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338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3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髀方ィ锶ù佣方ィ贡呈艿校V菥屯炅耍稻洳缓锰幕埃醐Z还没有把州牧放在眼里,他的劲敌其实是刘备。”

虽然是有点让刘璋不舒服,不过他也一颗心放下,相对于刘璟的重视,巴蜀对他才更为重要,这时,云绍又道:“其实我觉得刘备才是我们的大敌,要远远过刘璟。”

“这这怎么说呢?”刘璋有些不解。

“其实很简单,刘璟有足有富庶的荆州,他并不缺基业,但刘备却不然,他占据荆南,人口稀寡,土地贫瘠,根本就难以积蓄养兵,就像我做生意一样,没有本钱,这个时候他最渴望的,就是占据一块富庶之地,荆州他打不过刘璟,对付江东他也实力不济,那么他必然会打巴蜀的主意,难道州牧没有想到吗?他为何要大建巫城县?又在那里驻扎重兵。”

刘璋恍然大悟,他恨恨道:“张松误我,若不是阿翁提醒,我差点坏了大事。”

云绍眯眼笑道:“其实张别驾要对付的不是刘璟,而是东州士,就像做生意,刘璟不过是收货的坐商,对张别驾影响不大,一个锅里吃饭的同行才是冤家。”

第453章商人抉择

云家在成都的府宅位于城南,是一座占地三十亩的大宅,刘璋在去年赏赐给了云绍,以表达刘璋对云氏的宠爱,对云家的眷顾,大宅内住着云绍和他的两个儿子。

云家原本只是商人,可自从女儿成为刘璋宠妾后,云家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不再经商,光城外的五百顷良田的田租就足够他们一家人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更不用说刘璋赏赐的大量金钱。

不过云绍也有烦恼,他心里很清楚刘璋未必能长久,怎么才能长久保护家族的利益,便是让云绍睡不着觉的大问题,直到最近,他才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

云绍从州衙出来,匆匆返回了家,他显得心事重重,一直来到后宅的一间院子前,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正在院中清扫,云绍连忙问道:“请问司马先生可在?”

“我正在等云公呢!”

司马懿从一棵大树后转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本书,满脸笑容道:“云公回来了?”

司马懿在蜀中已活动了数月,他主要是依靠董和与法正的关系,董和也就是董允之父,官任蜀郡太守,同时也是东州士领袖人物,在他的引荐下,司马懿频频和东州派系的官员会面,成功地获取了他们的支援。

但在巴蜀本地派系上,司马懿却遇到了挫折,巴蜀本土系对刘璟戒心很大,不愿和荆州合作,他派人冒充信使给他们送刘璟的信,包括吴懿、张松在内本土派领袖都不愿接刘璟的信,将信使拒之门外。

但通过邓芝的引荐,司马懿认识了云绍,这个巴蜀最得宠的权贵外戚,同样,司马懿的到来也给云绍带来了一线希望,云绍不属于巴蜀本土系,也不属于东州系,他骨子里是商人,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

很显然,刘璟的本钱要比刘备大得多,处于安全和利益上的考虑,云绍毅然选择了与刘璟合作,他不仅将司马懿藏匿在自己府中,还按照司马懿的部署,一步步影响刘璋。

云绍拱手道:“有重要事情和司马先生商议。”

“请屋里谈吧!”

两人进里屋坐下,不多时,邓芝也匆匆赶来,三人分宾主落座,司马懿的贴身随从杨顺端来三杯茶献上,又退了下去。

云绍喝了一口茶对司马懿和邓芝笑道:“果然不出先生所料,今天张松再劝刘益州,剑指巴东庞太守,引起了刘益州的反感,下午刘益州便召见了我。”

“现在刘璋是什么态度呢?”司马懿不露声色问道。

云绍无奈叹息一声道:“虽然我按照先生的意思,点出了刘备才是想夺益州的主谋,刘璋也看似相信了,但他一向没有什么主见,今天我把他劝过来了,明天吴懿再劝劝他,估计他又会怀疑刘荆州,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两个都怀疑,都不肯信任。”

停一下他又道:“要想让他相信刘备谋巴蜀,关键是要有确凿证据。”

司马懿点点头,这也是董和告诉他的话,刘璋此人生性多疑,又优柔寡断,很多事情要到临头他才会动一动。

云绍又道:“这么多年来,刘璋一会儿偏向东州士,一会儿又偏向巴蜀本土系,弄得两边人都对他不满,我看张松也是想暗通刘备,如果司马先生不反对,我可以派人盯着张松的府邸,我相信他必会暗中和刘备往来。”

