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387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387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么多的地方受袭,这么多百姓死于风军之手,魏征与风军交战不利也是事实,严初现在有些犹豫不决。如果把魏征调回来,那么谁能接替他的职务?换成旁人,恐怕还不如魏征呢,但若继续留任魏征,别说满朝的大臣们不服,恐怕全宁国的百姓也会指责自己用人不挡,导致宁人受难。
就在严初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张志弘眼珠转了转,计上心头,说道:“大王,现在渊宏将军正在回都的路上,渊宏将军不仅是我大宁的第一猛将,也是我大宁的第一智将,大王何不派人骑快马送信,问问渊宏将军的意见呢?”
“哦?”严初眼睛顿是一亮,对啊,自己怎么把长孙渊宏给忘了,此人可是极善用兵,以河东目前的局势,己方该不该与风军一战,他心里应该最清楚了。想完,严初点点头,应道:“就依爱卿所奏!”
严初派人,骑快马日夜兼程,前去西部军大营找长孙渊宏,询问他的意见。不过这时候严初忽略了一点,他以此事询问长孙渊宏就等于是白问。
当长孙战和长孙策去宁国西部找长孙渊宏,说明长孙渊虎被风军所杀的事后,长孙渊宏也哭了,他没有兄弟,从小到大和他最亲近的就是这个堂弟长孙渊虎,现在听闻长孙渊虎战死,而且还被人砍下脑袋,他心中哪能不悲愤?不过他首先问的不是哪个风将杀的长孙渊虎,而是问派长孙渊虎上战场的那个人是谁。
长孙渊虎一直闲赋在家,不可能被无缘无故的调到河东战场上。长孙策和长孙战老哥俩没明白长孙渊宏此问的意思,下意识地回答道:“自然是大王!”
长孙渊宏摇头,说道:“大王不会突然想到渊虎,定是有人向大王推荐!”
经他这么一说,长孙策和长孙战都想起来了,异口同声道:“是魏征推荐的渊虎!”
长孙渊宏听后,仰天长叹一声,含泪道:“是魏征害死吾弟啊!”
长孙渊宏是什么人,眼中不揉沙子,即便是情绪悲愤的情况下头脑依旧保持清醒,他一听就明白了,魏征是故意派渊虎上河东战场,又故意让渊虎损于两军阵前,以此来*迫自己必须得出战迎击风军。
魏征的目的是达到了,有父亲和叔父双双来请,加上堂弟惨死,长孙渊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出山,不过,在长孙渊宏的心里也默默把这笔帐记下来,恨魏征更胜于恨风军。
现在严初派人来问他魏征在河东战场有没有失误之处,长孙渊宏哪能给出理性的回答。看过严初的亲笔书信后,他连想都未想,对严初派来的使臣说道:“大人速速回都,禀明大王,魏征不适合担任阻击风军之任,我军任何一位上将军皆可大败风军,惟魏征贪生怕死之辈者不能!”
使臣听完长孙渊宏的话,吓出一身的冷汗,哪里还敢在西部军中多耽搁,立刻赶回良州,将长孙渊宏的原话一五一十的转告给严初。
朝中的大臣们说魏征指挥不利,就连远离朝廷又极善谋略的长孙渊宏也说魏征不适合,这让严初想保魏征都保不住了。最终,严初在倍受朝堂内外的压力下无奈地下旨,急召魏征回良州,全军统帅一职暂由原副统帅明啸天担任。
当严初的调令传到宁军大营,魏征看罢之后,脑袋也随之嗡了一声。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调自己回都,说明大王已不信任自己了,自己回去倒也没什么,但眼下这四十余万的大军怎么办?都交给明啸天?明啸天是世袭权贵出身,他哪里懂什么军事啊?!
“我军必败……大王误信谗言,错调我回都,要导致我宁国数十万将士惨死沙场啊……”当着送调令使官的面,魏征忍不住哀叹起来,这不仅把满朝的文武百官骂了,连严初也一并骂了。
使官当场变色,不过魏征是上将军,位高权重,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在旁冷言冷语地说道:“大王令上将军即刻回都,不得有误,上将军,我们走吧!”
魏征早已把河东之战谋划好了,自己坚守不战,有四十多万的宁军驻扎于此,风军只敢四处骚扰,却不敢对一城一镇进行攻占,等到长孙渊宏率领西部军赶到,两军合为一处,可一举反击回去,不仅能夺回河东失地,而且还能荡平入侵的风军。现在他的计划才刚刚展开,西部军距离河东甚远,这时候他哪里甘心回都?
