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981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981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玉国出兵桓国,所打的旗号是援助盟友风国,其实玉国自身与桓国并无过节,将士们也未必是打心眼里接受这场战争,可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桓军侵入玉国,不仅杀害许多无辜的百姓,而且还导致汤文远以及数千玉国地方军将士的阵亡,再加上唐寅不失时机的煽风点火,使得玉国出兵桓国的理由变得名正言顺,甚至变得与自身的安危息息相关,不得不去打这场战争了。
煽动和激发仇恨的因子,这也是唐寅在风国国内惯用的手法。
等到宴会过后,唐寅特意把殷柔拉到无人之处,单独谈了谈。
按照他的意思,殷柔现在应马上启程回国,但后者态度十分坚决,无论唐寅怎么说,她就是不肯,最后唐寅也被执拗的殷柔*得没办法了,只好勉强同意她留在军中,但是他也要殷柔必须答应他的条件,不能再与灵霜起争端,而且还必须得和灵霜吃住行都在一起。
灵霜身边有完善的保护措施,侍女、侍卫一应俱全,其中还不乏出类拔萃的修灵者,殷柔和灵霜在一起,即方便又能得到妥善的照顾的保护。
见唐寅已同意自己留下来,殷柔喜出望外,哪里还会和他讨价还价,唐寅的条件她全盘接受。
和殷柔谈好之后,唐寅又去找了灵霜,把自己的安排向她说一下,也是恳求灵霜的同意。
灵霜倒是答应得很干脆,拍着胸脯作出保证,公主的起居和安全就交给她了,不会让公主受半点委屈。
他的条件,殷柔全部接受,他的请求,灵霜也没说出半个不字,二女如此干脆,反倒让唐寅感觉很是古怪,但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不日,风玉两国联军离开大平城,浩浩荡荡的向西南进发,直奔玉桓两国的边境。行军十日,这天,风玉联军抵达玉桓边境的重镇——官丰。
官丰是边境城邑,玉桓两国的商贸要地,原本城中有许多的桓国商人,还开设不少的商铺,但现在已全被官丰的官府驱逐出去,桓人所开的商铺也被官府全部接收。
对于这种边境小城来说,城邑之所以繁华热闹那是因为两国商人、商队不断的进出,现在随着玉桓变成了敌国,商贸全部终止,城内的景象一下子变得异常萧条,即便是主街道两旁的酒馆、客栈十之八九都已关业,街上的行人少得可怜。
风玉两国五十万联军的南下,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打算从官丰这里直接突进桓国境内。两军这么大规模的异动,桓国方面又怎会毫无消息?
桓国朝廷紧急出兵,直接从都城大兴抽调出丙辰军、丁巳军两个军团以及二十万众的预备役,并由紫溪侯钱冲统帅,浩浩荡荡的北上,前往桓国北方的会亭郡抵御风玉联军。
会亭郡与玉国接壤,以面积来说,在桓国国内也属大郡,这里是平原地带,四通八达,不太适合做防守之地,但黎昕给钱冲的命令是,宁可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能后退半步。
钱冲对于黎昕的命令颇感无奈,也不太看好这场战争,让他还能稍感安心的是,会亭郡地大人多,组织地方军十分方便,另外,他只需在会亭郡拖住风玉联军一段时日,川国支援桓国的物资就能送到他这边,这也是他率军对抗风玉联军最重要的利器。
随钱冲一同前往会亭郡的还有几位川军将领,其中名气较大的是川国的中将军胡良。胡良是川国老将,善于用兵,经验丰富,性情刚烈,极为好战。
现在,桓军的每支军团当中几乎都有一名或几名川将,川将在桓军当中并没有占主导地位,主要是起辅助作用,放到现代,就类似于随军顾问。
桓军抵达会亭郡后,在郡城仙石的北面扎下营寨,以郡城做为依托,构件防御,设拒马、挖壕坑、建寨墙。紫溪侯钱冲打仗或许不怎么在行,但做起防御来绝对算上首屈一指。
他动用了大批的地方军和劳力,在仙石城的北部连筑三座营寨,营寨与营寨之间有宽宽的寨墙相连,寨墙外有壕沟、拒马,寨墙内有抛石机以及囤积的滚木、擂石,寨墙上面可以并排站五、六人。
三座营寨连同寨墙,呈半环形把郡城北面包裹住,一旦有敌军来犯,三座营寨就是一条坚固的防线,而郡城就是最强有力的后援,可以把物资、补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
