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在女官之路上 >

第37部分

重生在女官之路上-第37部分

小说: 重生在女官之路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子扬“嘿嘿”一笑,将那剑抽出鞘一截,剑身有一股锐利的光辉折出,周子扬对剑朗声道:“七爷那样的人,谁还不服?”

湘君嘴角一抽抽,果然她的恶寒不是没由来的,周子扬这个呆子,这会儿是被周弘收服了,她是火也不是,乐也不是,只能干巴巴在那儿看着周子扬说着人家有多好,还要时不时应着。

好不容易这头离开了周子扬,爬进了马车里,倒在车壁上闭目养神。

惜月就关切问道:“主子,七爷他对你。。。。。。”

湘君先前发了一通火,这时候也没那力气,摆了摆手,全然不想再提周弘的模样。

马车滚动起来,马蹄在路面上踢踏出声,车角悬挂的铃铛也铃铃作响,惜月沉默了许久,又开口道:“七爷待大少爷倒是挺好。”

湘君睁开了眼:“周子扬就是个呆子!周弘就是条老狐狸,这会儿卖了他,他得给周弘数钱。今日见了我,直夸人家好,什么都站在周弘那头去了。”

惜月听她有心思埋怨起来,以为她没吃到什么大亏,这又跟着笑了笑:“七爷今日是不对,可对大少爷好,指不定是看在你的面儿上。”

湘君一撇嘴,推阻道:“唉~这可不定,我可没那么大的脸面,莫去做那些自作多情的事儿。”又伸手撩开帘子,朝外望去,让人看不清神色。

回到益阳侯府,又是申时中,湘君一进门就逢着李妈妈一张大大的笑脸,脱了外面的皮袍子,坐在高脚凳子上,端了盏茶喝着:“今日柳姨娘可是开始持家了?”

李妈妈道:“正是要跟您说此事,今儿柳姨娘才持家,就将那门仆逐了出去,后来说要逐红棉出去,孙姨娘死活不让,才消停没几刻。”

湘君笑了一声:“这柳姨娘果然是个精明的,才一持家,就知道办事了。”

“可不是么,是个精明人。”

李妈妈和惜月、子青都跟着笑了起来。。。。。。

湘君手指点在桌上,脸上几分从容的笑容,现在剩下的就是掏空这侯府的烂肺填补新货。

“大小姐,柳姨娘前来拜访!”

湘君朝外望了眼,聪明人要来了。。。。。。“快请!”

☆、第54章 入朝为官

须臾,打帘子进来个身姿窈窕的妇人,三十四五的年纪,穿着一条竹青长裙,面容清秀,神色淡淡。

“今日清晨想来拜访大娘子,又听门仆说大娘子出门去了。”

湘君被她唤回沉思,起身迎过柳姨娘,和善笑道:“柳姨娘今儿可还适应?”

柳姨娘坐在湘君身旁,接过惜月递来的茶盏捧在手心里,也露出一个微笑:“还顺手,只是有些事情要找大娘子商议。”

“还请柳姨娘说便是。”

柳姨娘道:“今日门仆是逐出去了,可红棉还留着,我这头没主意,想来问问大娘子该如何?”

湘君笑了一笑:“红棉犯了家规,自然也该被逐出去,可我记得她是签了卖身契的,不如就发卖了吧。”

发卖?柳姨娘眼皮轻轻一垂:“这也成,只是孙姨娘闹腾,我若是太过,只怕侯爷待会儿回来又是一场风雨。”

湘君也垂了一下眼皮:“柳姨娘说笑了,处置红棉是名正言顺,爹那儿姨娘足以料理。”

柳姨娘也不语,二人沉默半晌,茶气阴云缭绕之间,柳姨娘笑了起来:“大娘子是长大了。”那日夜里,那双黑得发亮的眼珠子,盯着她,像是一头小狼崽子。。。。。。

湘君轻轻一笑:“这还要多谢姨娘当年的指点和两个面团子。”

当年她母亲才逝,周仕诚接回了孙姨娘又接连纳了两个姨娘,她闹腾一圈后被关在柴房里,柳姨娘从门缝里塞给她两个团子,她硬着骨气不吃那两个团子,从门缝里盯着柳姨娘。

柳姨娘似乎有所察觉,只是淡淡一笑:“大娘子,苦么?”

