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读档九八 >

第295部分

读档九八-第295部分

小说: 读档九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周磊的疑惑,杨帆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现在杨帆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自己坐拥十几年未来的记忆,手握几千万,目标订在十亿八亿,真的很没出息的!要换成马TB,恐怕直接就演讲,咱们启航在不久的未来就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司了……

当然,杨帆可不知道自己抢在了王首富前面说出了这句话。而且说的比王首富夸张的多,人家的小目标才是一个亿,到杨帆这边突然就变成了十亿八亿!(未完待续。)

第545章打着汽车配件的幌子

三线厂……

给杨帆的印象都是影视作品带来的。比如很多车间就在山洞里,山洞就是个大厂房。还有遍布厂区、家属区的有线大喇叭,吹起床号,转播电台新闻节目,或者放着各种革命歌曲,大家都骑着自行车,在上下班时成一条长龙。

不过随着九十年代国家体制的改革,大部分三线厂经历了改革合并重组,很多三线厂迁入就近的城市,原来的闭塞被打破。

杨帆盯上的机械厂就是迁往城市的一员,地处西南。

谈的确实差不多了,分歧就在于工人安排,以及后续发展上,当地不想让启航把企业迁出去,也想让启航接受全部的工人……

不迁出来,这个问题容易解决……最多投入一些资金,把原厂启动起来,至于业务,搞点力所能及的配套就好了,不过接收那些那些已经有很多人养成劣习的工人,杨帆就有些打鼓了。

“筛选一下,然后严加管理……”

相对那张牌照,这些问题都不算太大,杨帆也怕夜长梦多也不想再纠缠下去。

既然启航对这些让步,而那个机械厂对当地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如今可以甩出去,自然是一拍即合,协议自然很快就达成了。既然协议达成了,那么石岩办公桌上出现一个新,启航要在宁南开发区成立一个机械厂的报告也就顺理成章了!

机械厂……

这让石岩一头雾水,机械厂也就算了,还是生产汽车配件的。在宁城搞汽车配件,还真不能说没市场。身为宁城市委、书记,他自然那了解宁汽,虽然跟那些世界巨头不能比,可在全国范围内也算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了。同样,宁城周边也大大小小有其他几个汽车企业,怎么也不能说没有市场。

对一般的汽车配件厂确实如此,在宁汽或者周边汽车生产企业随便撬下来一块也就能吃饱喝足了。

可是看启航的投资规模,一期十个亿……

别说宁汽的配套企业还挺齐全,就是没有这么多配套企业,也消化不良这么大的一家配件厂。可是从没听说启航跟汽车企业有什么联系,居然一下搞这么大?

关键是启航的手机生产基地还未建立,怎么又要搞机械厂,还投资十个亿,比手机生产基地的投资还要大,启航这是干什么?

不怕贪多嚼不烂吗?

“启航的胃口真是好啊。”石岩嘀咕着说道。

这段时间,石岩已经了解过了启航,知道他们在互联网上鲸吞的壮举,只是他没想到,启航在实体经济上也有这么大的野心。

机械厂在宁南,不是浦口。

宁南……

这让石岩略微皱起了眉头,启航之前的动作一直都在浦口,现在怎么突然就转向了宁南!

石岩知道启航跟宁南的关系不太合,尤其是跟宁南书记张德水有点矛盾……当然,在大笔投资面前,这些矛盾都是次要。恐怕张德水知道这个消息立即会上门去拉关系,顺便保证宁南一定会照顾。

宁南!

合上报告想着宁南时,石岩立即想到宁汽的轿车基地就在宁南……

一想到这个,石岩立即再次翻开了报告。

宁南……汽车配件……一期投资十亿……宁汽……这些词立即联系到了一起,然后石岩立即察觉出了异常。

什么汽车配件,纯粹是打掩护的,石岩已经可以确定,启航的目标就是生产汽车!

