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284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284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没有探明对岸的情况下就草率过江,即便有上官元让这样的猛将压阵,子缨仍觉得不妥,他本想进言,可一想起几日前唐寅对自己似无意又似有意说的那句话,进言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听子缨沉默未语,唐寅笑问道:“子缨将军认为如何?”
“哦……就依大人之见!”子缨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会,还是顺着唐寅的话说道。
“好!既然子缨将军也没有异议,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都回去吧,明日一早,准备渡江!”
“是!大人!”
子缨、乐天、艾嘉三人相继告退,出了唐寅的卧房。
翌日,清晨,上官元让接唐寅之令,率领六千天渊军将士,准备乘坐木筏,先行渡江。
天渊军所做的木筏十分简陋,把七八根长长的木桩并列排好,再用麻绳捆绑结实,每只木筏充其量也就坐二十人左右,三百支木筏,勉勉强强够六千将士所用。
在上官元让临上木筏之前,子缨走上前来,低声叮嘱道:“元让将军,此次渡江可要务必小心啊,不可急进,一旦发现对岸有风吹草动,要立刻退回。”
上官元让对子缨的叮嘱有听没有往心里去,他仰面哈哈一笑,说道:“子缨将军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上官元让本就高傲狂妄,而且自投军以来,从未遇过能与其相抗衡的敌手,更是信心满满,任谁都不放在眼里。
见他这副样子,子缨就知道自己的话算是白说了,他暗叹口气,未再多言。
泮水的江面大约有五百米,百余丈,水流湍急,不易摆渡,天渊军还特别请来梨山城熟悉水性的百姓们来为其掌舵,不至于木筏被江水冲走。
上官元让登上木筏,回头望望卧于马车内的唐寅,拱起手来,大声喊道:“大人,末将去了!”
唐寅以胳膊肘将身躯向上撑了撑,然后含笑向上官元让挥挥手。后者看罢,再不耽搁,将手臂向前一摆,喝道:“进军!”
呼!
在上官元让的命令下,三百支木筏,齐齐离开江面,直向对岸划去。只见掌舵的百姓们以长长的竹竿控制木筏的方向,船上的风军士卒们则齐齐用特制的小木板划动水面,一支支的小木筏在江面滑行起来,速度也是极快的。
时间不长,木筏已顺利进入江心,对岸的一草一木清晰可见,看前方岸上风平浪静,上官元让忍不住咧嘴而笑,幽幽说道:“敌军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方敢拦我军去路,抵我军的锋芒!”
与他同乘一筏的将士们都笑了,纷纷说道:“别说对岸没有敌军,即使有敌军,只要听说元让将军亲自领兵前来,也早就吓跑了。”
将士们的恭维令上官元让笑的合不拢嘴,他正不可一世,得意洋洋的时候,忽听对岸的密林中哨音四起,还没等风军们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见一块块的巨石从林中的上方飞出,直奔天渊军的木筏砸来。
“啊?对岸有敌军!”上官元让本能的大叫一声,与此同时,他第一时间罩起灵铠,将手中的三尖两刃刀灵化。
只见密林中飞来的巨石足有二十多块,高高的砸落下来,呼啸着砸进江水里,激起的水柱都有数米之高,周围的木筏左右摇摆,上面的士卒有不少都坐立不足,失身摔入江中,人们只在江面上叫喊几声,便被江中的暗流卷入江底,失去了踪迹。
这仅仅是没有砸重的巨石,有些巨石直接就砸到木筏之上,瞬间,数名士卒被拍成肉泥,而巨石的下坠之力又岂是血肉之躯所能抵挡?巨石砸扁风军士卒之后,连带着又将下面的木筏砸碎,上面的风军连同掌舵百姓一齐掉入水中,眨眼工夫就被湍急的江水卷走。
一时间,江面上人喊马嘶,惨叫声不断,可怜众多的风军连敌人的影子都未看到,就葬身于江底。
上官元让见罢,双眉竖立,虎目圆睁,黑脸都涨成了酱紫色,他连声吼叫道:“不要乱!都不要乱!加快速度,先冲到岸上去!”
