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1311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1311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行军,其中的艰难和危险也就可想而知了,几乎每天唐寅都能收到厚厚一沓的损员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就所剩无几的飞羽军将士们变得人数更少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遇到川军的埋伏,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等唐寅和青羽率军翻过敦头山后,再往前走就是宜苏郡的地界了,到了这里,唐寅和青羽也长长松了口气。
目前平原军、三水军、直属军就在宜苏郡,业已推进到宜苏郡的郡城通州一带,而通州距离敦头山这里又并不算远。
走出敦头山后,唐寅和青羽立刻率军赶往通州,长话短说,一路有惊无险,五日后,唐寅和青羽所率的飞羽军残部终于与驻扎于通州附近的风军主力汇合一处。
现在的飞羽军惨,唐寅也没好到哪去,蓬头垢面,身上的衣服多处破损,还粘满了泥污,活像个叫花子。
当萧慕青、梁启、舞英诸将迎接出营,见到这副模样的唐寅时,人们忍俊不禁,差点当场笑出声来。
只是此时实在不是发笑的场合,飞羽军被打得实在太惨了,正常情况下,一个军团损员超过七成就可以取消编制了,而现在的飞羽军损员都快接近九成了,十万的大军,仅仅回来一万多人,而且大多还是伤兵,可以说飞羽军现在已是名存实亡。
萧慕青率先快步上前,插手施礼,而后满脸关切地上下打量唐寅,一本正经地问道:“大王没有受伤吧?”
“我好得很呢。”唐寅满不在乎地说道,说话时,他的眼睛在诸将的脸上扫来扫去。
“大王传回的战报末将已仔细看过了,真没有想到,布英竟已到了双棠郡,而且还在玄谷关外设下了野牛阵……”
不等他把话说完,唐寅已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道:“此战是怎么打的,无须你再赘述,现在,你立刻点兵,随我去攻取玄谷关!”
“这……”萧慕青暗暗咧嘴,大王刚吃了一场大败仗,好不容易才从双棠郡逃回来,现在又要再去进攻,只怕仍会败多胜少啊!
见他满脸的为难,梁启在旁暗笑,大王显然是下不来台了,哪是真的要去再攻玄谷关啊!
他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王一路辛劳,连续征战,只怕身体也会吃不消,还是先歇息几日吧,玄谷关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掉,等几日再去攻也不晚嘛。”
唐寅摆出一副很认真思考的模样,沉吟好一会,方缓缓点了点头,勉为其难地说道:“你说的也对,也罢,我暂且先休息两天,改日再与布英那老贼决一死战!”
梁启拱手施礼,含笑说道:“大王英明!”
玄谷关一战,风军方面吃了大亏,损掉了风军整整一个主力军团,风军的总兵力也由四十万锐减到三十万。至此,风军对川军已不占兵力上的优势。
在人数不占优势,又是异地作战的情况下,再想往前推进,向川国的腹地深入,可不像刚开始时那么容易了。
现在,川国业已从风军突然入侵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地方军和家族军皆开始迅速地集结起来,构建防线,另外,布英所率的二十万中央军也已抵达双棠郡,这更让川国的地方军和地方官员们吃了定心丸。
对风军更加不利的是,随着布英率援军赶到的消息传开,原本已被风军所攻占的雷泽郡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叛乱,那些已向风军投降的川军又纷纷调转矛头,在风军的背后下刀子。
其中石门城的叛乱最为严重,投降的川军集体倒戈,连同城内的百姓,将驻扎于石门城的风军围杀殆尽。
石门是雷泽郡的郡城,风军把这里当成了己方南下的大本营,所有的物资、粮草都囤积在石门,石门失守的消息突然传来,对风军而言无疑是一记最沉重的打击。
接到石门被川军光复的消息后,众将们一同来见唐寅,商议己方接下来的对策和部署。
中军帐内,经验丰富的萧慕青直言不讳地说道:“大王,现在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军这边,再强行打下去,只怕,难以成功。”
唐寅闻言,眉头立刻拧成个疙瘩,疑问道:“慕青,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我撤兵吗?”
“大王,石门失守,我军粮草尽失,而且连同补给线也一并被切断,全军的口粮不足半月所需,再打下去,怕是会……重蹈飞羽军的覆辙啊……”
等萧慕青把话说完,唐寅心中的怒火一下子顶上脑门,他挥手一拍桌案,怒声喝问道:“你可是怕了?”
