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月待圆时 >

第126部分

月待圆时-第126部分

小说: 月待圆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64章 告别

石桂一怔,看他一身短打,连道袍都换了下来,果然是一付要出远门的模样,急声问道:“你往哪儿去?你不当道士了?”

明月抓抓头发,有些为难,不好意思当着别个的面跟石桂两个说道这些,石菊一看这模样就知道是要告别的,她自来细心,这会儿天快正午了,便道:“你们慢慢说着,一时半会儿里头也不找人的,我去厨房张罗些吃的来。”

要走远路不吃饱些怎么成,石桂也不及问他要去哪里了,浑身上下摸不出钱来,急的叫住石菊:“烦你要些肉脯干粮来,包上一包,好给他带走。”

石菊立时去了,明月却有些不好意思,他还真是饿着肚皮来的,要走的打算匆忙的很,哪里还想到预备吃食,面上黑红黑红,伸手抓抓头发摸摸鼻子,粗声道:“多谢你了。”

明月还是头一回这么正正经经的道谢,他人不大,却是极要脸的,欠了人他心里明白,再遇上也一样还你人情,可正经的道谢却是头一遭。

石桂这才问他:“你这是跟谁走?往哪儿去?”

明月独身一个,能在圆妙观里混着就已经很好,他再机灵也不过这点年纪,出去山长水远如何支撑,必是跟着人去的,说不准就是他那个师兄。

哪知道明月“嘿嘿”一笑:“我吃皇粮去啦。”一面说一面舞了下拳头,极是得意的模样:“统共就挑了二十个,我挤进去了。”

“可是迁都?”石桂想着上回他说要迁都,这回又说吃皇粮,难道是跟着师兄弟们出去寻新都城了?

她冲口而出,明月却摇了摇头:“不是,睿王爷就藩,说往那儿也得造个道观,在咱们观里挑几个人,跟着一道。”差不多要混出来的,哪一个肯跟着去人生地不熟的藩地新建个道观,也只明月这般了无牵挂的才肯。

“那你师兄去不去?”那个孙师兄到底还能照应他一些,若是孤身一个,石桂还真有些不放心,明月淘气捣蛋却极有主意,脑子又活,石桂却把他当弟弟看待,就怕他出去了出什么事。

“师兄都懒成一瘫了,哪里肯动,就是给他的知观做,他也不肯挪窝。”孙师兄一听就摇头,还劝了明月别去,两人在街市上好好混着,置房子买地,再想个旁的营生,总能安顿。

明月却不同,他在这儿是找不到爹了,还不如换一个地头混,统共挑了二十人去,他挤在里头,去了燕京,建起新观来,这会儿显得年纪小,到了那儿也是有资历,能当师兄的人了。

圆妙观里头的道士零零总总也有百来人,这样的大观,他既是后来的,又是强留下的,想要出头谈何容易,换一块地界又不同,统共就二十个,他的年纪还最小,除了张老仙人的亲传弟子,大伙儿都是一样的。

石桂还想问问他找没找着爹,再一想,他爹没了,他娘早早就改嫁了,他孑然一身想的也是挣一挣,开口要劝的话便不再说。

“燕京是苦水,你到那儿这样的水怎么也得煮开了喝才成,万万不能就这么吃进肚里,那儿冷得早,冬日里天寒地冻的,你……”石桂的嘱咐还没说完呢,明月就红着脸盘打断了她。

“女人就是麻烦,这些东西你怎么不看。”他收罗了许多东西过来,她一眼都还没看过,就知道说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把大包往她眼前一推,抬起下巴点了点。

石桂眨眨眼儿,她也不信明月能有什么贵重的东西让她保管着,打开来一看,俱是些吃食玩物,有许了她的梅豆干丝儿,还有糖人贴画大风筝,是知道自个儿要走,特意来还礼的。

石桂叹一口气:“你甚时候出发?”

