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孟五娘 作者:阿昧(起点vip2012.12.31完结,种田,腹黑,家长里短) >

第80部分

孟五娘 作者:阿昧(起点vip2012.12.31完结,种田,腹黑,家长里短)-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爹这般的决定了,孟楚清最烦心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看着浦氏高兴的样子,赶紧的告辞爹回屋去了。
  日子又过了几天,自从孟振业做出那个决定后,四娘子天天坐在房中,以泪洗面,杨姨娘几次来找孟振业,却被告知孟振业这些日子,因为学堂里面,孩子增多,知县大人,让孟振业多教一些时辰,所以,几乎很少回家来。杨姨娘想着要去学堂里去找老爷。
  无奈还没有出门,便被浦氏堵了回来,浦氏指着她道:“你一个妾,怎么敢挺着肚子,到处跑出去,枉你还自称大户人家,你这样出去,老爷的脸岂不是要被你丢光了!”
  “我就不相信,老爷能那样狠心,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得这样远!”杨姨娘看着五大三粗的浦氏,心中直打怵,却是色厉内茬的说道。
  “就是因为知道是自己的亲女儿,才将她嫁到湖北去,若不是念着亲生的,早送到官府里了!”浦氏看着杨姨娘左右四处的看,立刻双手叉腰道:“我劝你还是打消了主意,你这肚子里,也有好四五个月的身孕了,若是生出儿子来,你的尾巴也长不到哪里去,若还是女儿,你这样的张狂,只怕到时候,脸都丢光了,再找不回来了!”
  “你……”杨姨娘气得脸色通红,那边俞妈妈赶紧上前来搀扶着杨姨娘道:“姨娘,太太说的也是正理,你再不要气了,咱们老家在湖北,你也是知道的,那里过的日子岂不比这里舒坦,四娘子过去,只能享福。”
  “她给你甚么好处,你帮着她说话!”杨姨娘狠狠的瞪了俞妈妈一眼,“我房里的事,甚么时候轮到你这老奴才来讲话了。”
  俞妈妈听着杨姨娘说话难听,立刻将手狠狠的放下,拉着脸,退到一边,轻轻的嘟囔着:“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杨姨娘上前就要拍俞妈妈,俞妈妈不敢惹她,只好一溜烟的逃跑了,杨姨娘追了几步,方才想起,自己原是要出门找老爷的,待到再走回来时,却见那大门已经被浦氏锁上,揣起钥匙早走了。
  杨姨娘回到东角院,走到四娘子的房内,看着她双眼哭得红桃一般,一阵的心疼,上前搂着四娘子,儿啊,肉啊的又哭了一通,絮叨了半天,说甚么都合起伙来欺负她们娘俩,只让四娘子,再忍些日子,等她生下儿子来,帮她出气。
  四娘子孟楚涵听着杨姨娘的话,又气怔了半天,却是没有半点方法可想。
  西厢内,三娘子孟楚洁可是扬眉吐气了,没想到自己的这斑点,还能让自已因祸得福,最近这些日子,她索性那些白粉也不涂了,每日看着铜镜内自己面上的那些斑点,倒越得没有刚开始那样难看了。
  日子过得真快,就要这边三娘子的嫁妆准备的差不多之时,韩宁回来了。一段日子不见,韩宁原先那恢复些白皙的面孔,又被吹得干巴巴的,脸色又黑又瘦,孟楚清看着,也不由得心疼了一下。赶紧的吩咐梅枝准备好热水,让韩宁好好泡一个澡,活泛一下身子。
  韩宁一脸的兴奋,坐在桌前,滔滔不绝的说道:“五娘,你可知道,咱们的水渠明日便可以完工了。”
  “真的吗?竟然提前了半个月。”孟楚清算算日子,提前这半个月,保守的算法,完全可以省下一千两银子。
  “嗯,我看着这天气越来越冷了,如果土层上冻的话,那咱们就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工了,所以,我提高了工价。”
  “提高了多少?”孟楚清干笑了一声,自己刚刚想到,可以省下来一千两,只怕这一千两也省不下来了。
  “呵呵,还是和咱们原来的预算差不多,只不过,你算算,提前半个月,明日就可以开渠放水,到时候,现在田里最需要的是甚么,就是水啊,不要多,按一亩一钱的算法,这几万亩田地,咱这修水渠的钱子,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房

