐王萧翦。

其他的三位皇子,排行老三的齐王自然是袖手旁观,四皇子也是坐山观虎斗派的,剩下的五皇子年纪还小呢,不过是刚刚在京城内立府罢了。

过不了几日,那二皇子大约是知道自己储君之位无望了,便想着孤注一掷,居然胆子大的对太子起了行刺的心思。

不过那些都是宫内的密闻,具体中秋那日发生了什么,她知道的也并不多。

他父兄偶尔说起也是讳莫如深。

只知道那一夜,原本她正同哥哥在院子里乘凉看烟花呢,忽然外面便乱了起来。

第二日京内几位大人连着家眷都被连窝端了。

拉到刑场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女眷成过亲的夫人们悉数罚为官妓,那些未出阁的闺秀则被没入宫中为奴为婢。

望着几案上精美的烛台,苏婵忽然发现,自己明明是知道大战在即的,可此时的贺北却是让她觉着无比安宁平和。

第26章

此时自己心态如此平和,应该是知道自己坐的是最稳最大的一条船吧。

苏婵笑着为他夹了一些雪丝银笋。

倒是他忽然抬头看向她道:“我最近忙于公务,忘了前些日子有乞巧节。”

苏婵楞了下,之前香寒提过几句乞巧节,只是这种地方又没有花儿啊树的,实在没什么景致好玩,她也便没当回事儿。

见他问道,她忙无所谓的回道:“那不算什么要紧的日子,我在京城里也不过是出去游玩罢了,便是不过也不碍事的。”

“这里天气冷的早,节气与京内不同,再过几日便到中秋了,你若是想要什么,便让李姑姑提前备着。”

苏婵明白他多半是是怕疏忽了自己,才特意叮嘱她的。

想着他之前才带自己放过纸鸢,她也便笑了笑的说:“那等中秋的时候,咱们再好好庆祝一番,到了那时候,估计家家都在团圆,王爷也能歇一歇。”

这样闲话了几句,因有王爷的话,转天苏婵早早的便开始做中秋的准备了。

而且各地习俗不同,在京城里,到了中秋的时候,便是普通人家也都是自己打月饼吃。

贺北这里虽然也吃月饼,可是内里的馅料却跟京内的不大一样。

膳房按着京城的风味先是做了一批酥皮的。

另外的则是按着当地的习俗做的浆皮月饼。

苏婵看着有趣,京城的酥皮月饼很小巧的,每一个都只有小小的一个,内里桂花的枣泥的金丝玫瑰,都是以甜腻小巧为主。

贺北这里的月饼却是不大一样,先是个头便比京内的大许多,各个都有八寸的盘子那么大,许多人家都是到了中秋的时候,全家聚在一起分一块月饼吃。

其次便是月饼以甜咸口味为主,不如京内的甜腻。

也没有酥皮一说,听说还能放住过年都不坏呢。

等李姑姑过来商量中秋事宜的时候,便笑着说:“这里不如京内讲究,老百姓也没京城内富裕,但凡做个什么好的,总想着多留几日,所以啊到了中秋的时候,附近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吃这种浆皮月饼,王爷起初也是吃京内的口味,倒了到了贺北后喜欢上了这个甜咸的口味,所以咱们府里到了这个时候也会做一些大块月饼。”

苏婵听说齐王爱吃,又见李姑姑拿了几个样子过来,也便吃了一小块,果然觉着很有劲。

正说再同李姑姑闲聊几句呢,忽然香寒走了进来。

见了里面还有李姑姑,香寒先是对着苏婵福了一福才道:“王妃,刚奴婢听见了些消息,说过几日便会有罪臣的家眷过来,听说都是犯了罪的,被万岁爷一怒之下发配到了咱们这边,其中有位很有学问的江大人还被派了个放牧的活儿,听说来的时候还得了病,腿脚都不行了,听着很可怜。”

苏婵凝神听完,其实她早便知道这个,最近朝廷肯定是要不太平的,算起来这次过来贺北的还都是轻罪的呢,不过是太子二皇子内斗的牺牲品。

后面的中秋作乱的那批才是真惨。

她也未露出意外的样子,只是想起当初苏家的败落下场,心里有点同病相怜的感慨。

李姑姑也不说什么,见说起这些政事儿,忙起身告了个假,便出去忙别的了。

苏婵知道李姑姑这是做事沉稳,不管是在王府,还是后来进到皇宫内,李姑姑都是个不管闲事,不说嘴的老好人。

等暖阁内没外人后,她便拉过香寒的手,语重心长的告诉香寒道:“香寒,我知道你一直心直口快,而且在这里待久了久难免会觉着王府跟咱们苏府一样,只是以后不管是在王府,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但凡是外面的事儿,咱们都要谨言慎行,便是随便感慨几句,现在倒没什么,可以后难免会被有心人动了心思。”

现如今他们都是王府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可跟在齐王身边,早晚要进到宫里。

那种地方可不是寻常王府能比的,她上一世是在宫里做过宫婢的,知道一些传闻。

东西六宫看着平静,其实暗潮涌动,那些带着家族使命的女人们,看似温婉,可斗起来一点都不比朝堂上的男人柔弱。。

便是自己进到宫里,也要处处小心,更何况香寒这样单纯的小姑娘。

苏婵这才提点了她几句,省的她日后在宫里吃亏,生出是非。

香寒是个机灵的,一听这个也便明白了,内宅的事儿随时可以当闲聊说,可是朝廷上的事儿,便是这些市井消息都要小心了,不能随便乱说,能不议论便不议论。

小姑娘忙点头应道:“王妃,我晓得了,咱们内宅的人只说些内宅的话,别的一概都听不到看不到。”

