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周神棍 >

第36部分

大周神棍-第36部分

小说: 大周神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不管是什么代价,只要能够得到太平,李东升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不过这有个前提,就是他希望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太平能够先爱上他。

不管李东升如何担忧、如何谋划,太平的宴会依然会如期举行。

举办宴会的时间是在晚上,天空挂着一轮明月,在宫中的小湖之上,湖面之上飘着一个画舫,足足有三层,上面飘舞各色彩旗,丝竹之声从画舫中传了出来,中间还夹杂着几声少女的轻笑声。

太平请的达官贵人都在画舫的顶层,没有像李东升想的那样有百人之多,但这些人都是年轻人,要么大唐的勋贵之后、要么青年才俊,其中身份最显赫就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至于其他的人就围绕在太平和武崇训之间,拍着两人的马屁。

当然,这一切似乎离李东升非常的遥远,因为他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厨子,还不是太平公主的客人,所以他是没有资格上最顶层。

现在的他在画舫的第二层,指挥着那些御厨做菜。

这十多天来,这些御厨在苏大元的调教下可谓彻底熟悉了炒菜的手法,现在根本没有李东升什么事情,他需要躺在躺椅之上,感受着微微的秋风,听着头顶之上丝竹之声,发着牢骚。

可恶的太平竟然不让他上去,还说是为了让他专心做菜,天知道这个小妮子打得是什么鬼主意。

反正上面是一堆小屁孩,李东升也没有上去应酬的打算,光是在下面听这些人对太平大拍马屁的迂腐之词,就让李东升酸到牙。

上面歌舞升平,一盘盘美味佳肴从楼下传到了楼上。

耳边悠扬的歌声,那飘着白色雾气的菜肴,让李东升的双眼一阵朦胧,他似乎回到了以前,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开心的日子。

李东升看着厨房的雾气,低声吟道:“床前明月,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东升想家了,不管在这里混得再如何风生水起,他还是想家,想自己的朋友,想灯红酒绿的世界,想那些永远再也见不到的亲人。

“好诗,好诗!”一个宫女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壶酒和几个小菜,在她的身后跟着两个太监,搬着一个案几。

太监将案几放在李东升身边之后,宫女便将酒菜放在上面,说道:“没想到公子不仅厨艺了得,还吟得一首好诗!”

李东升见这宫女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毫无惧色,而且谈吐得当,绝非常人。

“姑娘也懂诗?”李东升笑着问道。

宫女微笑着回答道:“公子的诗意境深远,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思乡之情,可是公子是在万年县长大的,按说不应该思乡才对,都说公子是神仙,想来公子应该是思念天上的故乡吧!”

李东升没有回答,指着这些酒菜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上面是公主宴请宾客,虽说没有请公子上去,但是奴婢觉得公子才应该是今晚最尊贵的客人,这些酒菜是奴婢拿给公子的,借花献佛,请公子不要介意!”

李东升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说道:“好酒,好酒,既然太平不请我上去,你请我喝酒也是一样,我们一起喝!”

宫女摇头说道:“奴婢只是个奴婢,哪有资格和公子同桌而饮,奴婢还要上去伺候各位贵人,还请公子恕罪!”

李东升微微有些扫兴的摆了摆手,他原以为能够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姑娘,谁知道还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宫女对着李东升行了一礼就离开了,她和李东升都没有发现在不远处阴暗的角落里站着一个人,那个人听到两人的对话哼了一声说道:“好一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下贱的厨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好诗出来,哼!”

第70章 画舫诗会

古往今来的宴会都差不多,一群身份差不多的人在那里攀交情、拉关系,要么就是谈生意、谈女人、谈风月。

太平的这个宴会显然是大唐规格最高的宴会之一,除了拥有上面说的那么之外,还有一群才子吟诗作画。

这些才子之中最富盛名的叫做徐盛,传言这次大考,徐盛问鼎状元的呼声最高。

才子也有才子的骄傲,不过这些才子们在大周纨绔子弟的眼中还只是一群穷酸书生,还无法入他们的法眼,所以在这画舫之上,才子和权贵们各坐成一团,并没有直接的交流。

不过这些纨绔子弟的脸皮明显比才子们厚,围在太平的身边献殷勤。

傲娇的太平公主有些慵懒的靠在圈椅之上,似乎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一个宫女从走了过来,凑到了太平耳边,小声的嘀咕了几句,太平的眼睛立马笑的弯成了一个月牙,如果李东升在这里的话,他一定会认出这个宫女,就是给他送吃食的那个宫女。

