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月待圆时 >

第267部分

月待圆时-第267部分

小说: 月待圆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媒人婆一样样的开了盒子,显得程夫子极有心意,把礼夸得件件贴心,说的最多的就是只素面匣子,里头是一朵干干净净含珠带露的白昙花:“说是程夫子自家种的,等了三年才开一朵。”

瑞叶眼睛盯着那朵花,忽的有些眼热,眼儿一瞬,泪珠就打在花瓣上,石桂握了她的手:“跟姐姐原来想的不一样,是不是?”

何止不一样,简直千差万别,瑞叶心中所想,是程先生纵不厌恶她,往后也该避着她,要不然她再去送饭,程先生怎么会躲在屋里头不出来呢?

瑞叶是松一口气,可心里也不是不难过,被人看轻贱了,心里怎么还能好受呢?可她再不曾想程先生还会请媒人来。

石桂笑起来:“他躲着你,是想想明白,如今想明白了,请媒人上门来便是敬重你。”这是把瑞叶还当作好人家的女儿,三书六礼走一回,正正经经娶回家。

瑞叶反而慌乱了,胸膛起起伏伏,往窗口望一望,还是摇了头,石桂这会儿反倒不急了:“倘若你不肯,我去打发了媒婆就是。”

瑞叶根本没想着要嫁人,连程先生这个人都没细看过,好听见石桂说要去打发媒婆,反而安心了,连着点了几下头又道:“他会不会……”想说他会不会就此折腾喜子,可一想连自家这样的身世,他还能请媒人上门来,又怎么会是那等小人,后头的话咽下去不再说了。

媒婆再不成想石家人竟还拿乔,这送上门的好事儿,她们都不肯应,心里觉得这家子不识抬举,东西却留下了,这是程先生给钱办的,回去也好说嘴。

秋娘还想还她,被石桂一把扯住,等媒人走了,这才高声:“这怎么好,凭白收人家这些东西,还得还礼才是。”

秋娘立时明白了,跟着叹息:“总要还的,做几样糕点送去,就算是咱们尽心了。”瑞叶最怕的就是麻烦了石家人,听了这句怎么还能坐得住,立起来往厨房去,和面做起了海棠酥。

这道点做了胚子还得下锅去炸,两层花酥相叠看着真跟海棠一般,里头裹上红豆沙,炸出来盛着露一点点豆沙馅儿。

一样是做,瑞叶做了许多,才炸出来喜子就忍不住吃了,烫得直伸舌头,他也不是爱吃甜的,只是看着做得实在精致,从来也没吃过,这才顾不得烫。

瑞叶便是此时还不喜欢程先生,心里也是感念他的情宜的,他一个读书人,都知道她当过奴当过妾,还拿她当正经人家的小娘子看待,这一份点心,用了十成心意,可做好了却不给他送过去,反让喜子拿着。

石桂不待瑞叶叮嘱,便先交待喜子:“你可得仔细拎着,昨儿又是揉又是捏又是切的,好容易做成花样子,不许碰破半点皮。”

喜子一叠声的答应着,真给程先生还礼去了,说这是海棠酥,是瑞叶亲自做的,瑞叶心里七上八下,喜子回来的时候问他先生吃了没吃。

喜子有些犯难,摸了脑袋:“先生看是看了,吃却没吃,还念了一首诗。”不独念了,还跳过该上的课,教了他们一天的海棠诗,从古至今,有些名头的都学了一回,有一句念念叨叨不知道多少回“爱惜芳心莫轻吐”。

石桂“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瑞叶自也听见了,咬一咬唇还回转身去,背着身子不理人,石桂不好再打趣她,只铺开笔墨写了一封信给叶文心,把有人上门求亲的事儿告诉了她。

落到笔端,这才想起她早就给石菊淡竹写了信,她们却久久没有回信来,待叶文心回来,央她跟宋荫堂说上一声,写信回去问一问。

瑞叶再不肯去给喜子送饭,石桂知道她一时放不下,便天天从饭铺赶回来,喜子实则没这么娇脆,给他带些饼子也是成的,可石桂还是回来了,她头一天去,就见程夫子在门口掖手等着,看见是石桂眼里满是失望,才要转身,石桂便咳嗽了一声。

程夫子回转身子,石桂笑一笑:“先生要是真心想娶家姐,请媒人来无用,不如自家去。”程夫子怔愣愣没听懂,他昨儿收到海棠酥,心里乐的开了花,哪知道别个是当真谢他,正失望间,又听了石桂这一句。

