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223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223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恶战已无法用血腥与残酷来形容,潼门简直已变成一台巨大的绞肉机,不停地吞噬着双方将士的生命。
战斗由清晨一直持续到深夜,在三水军的殊死抵抗下,四十万的宁军被阻挡在潼门城外,硬是没杀进潼门半步。
见宁军有连夜攻城的架势,第一次独挡一面的上官元让可是异常兴奋,没有与梁启做过任何商量,便将指挥权交给一名兵团长,他自己故技重施,再次率领骑兵突然杀出潼门,趁夜突入宁军的阵营当中。
在己方四十万大军合力攻城之时,敌军不在城内死守,还反杀出来,这确实是大出宁军的预料,战无双和战无敌的麾下将士被突然杀出来的上官元让一众打的措手不及,前方士卒丢盔卸甲,成片成片的向后败退。
而因为天色太黑,后方的宁军也看不太清楚前方的形势,还是拼命的向前顶,这一退一近撞到一起,使得宁军整体阵营大乱,士卒们相互推挤、踩踏,不用敌军来打,自己造成的伤亡便已极大。
战无敌见潼门杀出一支骑兵,锐不可挡,冲的己方攻城阵营大乱,他当即迎杀上去。他一来上来,刚好和冲在最先面的上官元让碰个正着,这两位已算是老熟人了,碰面之后,招呼也不用打,立刻撕杀到一起。
战无敌是骁勇善战的猛将,其修为和灵武在整个宁国都能排进前三名,但与勇猛无敌的上官元让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两人打斗三十余个回合,战无敌渐渐只有招架之攻,毫无还手之力,又战了十余个回合,战无敌已被上官元让的三尖两刃刀*的满头大汉,气喘吁吁,再不敢恋战,转头就跑。
上官元让知道战无敌是二十万宁军的统帅之一,哪肯轻易放他逃走,催马便追杀过去。
这二人一个跑一个追,在庞大的宁军阵营当中展开追逐战。
战无敌出战拦阻,顶住上官元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训练有速的宁军还是借着这个空挡镇静下来,等上官元让追杀战无敌的时候,宁军士卒已准备好数十根绊马锁,迎向上官元让。
上官元让的骑术再高,能躲开一根、两根绊马锁,但是却躲避不开全部,时间不长,上官元让的战马便被一根绊马锁绊个正着,连人带马摔翻在地,周围的宁军以为有机可乘,蜂拥上前,可是他们上去的快,倒下的更快,随着几道寒光闪过,冲杀过去的宁军士卒皆被灵波斩断,残肢断臂散落满地。


第332章 
上官元让之勇是万人不敌的勇猛,即使失去战马,又身陷宁军阵营的深处,仍然锐不可挡,很快,他就在宁军阵营中硬是冲杀出一条血路,跑到一名骑马的宁军兵团长近前,只两个照面便将那名兵团长砍于马上,他飞身上马,立马横刀,大声吼叫道:“战无敌在哪?鼠辈还不快出来送死?”
哗——上官元让的叫声吓的周围宁军肝胆欲裂,人们不由自主地连连后退,正在这时,与他同时杀出的骑兵队伍也到了,上官元让见麾下跟上来,他仰天哈哈大笑两声,挥刀说道:“兄弟们,再随我返杀回去!”
“杀——”
五千骑兵齐齐呐喊,士气如宏,又跟随上官元让向回冲杀。
上官元让的厉害之处绝非仅仅是他那一身高深莫测的修为和厉害无比的灵武,而是他的英勇能带动起身边将士的斗志和潜力,如果说众人原本只能发挥出百分之百的战斗力,那有上官元让在场,人们便能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战斗力,有上官元让领头在前冲杀,即便前方有刀山、火海,人们也能毫无畏惧的闯过去。
上官元让率领骑兵由宁军阵营当中反杀回潼门城下,接着片刻都未耽搁,拨转马头,再次冲杀入宁军的阵营中。五千骑兵,在宁军阵营中来来去去,进进出出,足足杀来十个来回,攻城的宁军被冲的四分五裂,最后再坚持不住,前军由中心开始向下溃败,紧接着演变成前军的全军溃败,前军一败,为了避免己方人员的互相践踏,中军与后军被迫无奈,也只能跟着后撤,战无双和战无敌统帅的二十万宁军,被上官元让所率的五千骑兵杀的是一溃千里。
此战过后,双方再一统计,二十万的宁军折损兵力达五万有余,而镇守东城的五万三水军仅仅伤亡不到万人,最令人吃惊的是,跟随上官元让杀出城的五千骑兵伤亡才五百人而已,损失之小,让人都感觉匪夷所思。
战无双和战无敌一路退回己方大营,在营中的了望台上,看着远方潼门的轮廓,战无双幽幽而叹,仰天说道:“如今天下能以一人之力抵挡一国者,惟有上官元让一人啊!”