  “果然姜是老的辣。艾拉书屋 孟楚清笑得小嘴都合不拢了,几万亩,那得多少银子啊,一亩一钱,十亩一两,一万亩就是一千两,这开一下水渠,那钱就源源的来了。
  “你明日要不要去看?”韩宁看看孟楚清,这个小媳妇,一听到银子,小嘴就合不拢了,孟楚清立刻点头道:“去,去,我们家的水渠放水,我自然要去看。”
  “嗯,那我先去沐浴了。”韩宁说着,转身走进暗房。孟楚清依然在那里盘算着那银子的来向。
  第二日天还没有亮,孟楚清就已经醒了,她赶紧的跳下床来,看着韩宁依旧沉睡不已,心中微叹一声,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督工,也真是难为他了。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梅枝已经在叩门了,孟楚清轻声道:“进来吧。”
  “奶奶今日起得这样早?”梅枝不由得一愣,想到孟楚清这是急着要看水渠开水,小孩子家,哪有不好奇的,虽然孟楚清已经成亲,毕竟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大房二房里,除了杨姨娘,四娘子,几乎全出动了,就是庄子的那些庄户人家,听说水渠放水,也是忍不住好奇,自打出生,他们何时看到过那哗哗流淌的水。
  孟楚清坐着自己的那辆马车,马车内铺得软软的,三娘子孟楚洁坐在她的旁边,车内放着几个小包裹,那是孟楚清的零食。三娘子指着那些东西,笑话孟楚清道:“五娘,我瞧着你这吃零嘴的毛病。再也改不了了。”
  “那有甚么,我又不吃那些贵的。”
  “是不贵,你瞧瞧,你这里包裹里。各地的点心都有,倒都是街头小摊上的东西,真是个好养活。难侍候。”
  “呵呵,三姐也尝尝,这个柿饼倒不错的,这是今年刚下来的,还带着柿子略微的苦味呢,却是香的很。”孟楚清递给孟楚洁一个柿饼。孟楚洁赶紧的摇摇头,孟楚清自己拿过来咬了一口。
  马车还在车。孟楚清微微的掀开车帘,只见外面人流不息,就是浦氏坐的那辆牛车,被一些老弱之人坐得满满的,老牛也老了。慢慢的走着,浦氏也不拿鞭子催它,只是任它在那里慢慢的晃着。
  孟楚清看着这一切,心中微微有些发酸,想着要让那些乡亲上来坐坐,又怕人多挤坏了车,再看看那新铺的绒毛毯,她叹了口气,还是算了吧。虽然自己有这样的心,只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大概有半柱香的功夫,就听着外面的人群开始沸腾起来,孟楚清又赶紧的掀开车帘,她这个马车,要比寻常的高一些。所以,尽管她个子小,也足可以越过那些人头顶,看到那一条如巨龙般蜿蜒的水渠。
  终于走到了水渠的尽头渭河边上,此时这里早已经聚满了人,那些四乡八村的皆来看这一奇观,如果没有知县的垦田买籍,只怕这条水渠永远不会修起来。这一条水渠,从渭河边一直连着四个乡,十六个村,可以满足这些村子里几万亩田地的灌溉,就这一项举措,知县大人,高升也是指日可待了。
  知县大人此时站在那水渠的最高处,几十个衙役站在他的周围。保护着他的安全,那知县的旁边,站着韩半城,韩宁,韩迁,还有自己的父亲孟振业,伯父孟振兴。
  孟楚清坐在马车上,瞧得清清楚楚的,那边三娘子孟楚洁占着另一个帘口,高兴的说道:“五娘,今日大伯和爹可是荣耀之至了。”
  “嗯,从前大伯和爹的那些事,我想着,他们可以放下了。”
  “五娘,你真是太厉害了。”孟楚洁发自肺腑的赞道。
  孟楚清又在人群中寻找浦氏,只见她站在牛车上,望着水渠高处拼命的招手。孟楚清不由得笑了起来。也不知道知县大人说了句甚么,那底下的人流自动的散开了一条人缝,一条大路直直的便摆在了孟楚清的马车面前,那些乡亲们,皆是大声的呼喊道:“孟五娘,孟五娘,孟五娘……”
  孟楚清听着心内一阵的澎湃,她缓缓的走下马车,乡亲们更加的高兴了,顿时掌声雷动,就连跟在孟楚清身后的孟楚洁也由衷得感到一阵阵的骄傲。
  知县大人站在那里,朗声的对着水渠之下的乡亲们叫道:“自古以为,咱们兴平县旱,水少,粮少,百姓们吃不好,用不上水,是我这个知县大人没有做好,今日,韩家大少爷,和孟家五娘,出资修水渠,为咱们县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家要不要感激他们!”