启航的野心真不是普通大啊……

身为宁城市委、书记,石岩也算见多识广,可是现在还是忍不住如此感慨。随即,石岩摇了摇头,自己辖下出现这么一家野心勃勃,却又很有能力的企业,感觉还真让人复杂呢。

宁南区的反应确实跟石岩预料的差不多。

启航希望投资十亿涉足汽车配件这种大动作,肯定是瞒不住的宁南区的,尤其是启航还不准备隐瞒的情况下,更不可能瞒住了。听到这则消息的张德水第一个想法就是启航在逗他玩,不过当张德水得知报告已经到了市委、书记石岩的案头时,就明白了这事不是开玩笑了!

随即也就反应了过来……

不说宁南在机械等重工行业上的优势,就仅仅一个交通优势就足以让启航做出正确选择了……机械行业跟互联网,甚至电子行业不一样,对交通的要求更高,不说别的,这些企业除了人,不管是配件还是成品才丁点大,哪怕被大江卡一下也完全能接受,可机械行业就完全不同了。

既然判断启航不是说着玩玩,张德水第一时间就拜访了在宁大不远处的启航总部,不管宁南有多少优势,对于这种大投资宁南都要尽力争取。

官场上多年的张德水明白一个道理,之前的关系,在现在的利益面前根本不重要。

“过段日子,启航一定会发现选择我们宁南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们宁南有着最好的工业环境,同样对启航的到来也有着最优惠的条件……”见到叶清婉之后,张德水热情的表示着宁南的优势。

当然,张德水自然也表示了一切往前看的态度……

潜意思里就在表示至于以前互相之间的那点龌龊,那都不是事!

既然张德水表示支持,叶清婉想了想,就试探的问道,“宁汽生产基地旁边那块地?”

“当然没问题,我们宁南一定会给启航最优惠的条件。”张德水就差没直接拍胸脯保证了。在张德水心里,别说那里现在还是一片空地,就是提前有些小企业的存在,在这上十亿的投资面前也得让路。

这种投资,工业用地的照顾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总之,启航跟宁南开发区这次合作看起来真想郎情妾意,沟通的很愉快,张德水最后忍不住问道,“那个,你们的方向是汽车配件?”

叶清婉闻言点了点头,“嗯,汽车配件。”

再次得到确认的张德水想了想,不确定的问道,“那你们跟宁汽?”

叶清婉说道,“哦,我们跟宁汽没什么关系。”

嘴上说着没关系,叶清婉心里却嘀咕着,不止没关系,恐怕接下来还有一番争斗呢。

“那跟上汽?”张德水不解的问道。

跟宁汽没关系,可这么大规模的汽车配件厂,周边也就上汽了。说实话,张德水还有些奇怪,按说跟上汽有关系也不太可能在宁城搞配件厂,就是怕在沪城成本高,苏城也是比宁城更合适的选择。

至于远在东北的一汽,或者在汉城的二汽,那更不可能了。(未完待续。)

第546章历史的见证者

“抓紧联系的动作……”

在叶清婉跟张德水商议完回来后,杨帆跟她说道。张德水过来,杨帆明明在,却并没有出去跟张德水沟通,省的相看两厌。不过事情走到这一步,挖角的动作一定要加快速度了。

启航用汽车配件厂的名义当幌子,根本瞒不了有心人多久!

哪怕在现在,不管是石岩,还是张德水都起了疑心。尤其是听叶清婉说起张德水问启航跟什么大汽车企业有联系时,杨帆就知道,张德水一定是明白了什么。

叶清婉说道,“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有四百多人……”

四百多人……

杨帆点了点头,也差不多了!

四百多人对一个投资上十亿的厂子肯定是杯水车薪,可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十亿,依然启航的一个幌子,要知道启航现在汽车行业上什么都没有,一下投资十亿进去?

别人有信心,杨帆自己还心虚呢……

所以,现在启航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先挖一个大坑在那里,进展顺利再慢慢填,不顺利哪怕转向也更方便一些。手机,汽车当然都是先画个饼放那儿,什么时候杨帆确定启航能消化了,才会真正的张口去吃。

“宁城知道了,恐怕会恨死你吧!”

叶清婉一脸无奈的说道,谁能知道这段时间杨帆把宁城搅合的天翻地覆,而实际上只是画了两张饼!

厂区规模拉的是十亿的架子,占地也不小,只是因为投资规模大,在用地上照顾了很多,还真没花多少钱,再说这些工业用地不吃不喝的,也不虑亏损。就是厂房建设这一块也没什么可担忧的,那些普通厂房纵然是租赁出去,也没什么亏的……

而且是愈往后愈是如此。

两人正说着这些,外面突然一阵嘈杂!

