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守拙归田园 >

第112部分

守拙归田园-第112部分

小说: 守拙归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六十五章 欢聚一堂

杨昌发听了肖月的话憨憨的笑了笑,他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杨昌木的事情,可是媳妇挺着这么大的肚子他也不放心,只能是杨昌木毒瘾过去休息的时候他就赶紧回来看看。

杨昌发看着自己媳妇的大肚子,满脸的期待和温柔,“媳妇,这快生了吧,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肖月也是累的很,她的肚子比别人大,孩子的数量也比别人多,这中间的辛苦肯定也比别人厉害,不过想到自己能一下子有三个孩子,她就觉得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是呀!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不过双胞胎会早产,咱们这是三胞胎肯定也会早产的。”

听到她的话杨昌发一下子就跟着紧张了起来,“那怎么办?咱们要不要找产婆过来?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生孩子要注意什么?”

肖月“扑哧”一下就笑出来了,她是真的没有看到过自己男人这个样子的,手足无措,慌了的感觉,赶紧拉住他,“行了,我跟小姑已经将孩子需要的东西全都准备好了,你就别跟着瞎担心了,赶紧休息吧,我这生孩子还有一个月呢,急什么!”

杨昌发这才安静下来,摸着媳妇的大肚子说:“行,你们准备好了就行,我先休息一下,等明天了我就去镇上打听一下,找两个好点的接生婆。”

肖月微笑着点点头,没有再回答他的话,想让他就这么睡觉,果然没一会儿,杨昌发的呼噜声就传来了,肖月笑了一下,就知道他累了。

杨昌发几人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来,而那边元气大伤的杨昌木就更不用说了,整个人就跟生了一场大病一样,不过好在他的身体在慢慢的恢复。

本来就说好要大家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后来杨三叔很杨三婶两个人商量,干脆将杨大伯娘家也一起请过来。

杨昌木现在整个人瘦得厉害,还没有他媳妇刘氏看起来胖,不过他的精神头却是不错的,趁着这次的机会他还跟杨大伯娘道了个歉,之前他因为瑶瑶的事还顶撞过杨大伯娘。

杨大伯娘早就不生他的气了,就像是她自己说的,从小看着杨昌木长大,就跟自己的儿子一样,哪有当娘的会跟儿子计较这些。

刘氏以前对自己的相公还有怨言,可是看着他戒毒受了那么大的罪,她这心里也就慢慢的原谅他了。

一大家子就在杨三叔家的院子里,现在儿子重新站起来,杨三叔两口子心里也是很高兴,他前几天还特意买了一只可以杀的猪,自己家养的现在还很小不能杀,买了一只猪全都做了菜。

杨三叔他们是决定自己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而村子里的其他人杨三叔他们就做了菜每家端掉,就在他们一起吃饭的前一天,杨三叔家做了好几大锅的烩菜,大片大片的猪肉,还有猪肠,猪心,猪肝,以及做好的血肠,再加上土豆,豆腐,粉丝做成的烩菜,用小盆给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端了。

这一点肖月不禁感叹杨三叔和杨三婶两人会做人,这样子的菜就是上席都是硬菜,现在这样给家家户户都分了,大家都是实诚人,谁还不记着他们的好呀!这样子村子里的闲话根本就不会有。

当然一只猪是用不完的,杨三叔将猪肉都给分了,给肖月家的是最多的,肖月苦笑不已,他们家可是从来就不缺肉呀!这么多的肉得吃到什么时候呀!这天气这么热,这肉也放不了多长时间呀!

没办法,肖月就只能是给酱料厂的周家人和吴叔吴婶吃,她的娘家肖家杨三叔也没有忘记送肉过去,根本就不用她去送了。

给村子里的人送完菜的第二天,杨三叔家就请客了,大家这会儿都坐在院子里,家里的人都好好的,大家也就安心了。

这会儿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看着这样的场景肖月的心里觉得很舒服,这才是生活,九爷他们也都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舒服,没有人想从他们的身上获得利益,生活很简单,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会对你好。

本来肖月的手艺是最好得,可是她现在的肚子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只能是杨三婶带着刘氏,杨大伯娘和杨小姑一起做饭。

