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701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701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蔡圭全部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张荣收了风国探子的金银之后,便开始绞尽脑汁地琢磨如何圝在邵方面前提出更换西山郡郡首的事,怎么讲能让自己的提议不显得太唐突。
事有凑巧,没过两天,西山郡方面正好传来消息,称邵誉已把邵俊接进凤阳城,但即未杀他,也未捉他,还以上宾之礼待他。这个消息对旁人而言或许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张荣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朝堂之上,他就此事弹圝劾邵誉。“大王,邵誉胆大包天,公然收留钦犯,其心已昭圝然圝若圝揭,大王应严圝惩此贼啊!”
邵誉本就是邵方的眼圝中圝钉、肉中刺,不除不快,现在又听说他收留邵俊,心中更是不舒服。等张荣说完,他脸色阴沉着没有马上表态,而是环顾左右,问道:“列为爱卿的意思呢?”
左相郭辉皱着眉头说道:“邵誉是该死,不过……现在还不到惩治他的时候,我圝国目前两线作战,先除外患,方能再解内忧!”
邵方坐在王椅上,脸色更加阴沉难看。大将军李进也跟着说道:“末将觉得郭相所言有理,现在动邵誉,非明智之举啊!”
同在朝堂上的董盛暗暗点头,虽说郭辉和李进都是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但至少头脑还没想张荣那么简单。
“大王!”张荣拱手说道:“现在邵誉已不是内忧,而是我圝国的外患了。”
“此话怎讲?”邵方身圝子前探,眼睛眨也不眨地问道。
张荣说道:“邵俊已住进凤阳,而这时候风军又恰恰放弃攻打西山郡,调转矛头,继续向南推进,完全不顾西山郡这个后顾之忧,这是不是太不合常理了?”
呦?听他这么一说,在场众人同是一怔,对啊,风军的举动确实有些反常。李进边寻思边喃喃说道:“张大人说的也有道理。风军的作风向来都是有仇必报的,这次攻打凤阳,听说只一仗打下来就损兵折将数万之众,风军不做第二次进攻就草草撤退,继续南下,实在匪夷所思,也不是风军的风格。”
“哼!”张荣哼笑一声,说道:“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邵誉已倒戈向了风国,他已做了我莫国的叛圝徒,如若不然,他怎么会那么隆重地接待邵俊,风军又怎么会那么放心地继续南下?俗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各位大人、将军都应该到民间走一走、听一听,邵誉向风国投降的事已不是秘密,只有我们还蒙在鼓里呢!”
啪!
邵方拍案而起,厉声喝问道:“竟有此事?”
满朝的文武大臣们皆被吓得一哆嗦,李进不敢隐瞒,结结巴巴地说道:“民间确有邵誉投降风国的传言,只是传言毕竟是传言,未必可信,所以,臣等也未敢向大王禀报……”
没等他把话说完,邵方已气得七窍生烟,大吼道:“是不是要等到邵誉领着风军打到本王的眼皮子底下你们才来向本王禀报?”
扑通!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齐唰唰地跪倒在地,连声说道:“微臣不敢,大王息怒,微臣不敢!”
“不敢?若非张大人今日提起,本王到现在还不知情呢!”
“可是,朝圝廷确实未收到西山郡倒戈的传报!”
“西山郡之所以没有明目张胆地宣扬倒戈,向风国投降,那是因为邵誉在怕。”张荣冷笑着说道:“天助我大莫,让韩忠和元恬两位大人率领我军十五万众先一步驻进凤阳,邵誉定是顾虑韩大人和元大人,怕在城中打内战,所以才把投降一事压了下来,没敢立刻宣布。臣想,等到风军平定西山郡周边郡县,定会调转矛头,与邵誉里应外合,围剿韩大人和元大人一部,所以,大王,我们不能再等了,先下手为强,必须立刻罢圝免邵誉的官圝职,永除后患。”
这话算是说到邵方的心坎里,后者边听边连连点头,等张荣说完,他对左右道:“这才是本王要听的金石良言,你们也该向张大人多学学了。”
众文官、武将被邵方说得面红耳赤,一各个搭拉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
旁人不敢说话,但是董盛敢,现在莫国朝堂之上唯一敢顶撞邵方的也只剩下董盛了。老头圝子跨前一步,大声说道:“大王,邵誉到底有无向风国投降还未可知,怎能草率罢圝免邵誉的官圝职?如果邵誉未降,大王的罢圝免就等于是在*邵誉倒戈向风国,还请大王三思啊!”