等了这许多年,好容易碰上这么一个人,都已经看在眼里心里,哪里还肯放手,一回不允还有两回,三顾茅庐程门立雪都不怕。

听了她说为奴作妾,也曾怔过半日,想着风骨清白,可后来不见她,心里却止不住的想,就在窗户缝里偷看,谁知道她竟不来了。

程先生人木呆呆的,石桂只当指点他无用,才想挑明了说,就见他眼睛里忽的有了神采,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石桂不明所以,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知道了什么,可瑞叶微露心意,程先生又不曾知难便退,便由着他们去,往后能不能在一块儿,就看他们俩的缘份。

瑞叶第二日又往学里送饭,这回程先生不缩在窗子后头了,他还是不敢说话,却画了一幅画给瑞叶,画的是她坐在栏杆上,垂着头做针线,连她绣花绷子上那两只蝶儿都画了进去。

瑞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程夫子比她还羞,给了东西掩脸就走,瑞叶展开看去,却只有一张侧脸,也没题诗也没落款,干干净净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她。

等后来再去,天天总有些东西给她,知道她识得字,想写信的,却怎么也不敢,一天一张画,还有小儿绕着她,她嘴角含笑的模样,石桂在瑞叶屋里见着了,咋了舌头,难为他一天都不重样,竟把瑞叶的样子记得这么牢。

给她的时候都是折起来的,怕别人看见,瑞叶收着却一张张细细压平,收起来一叠,时时摩挲,心里泛起甜意,却又不住惶恐,怎么也不明白程先生喜欢她什么。

她这话无人可说,便说石桂听,石桂站起来,开了她放画的柜子门,把画本拿出来,往她眼前一摊:“喏,这就是他喜欢你的地方。”

有笑的有针线的有说话的还有逗乐的,最底下一张是她站在门框边,低了头,乌发盖住脸,头上三两朵小绒花,裙子上头一圈黄,鞋尖还露出一点淡绿色。

瑞叶捂着襟口,心里又甜又想哭:“我,我还没问过姑娘呢。”叶文心就是她的主心骨,想着她总要回来的,等她回来了就能替自个儿作主。

石桂拿信来,上面只有叶文心的四个字:“万事由她。”

瑞叶看着信眼眶一红,把这四个字念了几回,夜里绣了一方素帕,上头是两枚银杏叶,再去学堂的时候,远远就看见程夫子在等她,她脚跛之后走的慢,回回在门边看见,他就不管不顾过来迎,街坊邻居就没不知道的。

她微红着面颊,一直走到了门里,这才从袖兜里掏出帕子,拿出来递给程夫子,把饭盒放下,转身就走了。

程夫子揪着那块帕子半天没展开,好容易才抖着手摊开来,看见上面绣着一对儿银杏叶子,底下还有四个字“秋以为期”。

作者有话要说:  打算抽奖回馈正版小天使

在微博上,抽啥类,口红腮红还是别的?

再说一次哈,微博名“一只怀愫”

其实我特别想改笔名

要不然我叫兔子兔子烤月亮吧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356章 台风

石桂也没着瑞叶竟会定的这么快,果真是个爽利的性子,秋娘却拍了她的头:“你看看别个,偏你还得再等二年。”

若嫁的不是明月,她心里是想留着女儿晚些出嫁的,可既嫁的是明月,一个屋挪到另一个屋,不过是吹打着热闹一番,女儿苦了这许多日子,往后倒能过的安生些了。

石桂笑起来,把头搁在秋娘肩上:“我急什么,我前头还有两个姐姐呢,一个办了婚事,还有另一个,怎么着也得等她们都嫁了,才能轮着我。”

说到瑞叶,秋娘又是叹又是笑:“菩萨开眼了,给她牵了这么一桩好姻缘,想不到程夫子人这样好,你弟弟跟着他读书,再没有读错。”

瑞叶比绿萼石桂都大,十八岁的年纪,却受了这许多苦难,好容易有了归宿,这个人知道了她过去的事儿,还想着要娶她,那便是个可托负的人了。

石桂把消息递给叶文心,叶文心回了信,说中秋之前回来,回来了好给瑞叶送嫁,还写了信给叶文澜,让他取出五百两银子来,交给石桂,让石桂给瑞叶办嫁妆。

交给瑞叶只怕她是怎么也不肯要的,五百两也太多了些,石桂知道是叶文心的一片心意,可一旦过了头,总是不牢靠,瑞叶嫁给程夫子,两个人一个开馆教书,一个打理内务,瑞叶还有一手好绣活,日子怎么也不差,财多生事,一气儿给了这许多,倒不知道要怎么花用了。

