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骄娇无双 >

第147部分

骄娇无双-第147部分

小说: 骄娇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不远处也传来了几个议论声,“说是大将军反了!司徒长史刘斌无意中撞破刘义康与属下商搓谋反之事,被刘义康发现后派人追杀。那司徒长史惊险逃出后。已经在一些义士的护送下朝着建康赶去了。”“司徒长史刘斌?这人还挺聪明的,这人还没有到建康呢,他就把消息都送出来了,想来那刘义康再杀他灭口也来不及了。”“是啊是啊。只是才过了多少年的安生日子?这下又要乱了?”

听着听着。谢琅微笑起来,他遥望着远方。暗暗忖道:看来,是阿姒出手了!

司徒长史刘斌,一直以来都是刘义康的心腹,不过。自从发现刘义康有谋反嫌疑后,谢琅便暗中抓了刘斌的把柄,一直以来。他都把那把柄扣在手中从来没有动用。现在看来,却是姬姒动用了。她这是逼着刘斌揭露刘义康。而且看她这手法,此事还闹得甚大啊。

确实,这一件事闹得很大,当皇帝知晓时,几乎是脸色大变。他重重把佩剑朝地上一扔,怒道:“我对他一向爱重,便是朝中大事也多听他主意,他怎么可能反我?刘斌呢?马上把刘斌押到建康,定是这厮离间我兄弟,乱我刘宋江山!”

因皇帝震怒,护送刘武的队伍更是速度加快,于是,押送谢琅的队伍,和刘斌的队伍几乎是同时进入建康城门的。

与以往的任何一次不同,这次谢琅进入建康时,建康的街道安静得异常。干净的,纤尘不染的青石路上,看不到一辆驴车,也望不到一个姑子,有的,只是从遥遥楼阁上,传来的几不可闻的隐隐低泣声。

就在谢琅和刘斌出现在建康城中时,又有一队骑士飞奔而来。紧接着,谢琅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有人看到刘义康在他的大将军府中身穿龙袍,出入都是华盖如云!

接下来,在谢琅被押到宫门外时,又有一波骑士飞奔而来,而这些骑士再次带来了一个消息:刘义康与北魏人早有勾结,现在有刘义康手下的幕僚偷得他与北魏人勾结的书信数封,正火速送往宫中。

紧接着,谢琅等人还没有进宫,又有八百里加急的骑士飞奔而来。而这些气喘吁吁的骑士只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刘义康起事了!

刘义康起事了!

从谢琅第一次得到刘义康要造反的消息到现在,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刘义康真的造反了!

谢琅站在宫门外,这时的皇宫御道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大臣,到处都是策马奔驰的将领,现在,整个刘宋的文武官员全部启动,皇宫内外,更是乌鸦鸦一片站满了军卒。

到了这时,谢琅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皇帝也根本没有心思理会他了。于是,他和那些押送他的官兵一道,孤零零的站在御道一角,看着那些大臣们满头大汗的进进出出。

望着这些人,谢琅惊愕地想道:没有想到,刘义康还真被阿姒的手段逼得反起来了!

那刘义康,正是被姬姒逼反的。

刘义康这些年权势日重,虽然还比不上前世这个时候他的权势熏天,达到那种刺史之下的官员可以随意任免的程度。可刘义康本是个极有能力,又极擅于讨皇帝欢心的人,经过这几年的经营,皇帝早就忘记了那件假龙袍的事,也一直没有收了他的兵权。可以说,现在的刘义康正是拥兵自重,只待时机的时候。

可刘义康断断没有想到,在有一天一觉醒来后,他倚以重任的心腹司徒长史刘斌,居然莫名其妙便出逃了,再然后,刘义康得到消息,说是刘斌诬他造反,而皇帝已经相信,再然后,刘义康又得到消息,说是皇帝听了谣言,信了他在家里是穿龙袍的,紧接着,刘义康又得到消息,他与一些人来往的密信被盗了!

明明。他藏密信的地方是被人放了一把火,所有东西都烧成灰的,可现在却有人告诉他,那些密信实际上是被盗了。

而这些密信,真实的记载了刘义康的野心,以及他这些年的经营,现在。它们被盗了!

一个又一个噩耗传来。深知皇兄性情的刘义康知道,自己这次是逃不过了!

既然消息已经泄露,那他干脆起事得了。于是,刘义康在惊慌之下,迅速地做出了谋反的决定。于是,现在的情况时。皇帝还在半信半疑,做贼心虚的刘义康已经真反了!

