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257部分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57部分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术”政治思想的先驱。

子夏本人的学术观点是“经世致用”所以他在西河讲学,向弟子传投六经的时侯,对《春秋》的讲投尤为注重。后世史学家认为,《左氏春秋》的作者左氏其实佃儿,夏。

子夏的学生公羊高与谷梁赤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公羊高口授的《春秋》成为后来《春秋公羊传》的蓝本,对汉初政治影响极大的春秋公羊之学就是来源于此,而董仲舒就是这一学派的的传人。谷梁赤口投的《春秋》成为后来《春秋谷梁传》的蓝本。

子贡的学生田子方对后世影响同样很大。此人传授的不仅包括儒家本身的六艺,还包括子贡对儒学的发展即纵横术与经商之学。纵横术是士人入仕后从事外交所必须具备的才能,而经商致富则是一个官员富国富民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子贡和田子方师徒对儒家传统六艺的发展和这个时代的发展正好相适应。

段干木是子夏非常看重的一个学生,他的教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子夏培养高级官员的精髓。魏文侯担心段干木培养的高级官员不能为魏国所用,反而与魏国为敌,所以让段干木主要教习魏国的宗室贵族。在段干木及其真传弟子的教投下,魏国的宗室贵族出现了大批人才,如公叔瘦、公子昂,包括后来的信陵君公子无忌,他们成了魏国高级官员的一个主要群体。

以西河学派为主体的贵族官僚在政治上结成的团体就叫西河派系。

魏国本来对儒家并不重视,魏国的文化与韩国一样,起初承自卫国的鬼谷文化,而鬼谷学术在当时的中原影响最大,弟子众多。

鬼谷也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是卫国的王诩,著有《鬼谷子》,后人称其为“纵横家的的先师,兵家的始祖鬼谷一脉的弟子以平民出身为主,后人普遍认为张仪、苏秦和孙脑等人皆出自鬼谷。

魏国在西河学派没有出现之前,大量起用的是出身贫贱的大贤,比如李俚、吴起是卫国平民,乐羊、西门豹是魏国的平民,翟璜是戎秋出身。因为他们都是师从鬼谷学派,所以在魏国的士卿官僚中他们自成一系,叫鬼谷派系。

等到西河学派崛起,西河派系迅速成为贵族官僚集中的群体。于是魏国朝堂上的权力博弈日益激烈。以西河学派为主体的贵族出身的官僚和以鬼谷学派为主体的平民出身的官僚互相争斗,自此成为魏国政治的基本特色,直接影响和决定了魏国的兴衰。

两派争斗中,最出名的有吴起和公子瘦四的争斗。吴起被赶出了魏国,由魏入楚,帮助楚国称霸,而吴起的出走则预示着魏国人才的大量流头公子疽临死前才举荐公孙鞍,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鞍,可惜已经迟了,白白便宜了西秦。

还有孙脑和庞消的争斗。孙脑被迫逃到齐国,帮助齐国称霸。马陵一战,孙脑蒋杀庞涓,就是魏国走向衰鼻的开始。

最厉害的就是张仪和公孙衍的争斗,这两者的争斗直接决定了中土未来一百年的命运。

张仪本来在魏国为相,公孙衍继公孙鞍在秦国为相。张仪主张连横,结果被公孙衍破坏,在魏国失势,一气之下他去了秦国,帮助秦国连横称霸。公孙衍在这之前已经由秦返魏,他挤走了张仪,顺利出任魏相,以合纵之策对抗张仪的连横之术。

合纵连横自此成为中土诸侯争霸的主要策略。伊阙一战,韩魏联军大败于西秦,白起全歼弗魏精锐二十四万,就是合纵连横之策的结果,这个结果导致韩魏两国自此失去了独自对抗西秦的力量,大片国土就此落入西秦之手。

此后魏国宗室出现了一位鼎柱之才,就是信陵君公子无忌,可惜西河和鬼谷两派之争已经深入魏国政治的骨髓,魏安鳖王在位三十四年,虽有心重振魏国,但奈何贵族官僚和平民官僚斗得不亦乐乎,期间就出现了范睢这样的人才因为政治倾轧遭到打击不得不逃亡秦国的悲剧。假如范睢能够在魏国得以重用,再加上信陵君这样的宗室重臣辅佐魏王,魏国重新崛起不是没有可能。

范睢在秦国遭到老秦人的切齿痛恨,但在关东诸国却口碑甚好,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设计驱赶了猛侯魏冉,诛杀了武安君白起,混乱了秦国局势,给关东诸国至少赢得了二十多年的喘息时间。

