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675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675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帐里,以纪怜烟为首的侍女们早已布置妥当,就连床榻都焕然一新。
唐寅走到床榻前,拍拍一尘不染的被单,含笑说道:“怜烟布置得不错。”
“多谢大王夸奖。”纪怜烟说话时看眼快躲到墙角去的灵霜,面露担忧之色。
她清楚事情的原委,唐寅和灵霜之间毫无感情,反而还充满了对彼此的仇恨,而灵霜又有一身不俗的灵武修为,万一在行房时她突然出手偷袭,恐怕大王有性命之忧。不过这话又不好直接说出口,纪怜烟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唐寅问道:“怜烟,听说我身边的很多侍女都是你找来的?”
纪怜烟是唐寅的女官,对唐寅身边的侍女有调动的权利。
她投靠唐寅的时间较晚,对侍女们也不是很了解,双方之间有很深的隔膜,加上逆风流的出现,她得保证唐寅身边的绝对安全,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纪怜烟陆续更换唐寅身边的侍女,换上她信得过的人,其中许多侍女都拥有灵武修为,是她从逍遥门里拉过来的。
现在突然听唐寅问起此事,纪怜烟面色顿是一正,急忙应道:“是的,大王。”顿了一下,她又疑问道:“大王对婢女的做法不满意吗?”
“不!”唐寅笑了,摆摆手,说道:“既然我任命你为女官,就相信你的为人和能力。”
纪怜烟心中一暖,施礼道:“婢女多谢大王信任。”
唐寅伸手一指灵霜,说道:“挑出两名能力出众的侍女,以后留在玉王妹身边,专门服侍她。”
原来大王是这个意思!纪怜烟松口气,应道:“是!大王!”


第111章
纪怜烟向两旁的众侍女瞧瞧,点道:“小青、小红,你二人以后就是……玉王殿下的贴身侍女了。”她本想称呼灵霜为夫人,但唐寅根本没册封她夫人的称号,纪怜烟只能继续用玉王来称呼她。
名叫小青小红的两名侍女年纪都已不小,接近三十,在风国王府的侍女当中,她二人已算是年长的了。她俩本是逍遥门的弟子,纪怜烟担任唐寅女官之后,第一批从逍遥门里拉过来的亲信中就有她二人。
见唐寅要在自己身边安插两个眼线,灵霜皱起眉头,沉声说道:“我有专门服饰我的侍女。”
唐寅笑道:“我不会剥夺你的侍女,但我的侍女必须得时刻在你身边。”说着话,他又回头喝道:“阿三阿四!”
“在!大王有何吩咐?”随着帐帘挑开,阿三阿四从外面走了进来。
唐寅说道:“你二人把玉国的大臣们统统请来,对了,还有那个扬武将军。”
“是!大王!”阿三阿四领命而去。
灵霜在旁有些茫然,唐寅不是要和自己入洞房吗?找来自己的大臣做什么?难道……他想洞房的时候让自己的大臣在旁观摩……想到这里,别说灵霜的脸变成红紫色,就连脖子和身子也红的象煮熟的大虾。别人或许不会做出这么变态的事,但现在怒发冲冠的唐寅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灵霜对唐寅不敢抱太高的期望。
“你……你要干什么?”灵霜紧张地怒视唐寅,结结巴巴地问道。
唐寅不明白她在羞涩什么,又在紧张什么,挑了挑眉毛,反问道:“你认为呢?”
“你……”灵霜接不下去,脸色变的更红。
“哼!”唐寅嗤笑一声,懒着再理她发神经。
时间不长,玉国的大臣们包括身负内伤脸色苍白的许问枫被阿三阿四二人带了过来。
进入帐内,众人看到灵霜,无不是面露关切之色,纷纷问道:“君上没事吧?”
灵霜只是略微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很好,然后举目看向许问枫。
无须开口说话,两人只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汇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许问枫知道灵霜在关心自己的伤势,他摇头苦笑,低声说道:“君上,末将无事。”
“那就好。”灵霜欣慰地点点头,嗓音沙哑地说道,话音刚落,眼泪已掉了下来。
“霜……君上!”许问枫心如刀绞,本想上前,但最终还是紧紧咬住嘴唇,退后了两步。
这时候,即便是原来反对灵霜和许问枫结合的大臣们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如果他们能早些同意君上的婚事,又岂能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他们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灵霜倒是不怨恨大臣们,毕竟他们当初也是出于对玉国的忠心才反对自己和问枫在一起。她环视众人,说道:“我走之后,玉国王位传于我弟灵寒。灵寒年幼,贪玩成性,还望各位大人能尽心辅佐。”
此话一出,在场的玉国大臣们无不落泪,灵霜能为了玉国,牺牲自己,这又何尝不让众人深受感动呢?