杨帆打开了办公室门,正看到外面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的都是普通的工作服,很朴素,不过洗的很干净,也很笔挺,就是因为太旧,很多地方都洗的发白了。甚至还有一些补丁。

看到这一幕,杨帆奇怪的拉住一个过路的职工,示意了那几个老人一下问道,“怎么了?”

说真的,杨帆很不解,启航做事一向平和,从来不做亏心事,怎么可能被这么几个老人找上门来!当然,杨帆承认,启航的平和针对的也只是那些普通人或者弱势群体。

包括对下属工人也很平和……

启航的待遇在整个宁城都是有数的,在浦口那边的孵化园中还成立了一个大型的健身活动场馆,免费对内部员工开放。至于其他方方面面,启航做的也很好。

以人为本!

启航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身体力行的做着。

被杨帆拉着的人回头一看杨帆,连忙点头示意了一下,倒也没太多的表示,在启航的总部,气氛很平和,没那多森严的等级,“那几个红阳厂的老职工!”

“红阳厂?”

杨帆疑惑的说道,名字有点熟悉,可一时间居然想不起启航跟他们有什么瓜葛,又怎么会被人家一群老职工找上门来。

被杨帆拉住的那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叶清婉从后面已经翻着白眼走上来了,“说你甩手大掌柜,还真是甩手大掌柜,之前在川南两亿收购的那家厂子,名字你居然都想不起来。”

“噢……”

杨帆恍然,红阳,一听这名就很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那时候的厂子多数都是什么红阳,红旗,红光,红峰,红丰之类的红字打头,纵然不是红字打头,也是黎明,晨曦,曙光,光明等饱含寓意的名字……

想着,杨帆又打量了那几个人,来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年纪不小,精神却十足,很多人身上都能清晰的看出那种时代的烙印,随着改革开放,这种烙印在城市里真是愈来愈少的看到了。

了解这些人的身份,在旁边听了几句,杨帆也听出这些人的来意了。他们倒不是那些古旧的思维做崇,无法接受曾经的红阳厂被私人收购,而是希望启航能用心把红阳厂搞好……

一听就是那种老派的,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工人,对厂子的感情很深。

这些情绪大概也就只能从这些老工人身上看到了,可惜这批人终将老去,这种感情似乎也只能在影视作品中才能见到了。

沉吟了一下,杨帆叫来一个人说道,“把他们请进会议室……”

当那群老人听到会有启航的高层跟他们沟通时,很安静的走进了会议室,不过杨帆走进会议室时,表达了自己的身份时又引起了一片嘈杂……

“真当我们没见过市面,随便找来一个还没我们孙子大的娃娃头就能糊弄我们了?”

“你们启航真的欺人太甚!”

类似的论断很快在会议室里响起……总之,杨帆的出现让几个老人气的吹胡子瞪眼。

杨帆,“……”

这让杨帆感觉到很尴尬,类似的场合他出现的次数还真不多。要不是对着这一批不管有悔,还是无悔,可终归在那个特殊时代奉献了整个青春的人怀有一份敬意,这种事还真不用他出面。

之前他可没想到自己出面会引来这种情况……

主要是他现在不管是在宁城还是涿城名声已经传出去了,极少还会有人因为年龄问题而轻视他,久而久之让杨帆反而忘了这点。他就是没想到,他们这些人是从西南一个相对闭塞的城市过来的。

之后经过启航员工的再三确认,才让几个老人接受了杨帆确实是负责人的情况,不过眼里还有难掩一些怀疑,不过至少能沟通了……

既然开始了沟通,杨帆倒没问他们的想法。杨帆首先问起了红阳厂的历史……每一个三线厂,不管是大三线,还是小三线总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的!在杨帆提起这个时,几个老人互相诧异看了看……

大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提起这个问题了,也很少有人会关注这个问题了,不是他们不想讲,而没人想听。没错,似乎随着时代发展,那些特殊年间,特殊经历适合已经被新时代遗忘了。

一群人面面相觑,最终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