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乱世有空间 >

第146部分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146部分

小说: 重生乱世有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男女都可进族学读书识字。本村男娃儿只要每天捡柴一小捆,女娃儿割猪草一篮即可,无需交束修。”

“村正,你这话可当真?这教书的夫子可不好找,咱们不教束修,拿啥钱请人?别到时孩子们真去读了,你再跟咱们拿钱?”一个杨姓村民站起来吵嚷着。实际上能有这好事儿,谁听了能不高兴,可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心。

“大家伙儿只管放心,这夫子就由俺二弟来当,只是教孩子们启蒙识字的倒不用再另请了,所以李家族学永不收束修。”

“哎哟,这可是大好事儿啊!俺家可三个娃子呢,要是都能识文断字的,将来也能进城谋个差使,那还不得有大出息了。”

“可不咋地,俺那小子再有一年就该相看议亲了,这要是能识两儿字儿,这女方听了还不上赶着就来了。”

“你们倒是好了,俺儿子年岁大了,怕是夫子不肯教了?”

李大郎这话一落,议论声就响成一片,吵得司徒嫣头晕脑涨的,可这些是她与李家四兄弟和李阿牛一早就商量好的,也只能忍着吵杂,强坐在一边听着。

“大家伙儿的也别嚷了,李村正能有这份心就是咱这福祥村的福气,这往后啊,大家伙儿也都得听李村正的,少些个小肚鸡肠,鸡毛算皮的事。”杨族长心里乐呵,也就站起身,帮着李大郎讲了两句话。

“那可不是应该的,李村正这么好的人,咱们哪能给人家找麻烦,大家伙儿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的!”这有了带头逢迎的,自然就有跟帮的。事情定下,席也吃罢,司徒嫣这才得了空儿回家休息。

“小五,今儿累着了吧?”三郎一早就注意到小妹一直在捏鼻梁皱眉,想见是有些疲累。

“俺没事儿,就是刚儿吵的慌,三哥也知,俺不喜欢热闹。下回再有这事儿,大哥可别再拉上俺了。”司徒嫣脱了鞋,整个人依靠在堂屋炕上。

“行,这次是开祠,阿牛叔他们说一定要你跟着去,不然俺可舍不得让你受这份罪。”李大郎心里当然是把小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所以祭了祖就打算让小妹回家休息,可李阿牛几人哪里肯,硬是拉着司徒嫣吃了席,才让她离开。

“对了,大哥,前几日俺去县学里打听了,之前因着打仗,县学里歇了课,说是明儿个开始复课,俺想着还让三哥和四哥去县学里读书,连‘六礼’俺都备下了,全搁西次间里了。而且三哥和四哥年纪也不小了,不用再让大哥帮着赶车,家里有三辆车,一辆给村里人使,谁家有要进城赶集的,就免费拉上。一辆就给三哥和四哥上下学使,胡萝卜就留家里,这一路上也多亏得有它,不然还不知啥时候能走到这河南县城。”

三郎和四郎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进县学读书,他们原打算过了年再和小妹提这事儿的,可却不想小妹虽每日天不亮就忙里忙外的,却还记挂着他们的事儿,心里欢喜。“小五,谢谢你!”

“一家人,客气个啥!”司徒嫣只回了一句,就和李大郎商量起明天拜师的事儿,等吃过晚饭,四兄弟习惯的坐在堂屋里读书练字,司徒嫣教导了一会儿,就回东次间给三郎和四郎准备长衫、笔墨纸砚,这些个东西早就收在她的戒指里,这会倒是用着方便。

等两个时辰后,四人起身要回屋歇息时,司徒嫣将准备好的东西交给三郎和四郎,“三哥、四哥,明儿去拜师,俺就不去了,夫子问起时,哥哥们只要不提学了兵法的事儿就成,别的和之前拜蒋夫子时一样。”

“小五,俺这心里有些慌,要不明儿你跟着去吧?”四郎虽说一路来也杀过人,打过架,见过世面,可生性胆小,遇着事儿总希望能有小妹帮着。

“小四别怕,有俺呢,小五喜欢静,这些日子也累得紧了,就别让她跟着了。”三郎一拍四郎的肩,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四哥不用担心,虽说这一路来哥哥们的功课时学时断的,可也没耽误,今儿个俺们不是还把那《论语》给学完了,只这一本书夫子也不会小觑了你,你只要安心回答夫子的提问就好。”