“末将随大王征战沙场,打过的大仗小仗不下百余次,末将又何曾怕过啊?只是……只是这次出兵川国,我国自身也是准备不足,唯一的优势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川国个措手不及,但是现在时机已失,恋战下去亦无结果,还应早些撤兵才是啊!”
唐寅慢慢握紧拳头,目光一转,看向梁启和青羽,疑问道:“你二人也是这个意思?”
青羽默默地点下头,梁启开口说道:“大王,萧将军所言极是,现在我军已失战机,早些撤退,也少些将士们的伤亡。”
如果只是萧慕青一人这么说,唐寅还可以说他是判断失误,可现在连梁启和青羽也都赞同他的说法,唐寅无话可说了。
他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仰天长叹一声,幽幽说道:“如果就这么撤兵,我们又如何能对得起那些血洒疆场、埋骨异乡的将士们……”
听闻他的感叹,青羽眼圈一红,泪眼险些落下来。萧慕青和梁启互相看了一眼,前者正色说道:“大王,将士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在川地作战的经验。”


第48章
唐寅信心十足地说道:“现在我军还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何况,朝廷已经派第九军赶过来了,只要等到第九军抵达川地,哪怕川国的兵力再众,也不足为虑了。”
梁启直言不讳地说道:“第九军只能在平原作战,而大王想要的玄谷关则位于双棠郡,双棠郡境内皆为险山沟壑之地,第九军根本发挥不出战力,再者说,第九军要什么时候能赶到川境?一个月?或是两个月甚至更久?我军的粮草最多只够半月所需,已等不到第九军前来增援了。”
众将纷纷点头,觉得梁启所言字字在理,就连一向站在唐寅那边的上官元让这时候也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青羽欠身说道:“大王,现在战机已失,就算强留在川地也难有进展,与其自取其辱,不如果断撤军,还望大王三思!”
“还请大王三思啊!”说话之间,众将纷纷起身,向唐寅插手施礼。
环视众人,唐寅在心中不禁长叹了一声。他是真的不甘心,肖轩病故,而且还是在远离川都昭阳的地方病故,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己方怎么就没能好好把握住呢!
他一字一顿地问道:“你们都认为现在应当撤军?”
“是的,大王!”众将异口同声道。
“元让,你的意思呢?”唐寅转头看向上官元让。
上官元让咧着嘴,挠了挠脸颊,囫囵不清地低声嘟囔道:“可……可也行吧……”
唐寅闻言鼻子差点气歪了,皱着眉头不满地问道:“什么叫可也行吧?!我是在问你,我军现在是应该进取还是应该撤回本国?”
上官元让看看周围的众人,见大家也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他深吸口气,对上唐寅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道:“该撤!”
唉!唐寅暗道一声完了,连一向好战的元让此时都打起退堂鼓了,看来,众将当中是不会有人站在自己这一边了。
他捻着手指头,沉默了好半晌,幽幽说道:“既然,大家都主张撤军,那就……撤军吧!”
“大王,光撤军还不够,大王得立刻修书给昭阳,向川国赔礼道歉,讲明此次出兵,皆因受小人挑拨,希望川国不计前嫌,继续与风国盟好。”梁启正色说道。
“我还要向他川国赔礼道歉?”唐寅挑起眉毛,眼睛瞪得好大,像是听到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似的。
梁启说道:“此次出兵,我国本就有乘人之危的嫌疑,易落人口实,再者说,我国的国力现在还无法与川国匹敌,正应该休养生息、厉兵秣马才是,如果这次川国趁胜势反攻我国,实难应对,所以,大王应主动向川国修书交好,莫要因一时之气误了大局。”
等梁启把话说完好一会,唐寅才噗嗤一声笑了,笑的即苦涩又无奈,他点点头,有气无力地说道:“好,就依你之见,这封书信,我写就是。”
看大王的模样,似乎有点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姿态了,风军众将忧心不已,人们面面相觑,皆想劝说唐寅几句,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唐寅倒还没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地步,灰心还是有一些的。他心情烦乱,环视众人,问道:“如果没什么事,诸位就都下去吧!”
