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月待圆时 >

第216部分

月待圆时-第216部分

小说: 月待圆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有这么个女儿,大伯母遮遮掩掩,哪里还肯替她通路子,把她一个抛在穗州地界上,也不知道她是怎么一手一脚就真个立了起来。

那一向她常写信回来,纪夫人自家也是闺中女儿,后来出了嫁又跟着丈夫去了蜀地为官,再回金陵城打听着她消息的时候,只说她在穗州办了个女子济民所,接济那些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没饭吃的就来讨些吃食,没食穿的就给两件旧衣,让她们生病有医可看,兼或教两个字。

城里的善心太太们也都拿钱出来,捐给寺庙和捐给济民所可不是一样的,不过这间济民所里全是女子罢了。

有吃有穿有片瓦能遮雨,颜大家便想着要教她们学字,让她们能养活自己,那会儿头一拨的学生,就在三姐姐的丝坊里头做工,做一天工,再学一天字。

先来读书的还是城里的姑娘,乡下的女孩根本不知这世上还有一间这样的学堂,花了两三年的功夫,往乡下地方去,一家一家的劝说,说破了嘴皮子都无用,那些人家只当是来买人的。

纪夫人虽久在金陵,跟颜大家却从未断了通信,叶文心问了,她便一样样细说:“后来二姐姐便写了一张学籍文书,这些人便当作是卖身契,一个姑娘二三两银子,寻常还有工钱拿回去,就这么着,才把名声打了出去。”

费了十数年之功,到底有了今日的局面,跟着就是穗州地方上办起了丝坊绣坊,招去了一大批的女工,这些女工能养活自己,便也不是一心求学,女学里的学生渐渐少起来,最后留下的还是年小的丝坊绣坊不收,家里又过不下去的。

叶文心听着久久都不言语,原来一腔热血,此时也依旧想着办学,抬头看看纪夫人:“我一路坐着船来,每到港口都要打听,可除了穗州一地,旁的地方竟没有女学堂,我想把这学堂办到漳州去。”

纪夫人不意她竟还有这分志向,替她想了一回,缓缓开了口:“倒也不是不能,漳州离得很久,女学的名声也不是没人听闻,只要隔得这样远送了来,财力不及,若是在当地能办,倒也是桩功在千秋的好事。”

凭她能说一句功在千秋,叶文心便诚心相待,倏地笑起来,开万世之功,自然知易行难的,颜大家同她一样是弱质女流,难道就真的弱了,穗州地方能办成,别的地儿一样也能办成。

纪夫人看着她笑,心头一动:“不如你往女学来,里头还有些校志,我那个姐姐,从小在梅家长大,这一套很是齐全,倒也不是样样都往外头传的,她有许多手记,就在女学堂里,你若真想办这么桩事,该学的也有很多。”

这于叶文心就是意外之喜,纪夫人看着她就跟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跟那会儿的二姐姐也差不多,遭了这样的难,倒立起来要办大事,笑得一回:“学里才刚走了一个,你若是肯替,我也替二姐姐发你工钱了。”

叶文心喜形于色,看纪夫人又更不同,她在宋家,老太太说的便是往后如何嫁人,想必长辈女眷见到她心里想到的都是这么一句,只有纪夫人知道她想做些什么,肯替她引荐,若光为着姑姑一封信,到底不能这样开明。

纪夫人想到女儿,心里一叹,把攒盒往叶文心跟前推一推,叶文心拿了一块玫瑰糕,看纪夫人也拿了样什么,倒是不曾见过的,纪夫人笑一声:“这个叫蜜三刀,是北边的点心。”

叶文心这才想起来,纪夫人的女儿远嫁去了燕京,想必是很想念女儿的,就连点心也用起北边的来,两个人喝了一杯清茶,纪夫人身边的姑姑拿了个小锦盒过来,纪夫人冲她笑一笑,把匣子打开来,里头是一本花册子。

“这是你姑姑差人送来给我的,说你往后要来穗州,先把东西寄放在我这里,我既收了东西,便得给你造个册,你看一看,这是你姑姑给你的添妆。”纪夫人取了名册出来,厚厚一本,翻开来写得密密麻麻的。

“她既说是嫁妆,又把银子给了我,让我看着替你置办些田地屋子,我看了一回,也有合适的,有田有园还有个不大的庄子,就作主替你买下了,地契房契,还有两年的出息都在这儿,你看看罢。”