去燕京除了水路还得走陆路,他要去算着日子就该是纪家姑娘出嫁之后,跟着睿王一道走,哪知道明月笑嘻嘻道:“我明儿就上船啦,吴千户徐大人一道,把咱们也算在里头,先开道过去。”

石桂也不知道吴千户徐大人说的都是谁,既有千户在,那就是有兵的,倒不担心他路上行船坐车不安全了:“那你路上仔细些,里头有熟识的师兄你多跟着,第一要紧的就是别走散了。”

明月摆摆手,脸上不耐烦,心里却极受用,等石菊拿了个干净的布包来,石桂一看就笑了:“这点子东西怎么够,他只怕今儿一顿就吃完了。”

一面说一面去看明月,明月果然叫她说着,送给他的肉干就是这样,一天吃一点不如一次吃个尽够。

石菊没料到明月看着瘦,却是个大肚汉,转身又要去,石桂赶紧拉了她:“厨房里相必也没这许多干粮。”问石菊借了钱,请小厮跑一回,专往门楼铺子里头买那了干饼子跟肉脯子来。

明月这回却没急着还钱,只告诉石桂道:“我还回来呢,年年祖师爷的寿辰总要回来祭一祭的。”说着看看那个大包,里头还藏着一个小包,小包里是他这段日子攒下来的钱。

只有一半,他再带一半出去讨生活,觉得石桂心正眼明,放在她这里,比存在孙师兄那儿都要安心,总归要回来的,到时候再来寻她就是了。

没一会儿小厮就把东西办了来,石桂给了他几个钱当跑腿,明月带来了一包来,石桂又还了一包去,白面饼子才烘出来,香得很,明月一闻见就觉着饿了,当着石桂不好意思立时就吃,等出了门边,还没到巷子口就把饼子叼在嘴里,就着肉干大吃起来。

吃上两口再回头看看,石桂还在门边送他,耳廓一红,呛上一口,捶着胸咽进去,转身走出巷子边,觉得包里那份东西,也算给的值当了。

石桂拎着包袱回去,院里婆子帮了把手,一路送到屋里,石菊眼看着石桂收拾东西,没一会儿贴画儿也挂起来了,糖花也摆在碟子里,小桌子上摆了五六个碟子,都是小点心小吃食。

里头竟还有一套捏面人,捏个什么蝴蝶牡丹不好,偏偏捏了《西游记》,马背上驮着唐僧,一边一个猴子一只猪猡,还有个大和尚扛行李。

这下子石菊可忍不住了,轻声笑起来:“他既喜欢你,再不济也该送个簪子花钗,怎么竟面人儿?还是这么个模样的面人。”

石桂一下子怔住了,抬起头看着石菊,满面诧异,石菊比她长两岁,看她这样就知道她不懂,拿袖子掩了口:“巴巴的来看你,跟你告别,又送这许多东西,怎么不是喜欢你呢。”

石桂才想说他还是个孩子,一想自个儿也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只得道:“他是个道士。”石菊越发乐了:“道士怎么了?圆妙观立观的那位掌教真人就娶了妻的,自他始,底下道士就能娶妻了。”何况还分在家出家之说。

石菊掩口笑个不住,石桂倒是想辨白,张了口却不知说甚,等那个包袄一抖落,从里头掉出一封信来,石菊越加瞪大了眼儿,只当明月至多是喜欢,竟还到了传信的地步了。

石桂倒没什么想头,反是石菊站起来抻抻衣裳:“我去看看还有什么点心,才刚走一回竟有些饿了。”一面说一面咬着嘴唇笑,又怕石桂羞怯,还得忍着,快步出了屋子,往上房拿点心去了。

石桂拦她不住,伸手拆开信,里头掉出五两十两几个小额的票面出来,除了银票,还有一封信,说是信,也不过就是一张涂了墨的纸,正面写着四个字儿“替我保管”,翻转来还有四个字“赎身也可”。

石桂把那张纸翻来翻去看一回,除了这八个字,就再没别的了,信封里头倒了个空,她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明月竟还真信她,敢把这么一大笔钱放到她身上,叶文心一出手就是两百两,石桂记着她的恩情,可于叶文心来说,两百两银子却不是大钱。

明月这点子加起来也就二十两,这只怕是他身上全部的钱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攒下来的,这点子就是全付身家,能交给她保管,她便替明月好生收着。

石桂收拾了东西,开了柜子再开箱子,取出一个没用过的荷包来,把这三张银票收起来,心里记着明月的情份,往后却不知要往哪里打听他,也只能等着他找回来了。

石菊再回来的时候,手里端了一碟子玫瑰糕,眼看着石桂那半边屋子全变了模样,看看她拼的花布水田被子,又是一声没忍住:“依我看,这花花绿绿的性子,你们俩倒很是般配的。”

石桂睡的床后边全贴了花,俱是她自家画的,有雪景有山松,在石菊眼里,跟外头那些也不差什么,排在一面墙上竟也合适。

除了画作,这会儿又挂上了风筝,粗陶瓶里插了绢花绒花,眼花缭乱,铺得全是鲜亮颜色,明月送来的这些个,摆进去半点也不突兀。

石桂啐了她一口:“赶紧着,我也饿了呢。”伸手捏了一块花糕,新送来的玫瑰熬了糖酱,裹起花粉糕来,一咬满口都是甜味儿,石桂心里也确是跟饮了蜜一般,真心待人,他人便也真心待你,想着纸上那四个横七竖八的“赎身也可”,石桂就忍不住微微笑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好日子就要过去

