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将夜 >

第447部分

将夜-第447部分

小说: 将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的人,然后最后杀了你替桑桑殉葬。”
陆晨迦神情微寒却没有什么惧色,淡然说道:“那你首先要活着离开瓦山。”
宁缺说道:“世上没有什么地方能留下我。”
陆晨迦神情微异,看着他问道:“你真的不怕?”
宁缺说道:“我需要怕什么?”
陆晨迦说道:“你杀死了道石大师,难道不怕悬空寺的高僧把你镇压千年?”
宁缺说道:“如果悬空寺有这个胆子,书院早就不存在了。”
陆晨迦忽然微微一笑说道:“可如果真如传闻中那样,你就是冥王之子,那么我相信不管是佛宗还是道门,都会不惜一切代价杀死你。”
“原来这就是你想恐吓我的事情,可惜我并不是,你们说我是也没有证据。
宁缺看着她说道:“而且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情,隆庆皇子前些日子在红莲寺前又败在了我的手中他说他才是冥王之子。”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向禅院里走去。
听到隆庆的名字,陆晨迦的神情便变得有些奇怪,她看着宁缺逐渐走远的背影,眼睛里没有任何情绪,手指却微微用力,掐断了花茎。
那朵可怜的小黄花,落在了她的脚下。
宁缺把桑桑从床上扶起,喂她喝完药,然后用浩然气感知了一下她身体的情况,确认在红莲寺前中的毒基本上已经无事,那道阴寒气息似乎被叶红鱼的神辉暂时镇压住,处于蛰伏状态,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发作。
他知道这并不是太好的事情,因为那道阴寒气息蛰伏的时间越长,一旦发作忖,便越恐怖,而如果强行镇压,一次会比一次困难,上一次已经动用了如今已经是裁决大神官的叶红鱼,下一次难道要上知守观?
所以他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烂柯寺里,寄托在那位被宣称如佛祖般有求必应的歧山大师身上,此时想着在虎跃涧处,因为情绪焦虑而对烂柯寺里的僧人那般强硬,他不禁有些后怕,哪有治病之前便对大夫喊打喊杀的道理?
“这是什么?”桑桑看着手中小小的锦囊,疑惑问道。
宁缺说道:“师傅留给我的东西,在魔宗山门里用了一个还剩一个始终没用,你带在身上,呆会儿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你在心里告诉我。”




、第七十一章 欲择何色?