叶文心是学过管家的,知道钱白放着也是放着,纪夫人竟替她买下了一片荔枝果园,果园不大,三百亩地,却是有水有花,一年的出息竟也不少,倒有三四千两,纪夫人看她惊愕反笑起来:“鲜荔枝价贵,还有荔枝干荔枝蜜,样样都是出息,以后或是卖或是留着,那一片的地价也不便宜。”

除了一片荔枝园,还有一间四进的院子,就在穗州城里,用的钱就是这两年荔枝园的出息,算一算五千来两的银子,地方虽不是顶热闹的,屋子却是好的,纪夫人笑一回:“里头还有一间蚝壳屋,我看着好,也替你作了主,若不然这些钱到你真个来了,倒不值这许多钱了。”

叶文心拿着这个嚅嚅说不出话来,纪夫人一样样的捡点:“还有些东西箱笼,你姑姑一并送了来,里头有许多书画,岭南这天儿,白放着可就霉坏了,得时常拿出来晒的,你甚时候取了去。”一面说一面松口气,总算是放下一桩心事。

☆、第286章 传承

石桂在水榭外头坐着,无人的时候伸手揉一揉小腿,今儿确是路走多了,背上汗湿,面上潮红,拿袖子扇着风,这个天儿出门竟要带扇子了,坐定了脚底都在疼,小腿也胀胀的,石桂低了头,揉上两把松一松肌肉,跟着就凝神听里头的动静。

里头说话的声音就没断过,隐隐约约听见学堂,跟着又听见纪夫人替叶文心买了田地,她是官夫人,三品的诰命,穗州地界上比她身份高的,也只有布政使夫人了。

纪夫人说要买田地,底下人哪有不精心的,细细挑捡了送上来,一半是买的一半儿算是送的,便她不占这个便宜,总也不吃亏,说是说趁着地价便宜买的,又有哪一个敢收了高价去,若不是她出面,这会儿叶文心再置产,平白贵了三分。

怪道叶氏会把这些银子交托给她,石桂听了两句,松上一口气,挨在她身边的小丫头篆香看她眉头一松,脸上露了些笑意,冲她眨眨眼儿:“东西送了来,咱们夫人就发愁,说宋夫人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得细细收拾了,若不然白糟蹋了。”

石桂不防被她窥知了心思,也不露窘色,反冲她笑一笑,很是替叶文心开怀的模样:“东西倒罢了,我是替我们姑娘高兴,她一直想着要见一见颜大家,做梦都在当师傅呢,她身边的丫头,哪一个不识些字。”

篆香一怔,瞪圆了眼睛:“那姐姐也识得字了?”

石桂点点头:“可不是,我是姑娘的入室弟子,排行第二。”说着比了个二字,篆香掩了嘴儿笑起来:“我们太太身边几个姐姐也都识字,算帐写字哪一个拎出来都能当管家娘子的。”

怪道这两个投脾气,石桂真心替叶文心松上一口气,她想办的事,虽已有了前人开出一条路,可这条路依旧崎岖难行,有纪夫人支撑,她还能走的容易些。

水榭里头几声笑语,是叶文心谢过了纪夫人,面上微红,心里觉得自己受不住这样的抬爱,别个肯替她收着原数奉还便是好的,还替她费心置了屋子跟地,光是这两年的出息,就够在穗州再买一间宅子了。

心里想到叶氏,这番恩惠竟无处可报,既伤心又感念,心里想一回,回去必要再给姑姑画上一幅画影,跟母亲的一道供起来,晨昏定省,这些钱若不妥善的用了,都对不起姑姑的恩德。

叶文心同叶氏相处的不多,跟她说话也全是些日常事务,两个该是很亲近的,却好似隔着冰墙,看是看得见,摸却摸不着,姑姑到最后也不像母亲口里说的那样是个爱撒娇爱说笑的模样。

可跟纪夫人却又不同,跟她见过的那些夫人都不同,同她说话再没有什么衣裳首饰点心花样子,摸把花牌都能说上半日,叶文心早些在家便不耐烦说这些。

纪夫人张嘴便不说无用的话,一桩桩一件件,竟把学堂的事交待的很是清楚,叶文心原来当她是个挂名的馆长,因着地位高,好让女学馆借一借光,各样行事都方便些,此时听她说话,才知她还真是个管事。

纪夫人看见叶文心面露疑惑笑得一声:“我家里姐妹八个,二姐姐闺中便有才名,仙域志是我看着她画画拓本刺绣,一笔一针都是心血,原来除了动动嘴巴无力支撑她,后来能支撑了,到底还是觉着钱财太薄,怎么也比不得她的志向,好容易到了本地,能伸手帮一帮她了,自然要鼎力相助。”