但严初的旨意他不能不听,最终,他只好把明啸天拉到身边,一再叮嘱,己方只可坚守,坐等西部军到来,断不能出战迎敌。
听着魏征的叮嘱,明啸天颇感不耐烦,他扑哧一声笑了,斜眼睨着魏征,反问道:“魏公可认为啸天不知战?”
说白了,他是在反问魏征,你认为我不懂军事不懂战术吗?
魏征一听这话,脸色顿变,心凉半截。




第575章
在魏征看来,明啸天太过于自负,而现在的风军早已今非昔比,与其对阵,一丝一毫的马虎都不能存在,让明啸天统军,怕是要吃大亏。可是明啸天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魏征也无法再多说什么,他向明啸天拱拱手,说道:“明公好自为之,做事务以大局为重,以我军将士的性命为重!”
明啸天太讨厌听到魏征这种教导口吻的说词,以前他是统帅,他只能强忍着,现在魏征被撤职,明啸天成为全军统帅,他还哪愿意听魏征的罗嗦。这回明啸天连话都懒着回,背着走,坐到帅案后,大咧咧的一屁股坐下,脑袋扭向别处,看都未看魏征。
魏征受严初的调令返回宁都,消息很快也传到风军这边。听闻此事,唐寅大喜,这个老谋深算的魏征终于被调走了,让明啸天统军?这太可笑了。当初三水军偷袭潼门的时候,宁国方面就是派明啸天来攻的,结果此人只会强打猛攻,连点计谋都不会用,导致宁军攻城不利,损兵折将无数。现在由他来统帅四十万宁军,这在唐寅看来,简直就是天助自己成就大业。
唐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下面的众将们也十分高兴,梁启笑道:“明啸天这人是依仗权贵的家族背景才升为上将军,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宁军由他统领,我军必胜!”
战虎挺身站起,对唐寅拱手说道:“大王,我军现在就给宁军下战书吧!”
唐寅摆摆手,笑道:“不急!魏征是走了,不过想必他在临走之前也肯定交代过明啸天不可轻易出战,我们必须得想个办法引明啸天出来一战!”
“大王的意思是……”
唐寅眼珠转了转,说道:“明日,先减少我方营寨的守卫,过两天后,我军起营拔寨,退后二十里。”
“什么?”一听这话,众人都有些傻眼,最令己方头痛的魏征终于被调回都城了,但大王怎么还下令退兵了呢?见诸将都是满脸茫然,唐寅信心十足地笑呵呵道:“若不这么做,宁军又岂能上钩?”
明啸天的能力是远不如魏征,但风宁两军决战的时候他也在场,对战局看的很清楚,虽然最终己方是胜了,风军是撤退了,但己方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损失比风军还要大,可见风军战斗力之强悍远非己方能比。
他接替主帅的位置后,也是效仿魏征,严令全军将士不得私自出战。不过在魏征调走的第二天,宁军探子回报,风军大营的守卫突然减少,营中军马的*练声也比往日小了许多,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
明啸天听后暗皱眉头,令探子再探再报。第二天,探子回报,风军大营的守卫再次减少,营中的*练声更弱。等到第三天的时候,风军大营几乎都看不到几名守卫了,营中的*练声彻底消失,只剩下整理营地的混乱声。
看其架势,风军完全是一副要起营拔寨的样子。探子第一时间将情况告之明啸天,后者听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风军要起营了?前面有己方大军挡着,他们不可能西进,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可能,就是风军要撤退了?!
魏征与风军对峙那么久,风军都未撤退,魏征刚走没几天,风军就要撤退,上天也太眷顾自己了吧,竟然把*退风军的这个奇功掉到自己的脑袋上。明啸天高兴,营中的宁将们更是兴奋,这场战争终于是要结束了,入侵的风军终于是要走了。
这时候,有头脑冲动的宁将立刻起身,拱手说道:“上将军,风军撤退,正是我军主动进攻的好时机,上将军万万不可错失良机啊!”
对啊!明啸天眼睛先是一亮,但转念一想,他又摇了摇头,喃喃说道:“风军狡猾,我们不能不防啊!我军先静观其变,看风军是真退还是假退!”
“是!上将军!”