提点完香寒,苏婵又想到了别的。

看来在老皇帝眼里,贺北还是个流放圣地呢。

既然这里是用来流放犯人的,那位万岁爷倒好,早早的便被亲生的三儿子打发到这种地方,说是做封地,其实跟半流放又有什么区别。

这么一想,齐王能有今天的局面,还真是不易。

苏婵再准备中秋的事儿时,也便越发的上心起来,想着多少的尽尽心,让齐王过个舒心的节日。

等到了中秋那日,白天的时候又刮了几次风。

苏婵原本还担心晚上会没有月亮呢,没想到晚些的时候,月亮倒是圆圆的,风也停了。

齐王也早早的过了来。

这个时候众家团圆,苏婵体谅王府的下人,早早的便让人把活儿做完,有家眷的都放了出去跟家人团聚。

内里李姑姑香寒等人她也赐了吃食,让那些伺候的丫鬟婆子们乐乐。

此时房外不过留了几个贴身伺候的。

倒是他进来的时候,苏婵眼尖,一眼便扫见他手上戴的东西了。

他手上戴的正是按自己要求做的手套。

这里的手套都是一个布袋似的,虽然有把大拇指单独分出来,可是哪里有分出五个指头的方便。

他虽然不说,可都戴着她要求做的这个手套,多半他也是知道这是谁的主意了。

苏婵也便笑了下。

而且俩人正想到一处了,今儿早上下人把新作的夹袄拿来的时候,她还说要穿给他看呢。

只是室内很暖和,她不好现在就穿。

此时整个王府都被布置一新。

廊下都挂着漂亮的灯笼,喜气洋洋的。

晚膳也都是捡着他喜欢的做的,苏婵还给他备了酒。

等用过膳,苏婵见月亮不错,便提议道:“王爷,一会儿咱们到外面去赏月如何。”

齐王淡淡笑道:“既然要观月,自然要登高一些。”

苏婵见他倒是愿意,等歇息了下,便开始准备出去观月。

怕外面冷,正好可以把夹袄拿来,苏婵特意当着他的面笑眯眯的把夹袄穿在身上。

他看到后虽然没说话,可是那目光柔柔的。

只是跟他出去的时候,苏婵忽然发现不大对头。

她以为他的意思是去什么藏书阁那些地方观月,却没想到他带着她在往府外走。

等乘着轿到了仪门处,外面伺候的内侍护卫早已经把车马备好了。

前后都有提着灯笼的小丫鬟候着。

瞧得出这是要出去的意思。

等上了车后,苏婵不由的往他脸上看了看。

见他目光轻柔,又见马车是在往城墙驶去。

苏婵也终于明白他要带自己去哪了,城墙上专门有个高楼,那是古代打仗的时候用来埋伏弓箭手射箭的,也因此四面都有窗户可以瞭望外面的情况。

现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做个观星阁倒是不错。

苏婵随着他过去的时候,早有城门守卫在候着他们了。

一等他们到了,单有提着灯笼引路的人在前面伺候着。

那城墙看着便高,幸好走的时候没什么风,月明星稀,走到一半的时候,放眼望去都觉着心旷神怡了。

等登到箭楼上,举目四望,真有万家灯火的感觉,他们这次来的是新城的后门。

往城门外看去,远远看到的是漆黑一片的戈壁。

苏婵凝神看了一会儿,好像看到什么,笑着指了西边问他:“那是落星泉嘛?”

看着有点光亮似的,像是泉水映照着月光似的。

可细看又觉着不像,因为那光点好像还会动似的。

她忙改口道:“那不是落星泉,落星泉不该在那个位置,而且那亮光也不对,倒像是又人在烧什么东西呢。”

他寻着她的手看去,等看清楚,便淡淡道:“那是墓地,随我远征的将士战死后,我命人将尸骨运回来埋到了此处,今天是中秋,每到这个时候,军中都会有人找我祭奠那些将士。”

苏婵忙收了声,手指也赶紧收了回去,就连脸上嬉笑的态度也都收了收。

那些将士很多都不是贺北的,却命丧在这么荒凉的地方。

不管这些将士后来是否被她父兄称作过反贼,可此时保家卫国英勇捐躯八个字却是担得起的。

便是身边的这位齐王,也是为了他们身后的万千百姓在这里铸了这道铜墙铁壁。

之前还有点为齐王不值,可是想起那些,她却又觉着这是冥冥中注定的。

若不是老皇帝把他派到这种地方,这里便不会有这么一座城池。

此地的繁华生机也皆由他一人而起。

静默中,倒是不知什么时候,远远的忽然出现一队小小的亮点。

像这里飞快的移动着。

等走近了才发现是有人手握着火把,正在快速的骑马奔过来。

此时城门早已经紧闭。

苏婵好奇的看了一眼身边的齐王,她看的清楚,在齐王看到那队人马后,表情都有些微动。

苏婵心里便是一紧,立刻想到什么。

难道是战事要紧了,不然大晚上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一队人马飞奔而来?

上一世自己从未在意过贺北的战事儿,每日都是在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