即便是站在敌对的立场上,战无双也不得不由衷感叹上官元让的勇猛无敌,他的勇猛是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了。
这么狂妄、眼高过顶的战无敌站在兄长身旁,也只是轻轻叹息一声,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上官元让没有龟缩潼门死守,而是亲自出战,杀的攻城宁军大败,令一边的梁启就远没有这么轻松,三万多三水军依仗着西城墙的高度和坚固,殊死抵挡明啸天指挥的二十万宁国中央军。双方的血战直杀的天昏地暗,损失惨重,尤其是攻城方的宁军,往往顶上一个兵团,没用上一个时辰就不成编制,士卒倒下大半,打到半夜的时候,明啸天也坚持不住了,加上战无双和战无敌那边已经溃败回大营,他无心再战,草草下令收兵。
此战之后,明啸天对潼门内的天渊军实力不得不再次重新估计,也不敢再草率发动进攻。以明啸天为首的宁国中央军与战无双和战无敌为首的宁军,只有一城之隔,难以汇合到一处,而这横挡在中间的潼门却偏偏成了两军无法逾越的屏障,也彻底阻断战家兄弟的归国之路。
潼门那边在发生激战,盐城的钟天这边也没有闲着。
若坐等天渊军来攻,如同坐以待毙,他麾下的谋士们纷纷向钟天进见,让他赶快趁着唐寅受伤之机,主动出击,进攻乐湖郡内的天渊军主力。
钟天也觉得次此是个机会,但派何人前往,又需派出多少兵力,他实在拿不定主意。
这时,他手下的谋臣们又给他出主意,建议让钟武统帅,统领二十万的中央军出征。
首先钟武是王子,由他统帅大军和钟天御驾亲征差不多,能鼓舞全军的士气,其次,钟武有一身出类拔萃的灵武绝学,称得上是员罕见的猛将,若能在战场上斩杀天渊军的几个将领,说不准就能扭转目前己方的劣势。
听完众臣们的意见,钟天暗暗咧嘴,现在他所宠爱的儿子只剩下钟武一个,若是派钟武出征,万一步了他哥哥钟文的后尘怎么办?那自己膝下可就连个能重用的儿子都没有了。
钟天实在舍不得派钟武出征,环视麾下的武将们,幽幽说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难道本王麾下的将军们就无一人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敢挺身而出,担当重任的?”
钟天不是个军事家,但绝对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一句话说出来,令麾下的众将们面红耳赤,这时,一名中年将领跨步走出,插手施礼,说道:“大王,末将愿统帅王师,征讨叛贼!”
听闻话音,钟天眼睛顿是一亮,再看请缨的这名将领,他点了点头,众将之中也只有他能担此重任了。
这名中年将领名叫子缨,是钟天手下少有的能征惯战又善于治军的良将。钟天心头甚喜,问道:“子缨将军要带多少兵力出征?”
子缨暗叹口气,目前盐城的兵力总共才区区二十万,就算自己都领出去,也无法与天渊军做正面抗争。他沉吟片刻,说道:“大王,末将率领十万将士出征!”
“十万?”钟天一惊,忙问道:“子缨将军只率十万将士出征,是不是……太少了点。”
子缨拱手说道:“大王,此战我只能以守为主,尽可能拖住天渊军,阻止其南下,若是大王指望末将能打败天渊军,末将……心有余却力不足啊!”
钟天听后虽然感觉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接受了子缨的说法,毕竟在盐城之外能多出一道屏障,自己也多一分的安全。他疑问道:“子缨将军可有抵挡住天渊军的信心?”
“天渊军人多势众,末将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末将愿拼死一战,绝不退缩半步,以回报大王的知遇之恩!”子缨说的铿锵有力,也让钟天十分感动。
不知道老头子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用衣袖擦了擦眼角,从桌案上拿起中央军的兵符,走到子缨近前,将兵符向他面前一递,说道:“子缨将军,本王以及满朝大臣还有全城近百万百姓的性命可就都交给你一人了。将军胜,则盐城在,将军败,则我鹏国亡啊。”
子缨这时眼圈也红了,单膝跪地,举双手接过兵符,颤声说道:“末将必拼尽全力,卫我国都!”