“嗯。”听了小妹的鼓励,让四郎信心大增,点着头拿着东西和三郎一起回了西厢睡觉。

大郎和二郎前后院的检查了一下门户,这才回了东厢,司徒嫣把“六礼”又点了一遍包好,确定无有遗漏,这才安心回东次间睡下。

186章,忠奴仆寻亲送信,安亲人留字存银

司徒嫣日子过的忙碌又平静,李大郎也已经习惯自己村正的身份,二郎除了上午下地干活,下午还要进族学里当夫子,倒是让他喜欢上了读书。而三郎和四郎也已经进了县学,拜了师傅,日子看似平静,却不想闰六月十五,司徒嫣跟着村民们一起进城赶集,却遇到了她最不想见的事儿。

这天进河南县城,司徒嫣先去买了些纸,家里四个读书人,用的最快的就是纸,县学里的管事又不肯让她拿柴换废纸,没办法,只好用买的。又去了杂货铺买了些草纸,这可是生理需要,司徒嫣才不会苛待自己。

看了看时辰,见还早,就去茶楼里坐了一会儿,近午时这才去了县城里最大的客栈,想把当初留下的标记再描刻一下,免得吴谨找来看不到。

人刚蹲在客栈基石前,就见旁边闪过一个人,一把将她拉了起来,司徒嫣条件反射的反手一抓,要不是看清来人是吴过,她就直接将人摔倒在地了。

“吴过,怎么会是你,大哥可安好?”

“大小姐,奴才可找到您了!”吴过“咕咚!”一声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

司徒嫣心里一惊,吴过这样可是打心底里伤心,怕是吴谨已经出事儿了,忙将人拉了起来,先找间最近的茶楼,坐了下来,“吴过,你先别哭,大哥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你光是哭的有什么用?”

被司徒嫣一训,吴过方止住了泪,将他们如何从博安县双河村逃难到的京城,吴谨又是如何被抓、判流放充军的事儿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并将李有柱给司徒嫣的信交给了她。

司徒嫣越听越气,原主那个渣爹不只对亲人心狠手辣,根本就是个没脑子的。那魏皇都已经跑了,他还留下装的哪根葱。而且她不只生吴德的气,甚至有些生吴谨的气,难道吴德不逃,他吴谨不会自己逃吗?可这会儿再气也没用了,算算时辰,吴谨人都已经出京往西北而去了,就算是她赶过去,这个时候也帮不上什么忙。

又将李有柱的信看了个仔细,和吴过说的大至上一样,只是多叮嘱了一点,让她去双河村的庄子上将地窖里埋的金银珠宝取出,好留做日后生活之用。

看了信,司徒嫣又问了吴过几句,“那吴德就没拿些银钱出来买通一下主审官员?”

“他哪里肯,那吴老爷就是个守财奴,可是到了(liao),还不是没守住,全让官府给没了去。”吴过一提起吴德,也气的直咬牙。司徒嫣比吴过更气,这个渣爹就是个窝里横的,这下子连亲生儿子都给害惨了。凉州敦煌郡玉门关,一听那地方就知是人烟稀少,遍地黄沙,不用想也知必定苦不堪言。而吴谨又养尊处优了,哪里受得了这份苦。

气归气,吴谨的事儿还是要帮要救,想了想把手伸进了脚边的竹篓里,装着掏东西,却从戒指里取出一个小匣子,这里装着1000两的银子,正是之前打劫贪官得来的。

“吴过,这里有一千两银子,你带回京交给李总管,大少爷的事儿不用你们操心,你们只管照顾好司徒府的那些人,帮着大少爷守着院子,兄长的事儿我自会想办法。”

“大小姐,大少爷说了,荷花里的那处二进院子,和京城里的铺子给你留做陪嫁,您还是和奴才回京吧?”

李有柱的信中都有提到,司徒嫣当然知道大哥将铺院都留给了自己,可她一心想着要救出吴谨,所以那些东西还是留给吴谨的好,“不用,院子和铺子都给兄长留着,我用不着,这会儿救人要紧,我没空儿跟你回京,你自己先回去,我明儿一早就出发,你放心,我必不会让大少爷出事儿。”

“大小姐,这可使不得,此去西北,路途遥远,且您一人上路,如今大少爷已经出事儿,如果您再有个三长两短,奴才有何面目去见先主母。”

“吴过,你想想,我能从幽州辽东郡一路逃难至此,如无把握,怎敢强去西北,所以我的安危你无需担忧,记得一定要照顾好司徒府的人,看管好铺院,短则一年,多则三年,我和大少爷一定回京。”