钱冲所做的这些准备,让胡良嗤之以鼻,别看这位老将一大把年纪,但好战之心比年轻人还盛。在胡良看来,与其动用这么多的地方军和劳力构建防御,还不如把他们统统编入到己方的军队当中,主动出击,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击溃风玉联军,并趁势把战争的焦点推到玉国境内。
让战火烧在敌国境内,保证本土的太平无事,这才是上兵之策。
钱冲和胡良的意见相左,他不认为己方现在具备主动进攻的实力,只要能顶住风玉联军的南侵,那自己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他的准则一向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然,这在胡良看来就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还没等开战,桓军统帅和川军将领的作战思路就出现了极大的分歧。
对于桓军在仙石一带的筹备,风军探子也是探查得清清楚楚,探报一份接着一份传回到风玉联军所在的官丰。
看着传过来的敌军防御图,唐寅、灵霜以及风玉两国的将领们无不感觉头大。其实他们不怕桓军主动出击,打一场正面交锋,怕的就是桓军像现在这样的龟缩防守。
这一支几十万人的桓军缩在仙石城内外,己方想强攻下来,那太难了,而且还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伤亡呢。
唐寅召集风玉两军的众将,做了一次紧急的磋商,商议此战到底要如何来打。
玉国大将石宵提出来,强攻桓营,他的理由是敌人的正规中央军只有二十万,其余的军兵,要么是预备役,要么是地方军,并不足为虑。
听完他的意见,别说梁启和子缨连连摇头,就连玉将百里屠的脑袋也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连声说道:“不妥、不妥!钱冲其人,极善守战,看探报,他在仙石城所做的防守也完善得七七八八,我军若是强攻,非但难以取胜,只怕还要伤兵损将无数啊!”
石宵还想要争辩,唐寅抢先说道:“百里将军所言有理,强攻非上策。”唐寅议事,一向讲求效率,在不可行的战术上,他不想多浪费时间做讨论。
听唐寅已明确否决了自己的意见,石宵张开的嘴巴立刻闭上了,到了嘴边的话也咽了回去。吴广接道:“据报,桓军的营寨是由木土混合而成,想以火攻取胜,怕是也不行了。”
“而且营寨之外又有拒马又有壕沟,骑兵、步兵皆难以推进。”“若是我们绕开桓军的营寨,直取郡城仙石呢?”
“现在桓军是以营寨做盾,以郡城做依托,我军若是绕攻仙石,那么桓军便会以郡城做盾,以营寨做依托,以其郡城的城防,肯定要比营寨坚固得多,也要难打得多啊!”
众将们你一言,我一语,做着讨论。钱冲在仙石一带的布防可不是孤立的,环形的营寨和郡城可谓是遥相呼应,无论攻击哪一边,另一边皆可作为后援。
人们商议了好半晌,也没议出太好的破敌之策。正当他们冥思苦想的时候,沉默良久的唐寅突然开口说道:“既然打不下来,那我们就不要去打它,绕过去!”
他一句话,把众人都说愣了,绕过去,绕到哪里去?


第561章
唐寅环视众将,沉声说道:“桓军耗费几十万的人力,日夜兼工,在仙石北面建筑起一道这么完善的屏障,它防的是什么,是防我军南下,它怕的是什么,是怕我军直取桓都。既然如此,我军就逆其道而行之,放弃南下,改向东进军。”
“向东?”众将同是愕然。
梁启愣了片刻,眼睛一亮,笑道:“向东是个好办法!向东可直扑安桓边境,现在百战军在外,我军在内,我军可以与百战军打一场配合,夹击桓国在安桓边境所囤积的重兵!”
对啊!现在桓国最主要的兵力差不多都在安桓边境,己方若是能与百战军来个东西夹击,歼灭安桓边境的桓军,然后两方再合兵一处,南下取桓都,谁还能抵挡得住?
众将们想明白这一点,无不是面露喜色,同是也在心中暗赞唐寅的才思敏锐。其实唐寅的战略眼光并没有那么深远,只不过是脑中灵光一闪一下子想到了著名的马其诺防线罢了。
既然打不了,就想办法将其避开,向西绕行,耗费时日,即无意义也延误战机,所以只能向东绕行,既然要向东,正好可以接近安桓边境,与百战军汇合一处。
正当人们兴奋不已的时候,百里屠皱着眉头说道:“我军向东绕行,桓军也必然会看明我军的意图,出兵来袭怎么办?”