听她话中的意思,象是在交代后事了,唐寅翻了翻白眼,嗤笑出声。
人们的情绪本就处于悲愤交加,听闻唐寅的嗤笑,纷纷向他怒目而视。许问枫更是怒指唐寅,厉声喝道:“唐寅,你若胆敢不善待君上,我必找你……”
“省省吧你!”唐寅嘴角挑起,看都没看他,转头瞧向灵霜,问道:“玉王妹为何要禅位于兄弟?”
灵霜气得牙根痒痒,为何要禅位,还不是被你*的?她瞪着唐寅也不言语。
唐寅乐了,说道:“你以为我会带你回风国?”
灵霜一怔,满面的茫然,难道不是吗?
“别做梦了,凭你也配?!”唐寅笑吟吟地说道:“你不用交代后事,也不用禅位于旁人,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继续做你的玉王,不过,你不要忘记,你已是我的妻子,若是与他人做出苟且之事,丢的也是你玉国的脸面,你的国民也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君主而蒙羞。以后,我的两名侍女会每月检查你的身子,若非完璧之身,那么,你的丑行将被公之于众,受天下人耻笑。”
顿了一下,唐寅向前倾了倾身,幽幽说道:“以后你还会和你的心上人天天见面,但你二人却永远也不能结合。近在咫尺,却永远也得不到,这应该就是天下间最遥远的距离了吧?!哈哈……”说完话,他快意地仰天长笑。
他的话,令在场的众人都有些傻眼,即便是灵霜也没想到唐寅会想出这样的手段来报复自己。“你……”
“我会让你每个月都品尝到受人凌辱的滋味!”唐寅在灵霜的耳边说完话,挺直身躯,向帐外一指,沉声喝道:“滚回你们玉国去!”
见灵霜没有动,玉国的大臣们也愣在原地一动不动,唐寅凝声问道:“怎么?你们是不想回玉国,要随我去风国?”
一句话惊醒在场众人。首先回过神来的是灵霜,她冲着唐寅厉声喊道:“你不能这样对我?”每月都要被唐寅安排的那两个侍女检验身子,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加羞辱的了。
“这已经是我对你最仁慈的做法了。”唐寅温柔地托起她的下颚,但却残忍无比地说道:“本来,我打算把你赏给军中的兄弟们,但一想到老天恩赐你一张这么漂亮的脸蛋,实在不忍让它白白糟蹋,除非,你想让我这么去做。”
灵霜激灵灵打个冷战,脸色苍白地看着唐寅。
“在我没有改变注意之前,赶快走吧。”唐寅不耐烦地挥挥手,象是在赶一群苍蝇。
灵霜深吸口气,又直勾勾地盯着唐寅半晌,最后什么话都未在多说,把心一横,转身向外走去。灵霜一走,玉国的大臣们也纷纷跟了出去。
他们前脚刚走,卢奢从外面快步进来,到了唐寅近前,低声问道:“大王就这么把玉王放走了?”
“不然呢?就算把她带回风国,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唐寅幽幽说道:“灵霜已决定禅位,另立新君,即便带她回风国,也毫无用处。”
这倒是!卢奢眼珠转了转,又问道:“大王,我军何时回国?”
“明日。”唐寅想也不想地说道。
“那么……还需要知会莫王吗?”卢奢面露难色。
“依你之见呢?”
“臣觉得还是应该知会莫王,也许,大王和莫王之间还有缓和的余地。”卢奢说道。
“邵方一直认为是他在关键时刻帮过风国,我们对他就要感恩戴德,处处谦让,我已容忍许久,这次我绝不退让,要战便战,我风国的敌人并不差莫国它一个!”唐寅冷冷说道。
怎能不差?有莫国在,川贞想攻风始终有后顾之忧,而若是莫国站到川贞那一边,风国再无盟友,放眼列国,皆为敌人,风国危矣。卢奢正色说道:“大王,莫国对我国至关重要,还望,大王能以大局为重,万万不可因小失大。”
唐寅一笑,另有所指地说道:“我倒是觉得,坚持与莫国结盟才是因小失大呢!”