司徒嫣的坚定,倒是给了吴过不少的信心,可他还是担心,只得抱着装银钱的匣子,坐在一边哭。司徒嫣也不劝,而是催着吴过尽快赶回京城,送走了吴过,司徒嫣先去县衙办了往南去六安县的路引,她要拿回属于兄长吴谨的东西,再一路北上去寻找吴谨。毕竟吴谨是被吴皇下旨定罪的,所以她不能帮着吴谨越狱,得安排好让吴谨能立功赎罪,这样才不会断了吴谨的仕途。

又去了自己的院子,将铺子的事儿托付给丁满,只说自己有事儿会离开一段日子,让他照顾好院子和铺子。并没有说具体回来的日子。丁满也没细问,以为主子离开最多个把月的也就回来了。叮嘱过丁满一家,司徒嫣这才赶着车回了福祥村。

她并不知道,吴过此次回京,只看到了李有柱留下的书信。李有柱带着翠萍早就先一步离京,跟着押送吴谨的人一起走了。只为沿途能帮吴谨打点一二,让他少受些罪。等吴过看了信再想回河南县寻司徒嫣时,她人也早已离开。只得先将司徒嫣给的银钱藏好,安心打理起荷花里司徒府内一应事项。

回到福祥村的司徒嫣并没有将事情告诉李大郎他们,怕四人不让她离开或是硬要随她而去。只是从戒指里拿出500斤黑面和100斤苞谷面存在了东次间里。又再炕上放置了一个小匣子,装上三百两的银子,至少能保四兄弟几年内衣食无忧。

又执笔留了书信,这才趁着夜晚四兄弟歇息时,先将骡车赶出院子,再将院门栓好,这才从墙头翻了出去,带着雪狼和胡萝卜一路往南去往杨州博安县双河村。其实她原打算直接去追吴谨,可吴谨这一去,要想救他出来,少不得要用到银钱,而且吴谨是被押解上路,一路上定是要用双脚走的,不如她赶着车来的快,所以算算时间,她可以先去一趟双河村将吴谨的东西取了,最多晚1个半月就能追上吴谨,也让这个亲大哥吃点苦头,免得总是这般愚忠愚孝,不知道变通。如果当初他逃了,也不会受这份罪。

等第二天一早,李大郎见小妹没起床做早饭,还以为是小妹昨儿进城累着了,就先做了早饭,等送三郎和四郎出门后,见小妹还没起,这才惊觉不对,忙进了东次间,见屋里被褥叠的整整齐齐,除了几袋子粮食和炕上的一个匣子一封信,哪还有小妹人影。

大郎喊来二郎,先和他一起读信。

司徒嫣时间仓促,信写的并不长,“哥哥们敬启:见字如面,昨儿进城,遇家兄吴谨之仆来报,家兄有急事儿召我速回,故而不得不暂时离开,留银三百两,给哥哥们安心渡日。且我人已离开司州,万不要再去京城找寻。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小五必回。七月初十是大哥生辰,小五来不及为大哥庆生,还望大哥见谅。

三哥和四哥要专心读书,如因思忘学,小五心甚难安;二哥近来好学勤读,只要再诫骄诫燥,小五方可安心。此行路途虽远,但有忠仆相护,且小五已将雪狼和胡萝卜一起带走,哥哥们足可安心。等我安顿妥当,定会给哥哥们送信儿,万望哥哥们保重身体,即是小五之福。

三年来朝夕相处,兄妹情深,小五永不敢忘,无论我身在何处,定对天祈祷,保哥哥们康健顺遂!

最后,万望保重!小妹司徒嫣敬上。”

司徒嫣并没有写明她要往何处而去,就是怕四人随后追寻。可即便是这样,李大郎和李二郎还是赶着驴车一路往京城而去,只是没有路引不得进城,这才不得不回了福祥村。

等晚上三郎和四郎回来,得知小妹留书离家,不由得痛哭失声,“大哥,小五是不是不要俺们了?”四郎边哭边拉着大哥问。

“不会的,小五信里也说了,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就回。”李大郎被四郎问的心里也没了底,可他宁愿小妹并没有骗他们。

“大哥,小妹的亲大哥叫吴谨,要不你去打听看看,他到底出了啥事儿。”三郎虽然伤心,可小妹的信他还是读了三遍,总算比大郎几个多留心了些。

“好,明儿个俺就进城。”

“大哥,小五要是出了啥事儿,俺也不想活了?”二郎一句话说的断断续续,脸上眼泪鼻涕全混在了一起。

“别胡说,小五心善着呢,连神佛都保佑着。俺就是担心,小五这一走,是不是把身上的银钱全留给俺们了,这可是三百两啊,这一路要是没有银钱,那可咋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