那些才子见那些纨绔子弟对着太平大拍马屁,一个眼中流露出不屑的神色,大有不耻为伍的感觉。

其实说是不耻为伍还不如说是嫉妒,他们以前毕竟没有见过太平,是因为有名气才被太平请进宫来的,所以他们也没有那些纨绔子弟那么肆无忌惮。

其中一个才子说道:“徐大哥,你是我们之中学问最好的,不如杀杀那些人的锐气,让那些酒酿饭袋知道我们的厉害。”

徐盛有些犹豫,因为这么做肯定会得罪这些纨绔子弟,得罪这些以后朝堂之上中流砥柱,对于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可是他要是退缩。

他看了看那些才子的眼神,就知道他要是不答应的话,他在士林中的威望一定一落千丈,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倚仗,如果失去了这个,他真的一无所有了。

徐盛眼珠转了转,说道:“各位,看我的吧!”

才子们眼中出现欣喜的表情,似乎有徐盛出马,他们就胜券在握了。

徐盛站了起来,走到了太平公主的面前,对着太平行了一礼,彬彬有礼的说道:“公主殿下,今日十五月圆,吾等受到公主的款待,何不每人作诗一首,送给公主,以表达对公主的谢意!”

武崇训站了起来,说道:“如此也好,吾等不如作诗一首,送给太平!”

武崇训毫不犹豫的附和道,附庸风雅在大周是一件高雅的事情,他自然不会拒绝。

他答应了,其他纨绔子弟自然不会反对。

“好,好!那我先来!”一个纨绔子弟站了起来,拿着酒杯,望着明月,说道,“明月天上挂,水中又一轮,问今夕何日,十五月儿圆!”

“好,好!”立马有很多人大声鼓掌附和,那个作诗的纨绔子弟对着周围的人拱手,说道,“小弟只是兴之所至,随便做做,难登大雅之堂,难登大雅之堂!”

那人说得很谦虚,脸上却是一副得意的表情,虽然这首诗没什么意境,但是他作诗奇快,也不得不说有些水平,只是谁知道这诗是不是他提前准备好的!

“那我来一首!”说话的人是才子书生中的一人,名叫张昌宗,这个人现在名声不显,可是他以后掀起的风浪却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太平的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

张昌宗这人长得很帅气,穿着一身长衫,长发飘飘,犹如从画中出来的仙人,不沾人间一丝烟火气。

“宫中有小湖,嬴女隐其间。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欢情本无限,莫掩洛城关。”

张昌宗做完这首诗对着太平公主微微一笑,就坐了下去,丝毫没有一点张扬的表现。

书生们发出整耳欲聋的欢呼声,这下纨绔子弟们的脸色变得非常的难看。

张昌宗的这首诗的意境明显高于刚刚的那首诗,高下之风只要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太平公主微笑着说道:“果然是好诗,赏!”

一个宫女端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上面放着几个金锭,那宫女走到了张昌宗的面前。

张昌宗站了起来,对着太平公主拱了拱说道:“谢公主赏赐,但是这首诗是在下献给公主的,怎么能够要公主的赏赐,还请公主收回赏赐。”

太平仔细朝张昌宗看去,这人虽然样貌英俊,看上去风流倜傥,但是身上的衣服去不名贵,只能够说是整洁,应该生活拮据,不过这样的一个人能够面对金银的诱惑,让太平对他高看几分。

太平挥了挥手,那宫女就退下了,她说道:“既然如此,是本宫的不对,你叫什么名字?”

“张昌宗!”

“本宫记住你的名字了,你的诗很好,还有人要作诗么?”