翌日一大早,明啸天还在熟睡,就听外面有人连声大喊道:“风军撤了!风军撤退了!”听闻喊声,明啸天象是过了电似的,一轱辘从床塌上爬起,连鞋子都未顾得上穿,他大步流星走到营帐门口,问外面的侍卫道:“大家都在喊什么?”
“回将军,喜事,大喜事啊!风军撤退了!风军的大营已经撤光了!”
“啊?”明啸天倒吸口气,呆立原地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急声追问道:“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风军是什么时候撤退的?”
侍卫们七嘴八舌地说道:“就是刚刚才得到的消息!”
没等明啸天继续发问,宁军探子骑马飞奔而来,到了明啸天的营帐前,从战马上直接轱辘下来,连滚带爬地冲到明啸天近前,尖声叫道:“上将军,风军已经起营拔寨撤退了,现已退出数里!”
“你可看清楚了?”
“小人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哈哈!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明啸天终于相信这是真的了,兴奋的一蹦多高,冲左右的侍卫连连挥手,说道:“快!快去召集众将,随本帅去风军的大营看看!”说完话,他率先向中军帐走去。
“将军、将军,你还没穿鞋子和衣服呢!”侍卫们急忙上前,将激动到极点的明啸天拦住。明啸天低头看了看,用力拍拍自己的脑袋,转身又走回帐内,由侍卫们协助,穿戴好盔甲,然后方向中军帐快步而去。
风军确实是撤了,原本的风军大营此时也只剩下一地的狼籍,许多不方便携带的杂物都遗留下来,显示风军的撤退很仓促。事实证明,风军并非假意退军,而是真退了,许多风将又开始向明啸天建议,追杀撤退的风军。
但是明啸天依旧没有应允,他想不明白,风军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撤退?如果不是军中出现大的变故,风军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弃,但是风军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在风军大营中,明啸天由众将们伴随,边慢步逛着,边向左右查看,希望能找到些风军撤退的线索。
走了一会,明啸天突然皱起眉头,转身问身后的众将道:“风营里怎么有股怪味?”
这时候众宁将们也都嗅到了,人们点点头,应道:“是有怪味,好象……是药味?!”
明啸天不再多问,继续前行,走出不远,他看到地上有只煎药用的坛子,明啸天急忙走上前去,蹲下身子,将坛子提起,不用放到鼻边,浓重呛鼻的药味已仰面扑来。他侧着头,以袖口掩住鼻子,问道:“谁知道风军熬的是什么药?”
宁军们只知道领兵打仗,哪里懂得医药知识?见众将皆摇头表示不知,明啸天喝道:“叫军医过来!”
时间不长,宁军中的军医被侍卫们带过来好几位,明啸天把药坛递给军医,说道:“你们来辨认一下,这里面熬的是什么药,干什么用的。”
几名军医急忙接过药坛,将里面残留的药渣滓取去一些,仔细的查看和嗅闻,过了好半晌,一名军医抬起头来,说道:“上将军,风军煎的这些药里有川芎、黄苓、党参、甘草等药。”
“哦?”明啸天精神一振,跨步上前,追问道:“这些药是治什么的?”
那名军医看了看另外几名同僚,然后语气肯定地说道:“是治疟疾的。”
治疟疾?!明啸天双眉紧锁,陷入沉思。
这时候负责宁军探子的将领突然想起什么,向明啸天急声说道:“将军,这几天末将接到不少消息,风军偷袭我国村镇的次数减少很多,但每次偷袭,都会疯抢村镇中的药物,尤其是刚才军医所提到的这些。”
他话音刚落,前面有几名宁军士卒快步跑过来,到了明啸天近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将军,前方发现许多风军留下的药坛和药渣!”
“哦?快带我去看!”明啸天眼睛大亮,让宁军士卒在前引路,他快速跟了过去。
向前走出一段,果然,在一块堆满杂物的空地上摆有数十只药坛,而且满地都是黑黢黢的药渣子。明啸天眼珠转了转,突然恍然大悟,难怪风军会突然撤退,原来是风军中疟疾蔓延,残留的药坛子就有这么多,带走的药坛子还止不定有多少呢,看来风军中患有疟疾的士卒不在少数。
这时候军医们也走了过来,查看了一番地上的药渣,纷纷点了点头,刚才说话的那名军医正色说道:“上将军,河东潮湿,而风国干燥,河东酷热,而风国天寒,定是风人初来河东,不适应这边的天气,又没有重视防御蚊虫的措施,才导致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