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287部分

电子重生-第287部分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诬陷我?我让你全家不得安宁!”

“老实点!”

两个年轻刑警见王大锤在女人手里乖顺的像绵羊,到自己手里却这么猖狂,不由得有些恼怒起来。手上一使劲儿,顿时把他的手翘高了三寸。

“哼——”

王大锤还真是有点狠劲儿,在两个警察的暗劲儿下吃了亏,却只是冷哼一声,面上丝毫也看不出来。

他虎视眈眈的瞪着一群作证的工人,凶神恶煞的说道:“你们敢诬陷小爷,小爷我最多就是认了这个杀人未遂,死不了!我要是死不了,等出来了,挨个收拾你们几个!”

王大锤这么说着,竟然真的让几个作证的工人脸上泛起了惊惧的神情。他们都是普通人,怎么会不害怕这种人的威胁!

就在众人噤若寒蝉的时候,一辆奥迪汽车风驰电掣的开了过来,停在了精铸厂的大门前。

一个人从车上急匆匆的跑下来,这人的出现让赵培德眼前一亮,连忙大喊一声!

第四百一十五章我有办法

“何市长!”老厂长赵培德大喊一声,紧紧抓住从车上跳下来这人的胳膊,双目圆睁道:“我今天可算逮着你了!无论如何,我们精铸厂的事情,你总要表个态吧!”

下车这人正是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何夕,他也被赵培德这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何夕毕竟是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了,不仅没有第一时间甩开赵培德拉着的手,反而紧紧拉着他的手,叹气道:“赵老说的哪里话,我这不就是来解决问题了。”

何夕不是不知道精铸厂下面这摊烂事儿,但这个时候全中国都在大卖国企,搞活思想甩开包袱,大破产、大下岗是大势所趋,他也就默认了王铁军的种种作为。

毕竟是改革,哪有没有阵痛的可能?只要绣城市面上还算稳定,而市里的骨干国企、央企保住了,那也就算是不错了。

如今正值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市里的工作一大堆,何夕也是顾头不顾腚了。

虽然几次从下面人嘴里听说了赵培德为精铸厂上下奔走的事情,而且老人家也几次都找到他的门上,他却都找个借口避而不见了。

毕竟王铁军这样做,多少算是没有办法之下的潜规则。明面上何夕怎么可能承认,自己纵容手下的厂长将国企经营的破产变卖?

这毕竟是个不好看的事情,有万一的可能,何夕也不会选这么一条路子。但这个年代全国都在这么做,他这也是无奈之举。

真的遇到了事情。他表面上还得以安抚赵培德为主。

“那好,您就说说。这精铸厂的事情究竟怎么办!”赵培德抓住和何夕的话头,眼睛一立。立刻说道:“市里难道就这么看着王铁军,将我们这些人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将我党的基业就这么折腾光?”

要是别人说这话,何夕或许还能讲讲大道理,讲讲国家当前的形式。但是在面对赵培德这老头的时候,他是真的百口无言。

偌大的精铸厂都是赵培德和他的战友流完了血再流汗打下来的,他何夕有什么资格去要求赵培德牺牲?从他对赵培德避而不见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来他是心虚的。

“赵老,有什么话慢慢说。我今天就是处理问题来了。”何夕并没有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诚恳的说道:“在处理精铸厂的问题上我也有责任,今天一定拿出一个让赵老满意的结果来!”

何夕是真的怕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幸亏是周硕当时在场插了手,不然绣城从上到下都得倒了大霉!

一号首长来视察的时候出现恶性人命案,而且还是国企改革的背景,这一旦影响闹大,绣城这一届班子有多少政绩都是白搭。一准要被追究责任。就算没有这个事情,在江大桥即将调任的档口里,他何夕分管的工业口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他还想当什么市长?说不定副市长都没得做了。

“那好。立刻取消下岗工人的命令,让他们重新回去上班!”赵培德眼睛一立,认真的说道。

“这不可能!”即使是背上了这么大的压力。何夕也丝毫没有犹豫的回绝了赵培德的要求,他苦口婆心道:“赵老。你也是老党员了,不只是精铸厂的老厂长吧?如今国家困难。下岗减员是必须进行的改革。全市上百个企业,个个都有下岗的工人。咱们的绣纺上万名工人,还不是说破产就破产、说下岗就下岗了?我今天给您开这一个口子,明天我办公室门口就能挤满了人!”