钟天拜子缨为帅,统领十万的中央军开出盐城,在乐湖郡边境处的一座名叫虎牙山的山脚和山顶两地各安营扎寨。
子缨可非一般的将领可比,他所选择扎营的地方也是恰倒好处。
虎牙山正位于去往盐城的必经之路上,官道就在崖根下,天渊军若是想从此地经过,就必须得把驻扎在山上、山下的中央军全部消灭,不然山上的中央军居高临下,光从上面扔山石,下面的天渊军就受不了。
而子缨又是分扎两寨,一座在山上,一座在山下,想杀上山去,就必须得先打下山脚处的鹏军营寨,而若是进攻此营寨,山上的鹏军又会从山上冲杀下来,借助山脚的营寨抵御天渊军,这两处营寨可谓是相互呼应,呈犄角之势。
另外,子缨已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在山上囤积大量的粮草,至于滚木擂石这些防御设施倒是方便了,虎牙山上到处都是石头,足够鹏军做防御之用。
扎好营寨,并作完相应的部署和安排,子缨开始在山上、山下四处走动巡查,他边看边叹息,暗暗摇头,虎牙山是块险地没错,易守难攻,他所扎下的营寨也没问题,非常结实牢固,唯一的缺点就在人。
若是由以前的十万中央军驻守此地的话,虎牙山绝对会坚如铁板,纵然有百万的敌军前来也无足为虑,但现在的中央军则差的太远了。
这十万人中有些是平民百姓,有些是无家可归的流民,还有些则是奴隶、家仆,就这么一群人组成的十万军队,会有战斗力可言吗?真上到战场上,会不会没等交战就先被敌军吓的腿软了呢?对这些问题,子缨心里都没有底,心情也十分沉重。
子缨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到虎牙山,天渊军的探子们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西百城。
接到此消息后,邱真立刻把天渊军的将领、谋士们统统召集过来,商议对策。
天渊军的将领和谋士们可没有一个是白给的,人们听说鹏军驻扎到虎牙山,再查看下地图,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图,鹏军这是打算借山守路,阻止己方大军南下。
彭浩初向邱真进言,必须得立刻派兵去进攻驻扎在虎牙山上的这十万鹏军,不然等其站稳脚跟,再想强攻,损失必然要大增。
众将们的意思皆和彭浩初一样,都认为此战不能拖到唐寅回来再进行,必须得趁敌军立脚未稳之时果然出击,将其击垮。
邱真采纳众人的意见,随即问道:“哪位将军愿领军出战?”
PS:新的一月到来了,六道非常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6月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鲜花支持六道!
大家看完了,也可以看看六道其他2本全本的作品《坏蛋是怎样炼成的2》450多万字全本可以看个爽和《奇门药典录》将近200万字全本一样可以看个舒服!


第333章 
听闻邱真的问话,李威跨步上前,插手施礼,说道:“邱大人,属下愿往!”
李威虽然是赤峰军的统帅,但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只不过是他跟随唐寅时间长,深得唐寅的信任,并非他的能力真那么出众。见李威主动请缨,邱真显得有些犹豫。见状,李威急了,提高音量,再次说道:“邱大人,属下愿率众破敌!”
邱真跟随唐寅的时间早,李威也差不到哪去,是最早那批追随唐寅的千夫长之一,虽然年岁不大,但在天渊军内可是名副其实的‘老人’。李威执意愿往,邱真也不好硬不同意,想了片刻,点头说道:“李将军多加小心,如遇困难,可与彭将军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李威是靠唐寅的关系做到赤峰军统帅的,而彭浩初不一样,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得到唐寅的赏识和提拔,成为赤峰军的副统帅,无论是治军还是领兵打仗的经验,都胜过李威很多。
邱真想的也很周全,觉得只要李威在进攻敌营时能多与彭浩初商议,向来也不会吃大亏,但是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性,李威年轻气盛,又高居十五万赤峰军的统帅,身边被唐寅安插个彭浩初指手画脚本就不痛快,此时再听完邱真的叮嘱,心中顿生厌烦之意。表面上李威连连点头应是,而心里却不以为然。
李威和彭浩初二人统帅赤峰军先一步进攻虎牙山,而后,邱真还觉得有些不放心,又安排古越统帅直属军随后接应。
且说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