这次杨三叔也是下了血本了,买的牛肉,猪,羊肉,鱼,又将家里的鸡,鸭都给宰了好几只,家里也有蔬菜,豆腐什么的就去村里买了点。

等到中午的时候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就上桌了,肖月刚才是一直跟沈俊凌他们在院子里聊天,杨昌发守在她的身边,时不时的给她喂点水果,可是一看到桌子上的菜,她的肚子就不争气的“咕咕”开了。

这不怪肖月,她现在已经习惯了一日多餐,一般早饭吃完后一个时辰,杨小姑会做点面条或鸡蛋羹,鸡汤之类的东西给她填肚子,午饭吃完半下午的时候就要再吃一顿。

可这会儿是在别人家,而大家全都忙着做菜,她自己坐着就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这会儿已经很饿了。

大家全都坐在桌子上,男人一桌,女人一桌,正好大家都能坐下。

坐下来,杨三婶就赶紧招呼大家吃饭,杨小姑这会儿也是想起来今天没有给肖月加餐,她那会儿在厨房是有点忙糊涂了,这会儿看着肖月才反应过来,赶紧就给肖月盛了一碗鸡汤,“月儿,赶紧将鸡汤喝了就吃饭,小姑今天真是忙糊涂了,都忘了给你加餐了,你饿了吧!快点吃饭吧!”

杨小姑这么一说,大家都开始看着肖月,杨三婶一拍自己的额头,“哎呀!我也是糊涂了,忘记了月儿跟我们不一样,她现在怀着身孕不能挨饿的。”

被杨三婶跟大家这么关注,肖月感觉到很不自在,她是真的没有想到会带来这样的后果,大家对于饿到她这个孕妇都有点自责。

肖月摆摆手说:“没事的,大伯娘,三婶,小姑,我知道你们是关心我,可是你们现在看看,我是真的没事,我们赶紧吃饭吧!”

杨大伯娘反应过来,马上拿起筷子给肖月夹了一块鱼,“对,都别愣着了,赶紧的都吃吧,要不月儿哪里好意思吃饭,来,月儿,吃鱼,将来孩子聪明。”

肖月笑眯眯的看着大家,开始快速的吃了起来,过了很久肖月终于吃饱了,她舒服的靠在凳子上摸着自己的肚子,饿肚子的感觉真是难受。

杨昌木的事情告一段落,肖月他们也就放心了,开始恢复了以前的日子。

肖月她们在开年做的那些酱料已经快没有了,沈俊凌他们将自家赚钱的产业全都转移到暗处了,而一些赢头不多的产业没有动,毕竟他们要是没有消息皇上也不放心。

这个酱料铺子就没有关门,至少他们得留点东西让皇上知道他们就是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

酱料没有了,肖月又要组织村子里的人开始做了,大家一听又可以赚钱了,心里都很高兴,大家可都记着过完年每人就赚了10两银子,现在全都翘首以盼等着。

肖月快要生了,这次说什么杨小姑都不同意她去酱料厂,郑氏也是这个意思,她看到女儿那个大肚子心里都着急,怎么可能同意她还去忙活。

没有办法,肖月只能同意这次的酱料由郑氏和周婶子两个人把关,周婶子自家就住在酱料厂里,平时都是在酱料厂干活,她对于酱料很熟悉,而郑氏则是完全学会了女儿的手艺,只是关键的一些东西是掌握在肖月的手里的。

这次肖月将这些关键的东西全都教给了郑氏,让郑氏提前在家里做好再拿过去。

酱料的质量方面,肖月还是有点不放心,毕竟吃的东西尽管做的方法都一样,可是大家做出来的味道却是各不相同,火候,调料的多少等等都是影响味道的因素,虽然郑氏已经会做了,可是肖月还是有点不放心。

果然酱料厂开工的第一天,没有一个时辰郑氏就过来了,愁眉苦脸的,“月儿,你尝尝,娘做的味道怎么跟你的不一样?”

郑氏就是怕自己做不好,因此她提前做了一小坛子,想看看自己能做成什么样的,没想到果然是味道不一样。

肖月用筷子点了一下,仔细的品尝了一下,没错,味道比自己做的差了点,火候过了,所以酱料的香味已经过了,有点老了,而香味不够浓厚,在嘴巴里延续的时间太短,这应该是加的原料量不够,肖月叹口气,这酱料是不能卖出去了,这会儿吃着都不行,要是再放一段时间,估计味道就更不好了。

肖月笑着对郑氏说:“娘,你第一次做能做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这酱料不能卖出去,不然对我们酱料的名声不好,这样吧,这些酱料就发给村子里的人吧,总不能大家是做酱料的可是却没有尝过酱料是什么味道的。”

郑氏点点头,也只能是这样了,可是她做不出酱料来,那要交的酱料怎么办?想起这个她就一阵沮丧。

肖月明白她的感受,握着她的手说:“行了,娘,不要难过了,等我生完孩子再教你。”

郑氏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那这次的怎么办?”