她只恨恨盯着柳姨娘并不答柳姨娘的话,柳姨娘又道:“这世上谁不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呵,可笑,若是有岸谁还去跳苦海。。。。。你才多大,幼狼是打不过恶犬的,你好好琢磨琢磨吧。”

算起来,那时候柳姨娘是救了她一命,因为她给周仕诚服了软才被放出来,只是后来她不懂得隐藏,这才又惹出祸端。。。。。。诚然,这也是她选柳姨娘持家的缘由,柳姨娘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懂得看形势,不会做出格的事。

柳姨娘摆了摆手:“当年的事。。。我记不得了。”

二人一阵沉默,惜月呈上大花盘子,湘君拿帕子捏了点牡丹糕,轻声道:“姨娘看上不上爹吧,当年若不是中散大夫出事,只怕别说是做妾,就是为妻,也轮不到爹来。”

堂堂正五品的嫡女,若不是家中遭逢大难又怎么会嫁给周仕诚做妾?但凡有点儿心思,这些年来也不会不争不抢,像个活死人一样度日。

柳姨娘面上的笑容消散一空,盯着从从容容吃着牡丹糕的湘君许久,又叹了一口气:“都是造化。”

湘君眉眼一高一低看着柳姨娘:“你是个聪明人,当年的事过了就过了,可往后呢?你今年三十而已,总还有几十年要走下去。”

柳姨娘又是一凝,冷了面庞:“大娘子也是聪明人,也该知道我是站在哪边的。”

“这自然是知道!”柳姨娘今日清晨逐人出府,就是要表明心意,可她要的可不止这些,将糕点细细嚼完,大家都歇够了脑子,这才笑弯了眼角:“爹是什么样的人,咱们都心知肚明,你也没个一儿半女可靠,日后更生麻烦,我倒是有个法子,想和柳姨娘说说。”

柳姨娘望着湘君,静静听着。

“爹也不过四十余岁,府中没有主母,想必也是在等,等谁替他再诞下子嗣,或是立下功劳。。。。。。”湘君眼珠子轻轻一翘:“可按我之意,我和子扬都没母亲,还望柳姨娘来做这个当家主母,咱们也算是心连心,也懒得管爹去宠谁,日后我和子扬自该供养当家主母。”

柳姨娘一愣,没想到湘君竟然抛出这么大的好处给她,旋即心思百转:“大娘子这话可真?”

湘君道:“如何不真?”

柳姨娘又不语,端端坐在高脚凳子上捧着热茶,湘君则是慢吞吞喝了几口茶,又填了几块糕点,将自己涨得饱饱的。

那盏茶在柳姨娘手中渐渐凉下去,她终于想得明白了,湘君是以养她终老为好处让她帮着管家,手中冷茶一放,起身朝湘君行了一个礼:“日后就劳烦大娘子了。”

湘君也起身朝柳姨娘施了一礼,二人的交易就这样完成了。

柳姨娘心头有些震动,坐了片刻也就起身告辞,临到门口,湘君又起身嘱咐道:“柳姨娘,尚有一事。”

“但请说来。”

“这府中孙姨娘的亲戚居多,不知柳姨娘如何处置。”

柳姨娘蹙着眉思索片刻:“再多心眼也防不住,倒不如这几日一个个发卖出去。”

湘君笑了起来,这才是个好帮手,柳姨娘这种人闻弦音而知雅意,会省下不少麻烦。。。。。

半个月之间,听得李婆子来报柳姨娘陆陆续续发卖了不少人出去,还将仆人们的事儿追到孙姨娘头上,如今孙姨娘已成众矢之的,她倒没有心情再去落井下石头,成日里吃好喝好将自己的伤养着就是。

半个月之间,听得李婆子来报柳姨娘陆陆续续发卖了不少人出去,还将仆人们的事儿追到孙姨娘头上,如今孙姨娘已成众矢之的,她倒没有心情再去落井下石头,成日里吃好喝好将自己的伤养着就是。

柳姨娘心细,令派了个大夫来给她治腿。

老大夫一把山羊胡子,慈笑着给她的腿拆了板子:“大小姐这腿算是好全了。”

湘君得了这个消息,自是欢喜不已,当下令人赏老大夫,次日便到宫里去任职。

抬头望着这几百来阶台阶,湘君有些感慨,一脚踩了上去,方才有些实感,受着宦臣的引,入了翰林院。

翰林院中此刻已经是各方司职,孟庭玉从右内堂出来,笑迎了上来,湘君连忙躬身揖礼。

孟庭玉连扶了她一把,打量了她半晌,却笑道:“你这模样不错,正配了你的厉害性子。”