对方用的是投石机之类的武器,这种东西打远不打进,上官元让以为只要冲过投石机的射程就没事了,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上官元让所在的木筏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很快穿过江心,直向对岸驶去,眼看着以上官元让为首的风军木筏距离岸边只剩下二十余丈的距离,这时,对面的密林中哨音又起,只见无数的鹏军冲出林子,手中皆拿着缠满油布的箭支,迅速的点燃之后,乱箭齐发,向江面上的木筏射去。
看到漫天的火箭迎面而来,上官元让的脑袋嗡了一声,他来不及细想,急忙挥舞灵刀,格挡箭支,他能护住自己的身躯,但是护不住船上所有人,一轮箭雨过后,他后面的士卒已被射死数人,就连掌舵的百姓都身中数箭,掉于江里。
他这边尚且如此,其他木筏上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风军们好不容易躲过了对方巨石的猛砸,眼看着要冲上江岸,这时却变成了人家的活靶子,在木筏之上,连闪躲的地方都没有,密集又连续不断的火箭将风军士卒射到一排又一排。
更要命的是,对方的火箭钉在木筏上,将木桩也烧起来,木桩因为被水湿透,无法完全燃烧,但捆绑木桩的麻绳受不了火烧,很快麻绳就被烧断,失去固定的木桩四分五裂,上面的士卒也纷纷落水,有许多人还在江面上挣扎呼救,便被上游飘下来的木桩击中头部,惨死江中。
一时间,江面上的江水都快被风军的鲜血染红,三百支木筏,顷刻之间折损大半,随波逐流的风军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第423章 
渐渐的,连上官元让都顶不住对岸的箭雨,身上的灵铠不时被火箭击中,叮当作响之声不绝于耳。不过即便在如此情况下,上官元让仍不想后撤,还在咬牙坚持,只要能上岸,只要木筏能靠近岸边,他就有信心杀光岸上的所有伏兵。
只是在对方的箭雨下,这二十余丈的距离仿佛有十万八千里,无论上官元让怎样发号司令,就是难以靠前一步。
这时,在后方观战的唐寅已经坐不住了,他预感对方可能会有伏兵,但没想到对方准备的如此完备,连投石机这样的大型器械都已藏于林中,别说三百木筏、六千将士难以冲过,即便是三千木筏、六万将士齐上,也未必能过得了泮水。
眼睁睁看着将士们一各个的葬身江底,唐寅心如刀割,生怕上官元让再有散失,无奈之下,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上官元让还想继续冲锋,忽听身后锣声大起,他狠狠的跺了跺脚,长叹一声,喝道:“撤!”
上官元让的木筏率先调转方向,快速向南岸退回,而其他的木筏见状哪里还敢耽搁,跟随上官元让,也都齐齐败下阵来。但是现在他们想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看伏兵的脸色,对方的箭雨不停,投石机更是连续发射,大有不把上官元让一众全歼不罢休的架势。
在箭阵和巨石的双重攻击下,风军的死伤已不计其数,三百支木筏所剩无几,最后跟随上官元让退回来的木筏只剩下三十余支,六千的风军将士仅仅活着回来数百人。此战规模是不大,但所败之惨,还是唐寅首此经历的。
他半坐在马车内,脸色阴沉的吓人,两眼盯着泮水对面,拳头握的咯咯作响,眼中的精光闪烁个不停。站于马车两侧的众将们也都傻眼了,人们的脸色比唐寅好看不到哪去,一各个连大气都不敢喘,暗擦冷汗。
子缨则是连连摇头,心中苦叹,敌军果然在北岸设有埋伏,只可惜己方那数千的将士们,不明不白的死于泮水江底。
这时,逃回本阵的上官元让已经上岸,他面红耳赤,硬着头皮来到唐寅的马车近前,没等说话,先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低着头,羞愧难当地说道:“大人,末将……末将指挥不当,请大人降罪!”
说完话,上官元让的头垂的更低了,等唐寅发落。可是过了许久,也未听到唐寅言语,他心中不解,抬起头来,见唐寅根本就没看他,双眼还盯在对岸,他轻声唤道:“大人?”
在上官元让连唤三声之后,唐寅才回过神来,收回目光,落到上官元让身上。后者再次说道:“大人,末将指挥不利,导致六千兄弟几近全军覆没,请大人治罪,末将甘愿受罚。”
唐寅眯了眯眼睛,随后呵呵轻笑一声,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摆手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元让无须太往心里去。何况此战之败,过错并不在你,而在于我,要治罪,得先治我自己的罪!”
说完话,他挑起目光,又看向对岸,伸手指了指,对周围众人大声说道:“此战我们虽败,但也成功引出敌军,等下次再攻,定将对岸的敌军统统消灭,让他们血债血偿,为今日阵亡的兄弟们报仇血恨!”