“事情已如此明显,你还在替他说话,董盛,你到底有何居心?”邵方气得脸色涨红,双手按着桌案,近乎于咆哮地大吼道。
“大王,臣是进忠良之言,不想眼睁睁看着大莫的江山毁于一旦……”
“大胆!”仗着有邵方撑腰,张荣怒指董盛,暴喝道:“董盛,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众指骂大王是昏圝君?!”


第150章
董盛理都不理张荣,对邵方意味深长地说道:“大王,微臣当初能诚心诚意的助大王成就大业,现在又怎会反过来害大王?目前我国的局势虽未到岌岌可危的程度,但也不乐观,西山郡对我国极为重要,绝不能生乱,在没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大王不可草率做出决定啊!”
老头子的一番肺腑之言令邵方冷静了不少,后者原已站起的身形又慢慢坐了下去,皱着眉头,良久无语。
见事情似乎还有转机,董盛急忙又道:“大王,既然韩大人和元大人现在都在西山郡,何不传书于两位大人,问清楚个究竟之后再做定夺呢?”
张荣吸气,如果问清楚了自己恐怕也就找不到弹劾邵誉的理由了。他立刻站出来反对,大声说道:“邵誉叛国,已成事实,何须再询问韩、元两位大人?我看董相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吧!”
董盛怒视张荣,咬牙切齿地说道:“佞臣贼子,休想乱我大莫朝纲!”
张荣老脸涨红,还要说话,这时候,邵方摆摆手,看看董盛,又瞧瞧张荣,眼珠转了转,淡然说道:“也好,飞鸽传书西山郡,一去一回也用不了几天,暂且按照董相的意思办吧!”
“可是大王……”
邵方摆摆手,道:“不要再说了。董相,本王就信你这一次,也希望你不要让本王失望!”
不管邵方看董盛多不顺眼,但当初在他最危难的时候,董盛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而且他能取得王位,董盛居功至伟,在邵方的心里,董盛还是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不然的话,董盛三番五次地顶撞他,以邵方的性格,早把他杀了。
见邵方最终接受了董盛的献策,张荣心凉半截,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如果邵誉真倒戈向风国的话,韩忠和元恬一定会第一时间传书给朝廷,禀明真相,可现在朝廷根本没收到二人的传书,说明邵誉的倒戈仅仅是谣传而已。
罢免不了邵誉的官职倒没什么,可惜的是风国细作答应给他的九千两黄金也一并泡汤了,这才是最让张荣扼腕叹息的事,他看着董盛,恨得牙根都痒痒,拳头握得紧紧的。
邵方亲写的飞鸽传书很快传到凤阳韩忠的手里。韩忠看完邵方的亲笔书信,心思急转,邵誉到底有没有倒戈向风国,其实他也说不清楚,西山郡上下皆为邵誉的亲信,人家商议事情的时候根本不让他参与,邵誉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韩忠并不了解,不过有件事他可以肯定,那就是邵誉对朝廷的忠心并不可靠,对风国也带有献媚之意,不然他不会每天都好吃好喝地款待邵俊和蔡圭,尤其蔡圭还是风国的官员。
可以说在韩忠的潜意识里,早已把邵誉当成随时可能叛国的罪臣看待。
如果没接到大王的传书也就罢了,既然现在大王主动来问,他觉得自己也就不用再客气了。
在他写给邵方的回书当中,也没什么好话,大书邵誉不忠不义,在叛徒邵俊和风贼蔡圭面前摇尾乞怜,与风军的关系暧昧不清。
在接书和回书这件事上,韩忠未和元恬做商议,甚至连提都未提,并非他不信任元恬,而是觉得元恬这人胆量不行,前怕狼,后怕虎,因为现在己方身处于邵誉的地头,就处处谦让退避,让他知道大王的传书,怕会耽误大事。
韩忠这封自作主张的回书,等于是直接给邵誉定下了叛国之罪。这封回书传到镇江,等邵方看罢之后,勃然大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桌案都踢翻了,他拿着韩忠的回书,直接走到董盛面前,把书信狠狠摔在董盛的脸上,咆哮道:“董盛,现在你还敢说邵誉未叛国吗?”
董盛满面惊讶,颤巍巍地捡起书信,仔细查看,等他看完之后也傻眼了,旁人的话未必可信,但韩忠的话不能不信,韩忠就是一典型的书呆子,对邵方对朝廷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他的脾气又倔又硬,如果不是出于他本意,就算打死他也写不出这样的信。
难道,邵誉真在这个关键时刻倒戈向风国了?可是不对啊,如果邵誉真的叛国,韩忠为何不及早传书说明此事?为何要等到大王询问的时候才说明?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回事?