又写了一封信给叶文心,叫她拿一百两银子出来给瑞叶办嫁妆,五十两办家什被褥十三件尽够了,余下的五十两给瑞叶压箱底,她原来就是大丫头,若是连这点都拿不住,也不能在叶文心跟前当差这些年了。

石桂的信才风送出去,还没等着叶文心回信,就连着下起雨来,头先两天先是刮风,还当天气阴凉下来,穗州的夏天难得有这样的日子,穗州算得湿了,也一样闷得叫人难受,胸口透不过气来,人人都盼着能下一场雨,一听见打雷,反而是喜信,雨落地湿,人身上也能好受些。

刮完了风跟着就落雨,接连几天都没断过,天怎么也不晴,原来挤不出一滴水,这会儿好似海水倒灌,下了个天昏地暗。

街上连行人都少了,富人缩在屋里头有人侍候着,外头讨生活的却不能停,雨下得太大,海面上又起了大风,码头工们没了进项,往往好容易等了一只船来,人就一窝蜂的涌上去,争抢着要做活,为着这事儿,还打了好几回架。

石桂见着势头不对,铺子里头也不能正经再做生意了,把门面关上两天,贴了红纸,写上东主有喜,只专心往营里送饭去,那一条道上偏僻,石桂还去寻了陈管事,说天雨路滑,请他日日派两个兵丁来跟着一道推车:“摔了车是小,这些人吃不上饭可是大。”

因着落雨,几天都不能开工,可饭还是一样得吃,工棚都是临时搭的,拿木板搭上一排屋子,里头就是个大通铺,夜里还人就睡在工地上,在外头比在里还更凉快些。

下雨的时候就没办法了,人全缩在屋里,光是下雨还不怕,靠着海边吹了几天,有些地方已经漏水,只得拿上稻草木板给房子加固。

石桂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也还是淋得满身是水,到了地方见着这天气竟还开工,皱了眉头道:“下这么大的雨,刚搭上就给冲开了,你们怎么也不歇一歇。”

哪一个不想歇,可工期却赶,歇下来误了日子,全都得挨罚,石桂心疼明月,第二日就熬了姜汤来,靠着海,住的又不暖和,还得淋着雨赶工,要是病可怎办。

石桂送了汤来,那些人自然谢她,知道是沾了明月的光,一个个拿话打趣他,明月也不怵:“我媳妇儿心疼我,怎么着?”

他没皮没脸,那些人反不好要趣了,石桂又大大方方的,任人怎么说都不脸红,本来就是这个道理,看着他这么淋雨受冻,怎么不心疼呢。

还给他加了一床薄毯子,这雨要下的再大些,房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扎得牢,明月不住口的让她安心:“咱们加固了的,你别想着这个,家里可有哪儿打落了瓦片?”

“家里你不必担心,我爹来看过了,那一片儿屋子都新,水沟天天都通,房上也盖了稻草,倒是你在,夜里且得警醒些,可仔细着风雨。”王娘子的小院子,石桂都去看过一回,小屋的房顶没有大屋的房顶房梁粗,看着就不牢靠,石桂让她们先在大屋里支床,也不顾什么油烟了,先把这大风天给熬过去才是正理。

明月听见家里不必担心,心里先是一甜,乐陶陶的点了头:“我警醒着呢,上头说了,若是再下雨,叫咱们先撤。”半夜都不敢睡实了,这几天夜里还有人轮番守夜,倒不是防着屋塌,而是防着搭了一半的竹台子塌了,圣寿节的时候交不了差。

石桂叮嘱了又叮嘱,明月还特意告假把她送到路上,风这么大,让她往后少来,等雨小些再往饭铺来。

海上乌云翻墨,夜里还有一场雨好下,赶紧催促她回去,石桂走的远了,还回头看那个屋子,这一片的店铺都不开了,这些兵也确是撤回去更好些。

石头爹是雨才上的时候就来了,许多地方都在补屋子,他怕水沟积了水,家里没个男人能干活,背了一捆稻草来了,爬在梯子上,在屋顶上铺上一屋稻草。

水沟秋娘天天都通,明月回来的时候也必都得看过一回再走,可连着下雨,总有些东西堵着,秋娘看他浑身都湿了,在堂屋里给他烘衣裳,又替他下厨做面,切了两个咸蛋,加了满满三大勺子石桂熬的肉酱,一海碗摆得满扑扑,端上桌石头闷头就吃,俞婆子腿脚不好,他又不会烧灶,两个人常吃冷食冷面饼子,许久不曾吃到家里的热汤饭了。

秋娘看他扒面,心里一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