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1348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1348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召现在是彻底懵了,头脑已然无法正常运作,他在马上呆呆地点点头,说道:“撤……撤军……”
他话音还未落,那名川将已迫不及待地回头大叫道:“撤军,将军已下令撤军了,兄弟们赶快撤退!”
川军本就抵挡不住新出现的这支敌军,现在听闻可以撤退了,人们再不敢战,转身就往回跑,一时之间,十多万的川军开始全线的溃败。
但是敌军又怎么可能轻易放他们逃走?人们发出尖锐的哨音,兜着川军的屁股随后掩杀,就算川军已逃回到大营里,后面的敌军也未停止追杀,一股脑的跟进来,继续追杀川军。


第102章
川军这一败可是太惨了,从金沙城内被打出来不算,又由自己的大营里被敌军追杀出去,到最后是一溃千里,溃不成军。
最终跟随杨召、吕尤诸将一并逃走的川军连一万人都不到,十多万的大军,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此战之惨,恐怕是川国有史以来都罕见的。
直到甩开了敌人的追杀,川军众将们都没弄清楚这支突然出现的贞军到底是什么人?
根据川军的探报,叛军都聚在金沙城,而且金沙城内的叛军已经有十多万人,他们根本不可能还有一支十多万人的军队埋伏在城外,倘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为什么在金沙城之战的四个多月里,他们一直按兵不动,任由城内的叛军死死支撑,死伤惨重,为何不早些内外夹击,赢得战争的胜利?其中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也是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的。
那么,这支从天而降的贞军到底是什么人呢?答案是,他们确实是贞军,而且是血统纯正的贞军,统帅这次贞军的不是旁人,正是先前找借口离开金沙城的阴离。
当阴离统帅这支贞军进入金沙城后,他立刻把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副帅,他自己则去往城主府。
等到阴离出现在阁楼上时,李舒以及一干贞将们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皆有些反应不过来。
阴离不是临阵脱逃了吗?他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一名贞将率先回过神来,猛的大叫一声,抽出佩剑,大步流星向阴离走了过去,以剑锋指着他的脖颈,怒吼道:“叛徒,你还有脸回来?”
阴离没有看他,他目视着李舒,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前叩首,说道:“末将阴离,参见大将军,这几个月来,让大将军受苦了。”
李舒快步上前,先是推开持剑指着阴离的那名贞将,然后把他从地上拉起,颤声说道:“阴……阴离,你……到底是去哪了?我可等的你好苦啊!”说话间,他眼泪簌簌流淌下来。
见状,阴离也哭了,随即把自己这几个月的去向一五一十地向李舒讲述一遍。阴离离开金沙城后,并没有去齿越,他自己也很清楚,去齿越根本借不来兵,去也是白白浪费时间。
他是转道先去了泾谷郡,在泾谷郡境内,他打着李舒的旗号,招揽兵马。
本来他打算招收个几万人后就将其带回金沙城,可是事情并没有他想像中那么顺利。首先,他毕竟不是李舒,他在贞人中的威望也远没有李舒那么大,就算打着李舒的旗号,肯来投奔他的贞人也寥寥无几。其次,他手中要钱没钱,要军备没军备,毫无吸引人的地方。半个多月过去,阴离所招收的人手才几百而已,与他预期中的几万相差甚远。
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第一个转机是川军围困金沙城,导致风国援助贞军的物资和钱粮统统输送不过去。
听闻这个消息的阴离欣喜若狂,立刻带上他的亲信以及新招收的那几百人代替李舒接收了风国的军备和钱粮,如此一来,李舒便具备了最基本招兵买马的资本。
第二个转机也是川军给他的,那就是杨召强征贞人百姓从军,拿他们充当进攻金沙城的炮灰。
此事引起贞人百姓的普遍愤慨,人们对川人的所作所为恨得牙根痒痒,即便是啖其肉、吞其骨都不解恨。
