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游龙戏唐 >

第395部分

游龙戏唐-第395部分

小说: 游龙戏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爱卿且自平身罢。”

算起来,李恪执政至今已是第四个年头了,诸般政务皆顺遂无比,养移体居移气之下,帝王之气概已然成形,叫起的声音虽平和,可内里却明显透着股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王道之气。

“谢陛下隆恩。”

尽管只是年余不见,可一感受到李恪那自信的语调,陈子明还是不免有着种宛若隔世般的感觉,当然了,这当口上着实不是大发感慨的场合,陈子明飞快地便收敛好了散乱的心思,紧着便谢了恩。

“子明一去便是年余,朕在京中可是度日如年啊,嘿,没了你子明在身边,大事小事全都压在朕的肩上,险些没将朕给累趴下了,如今子明既归,朕也就可以趁机松上口大气了。”

李恪的自信可不光表现在语气上,言语间的淡定从容乃至笑谈无忌本身也显示出了他欲掌控一切的决心不容质疑。

“陛下过谦了,您乃圣明君主也,些许政务,何足挂齿哉,弹指可定焉。”

见得李恪这等霸气侧漏的样子,陈子明心中之情绪可谓是复杂得很,既有欣慰也有兴奋,可其中自不免也夹杂着几分的失落,当然了,以陈子明之城府,却是不会反应到脸上来的,也就只是一本正经地奉承了李恪一番了事。

“哦?哈哈……年余不见,子明也学会拍马了,嘿,这马屁不错,朕都不免被拍得昏昏然了去,罢了,不说这个了,这年余来,守约(裴行俭的字)与宗仁(娄师德的字)这两小子办差得力,前几日上了本章,说是已训练了一军三师之新军,奏请朕前去检阅,朕倒是想去,奈何政务缠身,一时间也难抽出个空子,子明既归,且就替朕去走上一回可好?”

千穿万穿,马屁总是不穿,甭管多贤明的君主也是人,是人就喜欢听好话,更别说这等好话还是从陈子明这等社稷干臣的口中说将出来的,自不免便令李恪很有些陶陶然之迷醉感,这不,瞧其笑起来的那等得意劲儿,就知其心中的爽度已是到了爆棚的边缘,当然了,李恪毕竟是明君,乐归乐,却断然不会忘了正事的。

“微臣遵旨。”

一听李恪后头那些交待,陈子明便知其这就是在赤果果地炫耀着,没旁的,陈子明人虽不在京中,可门生故吏却是遍及朝野,对京师之事虽谈不上了若指掌,可重要的大事却不会不清楚,又怎可能会不知李恪对新军有多重视,每月总要去新军驻地几趟,不是观演便是赐宴众新军将领,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牢牢地掌控住这支强大无比的新军之军心,如今再叫他陈子明去观演,左右不过是想显摆一下罢了,又哪是啥无暇光顾来着,对此,陈子明虽是心如明镜一般,却也断然不敢有甚异议的,只能是恭谨地应诺了一声了事。

“嗯,子明办事,朕一向是放心得很,此番江南一行,多亏了子明洞察奸佞之不轨企图,若不然,天下必有大乱矣,朕确须得好生谢过卿之忠心啊。”

李恪自登基以来,虽是有意无意地在暗中打压陈子明,可那都是身为帝王者不得不为的预防手段,至于本心里,对陈子明这个妹夫,李恪还是极为倚重的,显摆归显摆,该做的安抚工作,李恪也自断然不会省了去。

“陛下谬赞了,此微臣之本分耳。”

见得李恪收放自如无比,明显御下的手腕已是相对之娴熟与高超,陈子明心中的感慨自不免便更多了几分,可以其之心性,却也不会有甚流露,该谦逊之际,自是怎么谦虚怎么来了的。

“子明真谦谦君子也,屡有大功于国,却从不居功自傲,古来圣贤莫过如此哉,然,朕却是不能有功不赏,唔,这样好了,舒儿也已成了家,是该到立业之时了,朕便着其入仕,就先为著作郎。从五品上,于唐时,大多为极品权贵子弟入仕之最高初任官,非亲贵子弟不可为之。日后有功,自当再行提拔,子明看如此可成?”