怀总就要上班了

嘤嘤嘤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165章 盖棺(捉)

皇家的婚事,再是急赶着办,也不能委屈了将要就藩的睿亲王,宫里总得修一间屋子出来大婚用,已经在旁的上头亏待了他,这上头总得给他补上些,圣人便把原来自个儿在东三所住的院子给了睿亲王。

那院里头种着一株梨树,这时节梨花已经全落了,因着有了年分,皇后又最喜欢这棵梨花树,不许人伤了它的枝叶,一向生得茂盛,这会儿花虽落了,层层绿叶叠在枝头,衬着红墙绿瓦,显得生机蓬勃。

既是圣人原先住过的屋子,里外打扫守屋的一应不敢怠慢,如今又预备着给睿王睿王妃作大婚

用,自是越加精心,屋里屋外重又粉过一回,再重上一回漆,管着工事的太监还偷偷塞钱打听着睿王妃爱些什么花木,虽不便动土,宫里也有的是法子摆出大盆景来装饰。

纪子悦出入的多了,宫里熟识她的人也多,太监一问便问准了,那人笑一声:“也不拘是什么,睿王妃最爱那开得多开得密实的,名贵不名贵倒不要紧,最要紧要有野趣。”

纪大人出名就出名在田事上,经得十五六年,把稻种改成了二熟,慢慢推行开来,如今产粮最多的地方便是种着二熟稻的地方,纪家姑娘打小跟着父亲,丁点儿大就在皇后宫里挖了一铲子,种了棵茶花。

小娃儿能有多大力气,一铲子种在了玉砖边,那株茶花苗,这许多年越长越高,根须把砖都顶了起来,工事太监只得把铺砖的地方都起开,单给这株茶花空了一块地。

这么一想摆上几盆好花木,还当真不是名贵的,只开得好就成,绿叶间缀着百来朵粉山茶,再架起荼蘼架,设上水缸游鱼卷棚,长公主先看过一回弟弟大婚的屋子,才一进来就笑起来,说了一声赏。

养了黄鹂鸟,栽了石榴花,把宫院改成了田舍翁的小院子,热热闹闹挤挤挨挨,等睿王自个儿来瞧了,绕着架子转了一圈,指着梨花树道:“在这儿安个秋千架。”

虽知道在这院里头不过住上三日,一月都不满就要启程了,可也想叫她事事顺心满意,风风光光的嫁给自己,哪怕只住三日,也不能有半点委屈。

纪子悦落定给了睿王,这两个松一口气,外面人却远远没有这样松快,宋老太爷的“风寒”还未好,对外说来是年纪老迈,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孙子宋荫堂又才当值,家里祖父母亲身子都不安,下了值就回家去,连个对饮的同僚都无。

宋老太爷是太子太傅,可这一回太子求娶纪子悦,他却是半点都不知情的,眼看着开弓没有回头箭,也明白如今太子正是有冲劲的年纪,身边又围着那么些个年少激进的,把那守成的话反抛到脑后,自家劝说反而讨嫌,自个儿退出来,让孙子顶上去,徐徐图之方是道理。

睿王娶了纪家女,纪舜英便不能再当京官,这旨意如今按着没发,是睿王的亲事就在眼前,等办完了这场婚事,便是圣人有意忘了,也总有人能叫他不得不想起来。

损人既是利己,可办的事却还太轻狂了些,哪有十全十美,总得折损一二,宋老太爷这场病,打算好了自年初生到年末,想一想孙子,再想一想自家,倒不如就此激流涌退,下一步陈阁老只怕就得起复了。

便不起复,太子跟前也没了他站的地方,少年人一门心思往前冲,这些个绊着他脚的人,自然是能甩脱就甩脱,供起来当个活招牌也就罢了,也别再想着旁的了。

宋老太爷把这些话对孙子掰开揉碎了说一回:“咱们一家,能有如今,俱是先帝的时候一眼看得准了,可再大的船行了数十年,也有些水草绊着船身,当断即断,你虽是小舟,却是轻帆,身上也没这许多牵绊,老老实实当个纯臣,等我病上一年,就乞尸骸罢了。”

这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告老还乡,宋荫堂知道祖父稳当了这些年,主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