纨绔子弟之中虽然大多是不学无术之辈,但是也有些人有些本事,但是这些本事大多不在吟诗作对之上。

因为大家族出来的人,要么对于时政、策论、军事有独到的见解,要么八面玲珑,懂得审时度势,至于这种作诗,大家只是会一点而已,很少有人专精,毕竟吟诗作对不能够在关键的时候保住性命。

纨绔子弟全部朝武崇训看去,这群人之中以武崇训的才学最好,可是武崇训也犯难啊,来之前根本没想到吟诗作对,他根本就没有准备这方面的诗词,要是现场作诗的话,他可没有把握比张昌宗更好。

阴险啊,这些书生太阴险了,明显是有备而来。

武崇训轻轻的摇了摇头,让一众纨绔子弟在那里哀声叹气。

藏在人群中的魏升见状小声说道:“要是东升兄在,一定不会让那些家伙那么嚣张!”

他声音很小,虽然不少人听到了,但是“东升兄”三个字没有让他们联想到是李东升,想到那个东华帝君。

有人问魏升“东升兄”是谁,魏升只是笑而不语。

徐盛有些不爽了,这个以诗比试的主意是他出的,结果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出风头,这让他这洛阳第一才子的脸面往哪搁。

不过张昌宗那首诗确实不错,要想赢确实有点难度。

他想了想说道:“公主,我也有一首诗献上,请殿下笑纳!”

说完,他也不管太平的反应,直接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71章 卖诗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脍炙人口,流传了几千年经久不衰,除了诗词的意境之外,更难能可贵的遣词造句极其简单,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听得懂。

相比较之下,张昌宗的诗句虽然华丽,但是字词之间晦涩难懂,比《静夜思》少了不只一个档次。

张昌宗对着徐盛拱手说道:“徐兄高才,张某甘拜下风!”

徐盛心中就算百般看不上张昌宗,可是脸上依然笑眯眯的说道:“哪里哪里,张兄的诗也不差!”

张昌宗自认不如,其他人自然不好说些什么,不过那些纨绔子弟却气坏了,原本应该两者争霸的场面,变成了那群酸掉牙的书生窝里斗,好好的一场宴会让一群穷酸出尽了风头,这怎么能让他们服气。

恐怕要不了多久,徐盛的这首诗就会风靡整个洛阳,徐盛的人气肯定会再次爆棚。

书生们围绕在徐盛周围,恭喜徐盛做了一首好诗出来,纨绔子弟们则一脸愤愤的看着徐盛。

他们都没有看到的是,在徐盛念出这首诗的时候,太平公主的脸上出现一丝怒容,不过这怒容转瞬即逝,几乎没人能够发现。

太平公主招了招手,她身旁的小宫女凑了过来,她在小宫女的耳边嘀咕了几句,那个小宫女就走了出去。

这个小宫女就是刚刚给李东升拿酒菜的那个小宫女。

等那宫女出去以后,太平公主才高声说道:“徐大才子不愧是洛阳第一才子,这首诗果然不同凡响,来人,赐酒,本宫要敬徐大才子一杯酒!”

徐盛受宠若惊,对于这些才子来说,来自公主的礼遇那可是比黄金还要贵重,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接过宫女递过来的酒,对着太平拱手说道:“谢公主赐酒!”

那个宫女偷偷的溜了出去,她走到了楼下,看到李东升还在那里悠然自得的喝着酒、吃着小菜,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喊道:“公子,大事不好了!”

李东升心中微微一惊,不过也就是惊了这么一下,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看着这个小宫女火急火燎冲了过来,笑着说道:“大事不好了,能有什么大事,公主嫌饭菜不好吃!”

“是……”

宫女刚说了一个字就被李东升打断了,李东升假装愤怒的说道:“都怪那些御厨,让他们平时好好学,就是不听,你告诉公主,这些菜没有一个是我做的,都是那些御厨做的,要治罪,就治那些御厨的罪,和我没关系!”

一个御厨刚好端着一盘菜出来,听到李东升的话,吓得手一抖,一盘菜差点没倒在地上。

他一脸幽怨的看着李东升,那小眼神,跟一个深闺怨妇一样。

宫女显然被李东升的高谈阔论给惊呆了,从小陪在太平身边长大的她,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之人,竟然就这么把自己给摘干净了,这还是那个做出“床前明月光、凝视地上霜”诗句的那个人么?

李东升眉毛一扬,问道:“怎么,不会还出了别的事情了吧,给人吃拉肚子了?那群混账东西,一点都不学好,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