经验那么老道、头脑那么精明的董盛也被韩忠这封回书搞迷糊了。
张荣虽然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回事,但他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急忙说道:“大王,臣早就说邵誉已叛国,但董相偏偏误导大王,拖延时间。大王,事不宜迟,趁韩大人和元大人都在凤阳,赶快罢免邵誉的官职,如果有机会,还可让两位大人直接把邵誉擒下,押赴到镇江,交由大王处置!”
“恩!”邵方连连点头,说道:“张爱卿说得对,立刻传书给韩忠、元恬,让他二人找机会捉拿邵誉,能留活口自然最好,若无机会,其将斩杀亦可,事成之后,本王重重有赏!”
完了!董盛听完,心中忍不住哀叹一声,西山郡虽然偏居西北,但境内郡军却有二十万之众,有这二十万精锐之师的存在,对风国而言始终是个隐患,始终会有后顾之忧,现在大王要杀邵誉,等于是把这二十万的精锐全部送给风国,北方将再无重兵能与风军抗衡了。
“大王啊,邵誉不能抓,更不能杀啊……”董盛喃喃说道。
“住嘴!”不听董盛说话还好点,一听他直到现在还说不能动邵誉,邵方气不打一处来,手指着董盛,憋了半天才骂出三个字:“老匹夫——”
“滚!滚出去!朝堂之上,本王再不想见到你!”
这是邵方第二次当众把董盛驱逐出朝堂,而这时候的董盛也真有些心灰意冷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最高兴的莫过于张荣了。
散朝之后,他赶快乘车回府,找来扣押在府内的梁仁,然后把邵方欲捉拿邵誉之事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梁仁听后也十分高兴,随即写了一封书信,让张荣派家丁拿着书信到城内有名的酒馆里去找刘阳,刘阳看过书信,自然会送来金票。
张荣按照梁仁的意思,派心腹家丁去往酒馆,不用家丁找刘阳,后者主动找来,看过家丁带来的书信后,连连点头,让人取来一只木盒,乐呵呵地跟随家丁去往张府。
刘阳见到张荣之后,把木盒交给他,后者打开一瞧,里面都是一张张百两黄金的金票,不多不少,正好九十张。张荣心满意足,正想把梁仁和刘阳二人打发走,可梁仁却不肯离开,还要继续住在张荣的府上。
张荣闻言,眉头大皱,冷冷说道:“本官已经向你们说了,就和你们合作这一次,你赖在本官府上不走是什么意思?”
梁仁笑嘻嘻地说道:“张大人,没人会嫌自己的钱多吧?只要张大人肯继续与我们合作,我敢保证,还可以给张大人带来更多的金银珠宝,不仅够张大人一辈子锦衣玉食,就连子孙后代都可以荣华富贵一生。”
张荣的眉头皱得快要拧成个疙瘩,但是也没有直接拒绝。
梁仁又皮笑肉不笑地继续说道:“何况,张大人也不希望我们这次合作的事情传出去吧?要是万一传到莫王殿下的耳朵里,张大人不仅自己的脑袋保不住,就连家人,恐怕也都会受到牵连呢!”
张荣大怒,一把把梁仁的脖领子揪住,怒声道:“你威胁本官?”
“呵呵,小人只是个平头百姓,怎敢威胁张大人你呢?小人烂命一条,张大人身娇命贵,不会和小人一般见识吧?”
张荣抓着梁仁,许久许久,最后,慢慢放开他的衣服。现在就算杀了梁仁和刘阳也没用,风国安插在镇江的细作也不可能只他俩两个人,背后的同党不知道要多少呢,事情一旦传开,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啊!
梁仁若无其事地整了整身上的衣服,说道:“既然张大人能和我们合作一次,又何必在乎合作第二次呢?何况,我们的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张大人也没吃什么亏嘛!”
张荣咬牙问道:“你们还要我做什么?”
梁仁摇头,含笑说道:“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我家主子若真有事相求,肯定会让张大人第一时间知道的。”
张荣心中的火气渐渐变成无奈,原本僵硬的身子也慢慢软了下去。一步走错,步步皆错。正处于敌对的两个国家,人家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象张荣这种身居高位的‘大鱼’?
莫国朝廷这边还没把捉拿邵誉的密令发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