卢奢没明白他话中的意思,满面茫然。唐寅挥挥手,说道:“好了,明天你派人去告诉邵方,就说我军班师回国。”
“臣觉得由大王亲自去最为合适……”
他话还没说完,唐寅已不耐烦地打断道:“到底你是大王还是我是大王?就按照我的意思办!”
卢奢不敢再多言,应了一声是,退出营帐。
唐寅的这次御驾亲征可谓是影响深远,也直接左右了风国未来的命运。
首先是风莫两国出现罅隙。原本两国亲密无间,同进同退,而此事过后,双方都开始往边境屯兵,互相猜忌,互相敌视,风莫联盟已名存实亡。
唐寅并没打算和莫国现在闹翻,但不代表他心里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以战养战的风国只有通过不断的战争和掠夺来寻求发展,做原始积累,这就要求风国的周边必须得有一个敌国,现在风国北方是联姻国贝萨,双方局势稳定,至少数十年内很难再发生战争,西方是提亚,现已成为风国属国,唯一还能求战的也只有莫国了。所以风莫两国的兵戈相向绝非偶然,而是由风国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其次,是唐寅和灵霜的成亲。他二人这场近似于胡闹的婚礼暂时还看不出什么,但在日后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给两国以后的融合早早奠定下基础。
唐寅或者厌恶灵霜,灵霜或许也深深憎恨着唐寅,但他二人的成亲是真实存在的,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两人已是合法的夫妻,而且此事也很快被传扬开,传到民间之后,传来传去渐渐还演变成了一段佳话。正因为两国的君主有这层关系,让风人和玉人都自然而然的把对方当成一家人,彼此都能生出一股天然的亲近感。


第112章
因为怕唐寅把自己王位得来不正的事公之于众,邵方并未下令阻止回撤的风军,不过他对这次唐寅的横刀夺爱却耿耿于怀,也埋下了报复的种子。
邵方回到莫都镇江,不久之后便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他清理的对象正是邵氏王族。为了让自己拥有绝对的正统地位,为了再无人能威胁到自己的王位,邵方对同族宗亲下了狠手。
刚开始他还装模做样的找些“罪证”来定宗室的罪,到了后来,邵方连栽赃都懒着去做,直接下令诛杀。这时候的邵方,人性中最残忍最凶狠、六亲不认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初,在邵方刚继承王位的时候就已清理掉一大批邵氏宗亲,其中包括他的弟弟邵博,不过那时候他是新君即位,需要排除异己,来巩固自己的王位,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现在他的王位已十分稳固,再去清理邵氏宗族便不得人心了。
不仅莫国的百姓怨声载道,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大多表达反对。许多大臣上书邵方,劝他不要对同宗的王室下毒手,毕竟在关键时刻,王室才是邵方最有力的支持者。君主再圣明,也需要有人来帮衬,滥杀宗室,到最后剩孤家寡人一个,悔之晚矣。
大臣们的劝谏是没错的,也是出于忠心和好意,但现在的邵方一个字都听不进去,见上书的大臣越来越多,邵方一怒之下,连斩三名上书劝谏的大臣,并且传令全国,谁敢包庇王室宗亲,一律以同党论处,诛杀九族。
邵方斩杀劝谏的大臣无疑是犯了大忌,就当时的风气,无论进谏的大臣与君主的意见多么相左,君主也不能草率的处死大臣,即便进谏的只是个平民,君主也要以礼相待,否则会被扣上暴君的大帽子。而邵方显然已顾不了这么多了,他必须得永除后患,不然把柄握在唐寅的手上,他的王位随时都可能不保,他可不想自己以后都生活在恐惧当中。
邵方的疯狂行径,即便是当初鼎力助他得到王位的右相董盛也颇有微词,只可惜现在的邵方早已不是当初的邵方,哪里还会对他言听计从。
莫国的王族宗室一个接一个被邵方以种种理由或者根本没有理由的诛杀,闹得人人自危,许多宗室开始拖家带口的逃离莫国,或南下去安国,或北上去风国避难。
王族宗室的逃离,更是给了邵方斩尽杀绝的借口,他在朝堂上当众表态,现在的王室宗亲已不再是莫国的支柱,更不再是王的左膀右臂,而是莫国的蛀虫,必须得统统铲除。
这时,莫国王廷已无人再敢出言劝谏,人们对邵方的残暴也只能默默忍受着。
莫国在大张旗鼓的清理王室宗亲,而风国那边则是风平浪静,唐寅和邵方的交恶,以及与灵霜的成亲,并未给风国带来多大的波澜,倒是朝廷做了紧急的磋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