“是!大王,末将告退!”众将本还不想走,但抬头一瞧站在唐寅身后的尹兰,发现她正向己方众人连连使眼色,众将会意,纷纷向唐寅拱手深施一礼,而后鱼贯退出中军帐。
等众将都离开后,尹兰走到帅案旁,跪坐在地,一边研墨,一边低声说道:“一次战败也没什么,大王完全不必气馁,等个一年半载,我国再出兵川地也就是了。”
唐寅看了尹兰一眼,而后缓缓摇了摇头,说道:“肖轩暴毙,川国连个储君都没有,朝廷一盘散沙,公子公主勾心斗角,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都占不到川国的便宜,等到川国新君继位,我国就更难有胜算了。”
尹兰眼珠转了转,说道:“用兵不成,大王何不考虑试试其它的手段?”
唐寅心中一动,扭头看着尹兰,问道:“什么手段?”
“大王最怕谁成为川国的新君?”
“这……”这个问提还真不好说。可以说肖轩的子嗣没有哪个人是白痴废物。
大公子肖亭,颇有兄长的风范,为人处世都很大气;二公子肖渊,阴沉低调,不显山不露水,深不可测,三公子肖玉,看似娇柔,男生女态,实则聪明精灵得很,四公子肖鹏看似胸无点墨的武夫,实则又是一肚子的文韬武略,五公主肖香,就更不必说了,唐寅和她第一次接触就吃了她的亏。
唐寅沉默良久,说道:“我……有些忌惮肖香……”他忌惮肖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肖轩看好肖香,而在唐寅的心目中,能被肖轩看好的储君绝对是对自己威胁最大的。
但转念一想,肖香毕竟是一女子,如果她真的成为川王,能不能支持起川国这个庞然大物还未可知呢!
想到这里,他立刻又改口说道:“肖渊这个人深不可测,让人琢磨不透,他若成为川王,必然会对我国的威胁最大。”
“既然如此,大王何不派心腹之人潜入昭阳,伺机而动,铲除对我风国威胁最大的那个,扶植对我风国威胁最小的那个。”尹兰边磨着墨,边慢悠悠地说道。
唐寅眼睛一亮,对啊,这是个好主意。就算不能除掉对己方威胁最大的那个,只要能挑拨川国各公子、公主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内耗也是好的。
他含笑问道:“尹兰,你认为派何人潜入昭阳最合适呢?”
尹兰连想都没想,脱口说道:“属下以为,高慕成高大人最合适。”
“高慕成?”唐寅若有所思地念着这个名字。高慕成现在是暗影的副头领,同时又是暗箭的高层,身兼二职,在风国朝廷里,他的官位不高,但手中的实权却很大。
尹兰当然不会平白无故地推荐高慕成,她也是有私心的。严格来算,暗影的高层目前只有三个人,其一是大头领顾宸,其二是副头领高慕成,其三就是在唐寅身边的尹兰。
她若想继续向上爬的话,高慕成就是她最大的阻力,把高慕成支走,当然是对尹兰最有利的,以后,她在暗影就是仅次于顾宸的第二号人物了。
见唐寅在思虑,尹兰忙又说道:“高大人心思缜密,机敏灵活,善于随机应变,同时又精通察言观色之道,善于揣摩人心,极为适合在险境潜伏,另外,高大人对大王忠心耿耿,就算远离大王身边,也不会对大王生出二心,所以,属下以为,派高大人潜入昭阳,伺机而动,最为合适。”
“恩!”尹兰边说唐寅边点头,觉得高慕成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他说道:“只是,派慕成到昭阳,暗影就少一人打理了。”
暗影从构思到组建到正式成立,高慕成都有参与其中,而且也出了大力气,把他调走,唐寅担心暗影的运作会受到影响。
尹兰立刻接道:“大王放心,属下完全可以接任高大人留下的事务。”
唐寅笑呵呵地看着尹兰,抬手点了点她,说道:“这才是你向我推荐慕成的真实目的吧!”
被唐寅一语道破心事,尹兰心头一紧,下意识地垂下头,正襟危坐,大气都不敢喘。
见她一副做错事的模样,唐寅脸上的笑意更浓,耸肩说道:“好吧,就如你所愿,派高慕成到昭阳。”
尹兰闻言又惊又喜,但她可不敢表现出来,强压下激动的情绪,慢条斯理又小心翼翼地应道:“是,大王,一会属下就给朝廷修书。”
“恩!”唐寅随意地点了点头。他对高慕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