就在刘义康真反了的消息传到建康后。建康的文武大员纷纷上奏,这些年皇帝对刘义康的倚重太过,他们害怕皇帝心软,也想趁机表明自己的清白。于是一个个要求严惩反贼刘义康!

而在众官员闹得沸沸扬扬之时,这一日,刘义康谋反的确切证据。也就是他与一些地方官员和北魏人勾结的信件,终于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正在举行早朝的皇帝手中!

这种信件。皇帝只是看了两封,便被刘义康的翻脸无情,以及他与朝中一些官员勾结的事气得脸皮都发青了。于是,他把那些信件重重一摔,朝着站在旁边的太监厉声喝道:“念!一封封给朕念出来!朕到要看看,朕这个好弟弟,与朕的这些大臣们都干了什么好事!”

皇帝这句“朕的这些大臣们”几字一出,殿下的各位文武大臣顿时噤若寒蝉,一时之间,殿中只有那太监尖哨的,念诵信件的声音。

那太监一连念了三封,封封道尽刘义康与北魏人和朝中官员的勾结后,这时,他拿起了第四封信,慢慢打了开来。

那太监才朝第四封信看了一眼,便是哑住了。

见他突然不念了,暴怒中的皇帝厉喝道:“哑了不成?念!”

就在那太监哆哆嗦嗦犹豫不决时,一个官员走上前拿过那封信,说道:“且给微臣看看。”

然后,那官员看了一眼,也是一怔。

见状,另一个官员把信拿了过去。就这样,一连五个官员看过后,才有一个官员向着皇帝躬身说道:“禀陛下,这封信是北魏人写给刘义康的,那北魏人在信上说,如今皇室与士族相处甚是和谐,导致刘宋国力日盛,他让刘义康想办法让陛下对士族年青一代的首领谢琅动手。信上还说,义武王夫人现在已是废去的棋子,正可用她的性命算计谢琅……”

这时正是群情激沸之时!

这时的大殿上,济济一堂全是文武大臣!

这时的众臣,都被前几封从刘义康府中搜出的密信镇住,而那些密信,也确实处处真实,所说的细节处让人无法怀疑!

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搜出了这么一封书信,并且,还被人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把它念了出来!

……一时之间,热闹得快要沸腾的大殿中,古怪的安静下来!

……一时之间,殿中那些来自士族的官员,一个个抬起头睁大眼看向了皇帝!

……一时之间,皇帝脸上的暴怒竟是像被什么凝住了一样,生生的僵在了那里!

如果谢琅之事,不是皇帝亲自算计,如果义武王夫人,不是皇帝亲自把她送到谢琅面前杀死!皇帝是一定会相信这封信的!

可是,明明一切是他算计好的,明明义武王夫人是他自己送去处死的,怎么到了这里,一切却成了刘义康与北魏人的诡计了?

皇帝目呆呆地看着殿下的群臣,许久许久,他才咳嗽了一声。

就在这时,一个士族官员走了出来,只见他朝着皇帝双手一叉,朗声说道:“陛下,原来义武王夫人之死,乃是刘义康与北魏人的诡计。如此一来,那谢十八郎就是被冤枉了!”

那官员的话音一落,又有数个官员站了起来,他们齐齐朝着皇帝说道:“陛下,如今真相大白,还请陛下还谢十八郎一个公道!”

紧接着,几十个官员齐刷刷向皇帝说道:“还请陛下还谢十八郎一个公道!”

“还请陛下还谢十八郎一个公道!”

……

这时刻,便是最短见的官员,也知道谢琅是万万不能动了。因为,刘义康已经反了,北魏也在那里虎视眈眈!在这个时候,皇帝要是明知道谢琅是冤枉的,却还执意对他动手,将可能导致整个士族阶层群起而攻之。而一旦三面受敌,那才创了二十来年的刘宋江山只怕是要易主了!

在众臣齐刷刷的请命中,皇帝终于站了起来,他目视着众臣,徐徐说道:“传朕旨意!谢琅无罪释放!”

说出这几个字后,郁闷到了极点,隐隐也有了一点怀疑的皇帝衣袖重重一甩便转身离去,在他的身后,是那太监尖哨的声音,“退朝——”

皇帝愤怒地疾行了一阵后,突然止了步,他猛然回头,朝着身后的太监沉声问道:“你说那封信,是有人故意夹在里面呢?还是那一堆信都是被人伪造的?”