对于陈子明的谦逊谨慎之态度,李恪素来是很满意的,也很想再重赏陈子明一番,问题是眼下陈子明除了实封上还差个一百五十户之外,已然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的,至于那一百五十户的实封么,李恪又不愿就这么赏了去,无他,万一陈子明要是再立下甚大功,那问题可就大条了不是?赏无可赏之下,怕就只有赏陈子明一死了的,正因为此,这些日子以来,为了如何酬陈子明之大功,李恪可是很伤过一阵脑筋的,左思右想了许多天,这才决定跳过陈子明本人,将恩惠赐予陈舒。

“陛下如何隆恩,微臣感激涕零,只是舒儿到底年幼,殊无治政之经验,骤然降予大任,却恐其不堪大用,窃以为若是能令其为工部主事,或可脚踏实地,若能有所建树,于国于己,皆有大利焉,故,微臣斗胆恳请陛下三思则个。”

对于李恪补偿之心意,陈子明能理解得了,却并不打算接受,没旁的,陈舒尽管早熟,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于文坛上也算是暂露头角之辈,奈何其毕竟还只是温室里的花朵,到底不曾经历过风吹雨打,倘若一下子上得太高,万一站不住脚,那可就不是丢面子的问题了,是要误了其一生的,对此,陈子明可是看得极为的通透,自也就不愿让其一上来便为朝臣。

“工部主事?这……也罢,就先让其历练一番也好。”

工部主事不过只是正九品的小官而已,比起吏来,着实强不到哪去,就陈舒眼下顶着的伯爵封号,担当这等末流小官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李恪心里头自不免有些个踌躇不已,可这一见陈子明态度坚决,他也自不好当场拒绝,只不过在心中却是别有算计,打算让陈舒去先闯上一闯,熬上个资历,再行重用也不为迟。

“陛下圣明。”

在旁人看来,以伯爵之尊去当主事一级的小官,明显就是被贬,可陈子明本人却并不这么看,倒不是他不疼惜自己的儿子,恰恰相反,让陈舒去工部,以陈子明在工部的威望以及众多的门生故吏在,完全可以在几年时间里将陈舒历练出来,到那时,陈舒的仕途自然也就可走得稳也走得快,这等苦心造诣,陈子明自是不打算跟李恪明说,也就只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

“子明此一去江南便是年余,游历之处可谓多矣,想来必有教朕者,且就说说好了,朕听着呢。”

先前那些显摆以及恩赏说起来都是题外话罢了,扯上一番,作用也不过就是拉近一下君臣之间的感情罢了,而今,该扯的既已扯完,自是该说到正题了的,此乃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稀奇处。

“回陛下的话,微臣此去江南,一共历二十七州四十九县,所到处,于吏治以及地方之风土人情皆有所考量,现有本章一份在此,还请陛下过目。”

陈子明此去江南固然是避嫌兼散心,可也不致于真就忘乎所以了去,对各州各县虽都只是走马观花逛上一圈而已,可以陈子明观察力之强,所过处的问题又岂能逃得过他的法眼,之所以于途中不曾接连上本言事,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概因事涉政体革新这等社稷大事,陈子明并不希望事未定便闹得个沸反盈天了去罢了……

第579章 低调归来(二)

“问题竟有这般严重么?”

陈子明所上的本章很是厚实,足足四十余页,万余言,内里不单有着各地的风土人情之介绍,也有着各地风景之描述,以陈子明的文笔写来,自是栩栩如生得很,然则这一切都不是李恪关心的焦点所在,他在意的就只有一条——朝廷对江南的掌控力度其实根本谈不上牢靠,哪怕已有了御史台的各分支机构,朝廷对各州之刺使的监督机制依旧谈不上完善,换而言之,中央若是足够强,地方上尚能温顺绥靖,可一旦中央出现了动荡,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各州大乱,汉末那等武装割据之乱世必将重演,而这显然不是李恪所愿面对之局面。

“回陛下的话,扬州一案虽是偶然爆发,然却并非孤例,微臣在江南各州巡访时,发现不少州县擅自加捐,有些确是在大兴便民之工程,筑路修桥、兴修水利等,可也有不少州县是巧借名目乱摊派,只是在数额上远不及扬州那般显眼罢了,这等各州各自为政之局面若不有所更易,朝廷基石恐难稳固,一切安稳则罢,稍有风吹草动,便有伤及社稷根基之危矣。”

陈子明此番下江南,所历二十七州、四十九县,除了在扬州曾大动干戈了一回之外,在其余各州县都只是看看而已,指示都很少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余州县就真儿个的形势一片大好,实际上,在陈子明看来,二十六州里,真正能做到吏治基本合格者也就一半而已,其余州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吏治问题。

“嗯……看样子政体革新已是势在必行了的,依子明看来,何时开始为宜?”