范睢死后,其后人重返魏国小得到魏王的重用。范睢之子范磐现为太子假的老师,魏国太傅,而太子假现为魏国上将军,魏军统率,深得其父魏王增的信任。魏王增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好,很多国政已经放手交给太子假处理,政权正处在平稳交接之期。

太子假对老师范磐非常敬重,而范磐也尽心辅佐,师生二人雄心勃勃打算干一番大事。不出意外的话,太子假继位后,范磐肯定要出任相国一职。

范磐出身平民。在魏国属于鬼谷系。鬼谷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起起落落,他们曾一度把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信陵君身上,而信陵君也想借助鬼谷系的力量主掌大权,结果双方均未如愿。

赵国在河北两战击败西秦,让魏国看到了收复失地的机会。太子假就是合纵的积胁旧小者。

秦国要进入中原,必须击败魏国,秦魏之间的战争非常频繁。过去秦国的援侯魏冉打过魏国。武安君白起也打过魏国,但均未成功。蒙骜出任秦军统率后也增攻打魏国,但被信陵君的合纵军击败。十年前魏王增继位,蒙骜乘机率军攻击,夺城二十座,再次越过黄河,建东郡,试图切断赵魏之间的联系。魏王增果断合纵。赵韩魏楚燕五国联军在春申君、庞慑的指挥下小再一次击败蒙骜。虽然最后吕不韦率援军击败合纵军,但魏国好歹夺回了中原失地,重新打通了与赵国的联系。

这一次魏国太子假的雄心壮志就是夺回河内全部失地。

从赵魏韩三国来说,夺回河内,把秦国赶回河西大河和洛水一带,也就是函谷关一带。对改变中原局势至关重要。

秦国自占据河内,便屡屡从大河北方的野王、朝歌和邯一线向赵魏两国发动攻击。从历史上来看,秦国曾数次通过这条线路杀进中原腹地,甚至一度占据中土第一商贸大城陶,成功切断了赵魏之间的联系,甚至切断了魏齐之间的联系。赵魏两国则一次次联手将秦国赶回河西。

三年前桓腑率军在漳水河一线击杀十万赵军,再一次切断了赵魏两国,但去年李牧反击成功,又一次把秦国赶回到野王、山阳一带,赵魏两国再次连通。太子假则想趁此良机,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河内。这个,设想得打了赵韩两国的支持。魏国一旦夺回河内,首先赵国南线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李牧可以所有力量集中于河北,赵军可以伺机越过太行山展开凶猛的反击。其次韩国正面的压力大减,如果时机合适的话,它可以与魏国联手出击,夺回巩和成皋一带,把战线推到洛阳城下。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秦国即使两战两败,但因为它国土大,人口多,钱粮充足,它的恢复能力非常强悍,反观赵魏韩三国因为连年征战,国力损耗非常严重,短期内恢复不了,反击能力太差,因此必须要把齐楚燕三国拉进来。

赵韩魏说白了就是齐楚燕三国的屏障。屏障完了,他们三国地处东南北三端,势必给秦国各个击破,所以从自身安危考虑,必须参加合纵。

现在楚国参加了合纵。燕国虽然态度不甚明朗,但太子丹很积极,他甚至亲自跑到齐国,可见只要齐国参加合纵,燕国肯定会参加。目下最难办的就是齐国。齐国要办丧事,丧事过后朝堂上还有一番权力争斗,内部稳了才会考虑外事,这样算起来至少要拖到夏天。

然而,秦国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东方诸国合纵西击。春耕尚未结束,秦国的武烈侯就在中原战场上开始了试探性攻击。现在赵魏楚三国所面对的处境就是,如果不救韩,让秦国灭了韩国,合纵军就失去了先机,一旦秦军把主力全部调到中原,合纵军就没有必胜的把握。假如决战战败,中原势必尽数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这里面最头痛的就是魏夙

韩国灭了,秦军直杀魏国,魏国炭炭可危。谁来拯救魏国?赵国自顾不暇,只能指望齐楚燕三国。楚国是肯定要出手救援,但他一家力量不够,所以齐国才是改变中原局势的关键所在。齐国出来了,燕国的军队肯定会赶到中原战场,如此东方诸国才有与秦国决一雌雄的实力,所以东方诸国都派出最强的力量赶去齐国游说,然而时间不等人。眼前的局面如何处置?