一句话倒提醒了司马懿,他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拖住刘备向巴蜀渗透,为荆州争取时间,如果能够截获张松和刘备的书信往来,倒是一个阻击张松的好办法。

想到这,司马懿立刻道:“一切就有劳云公了,云公的功绩,我一定会原原本本禀报我家主公,将来绝不会亏待云公。”

云绍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司马先生放心,我马上就安排人手监视张松府邸,一旦有发现,我会立刻通报先生。”

旁边邓芝也道:“为了万无一失,我立刻赶回巴东郡,和庞太守安排拦截人手,这边若拦截不成,可立刻通知我,我们在巴东郡拦截。”

司马懿点了点头,“若有消息,我会让随从赶去巴东郡!”

张松一早在刘璋那样碰了一个钉子,心中着实有些恼火,傍晚回到府中,他随即命人去请中郎将吴懿。

不多时,吴懿匆匆赶到张松府邸,吴懿年约四十岁,身高八尺二,相貌威猛,武艺高强,他和绵竹张任、巴郡严颜一起被称为蜀中三将柱,其实也就是三个手握军权的重臣。

严格说起来,吴懿并不是巴蜀本土派系,他是陈留人,他妹妹嫁给刘璋之弟刘瑁为妻,同时他本人又娶了费家之女为妻。

费家被称为巴蜀第一大外戚,是刘璋母亲的娘家,刘璋又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费观,使费家在巴蜀极有权势,而新贵云家和费家相比则相差太远。

正是这层姻亲关系,使吴懿和刘璋关系非同寻常,也深得刘璋信任,视他为军师,让他执掌成都三万守军,是巴蜀数一数二的权臣。

为了在巴蜀立稳脚跟,吴懿也把自己划为巴蜀本土派系,他和张松交往极深,他不支持刘备入蜀,更不支持刘璟入蜀,为了自身利益,他更倾向于保护刘璋在巴蜀的地位。

“别驾这么急着找我来,有什么事吗?”一进书房门吴懿便问道。

张松恨恨道:“今天早上,我劝主公调离庞羲,不要让庞羲勾结刘璟,不料主公却怀疑我有私心,着实令人气恼。”

张松长得矮小瘦弱,从后面看,就俨如孩童一般,和身材高大的吴懿站在一起,更显得高矮悬殊,颇为滑稽,所以张松一般都是坐着见客,他发泄了怒气,又摆摆手道:“将军请坐!”

吴懿知道他的心病,便也不跟他客气,笑笑坐了下来,对于张松的怒火,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他了解张松为人,是那种有错都属于别人,自己永远光辉伟岸之人,吴懿沉吟一下问道:“别驾的意思是说,主公并不太相信刘璟要进攻巴蜀?”

“主公的心思三天两变,谁能摸得清楚,但你我应该知道,刘璟在解决完江东后顾之忧后,一定会调头向西,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刘璟已经准备将州治迁回襄阳了,这就证明他一定会西征巴蜀,我想请将军和我共同行动,阻止刘璟西征。”

“可是江夏军并没有西征,拿不出证据,怎么劝主公?你也知道主公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之人,我也不好劝他啊!”

“但你可以劝主公把庞羲调离巴东郡,防止庞羲和刘璟勾结。”

吴懿这才明白张松的意思,他其实是要对付庞羲,他说服不了刘璋,便拉自己来替他助阵,这可不好办?吴懿虽然自诩巴蜀本土派,但他毕竟不是本地人,对东州士的私怨并不深,他知道弹劾庞羲就等于得罪了东州士,这样的事情他可不想干。

想到这,吴懿便笑道:“关键是没有证据,凭空说庞羲勾结刘璟,这估计难以让人服气,不如再等一等,我派人去收集庞羲勾结刘璟的证据,有证据在手,我一定第一个弹劾他。”

张松见吴懿并不热心,他心中着实有些苦涩,便干笑一声道:“既然如此,就拜托将军派人去收集庞羲的证据。”

吴懿告辞走了,张松却心情更加恶劣,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事实上,他想干掉庞羲是为了让巫城的刘备军进入巴东郡,现在秭归被江夏军所断,使刘备军主力无法在巫城集结,只能依靠巫城的七千军队。