贞人群情激愤的情绪让阴离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再次高举李舒的旗号,喊着‘光复贞国、驱逐川贼’的口号,在泾谷郡内招兵买马。
而这一次,贞人则是积极响应,哪怕是不给军饷、不给军粮、不给军备,他们也愿自备武器、粮食,参加叛军,与川人决一死战。
仅仅才半个月的时间,前来参加叛军的贞人就已多达数万之众,而且投奔之人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甚至许多贞人都是从仓林、固平那些靠近川地的郡县千里迢迢的日夜兼程而来。由于来投军的人数太多,这样的机会也太难得了,阴离舍不得立刻赶回金沙城,便在泾谷郡境内长时间的驻扎下来。
他之所以敢在泾谷郡长期的驻扎,便是川军送给他的第三个转机。川军吃过上一次分兵战败的教训,再不敢分散兵力,当川军决定围攻金沙城的时候,几乎将贞西三郡的所有川军都集中在金沙城这一点,如此一来,泾谷郡几乎成为空郡,全郡所剩下的川军寥寥无几,这便给了阴离将叛军做大做强的时机和空间。
此时的阴离,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要人,有各地的贞人源源不断的前来投奔,要军备、钱粮,有风国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而且还毫无外界压力,他只管心无旁骛的在泾谷郡招兵买马、训练将士。
四个月的时间里,他足足招收了十五万众的贞人,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贞国一直施行的是全民皆兵政策,贞人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即便是刚来投奔的新兵也根本无须再做任何的训练,拿起武器就可以冲锋陷阵。阴离只需训练贞军的阵型演练以及严明军纪即可。
当然,这在四个多月里,阴离也一直都有派出斥候打探金沙城那边的战况,守城贞军之艰苦他也能理解,但既然都已经拖到这么晚了,他索性就拖到底,等到双方将士全部战至强弩之末的时候,他再发动突然进攻,如此也定能全歼川军主力。
等到金沙城之战已经打足了四个月,阴离才率领着这支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十五万精锐贞军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泾谷郡潜入到白南郡境内,又悄悄潜行到金沙城附近。
如果川军不对金沙城发动最后一击的话,以阴离的个性,他恐怕还会继续按兵不动,继续等下去。这就是阴离统帅十五万大军突然出现在金沙城的整个经过。
等他全部讲完,李舒以及众贞将们无不长长出了口气,原来阴离并没有临阵脱逃,而是另辟蹊径,到泾谷郡去招兵买马了。
贞将当中有不少人对阴离的印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如果说第一次他打败川军是运气,那么这一次,绝对是实力的体现。
他对整体战局的控制以及对机会把握的能力,不好说空前绝后,但也绝对是天下统帅当中的佼佼者,很少有人能出其左右了。
李舒看着跪起不起的阴离,脸色变换不定,眼珠也在转动个不停。
此战能取胜,阴离居功至伟,其作为要远胜过自己,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自己的兵马已经被打光了,而阴离的手里却有精兵十五万,那么这些兵马是他阴离的,还是自己的?
见李舒久久没有说话,众将们皆不解地看着他。又过了好一会,始终沉默不语的李舒突然开口询问道:“阴离,你的兵符现在何在?”
阴离连想都没想,立刻说道:“在这!”说话着,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红绸包裹,擎在手中。
李舒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把红绸包裹拿了过去,将其打开,露出里面兵符。
那是一只铜制的狮子,并不是很精致,但它的意义非凡,谁拥有了它便等于拥有了十五万大军的指挥权。
“我军的兵符制作得实在简陋,本将军以为,该是时候换个新的了。”说完话,李舒可没有把兵符还给阴离,而是随手揣入他自己的怀中,而后像没事人似的对周围众将大声喝道:“川军已然溃败,诸位将军随我追杀出城,这次定要扫平川贼,为战死的弟兄们报仇雪恨!”
“杀——”众将们齐声呐喊,跟随李舒冲下阁楼。
有几名贞将留下来没有马上离开,等李舒带人走后,他们纷纷来到阴离近前,把仍傻跪在地上的阴离扶起,低声说道:“阴将军,你来救援的太晚了啊,为何不早些赶过来?”