“那你还说什么解决问题?”赵培德并不领何夕的解释,这种陈词滥调他听的多了。

他赵培德顾全了一辈子大局,顾到最后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都要没了,还怎么让他顾全大局?为了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对得起奉献了一辈子青春年华的老同事,他的背后早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你看这样行不行……”何夕拉着赵培德小声的说道:“我手里还有一笔职务机动资金,本来是为了应付重大事件使用的。我可以把这笔钱划到精铸厂来,专门用于对下岗职工的补偿,您看成不成?”

哪成想何夕刚说完,赵培德眼睛一立,怒道:“何市长,你作为上级领导,怎么能说这么没有原则的话?我们要的是精铸厂能活下去,而不是自己那点补偿!你看看王铁军下岗的都是些什么人?全是厂里的业务骨干,这样本来还能勉强维持的工厂,立刻就不能开工了!我们工人阶级劳动光荣,按劳取酬是基本原则,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闹事的投机分子吗!”

何夕哪想到赵培德的反应这么大,顿时闹了个灰头土脸。尴尬的笑道:“赵老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不管你是什么意思,你是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按理说我应该尊重你的决定。但你这只是在缓和矛盾,而不是在解决矛盾,有你这么工作的吗?”

“赵老,市里也有很多难处,现在整个中国都有很多难处——”何夕仍然尽心尽力的劝道:“但为精铸厂下岗职工解决问题的心情是不会变的,要不您说个办法?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我能做的道的我都认了!”

何夕这反将一军,赵培德动了动嘴,发现这个局面即使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倚老卖老道:“我又不是市长,我不管,这事儿得你来想想办法!”

赵培德老小孩似的做法让何夕气也不好笑也不好,摊手道:“如果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那我还用这么为难吗?”

“何市长——”

周硕见两人在那里说个不停,自己渡步走了过来。听到他们的无奈之语,突然插进话来。

“我有一个办法解决精铸厂的问题,不知道两位愿不愿意听我说说?”

周硕的话让何夕和赵培德愣了愣,随即便都欣喜若狂起来。何夕是知道周硕商业才能的,他若说有办法,那就说不定是真的有办法。而赵培德是知道泛翰集团规模的,如果能被泛翰集团收购了,那精铸厂可就不愁没有好日子过了。

何夕原本以为周硕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没想到他竟然会一手插到这种麻烦事里来,当即振奋的点头道。

“周总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我们一定认真考虑!”

“呵呵,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办法。”周硕摇了摇头,笑道:“何市长应该听过泛翰广场的项目吧?如果我们把地址选在精铸厂,不知道市里的意见如何?”

何夕眼睛一亮,精铸厂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太差。距离市中心虽然远,但不远处就是城区的主干道,两三个路口之后就是老城区的精华地段。而精铸厂自身的位置在小凌河穿过绣城的河套地区,地势平整、视野开阔,只要绣城经济持续发展,未来增值的潜力可以说是非常大。

像泛翰广场这样的大项目,如果选择在老城区进行拆迁,必然会导致成本几何级数上升。而选择老城区的近邻开发新的商业圈,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周硕这么一说,何夕也很快抓住了精铸厂地理位置的优势。

“以我来看,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何夕大点其头,爽快的说道:“只要周总有意想买,精铸厂卖给你们就是!”

说完,他回头看向赵培德问道:“赵老,如果精铸厂出售给私人经营,您有什么意见没有?”

“别人嘛,我不好说。”赵培德仔细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周硕,点头道:“不过周总和泛翰集团这样的杰出企业家,我没意见!”