楚国的计策不是不行,而是极具可行性。

楚国的北部要隘纷险塞就在颍水中游。距离陈不足两百五十里。

纷险塞距离韩国都城新郑不足一百五十里,距离叶城、舞阳一线不足一百五十里。

可以想像,当合纵军杀到纷隐塞,不但可以有效支援新郑,更可以直接威胁到南阳。目前南阳秦军兵力有限,只要合纵军在纷险塞一带击败秦国的武烈侯,其大军随即可以直杀宛城,即使不能占据宛城,也足以烧杀掳掠一番,继而迫使秦军全面撤离。

当然,楚国的私心也一目了然。此策首先可自保,确保陈的安危,其次有收复南阳的机会,其三可以解韩国之危。

魏国也有私心,魏国不敢派出主力远程作战,其次他想借助楚军的力量,联合赵国先把河内城池抢回来,继而在大势上与秦军形成对垒。

魏国的这种私心来源于魏军统率太子假,他急需战绩牢固自己的地位,而西河派领军人物相国庞宠当然要针锋相对,他的意见非常保守,先自保,在自保的基础上救韩,他绝对不会让鬼谷系趁机崛起掌控大权,所以他反对楚尹李园的策略小也反对太子假的策略,他建议楚军北上韩魏边境林中,与魏军联手确保新郑的安全,然后等到齐国参加合纵,在新郑一线与秦军决一死战。

第230章合纵出击

李牧对魏国非常失望,形势到了这一步,到了对魏国极其不利的地步,魏国竟然还一门心思想着自己的利益,大梁朝堂上还斗得不亦乐乎,难道魏国就没有信陵君那等胸怀天下高瞻远瞩的人?

魏王增听说李牧到了,连夜召见,对李牧非常看重。这个年代实力代表一切,李牧在代北击败匈奴人,在河北又两次击败秦军,已经成为继廉颇、庞煖之后关东第一名将,成为关东诸国阻御西秦的坚实屏障。

李牧见到魏王,毫不避讳,直接提出了两个问题,太原秦军主力南下怎么办?齐国拒绝参加合纵怎么办?

秦国一旦决定全力攻略中原,其太原主力必定南下,保守估计,中原战场上可能集结三十万到四十万军队。那时就算赵国尽遣主力南下,赵韩魏楚四国所能集结于中原的军队也就这么多。兵力相当意味着战局惨烈,从最好的结果来看就是合纵军击败秦军,但合纵军损失之大可想而知,决战结束后韩魏还能支撑多久?假如一年后秦军卷土重来,是否还有合纵?楚国是否还会全力救援?

齐国休养生息四十年是不是代表齐国君臣不再有雄心壮志?假如齐国有心称霸中土,那么它必然借此机会让合纵军和秦国打个两败俱伤。决战之后,不论哪一方获得胜利,都无法阻止齐国的攻击,中原最终可能会落入齐国的手中。

在以上两个直接决定中原局势发展的条件无法确定之前,合纵军最佳的策略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发动攻击,抢在太原秦军主力没有南下之前击败中原秦军。秦军败了,合纵军控制了中原局势,那么进可以收复失地,退可以自保,不至于让齐国趁火打劫。

李牧这番话让魏王增陷入沉思。

显然,李牧不同意魏国的策略,他同意楚国的攻击办法,希望速战速决。但假如此后秦军主力南下,而齐国拒绝合纵,决战就无法避免,这场决战将直接决定赵韩魏三国的命运。魏王增没有取胜的信心,既然如此,那他只有接受楚国的攻击之策,速战速决,先在中原战场确立优势。

目前合纵一事除了攻防策略无法统一之外,另外就是合纵长人选迟迟定不下来。上次魏国遭到秦军攻击,出面合纵的是赵国庞煖,而合纵长则是德高望重的春申君。合纵长拥有合纵大军的战场指挥权,他说怎么打就怎么打。现在放眼看看关东诸国,竟然找不到一个德高望重、深得各国敬重足以驾驭合纵军的人物?

最适合的人选就是李牧了,但赵国北有匈奴,西有强秦,局势紧张,李牧分身乏术。至于楚国令尹李园,那根本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要出身没出身,要道德没道德,要战功没战功,要才能没才能,地地道道一个kao着女人上位的小人,楚军将士鄙视他,其它各国的军队更不会把身家性命交给这么一个无耻之徒,所以就算魏国同意楚国的攻击策略,但到了战场上,谁也不敢保证合纵军将士遵从李园的命令。

李牧苦叹,魏王增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