行出禅院,上了黑色马车,向山间行不过片刻,便看到崖林间有座古亭。
这座亭子在秋风中并不肃杀孤清,因为太过高大,足足有普通三层楼高,巨梁飞檐,在红黄树叶间自巍然不动,看着很有几分气势。
瓦山三局棋的第二局,便在这间亭子里。
观海僧带领众人来到秋亭前,便停下了脚步。因为虎跃涧前的乱柯局等于是取消了,所以场间的修行者还是很多,只是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佛辇距离秋亭还有十余丈的地方停下,帷布里那位悬空寺戒律院首座依然沉默不语,但暗中不知有多少目光在偷偷打量他。
宁缺在涧旁说他和桑桑如果没有过,那么别的人便不能过,这位悬空寺高僧竟似乎真的按此行事。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佛辇下的曲妮玛娣,望向黑色马车的目光愈发怨毒,而花痴陆晨迦的神情却还是那么漠然木讷。
秋亭里有位老僧,想必便是由他主持第二局棋。
这名老僧穿着一身素布制成的僧衣,满脸皱纹极深,密密匝匝如悬着果实的秋枝般耷拉下来,似乎比虎跃涧旁那名黄衣老僧还要老很多。
亭中老僧共,是对着远处的佛辇遥遥一礼。
隐隐看到佛辇里的高僧身影微微斩倾,似在郑重回礼。
老僧又望向亭下那辆黑色马车,说道:“光明之女与书院十三先生降临瓦山,老寺旧亭备感荣幸。”
宁缺不知这老僧身份与辈份,想着先前的自省,回了一礼。
老僧又道:“月轮国曲姑姑、剑阁程先生,书痴花痴俱至,又有南晋太垩子殿下大驾光临,瓦山多年未有此等威景,令人好生感慨。”
这位老僧言语里说着感慨,实际上声音淡漠机械,只是如同点名一般,把来到瓦山的这些大人物报了一遍,哪有什么感慨的感觉,想必所说荣幸也只是客套。
客套完毕,便进入了正题。
那位老僧也不多言,在秋亭一角静静坐下。
他的身前有一方极大的木制棋盘。
棋盘对面搁着一个木叉,又有一道帷布从亭土直悬到地面。
瓦山三局棋的第二局向来都是对弈,那个木叉看形制,应该是用来往大棋盘上落子,那道帷布看着极厚,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老僧已经做好了对弈的准备,用动作发出了邀请。
秋亭外的人们却依然安静无比,没有谁向亭中走去。
人们都很想能够通过对弈的考验,登上瓦山山顶。
要知道山顶的最后一盘棋,极有可能是由歧山大师亲自主持,那么就算不能成为被大师选中的有缘人,能够与大师手谈一局,那也是极大的造化。
之所以这时候没有谁向亭中走去,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进行一番尝试努力,而是因为那辆黑色马车里的人还没有开口说话。
就算他们想要去与那位老僧下棋,也不可能抢在那位的前面。
黑色马车缓缓再动,一直驶到秋亭石阶之前才停下。
那名苍老的僧人看着这辆黑色马车,忽然眼中闪过一道异彩,声音却依然平淡如水,缓声说道“听闻先前在虎跃涧旁,光明之女以天算之能令我那不成才的师弟惨败而归,想来在棋猝之上妙诣非凡。”
听着这话,宁缺心想烂柯寺果然棋风极威,哪怕是修行到心如止水的隐居长老,也不肯在这方面认输,想必稍后定是一场苦战,不由微感忧虑。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亭中那位老僧微微一顿后,缓声说道:“能算透天机,何须还来算枰上玄机?十三先生,你可带着光明之女自行上山。”
宁缺微微一怔,回头对马车里说了两句。
不知桑桑在车里说了些什么,他摇了摇头,然后转身说道:“我来瓦山求医问药,自然要遵守拜山的规矩,这局棋总还是要下的。”
听着这话,秋亭旁的修行者们大感震惊,心想在嘉跃涧旁,你那般强硬试图闯山,眼里哪有规矩二字,结果这时候却要守规矩?
观海僧也是好生不解,怔怔看着宁缺,烂柯寺住持更是心生不满,暗道如此前倨后恭,真是岂有此理,你把我佛宗清静地当成什么了?
宁缺自然清楚人们的反应,只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先前桑桑说她很想下这盘棋,甚至她还想着稍后去到山顶,还要与歧山大师下第三盘棋。
如果换作以往,宁缺肯定不会理会她的想法,直接让黑车离开秋亭直上山顶,然而现在不同,他明确知道小姑娘的心意,既然精神还能撑得住,那便下吧,只要她高兴,无论这局棋是输是赢,都无所谓。
山势渐高,秋风渐寒,他从车厢里取出自己的书院冬服,把桑桑罩了进去,半抱着走进秋亭,望着老僧,说道:“她身子有些虚弱,大师不要见怪。
老僧说道:“病人便应治病,何必非要来弄此一局?”
宁缺说道:“病人总是有多吃两块糖果的权利,我没办法。”
老僧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像被风拖动的林梢般微微颤动,说道:“我这一生修清净无为,却无法完全摆脱胜负之心,其实我也很想下这一局棋。”
宁缺听着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想这老僧比先前那老僧要有趣的多。
老僧看着被黑色罩衣遮住头脸的桑桑,指着棋盘对面厚厚的帷布,说道:“既然是病人,哪里吹得风,进里面坐着便是。”
宁缺闻言,带着桑桑走到帷布后,才发现这些帷布竟是由厚棉布织成,从亭上悬到地面,遮住四周,竞是一丝风都漏不出来,地上又有极厚的草垫,还有一床棉毯,帷布前方有道缝隙,正好可以把亭间的大棋盘尽收眼底。
没有想到烂柯寺竟有如此周密的准备,宁缺再也不用担心桑桑会被风吹着,很是满意,然而忽然他又想到一件事情,心情不由骤然一紧。
修行者最脆弱的便是身体,面对着普通人的数百枝羽箭,哪怕是洞玄境的强者,也只能被活活射死然而毕竟修行者能够感知天地元气,所以与普通人相比,极难生病,比如风寒,相信此时秋亭外的这些修行者,都不怎么惧风。
那么秋亭里的这道帷幕,是给谁准备的?
自然是桑桑。
宁缺此时才明白,原来烂柯寺方面对今日发生的事情早有准备,甚至确定了破局之人是桑桑而不是自己。如果说前者,是因为书院方面早有书信寄到歧山大师庐中,那么后者怎么解释?难道说那位歧山大师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就在他皱眉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位南晋棋师的声音在帷幕外响了起来:“我眼神不大好,能不能隔得近些看?也好给你们做个评判。”
老僧看着这名不请自入的南晋人,淡然问道:“你懂棋?”
南晋棋师微微一笑,说道:“略懂。”
老僧似乎很满意他的回答,又问道:“师从何方道场?”
南晋棋师神情微凛,应道“家师许祥。”
老僧说道:“原来是许祥,你现在棋力与他相比如何?”
南晋棋师应道:“家师年老,在下勉力能胜。”
老僧点点头,说道:“那确实还算懂得一些棋了。”
南晋棋师极为骄傲于自己的棋艺,先前说略懂,只不过是矜持之语,却没想到,这老僧竟是真的这般以为,不由好生恼火。
他这一生在棋猝之上只服三人,一个是月轮国某位忽然失踪的宫廷棋师,一名是传闻早已圆寂的烂柯寺洞明大师,而他最佩服敬重的则是自己在南晋的前辈,伊然已成一代传奇的宋谦大师。除此三人,其余的棋者都完全不在他的眼中,是以哪怕发现桑桑有天算之能,他依然想着要收她当学生。
南晋棋师气的不善,便想与那名老僧好生理论一番,然而看着那老僧苍老的面容,却是无来由地心头一凛,浑然忘了理论这件事情。
他确认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名老僧。
但他总觉得老僧的脸很熟,似是在哪里见过无数次一般。
南晋棋师苦苦思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便在这时,瓦山三局棋的第二局,正式开始了。
老僧望向帷幕,平静问道:“光明之女,欲择何色?”
帷幕里很快传出桑桑的声音,显得没有任何犹豫,仿佛不需要任何思考。
“黑色。”
听着桑桑的回答,老僧身体微微一震,苍老的面容上流露出极为复杂的情绪,看着厚厚的帷幕,叹息了一声,说不出的遗憾。
帷幕里,桑桑也听到这声叹息。
走进秋亭,看着老僧慈祥和蔼,她便心生亲近之感,此时听着对方叹息声里的遗憾,不由有些不安,轻声问道:“不能选黑棋吗?”
老僧缓缓摇头,似还是有些不甘心,望着帷幕问道:“瓦山第一局,棋者只能择白,而能通过第一局者,往往会有某种心理暗示,择白便能一直赢下去,却不知光明之女,为何却是毫不犹豫便选了……黑棋?”
桑桑说道:“因为黑棋先行,极为占优,所以我选了黑棋。”
老僧有些意外会听到这个答案。
就在这时,南晋棋师终于从自己的回忆里找到了很多年前的一些画面。他像看见鬼一般看着老僧,颤声说道:“小时候在道场里,我见过你的……画像。”
“你,你……是洞明大师!你不是死了吗!”