“太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何夕拉着周硕的手,感动的说道:“真是太谢谢周总了,为我们市府解决了大问题啊!”

周硕愣了一下,被何夕晃了晃手这才醒了过来,苦笑不得的说道:“何市长误会了,我没说要收购精铸厂啊,我只是说希望把泛翰广场建在精铸厂的地皮上。我的主业是电子产业,让我做这种传统工业项目,这不是串行了吗?就算我收购了精铸厂,也是要把工人都下岗、工厂直接解散,然后再利用地皮开发房地产项目……”

“啊!”赵培德急道:“那怎么行!这样的话我绝不同意!”

“我原本看你还有些正义感,以为周总起码人品还不错,没想到你也是这种唯利是图的商人!”赵培德指着他鼻子,沉痛的说道:“真是我瞎了眼,怎么会对你们这些万恶资本家抱有希望。”

周硕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了一下。好么,刚才还说是杰出的企业家,一转眼就变成万恶的资本家了……

“赵老,您误会了。”周硕摆着手,苦笑道:“我只说如果精铸厂放在我手里我会这么做,但我只是想买这块地,精铸厂完全可以择地重建啊!”

“而且,我有一个思路,如果精铸厂能够采纳,说不定这就能浴血重生呢?”

第四百一十六章国企

“实际上,精铸厂的问题,同时也是绣城、乃至中国绝大多数地方国企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只是‘工厂’,而不是企业。”

周硕看了看周围,干脆在马路牙子上坐了下来。而何夕和赵培德两个人,就好像听课的小学生似的,自然而然、全神贯注的蹲在了他的对面。

“工厂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自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出现普遍的经营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你们看,南方好多乡镇企业都能赚钱、都能发展壮大,那难道我们东北这些企业差什么吗?”

“不,要我说都是中国人,一张嘴一双眼。为啥人家就能赚到钱,我们的国企就要成批的倒闭、破产?不是人的问题,那就是体制的问题。现代企业不是把产品生产出来就行的,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为主的经济,产品想变成商品,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的国企,恰恰是缺少了这个过程。竞争力比不过那些小企业,并不是我们的产品不行,而是我们的商品不行。”

周硕探寻的看着对面的两人,见他们低头深思起来,点头说道。

“他们是技术比我们好,还是工人素质比我们高?都不是,要我说,差就差在两点上。一是私企没有沉重的包袱,南方的私人企业没有退休工人,不用管工人的福利开支,成本上自然就少了一大截。即使技术上不如我们,但成本上却能把国企完败。”

国企的包袱大这个是目前国企公认的问题,俩人都没有什么意见的点了点头。看着他说出第二点。

“二是国企产权不明确,政府可以随意的抽取利润。而管理层也不会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经营。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被抽干。而管理层把企业弄破产,自己拍拍屁股调去别处,甚至是升官发财——”

周硕说着,还看了看不远处正在踌躇不已的王铁军,再看了看何夕,让他不由得窘迫不已。如果今天没有发生这种事情,王铁军八成,可能就会走上这条道路。最后说不定,还会因为思想开放、思路活跃、懂经济之类的原因。高升一两步。

当然,这两点多少算是当时研究国企问题的共识。这里面关键不在于发现问题,而是在于解决问题。

国企有问题国内早就发现了,但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却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初期。

即使是二十年后,国企的境况已经好转,甚至被人叫做国进民退的时候,这两个问题也不能说就解决了。

国企本身属于国家、属于全民的公共性质,和它作为企业本身追求利润的本质是冲突的。这也就让它偏公共服务的话。利润无法保证。偏盈利能力的话,公共服务不能保证,负担重并非只是甩掉冗官冗员和退休职工就行的。

“所以,想从根子上解决国企问题。必须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完全竞争领域里国企是比不过私企的。”周硕的目光炯炯有神,注视着何夕说道:“国企改革究竟怎么改。现在上面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允许犯错误的。但国企是否就只有劣势。没有优势了呢?我看不是的,起码国企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规模庞大。一家精铸厂也许价值只有几百万,但绣城的国企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