那太监沉默了一会后,小心地说道:“这个,奴婢也不清楚。不过以奴婢想来,信中提到的那些反贼不似有伪,便是有伪,现在刘义康一反他们也会跳出水面,是真是假一看便明……”

不等太监说完,敛下了怒火的皇帝便颌首说道:“你这话说得不错。看来,那封信只怕是有人故意夹在其中的!这谢琅好了得的手段,也不知他是收买了那些驿丞,在路上动的手脚?还是收买了朕身边的人,直到这些信送到皇宫才动的手脚?”

这话一出,连那太监也有嫌疑了,当下那太监白着一张脸站在那里,什么话也不敢说了!

就在这时,皇帝又咬牙切齿地怒道:“最可恨的是,经过这么一事后,以后朕再说谢琅的不是,定然有人拿这件事作比,说他又是被冤枉的!”

经过这一件事,他要再惩治谢琅,将比现在难得多!到那时,如果那些陈郡谢氏的人,非要说谢琅又是被北魏人陷害的,他还真没有办法应对!

看到自家陛下咬牙切齿的,那太监老实地低下头,他现在还身处怀疑中,已是什么话也不敢说了。

过了一会,皇帝又怒道:“真是好手段好本事!竟敢伪造一封信夹在紧急军情中!令得朕被形势所迫,不得不释放于他!”这时的皇帝哪里知道,为了把这封信放上去,并在最适当的时候被念出来,有人可是逼得刘义康提前造反,把整个南朝的局势都搅乱了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让人震惊的姬姒

自从谢琅事发后,谢琅的母亲一直都在庵堂中拜佛。

这一日,在知道儿子被押进建康后,她更是整个人都萎顿在地,半天半天缓不过气来。

回过神后,谢母又跪在了佛像前,额头点地,无声祈求。

纵使谢母心如刀割,这也是她唯一能做的。是,她手头还有很多势力,也有很多人脉,她如果行动起来,少说也可以把这建康朝堂搅得风云变色。

可她什么也不能做。

自魏晋到如今,这一二百年里,出过的帝王中,荒唐无耻,杀戮成性的,占了帝王中的九成!

这一二百年中,所有的帝王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一旦激发了他们的戾性,他们便是明天下台了,或者转眼间便会被大臣杀死,也会先用手中的屠刀把激怒他的士族屠个干净。二百年了,多少名震一时的大士族,多少顶极门阀都因一念之差,毁在这些荒唐帝王不管不顾的屠刀之下!

所以,众士族早就形成了惯例,那就是,一旦帝王对某个士族举起屠刀,家族是不会出面的,一切,只能靠那人自己想办法脱身。

因为这时的帝王,不是两汉时的帝王。两汉时的帝王,手中的屠刀被重重规矩礼仪所限制,他们惜命惜身更惜名声,两汉时的帝王,是有顾及的。他们不像现在,现在的帝王,每一个都可能是末代帝王,因为江山更替得太快,因为这些寒门子出身的帝王觉得能痛快一时便痛快一时,行事不计后果,所以。士族们在发现跟他们拼不起后也就不敢拼了!

所以,谢母明明手中有权手中有人,可她却不能动用不敢动用。再次把额头抵在地面上,谢母的泪水无声无息地流下了面颊……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转眼间,谢二十九出现在庵堂外。他大步走到谢母身后。哑声说道:“母亲,十八郎无恙了!”

什么?

谢母先是大惊继而大喜,她再也顾不得雍容风度。仓惶地转过身去巴巴地看着谢二十九。

谢二十九连忙把刚才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他赞叹地说道:“也不知这事是谁出的手?竟是如此了得。那封信,送来的时机太巧太巧了!”

谢母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流着泪低声说道:“你去查查这件事……无论他是谁。我都记下他的救命之恩!”

……

皇宫外。

谢琅站在御道上,嘴角噙着笑。风度翩翩地接受众人的恭贺。退朝时,那些个文武大臣在经过谢琅身边时,不管是曾经佩服过他的,还是一直对他心生妒忌不满的。这时刻都是一脸惊佩。

他们自是怀疑,这件事是谢琅出的手。说起来,除了谢琅。还有谁有这么神通广大的手笔,能够这么力挽危澜?

面对众人的恭维。谢琅含着笑受着,直到了众臣散去后,他才深深地朝着皇宫看了一眼,然后优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