阴离皱着眉头正色说道:“早些赶来,我军将士还未能训练妥善,也只是打跑川军而已,但现在赶来,则能全歼川军。”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大将军的心里不舒服啊,阴将军你还不知道吧,若是你再晚到半步,大将军就……就已横剑自刎了。”
啊!阴离闻言,也不由得倒吸口凉气。
见他满脸吃惊的样子,那名贞将低声说道:“所以,阴将军也别怪大将军拿走你的兵符,现在大将军是打心眼里感到怕了,相信过不了几日,便会把兵符再还于你的。”
“哦!”阴离呆呆地点下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金沙城一战,旷日持久,足足打了四个多月,最终以川军的大败而告终。此战影响深远,经此一战,川国彻底丧失了对贞西三郡的控制权,在接下来的数月内,贞军势如破竹,先后拿下番条和泾谷二郡,至此,在贞地叛乱的李舒势力终于有了自己的根基,以贞西三郡作为基础,大肆的招兵买马,向东扩张,其势头已达到无可阻挡的地步。
贞西平乱的连连受挫,也终于让川国朝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更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如果真不能平定叛乱,别说叛军会控制整个贞地,甚至还可能会反攻进川国的本土。


第103章
现在川国进入两难的境地,贞地的叛军实力已然做大,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万众,不可能再轻松剿灭,若想彻底消灭叛军,川国只能派出主力中央军。
可是在川国的北面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风国,这段时间里,风国的兵力一直在向南调动,看得出来,风国对川国又将要有所图谋,一旦川军的主力去贞地平乱,那么风国一定会乘虚而入,给川国所造成的危害势必也比叛军大得多。
川国出兵不是,不出兵也不是,进退维谷。肖香经过反复思量后,最终向风国派出使节,希望能与风国达成两国互补侵犯的盟约,然后再发兵平乱。
肖香在这个时候派出使节来谈结盟之事,唐寅自然明白她心里打得什么算盘。对于川国的使节,唐寅以礼相待,但至于两国盟好之事,他是严词拒绝了。
打发走川国的使节后,唐寅随之也派出使节,只是他派出的使节不是去往川都昭阳,而是去往了贞地。
唐寅派出的使者是丞相长史高亮节。
高亮节不仅有学识,而且反应机敏,能说会道,最让唐寅看重的一点是,他身上有股旁人所没有的傲气,这正是唐寅想要的,也是他对李舒的态度。
奉唐寅之命,高亮节去往贞地的西汤。西汤是原贞国的都城,现在已被李舒势力所控制,李舒也顺理成章的进驻到西汤。
此时的李舒可谓是意气风发,虽说他给自己的头衔是大将军,实际上,他已和贞国的君主没什么两样。
得知风国使节前来,李舒以上宾之礼待之,亲自迎接出城。
而高亮节对李舒行的也是君臣大礼,这一点让李舒甚为受用,既然风国的使节向自己行君臣之礼,显然风国现已把自己视为贞国的国君了。
李舒把高亮节接入城中,请入自己的大将军府。他现在毕竟还没有自立为王,也不适合住进王宫里,暂时在距离王宫较近的将军府内安身。
他于将军府内设宴款待高亮节,麾下的大臣们也都有前来,众人在大堂里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舒故意把话题引到贞国的王位上。他对着高亮节幽幽叹了口气,说道:“贞地被川人霸占已有数载,我贞人受尽屈辱与苦难,现在,承蒙先王在天有灵,终让我辈成功驱走川人,收复了贞地全境,只是不知我贞人复国之事,风王殿下又是怎么看的,还请高大人明示啊。”
高亮节淡然一笑,说道:“对于此事嘛,我王也是乐见其成啊。”
李舒闻言暗喜,立刻又道:“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这贞王的人选……”
不等他把话说完,高亮节接道:“至于贞王的人选,当然非大将军莫属。”
“哎呀,高大人可折杀在下了,在下何德何能,怎敢觊觎贞王的宝座,此话万万不可乱讲。”嘴上这么说,李舒的心里早已乐开了花,自己现在距离王位只差一步之遥。
只要风王支持自己,那天子也必然会支持自己,有了天子的支持,那自己登顶王位可就是名正言顺的了,这一点至关重要。
高亮节含笑说道:“大将军不必谦让,首先,大将军是贞王后裔,继承王位,理所当然,其次,贞国之所以能复国,全靠大将军一人之功,若是大将军不能继承王位,又有何人能继承王位呢?”
“高大人所言极是,大将军不可再推辞了!”这时候,在场的文武大臣们也都纷纷起身,向李舒拱手劝进。
“这……”李舒满脸的为难,他目光一偏,看向坐在他另一边的阴离。
此时在场的所有大臣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