肖月笑着说:“还是我在家里做吧,等到最配料的时候我再过去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娘你就在那边多操点心。”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各人心思

郑氏被女儿劝了几下,心里也想开了,没错,这酱料要是大家都可以做出来也就卖不了这么高的价格了,想清楚了郑氏也就不再耽搁了,“行,月儿,那娘走了,你在家里注意点身体,要是有生的迹象就赶紧的过去喊我。”

肖月点点头,郑氏说的这些她都知道。

酱料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需要的东西都是肖月跟杨小姑在家里准备好,然后杨昌发送到酱料厂,最后装坛子的时候,肖月去酱料厂呆了一上午,专门配料,杨昌发不放心专门陪在她的身边。

忙碌了差不多半个月才将酱料都做好,因为天气比较热,所以不能做太多,只能是先等着这些酱料全都卖完了再做新的。

这次的时间没有上次长,因此每个人是发了五两银子,大家也都明白,上次是一个月发了十两银子,这次半个月也应该是五两银子,肖月也不想让村子里的人觉得不管时间只要每次来干活就是十两银子才这样做的。

大家在这么热的天气可以在自家门口轻轻松松的赚到这么多钱,每个人都很高兴,因此肖月发工钱的那日整个临水村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工钱发了很多人都去了镇上,给家里添点东西,给孩子买点吃的,再买点布做几件衣服。

那天吃饭的时候临水村很多人家都飘出了肉味,以前大家都是来客人或者过年过节才能吃点肉,现在可以赚到钱了大家也都可以时不时吃点肉了。

肖月当初会选择将酱料厂盖在村子里也是有这个想法的,要是只有自己一家富裕了,很容易惹别人红眼,也比较容易招来麻烦,大家都在酱料厂赚钱也就没有人会往酱料厂使坏心眼了,而且村子里的人能够慢慢生活变好,肖月也觉得很开心。

肖月的预产期还有半个月,杨昌发家陷入了紧急的预备中,杨昌发已经提前就在镇子里找好了接生婆,听说那个接生婆的手艺很好,这么多年没有出过事,他们家是三胞胎,这样的人比较有把握性,本来人家是不愿意来乡下的,镇子里的有钱人家都忙不过来,哪里会来这种穷的地方,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确实是这样,村子里的接生婆一般去给别人接生,主人家都是给点吃的东西,或者是几十文钱,这样的收入在有名的接生婆眼里根本就看不上,只有村子里的接生婆才会干。

可是因为村子里接生婆的能力有限,一般只有顺利的才不会出事,有的女的胎位不正或者难产这些接生婆都是没有办法的,杨昌发不想要这样的接生婆。

虽说乡下接生婆水平有限,但是真的出事也不多,不过那是因为乡下人经常下地干活身体好,而且孕妇在乡下也没有什么特权,干活的时候还是要跟着一起,这样她们的活动量比较大,而且在怀孕的时候补充不到营养,胎儿也比较小,因此大部分乡下女人生孩子也都比较好生,可是一小部分因为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生孩子会出事,一旦乡下的接生婆遇到这种事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杨昌发不敢拿自己媳妇去赌,因此他觉得还是要找保险一点的接生婆,他硬是花了五倍的价格将镇上的接生婆给请到了,而且是现在就住到他们家去,每天给她一两银子。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接生婆当然是很高兴的同意了,每天不用干活就有一两银子,接生的时候还有更多,她当然是很乐意的。

杨昌发将接生婆请回家里就安排她跟杨三婶住在一个屋子里,杨三婶也知道这是有名的接生婆,特意将自己没有用过的新被褥给她。

家里不缺棉花和布,在天气刚热的时候肖月就让杨小姑给大家做被子,以前村子里的人是夏天的时候还盖着冬天的厚被子,结果弄得被子全是汗味。

肖月跟杨小姑一起动手,就按照前世空调被的薄厚做了几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