说着便把颜大家年轻时候的事捡出来说了两件,一面说一面打量叶文心,二姐姐一向说想收个徒弟,年轻的时候浑身都是冲劲,可这些年下来,却深知不易,虽有吴夫人资助钱财,到底还是没人能承接衣钵,既然叶文心有这个志向,便替她留心看一看,要是合适,这摊子总能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二十年的功夫,便没白费。

“我平日里也没甚事,你若是得闲就多来走动,定了日子,咱们往女学去。”纪夫人笑一回:“原来姐姐在时,我们俩便说想开个诗社,你初来怕不知道,穗州城里有许多学馆诗社的,三月五月七月,逢着单数就要开社作诗,州府县学书院,都要交诗稿,贴出来叫人盖花签,哪个花签得多,哪个就算是得了魁首。”

叶文心静静听着,这样的诗会同女学馆怕没什么关系,男人看着女人写书作文,眼孔恨不得抬到天上去,自古到今,词妇也不是无有,可百年来让人称道的也不过是那几个,才之可强,到了男人嘴里就又不一样了。

“女学馆这几年生源日少,若以生计论,那是好事,若以传承论,便不是好事了。”开了海运这些年,又有船往西洋去,城里开了许多家丝坊绣坊,走投无路的女人越来越少,但凡能忍耐,就能过日子,哪一个还想着读书明理。

既想把这桩事一直做下去,薪火就不能有断绝时,乡下地方的姑娘,父母亲宁肯送进城里当女工,也不愿意送到女私塾来学字。

纪夫人来了三年,眼看着纪夫人来了三年,眼看着女学馆的学生越来越少,这个月里还有三个退了学,被父母送到丝坊去上工,原来是只有一条路能走,如今路多了,这条窄路哪里还有人肯踏上去,眼下虽还没到办不下去的景况,可也得想一想,怎么广开生源,不能让这么一桩好事就这么断了头。

叶文心不意她会说起这些来,纪夫人笑一声:“众人拾柴火焰高,到底是人多更有主意些,我原想着贫苦人家多收些学生来,连人牙子那儿都问了,宁肯卖女儿要那几两银子的快钱,也不肯每月领百来文。”

叶文心也跟着犯愁,纪夫人便笑:“眼下倒有一个主意,诗会是显名声办的,可州府里要办这事儿也不容易,倒是丝坊绣坊里头那些姑娘,给做工也有上工下工的时候,学馆里头总有人在,愿意来的咱们就开小班,能教几个是几个。”

诗会影响更大,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女学馆平就打着贫民的旗号,越是识得诗文的,便越是自矜,想要办诗会还得是颜明芃在时,打着她的旗号,许还能有人肯以文相交。

头一回见面,说得深了,可官家夫人里头无人肯牵这个头,办个七夕会赛女工也还罢了,女人家赛诗,便是那些个打小读了书会写诗作文的,也不肯抛头露脸,闺中结社几人流传,女孩儿的诗作怎么能流到外头去,叫众人品评。

想了许多法子,个个都是难办的,两个说着话,不知不觉天色便暗下来,水榭四周下了格扇纱窗,纪夫人这才回过神来:“倒把你耽搁晚了,赶紧出城去罢,你甚时候得空再来,咱们细细把事儿顺一回,总能交到我手里,人倒越来越少了。”

空谈办不出实事来,还得着手办了才知道,叶文心不意竟跟纪夫人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赶紧站起来告辞,纪夫人笑道:“若不是怕城门关了,还得留你用饭才是。”

叶文心连连推了,纪夫人便派了小厮跟着送一程,叶文心心里还想着纪夫人的话,越是想越是觉着有理,石桂扶了她上轿子,她还怔怔出神,连那匣子都没拿,还是纪夫人身边的姑姑又送了出来。

这会儿霞光正盛,街上的铺子楼面早早就点起灯来,红红黄黄的亮了一片,食街上更是处处有烟火,石桂腿快,买了几只包子,怕叶文心饿着,自家也吃一个,叶文心竟然胃口大开,馄饨不过吃上六只,包子倒吃了两个,石桂怕她撑着,她竟没觉得,反叹出一口气来:“要办的事这许多,我恨不得日头不落才好。”

石桂“扑哧”笑上一声:“那也不能把自个儿撑着,再多吃两只天就不黑了?纪夫人诚心相教,姑娘用心学就是了。”

颜家几个姑娘一个是皇后一个办了女学,还有那个一手掌管着船厂丝坊的,纪夫人排行第六,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