尽管尚不曾去验证,可李恪却相信陈子明绝对不会在这等大事上虚言欺骗自己,一想到似前番扬州谋逆案这等大案有着接连爆发的土壤存在,李恪又怎敢掉以轻心了去,只是在何时动手一事上,却还有些个拿捏不定,这便沉吟着将问题丢给了陈子明。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新军若是已就绪,即刻便可开始着手相关之布局了。”

陈子明去岁之所以提议朝廷派出干员观风天下,除了他自己须得避嫌之外,本意就是要为政体革新做准备的,如今,新军既已成型,政体革新之事自然也就该摆上议事日程了的,这会儿听得李恪有问,自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紧着便给出了个明确的答案。

“嗯,朕看着亦是可行,子明打算从何处着手做了去?”

改革的事儿从来都是一鼓作气、再鼓而衰的,李恪乃是饱读史书之人,对此,自不会不清楚,就眼下大唐蒸蒸日上之时,无疑便是动手的最佳时分,有着新军之护驾,也当真不怕各地能乱到哪去,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了,应该改归应该改,具体该如何着手,却还是须得谨慎再谨慎的,在这一点上,李恪自不会掉以轻心了去。

“回陛下的话,再有不到一个来月便是端午了,如今天下太平,龙舟赛事办上一回也自无妨,诸王平日里为陛下牧守四方,也自辛苦得很,趁此佳节时,召回京师慰籍一番,也好宣示一下陛下之恩宠,窃以为应是可行。”

陈子明并未直接回答李恪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地提点了一番。

“善,朕回头便下了诏令,其余诸事便由子明办了去便好。”

李恪乃是极聪慧之人,尽管陈子明说得甚是含糊,可他却是一听便知陈子明话里的潜台词之所在——政体革新断然绕不过镇守四方的诸多王爷们,若不先摆平了这帮有权有兵有粮的王爷们,政体革新根本无从谈起,反之,只要能将这帮王爷们都关进了笼子里,政体革新的最大阻碍也就荡然无存了的,对此,李恪自是赞成得很,不过么,他显然不想亲自操刀此事,一句话便将这等棘手的活计塞到了陈子明的怀中。

“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拿下诸王可不是件容易之事,不管是巧取还是硬拿,操刀者都难免遭人诟病,道理很简单,那帮子王爷可都是天家中人,不是李恪的叔叔便是其弟弟,就血缘关系来说,操刀者都难免犯了疏不间亲之大忌,真要是事情办不好,那绝对是要被推出来当替罪羊的,东汉七国之乱时,晁错这个削藩的首倡者不就被汉景帝毫不容情地一刀砍了么,毫无疑问,李恪所给的就是件吃力不讨好之差使,然则陈子明却并未有丝毫的犹豫,干脆利落地便答应了下来。

“嗯,子明办事,朕素来放心得很,此事便这么定了,时候不早了,子明一路南巡辛苦了,朕就不多留卿了,且自回罢。”

该谈的既已谈完,李恪也自没再多留陈子明,嘉许了其几句之后,便即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连日赶路之下,又与李恪商谈了如此之久,饶是陈子明身强体健,也自有些疲了,这一听李恪如此说法,陈子明自是不会有甚异议,紧着称颂了一声,便即就此退出了两仪殿,自行乘马车打道回府去了……

“孩儿见过父亲。”

陈舒虽已成婚,但却并未搬出陈府,只是在陈府隔出了个单独庭院另住而已,加之不曾出仕,也就少了公务之繁忙,平日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于京中名流交往,与萧锐之长子萧守业、李勣之次子李思文、来济之长子来敬业并称“京师四秀”,今日父母齐齐归家,陈舒自是不敢似平日那般外出交游,早早便在府中候着,一边陪着早一步回府的汝南公主叙话,一边等着自家父亲的归来,却不曾想,陈子明人是回来了,却并未去主院,而是径直去了内院书房,并着墨雨前来唤其去内院书房一行,对此,陈舒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便赶到了地头,这一见自家父亲正自端坐在文案后头,赶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