唐寅笑了,说道:“那不正是我军想要的吗?我们不怕敌军主动来攻,怕就怕敌人缩在城墙、营寨后面,与我军打防御战!”
“恩!”众将闻言,无不大点其头,百里屠想了想,也表示赞同地说道:“风王殿下言之有理!”
在唐寅的主张之下,风玉联军很果断地改变当初的战术,放弃南下,改向东进军,同时派出天眼和地网的探子,把情报传给百战军,让百战军做好准备,和己方夹击桓军。
风玉联军制定完战术的第二天,大军开拔,离开官丰,南下突进到桓国境内。五十万的大军,对于桓国的边境城镇而言,连点些微的抵抗都作不出来,相继被攻占。
驻守于郡城仙石的桓军统帅钱冲听闻消息后也紧张起来,赶紧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严守郡城和外围营寨。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风玉联军进入桓国境内后并没有再趁势南下,而是转头向东进军。
风玉联军的这个举动让钱冲大感意外,当然,从内心来讲他也长松了口气。不管风玉联军要去哪,只要不来打自己的仙石,不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南下,那就和自己没干系了。
钱冲这位桓将对于进入桓国境内的风玉联军能视而不见,放之任之,倒是川将胡良受不了了。他主动来找钱冲,向他提议,现在应马上出兵,进攻风玉联军。
听闻胡良的提议,钱冲眼睛瞪得好大,以‘你疯了吗’的眼神审视胡良,摇头说道:“胡老将军不会看不出来风人和玉人的伎俩吧?他们现在就等着他们主动出击呢,好能和我们打一场正面决战,我岂能中他们的诡计?”
胡良闻言,鼻子都差点气歪了,如此怯战,还哪里有半点一军统帅的气魄?
老头子咬着牙说道:“我只看出风人和玉人要去往安桓边境,要与百战军联手夹击桓国于边境的屯兵,如果现在不出兵阻拦,让风玉联军顺利抵达边境,钱将军,你可知其后果?”
钱冲笑了,淡然说道:“不管胡老将军分析的是对是错,就算是真的,风玉联军要去往边境,那也是连平侯和南亭侯的问题,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身为同袍,还何分彼此?”
“我只知道,我现在若出兵,一旦战败,导致会亭郡失守,大王责罚的会是我,而不会是他连平侯和南亭侯。”钱冲冷笑着说道。
他这么讲,胡良都无言以对了,或者说是无话可说了,对这么一个贪生怕死又自私自利的小人,他还能说什么?
沉默了许久,胡良重重跺了一下脚,低吼道:“钱冲,我会如实把会亭郡这边的情况呈报于桓王殿下,请桓王定夺!”
“传报官就在外面,胡老将军,请恕我不送了。”他耸耸肩,并随意地挥了挥手。钱冲就是这么一块滚刀肉,水煮不烂,雷打不动,你爱咋咋地,反正他自己就是我行我素。
胡良气呼呼地拂袖而去,不过老头子心里也明白,现在传书给黎昕,肯定是来不及了,他令人赶快传书给安桓边境的连平侯金胜和南亭侯姜阳,提醒他二人风玉联军五十万众已向他们那边挺进,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也在书信中提到钱冲不肯出兵相助的事。
他这边的传书送到安桓边境金胜和姜阳的手上后,二人大吃一惊,五十万的风玉联军向自己这边来了,而自己此时正与三十万的百战军和二十万的安军对峙,等风玉联军赶到,己方岂不是要对面百万敌军的合围?
目前,金胜麾下的桓军有四十万,姜阳麾下的桓军有二十万,合计也是六十万众,但这么多的兵力想要与风、玉、安三国组成的百万大军抗衡,仍旧不太现实。
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金胜和姜阳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
同为桓国的四大军侯,他二人对钱冲再了解不过了,想等着钱冲来救援,那算指望到南天门去了,就算己方的将士们都死光了钱冲也不会派来一兵一卒,此战只能靠他们自己。
要战,以他们的实力定然打不过三国联军的夹击,要撤,那就更不行了,一旦撤离边境,就等于把青云侯陆辰为首的四十万桓军扔在安国境内,没有援军,没有补给,这四十万的大军连同陆辰在内,都得交代在安国。
战不能战,撤不能撤,金胜和姜阳现在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
关键时刻,还是川国的上将军高维给他二人出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