湘君也垂首看了看自己所着,原是她今日换上圆领女子官服,头上挽着男儿髻,妆扮得十分利落干脆。

孟庭玉又道:“你初入宫中,领职舍人,尚无承旨的本领,须在这翰林院学习几日。”将湘君的手腕轻轻一捉,朝右内堂去。

初入堂中,只觉内堂极大,堂中书架高耸,上面堆叠的是密密麻麻的书卷,而书卷之下则是书桌骈列,男女混坐,想来女帝在权势一方是有意于重用女子的。

堂中每个人十分忙碌,或翻阅典籍,或提笔而写,或围成一团相互议论。

湘君也呐喊一把,还真没想到翰林院里居然是这个模样,孟庭玉待她游过一圈后,挑了个靠书架近的位置给她,上面笔墨纸砚齐备,像是早就给她备好的一般。

“这翰林院,书写诗词歌赋或校注典籍或草拟诏制,各有各用,你受圣人亲自考校,自是不必总呆在翰林院,你若学得好,便可早早去见圣人。”孟庭玉将她安置下来。

湘君垂了一下眼皮,也听明白了这话,学得好就去见女帝,学得不好就在这儿呆着,写诗词、翻译古书,不顶大用。。。。。。

“谢过孟舍人!”湘君揖礼道谢。

孟庭玉又扶了她一把:“无需跟我行这些虚礼,我年纪比你大不了多少,叫做姐姐也合适。”

湘君依着孟庭玉的话唤了姐姐,孟庭玉又悄悄叮嘱了几句:“圣人手边正缺人,你。。。。。。是个机灵性子,在这院中凡事勤勉,学得快些。”

湘君有些惊讶地望了眼孟庭玉,孟庭玉是在给她透露内部消息?

二人正说着,就听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湘君抬头去,却是许久未见的李太傅和另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进门来。

李太傅与那中年人一来便入桌,二人低身商议一阵子,那中年人才落笔而写。

孟庭玉快步走了去,湘君又是个积极的,也跟着前去,规规矩矩站在几人之后。

李太傅一见孟庭玉在这儿,连声笑呼:“孟舍人快看看这诏拟得可行?”

孟庭玉垂首看着诏书,有些皱眉:“山东河南饥荒?”

“正是呢,正忙得焦头烂额。”那中年人回答。

孟庭玉点了点头,将诏书递给中年人:“也不用多加润色,快些传给陛下好,她素来以百姓为重。”

中年人和李太傅连应了声好,就将那诏书卷好,命人端来匣子放进去后传出翰林院。

这头忙完,李太傅方看见了湘君,他似乎记得起又似乎记不起,偏着头打量湘君,孟庭玉极会看眼色,连介绍道:“这是新进宫的女舍人,益阳侯的大女儿,唤作湘君。”

李太傅面色了然,点着桌面子笑道:“原来是你呀!”转眼就面上一凝,望着孟庭玉:“这不是和二郎。。。。。。”

孟庭玉连忙一摆手:“外面胡言乱语!”转瞬又捉了湘君的手腕:“若真是那般,又有何不可?”

李太傅哈哈一笑:“她这伶俐正配了二郎的正直!”

湘君在一旁听人说起她和孟庭轩那八百年前的烂事儿~她也只能干巴巴笑着,等二人在那里谈论。

坐在书桌前的中年人倒是多打量了几眼湘君,孟庭玉又道:“这个是前日里写了酷吏策的那个,如今杜学士可得多劳心带她。”

杜入微听到“酷吏策”三个字,恍然大悟,方正的脸上也露出笑容来:“写得好,写得好!”

湘君低着头只谦虚为谬赞,杜入微不住点头,对她的谦虚很是满意,又接连问了她看过那些书,都会些什么,湘君一一答了,杜入微笑拍了拍手,双眼晶亮:“快随我来,前日里,我看《经籍志》,正巧遇上难处,你来看看,会也不会。”领着湘君朝书架走去。

湘君对着杜入微的热情实在是不能附和,转头看了眼孟庭玉二人,孟庭玉点了点头,又在她耳畔轻声道:“这是个学痴,得圣人喜爱呢。”

湘君当下明白,随着杜入微快步去了书架子旁,又听得孟庭玉在身后道:“你先学几日,我得告辞去了。”

湘君连转过身来,则见孟庭玉与李承恩已经转身朝外而去。

☆、第55章 女帝威严

一月已逝,春日锦衫薄,这翰林院的地暖也熄了,宫柳泛起金黄,她折了几枝来缠在笔架子上,翰林院里几位女同僚见了,也纷纷效仿起来,折了几支缠在笔架子上,更甚者还去外摘了花儿来卡在柳枝上,屋中倒起了一番景致。

杜入微上了朝回来,看见这密密麻麻案几之中有几张折了柳枝缠着笔架,就道:“方才我到外面才听人说,那棵柳怎么秃了?”

他这一说是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都指着湘君道:“这事可不赖咱们,是您那徒弟领了头。”

原是湘君初入翰林院这处,杜入微常与她论典籍,因而格外亲近,杜入微常亲自指导她润色诏书,以及偶尔拟召之事,来来去去,她感谢杜入微的指点,干脆就将杜入微认作师傅,二人也越发师徒情深。

杜入微果然瞧来湘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