、第七十二章 书院,胜在有桑桑

南晋棋师的惊呼,在秋亭外也弓发了—些骚动。
只要是会下棋的人,哪怕仅仅是简单学过一些,都必然听说过洞明大师的名字。在棋枰强者辈出的烂柯寺周边,百余年来,他是唯一公认瓦山第一高手,即便是在世间,也是最绝顶的人物。
洞明大师还是年轻僧人时,便已经展露自己在棋道方面的无上智慧,负责镇守瓦山三局棋最后一关长达十余年时间,当他中年时不知何故忽然间消失无踪,听说早已圆寂,但在世间棋者心中,依然是最传奇的人物。
南晋棋师看着亭中的老僧,想着这位老僧不知被多少棋手视为祖师爷,身体难以抑止的颤抖起来,颤声说道:“您还活着?”
老僧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没有想到世间还有人认得我?”
南晋棋师兰于稍微镇静了些,急忙跪在蒲团上大礼参拜,恭恭敬敬说道:“学生自幼在道场里观看祖师爷画像,所以识得。”
老僧叹息说道:“当年云游南晋,与小祈下过一盘棋,没想到他居然一直记得。”
听大师提到自己的芯师,南晋棋师不敢插话,只是终究还是无法压抑住心头的疑问,问道:“大师,您为何消失了这么多年?”
老僧沉默只刻后说道:“很多年前,一个少年来到烂柯寺,棋力惊人,横扫寺间诸僧,于是我下瓦山与他对了三棋,前两局胜负各一,到了第三盘残局,我与他因为对某个连环劫的算法不同产生了争执。”
“那少年骄下到了极点,大概是急了眼,所以说话也越来越难听,那时我不知何故动了嗔念,竟鬼使神差打了他一掌,少年吐了。血,骂我无耻,恨恨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