而巴东郡有四千地方军,如果他能将巴东郡换成自己人,那么刘备的军队就能增加到一万一千人。

这个兵力便可以和巴郡严颜的一万军队相博,拿下巴郡,进军巴西郡,如果能拿下巴地三郡,夺取巴蜀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张松之所以急于让刘备入蜀,根本原因是他已不看好碌碌无为数十年的刘璋,同时更害怕代表东州士利益的荆州刘璟入川,那必将严重损害巴蜀本土系的利益。

张松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这是刘备五天前给他的信件,希望他能说服刘璋换掉巴东郡的庞羲,打通入蜀道路,张松沉思良久,提笔写了一封回信。

放下笔,他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图册,这是他精心准备的西川行军图,包括蜀中各处关隘的兵力、粮草、何人领兵,以及数十条官道小路,可以说,得了这本图册,取巴蜀易如反掌。

张松又找来自己的一名心腹家人,名叫张易,此人是张松的马僮,从小跟随张松,对张松忠心耿耿。

张松把装有信和图册的油纸包递给他,再三叮嘱道:“小心过巴东郡,到了巫城,将此物交给刘封将军或者庞军师,切不可丢失。”

“老爷放心,我绝不会误事!”

张松又嘱咐他几句,给了他盘缠,这才让他连夜上路。

张易从马房内牵出一匹马,翻身上马,催马向南城奔去,就在张易刚走,马房对面小巷里,几个黑影催马飞奔而去,向南面追去。

第454章荆州使者

张易出了成都南门,并没有走偏僻小道,而是沿着官道一路向东奔驰,在巴蜀腹地,张松的权势极大,他身上有张松令牌,没有人敢为难他。

只有到偏远之地,张易才会提高警惕,尤其到了巴东郡,他甚至考虑化妆成一个小商人过郡,但至少现在他不用担心什么问题。

张易纵马一路向东南方向疾奔,天快亮时,他抵达了一座小镇,松林镇,因小镇后面有一片连绵十几里的松林而得名,这里已属于东广汉郡的郪县管辖,不过这一带风土人情和成都没有什么区别。

张易在一家小店里买了干粮,又灌满一壶清水便继续赶路了,主人交代他务必在三天内赶到巫城,时间非常紧迫,必须昼夜赶路,他翻身上马,又继续向巴郡方向奔去。

穿过小镇,便进入了松林区域,一条宽阔的官道横穿整片松林,此时正值清晨,松林内十分安静,官道几乎见不到行人。

大约走了两里,张易见路旁有一座休息的亭子,便翻身下马,牵马向亭子走去,他需要让马匹休息一下,自己顺便吃一点东西,才能继续赶路。

可刚走了没几步,他忽然感觉头顶一阵风声,不等他反应过来,一个黑影从松树上扑下来,将他从马上掀翻倒地,张易大惊,翻身要起来,旁边冲上几个黑衣人,将他死死按在地上,一名大汉用刀柄猛地将他敲晕,捆住手脚,用碎布堵住了嘴,将他装进一个布袋里。

这时,一名黑衣人将从张易身上搜到的油纸包递给了从树上扑下来的男子,这名男子正是司马懿的贴身护卫杨顺,他奉司马懿之命,带领十几名手下追踪张易,他们抄小路赶在了张易前面。

杨顺见张易一路没有休息吃饭,便猜他一定会在这座凉亭内休息,果然被杨顺猜中,杨顺接过油纸包打开看了看,正是主人交代他要夺取的东西,他点点头,“把他带走!”

众人将张易丢上马背,从另一条小路迅速离开松林,向成都奔去

夜幕刚刚降临,司马懿便拿到了张松的亲笔信和图册,不由心中大喜,尤其这本图册更让他喜出望外,就算是庞羲和董和都无法得到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司马懿连夜将这本图册抄绘了两份,把杨顺找来,连同自己的一封信交给他,叮嘱道:“巫城盘查严密,单独走恐怕难以过去,你可随云家商队一同走,这样就可以掩饰,记住!务必把这份图册和书信亲手交给州牧,并告诉州牧,我在蜀中活动非常安全,请他不用担心。”

“属下记住了!”

杨顺接过图册和信,贴身藏好,此时云家商队数十人及三百多匹骡马,满载着蜀锦等贵重之物已经准备出发了,杨顺化装成一名伙计,跟着商队离开了成都,浩浩荡荡向南而去。

安排好了杨顺去送信,司马懿随即去了董和的府邸

董和是董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