世上没有未败过的将军,身为军中统帅,最可怕的就是一旦失利自己先乱手脚,如此一来,将会导致全军心气浮躁,士气大挫。现在唐寅看眼着自己的六千将士只回来数百人,辛苦五天赶造出来的木筏也毁于一旦,他非但未乱未急,还能大笑着安慰败退而归的上官元让,这让周围的众将们暗嘘口气,也使刚刚有些骚乱的军心立刻又稳定了下来。
子缨在旁也暗暗点头,佩服唐寅的临变反应。
唐寅深深看眼对岸那些欢天喜地的鹏军,冷笑了一声,冲麾下众将挥手说道:“我们先回城内,从长计议!”
“是!大人!”
天渊军在泮水的北渡之战,被早有防备的鹏军打的铩羽而归,以惨败收场。回到梨山城内的县首府,唐寅没找别人,先把乐天和艾嘉叫了出来,伸手指着二人,说道:“查,给我立刻去查清楚,对岸的鹏军有多少人,由谁领军,藏于林中的投石机又在何处,还有,泮水这么长,肯定会有水浅容易过江的地方,你二人亲自查清楚了回来报予我知。”
北岸藏有那么多的伏兵,身为专职情报的天眼和地网竟然毫无察觉,乐天和艾嘉自然难逃其咎。此时虽然未受唐寅的责备,但乐天和艾嘉二人早已汗如雨下,听完唐寅的命令,两人双双跪地,答应一声,快步而去。
等他俩走后,唐寅又对子缨说道:“子缨将军,这次我军制造的木筏基本已所剩无几,你还得督促将士们继续赶造。”
“末将明白。”子缨插手应道。
“还有……”唐寅苦叹一声,说道:“派人去下游,打捞我军将士的尸体,能找回多少是多少,虽然不能让阵亡的将士们落叶归根,但也绝不能让兄弟们葬身鱼腹。”
子缨闻言,咬了咬嘴唇,哽咽着说道:“是,大人,末将这就去办!”
周围的众将们听闻此言,眼圈也都红了。
“另外,帮我军摆渡的百姓们也死伤不少,拨出些银两,分发到他们各自的家中,算是我军的一点补偿吧!”
“是!大人。”
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完,唐寅疲惫地嘘口气,挥挥手,说道:“若无其他的事,诸位都可以回去了。”
“大人伤势未愈,也早些休息吧!”众人看唐寅脸色难看,纷纷关切地说道。
唐寅点点头,闭上眼睛,未再说话。
众将相继离开,舞媚倒是没有走,舞英也留了下来。
舞媚走到唐寅近前,抓住他的手,轻声安慰道:“寅,这次我们虽然败了,但毕竟元气还在,我们还有五万多的将士,过些日子,把木筏都赶造出来,然后再一鼓作气攻过泮水。”
唐寅笑了,睁开眼睛,看着舞媚,反问道:“小媚,你说就算我们能打造出上千支的木筏,五万余众的兄弟们齐上阵,能冲过敌人的落石和箭阵吗?”
舞媚眨眨狐媚的大眼睛,疑道:“怎么不能?现在鹏军满打满算也才三万人,我们可是有五万多,比敌人要多近一倍,若是上下一心,强攻过去,定能渡过泮水。”
唐寅收敛笑容,若有所思地说道:“不会那么容易的。敌军先有落石,再有箭阵,而我军将士根本不熟悉水战,在木筏之上,连射箭反击的能力都没有,即便最后真能打过泮水,那也是用兄弟们的性命硬铺出来的,到时不知得伤亡多少人。这样的代价,我们能承受得起吗?”
舞媚没考虑那么多,理直气壮地说道:“打仗本就要死人,为了取胜,牺牲一些将士们也是在所难免的嘛!”
唐寅摇头苦笑,说道:“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我在前方作战,只有一路凯歌,以连续不断的胜利方能堵住后方大臣们的嘴,若是损兵折将过巨,不管战果如何,也必会落人口实。我现在的处境看似风光无限,而实际上则是危机重重,一举一动都要如履薄冰。”
这些可是舞媚从没有想过的,她只知道现在唐寅掌兵,控制了整个朝廷,但朝廷中有多少人真心愿尊他为首,又有多少人在等着盼着他倒台,可就不是舞媚能理解的了。
事实上正如唐寅自己所说,他领兵出战,只能胜,而不能败,一旦失败,或者伤亡过大,定会给以梁兴、子阳浩淳为首的那些大臣留下话柄,对方若是以此为由,以朝廷的名义召他回都甚至临阵易帅,他应是不应?同意,兵权旁落,不同意则落下不忠之名,将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