  “要,要, 要……”
  “水渠修好了,今日是个黄道吉日,咱们今日开渠放水,这第一锹是不是应该由韩家父子来掘!”
  “是,大人英明!”韩氏父子接过民工递过的锹,各自看了一眼,立刻一锹进去,那翻黑的泥土便被重重得挖了出来。知县大人立刻大手一挥,那些民工早已经上前,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不一会儿的功夫,那堵着的大坝便被挖开一道大大的口子,只见那渭河的水,开始慢慢的,最后汹涌的流进了水渠之中,奔向了各乡各村,百姓们立刻欢声雷动,更有脚快的,顺着那水流直追下去。
  韩宁回到孟家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孟振业,孟振兴也和他一起回来的,一闻着他们身上的味道,大太太和浦氏就知道他们喝酒了,不过今天这是喜酒,是县太爷赏的酒,大太太赶紧的扶着孟振兴,浦氏扶着孟振业回房去了。
  韩宁虽然也喝了一些,却是非常的清醒,他慢慢的回到孟楚清的房间,看着她正坐在案几前面,前面摆着一堆的瓜子,正在那里磕着。
  韩宁在她的身边轻轻的坐下,孟楚清却没有说话,看着韩宁的眼神,似乎他有事要与她商量,凡事要三思再动,孟楚清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依旧坐在那里,手里拿着瓜子摆来摆去。
  韩宁坐在孟楚清身边的方凳上,看着孟楚清手中的瓜子,犹豫了一下,方才轻声道:“我想着,老爷,太太对咱们很好,总住在这里,也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别人嘴上不说,心里也要腹议了。”
  孟楚清心里咯噔一下,韩宁莫非要回去?如果有选择,孟楚清宁可在娘家住着,也不想回去韩家了。单是蔡姨娘的脸色,她天天见着,饭都不想吃了,再惹得一肚子火,气大伤身,火大伤容,自己这小小年纪,岂不是要未老先衰了。
  韩宁看她半天没有出声,心中纳闷,连忙扭头看看,只见孟楚清小脸皱成一团,淡淡的眉毛仿佛要拧掉了一般。
  韩宁赶紧的说道:“你莫要误会,我的意思去不是回去,我是想,咱们自己重新买地盖房。按着你的心愿盖。”
  孟楚清心中大喜,连忙问道:“你果然这样想的?”
  “自然,不然我与你商议甚么?”韩宁立刻说道:“我既然答应了你,发誓说过要对你好,自然一心一意的要为你着想。”
  “好却是好只是……”孟楚清有些迟疑。
  “只是甚么?你我虽然还不曾圆房,你也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有甚么担心,你只管说?”
  “只是,我却没有这许多银子。”孟楚清想着自己臂环内的银两,再加上婆婆暗中给自己的,左右不过三千两。买地盖房,可不是一句话这样容易的。
  “你有多少银子?”
  “我?”孟楚清看看韩宁,心中犹豫着,说没有,显然是不可能的,婆婆将钱交给我,未必不告诉儿子一声,“我现在有一千两吧。”
  “那你好好的放着吧。”
  孟楚清不由得一愣,韩宁微笑道:“你以为我要用你的银子?我想着,咱们水渠修好,放水了,光是这放水的银子,也够买地的了,还有日后的银子进项,足够了,哪里需要用到你的体已钱,只是这水渠也是你计划的,所以这些银子,也算是你的,我需得先问问你,才好行事。”
  “呵呵,既然是一家人,哪里还要分得这样清楚,你可算了,这买地盖房, 大概需要多少银子?”孟楚清听说不用动她的私心钱,心情立刻大好。
  “我大致的算了一下,在这里买地,一亩地大概需要一百两银子,因为是地基房,所以这事要找里正说明,再就是那些砖瓦沙子泥土的,咱们要挑最好的红砖青瓦,总体算下来,盖一座一进二出的房子,连材料,工本钱,总共算下来,大概需要四百两左右。”韩宁说道。
  “四百两,倒还可以接受,你看好哪一块地了吗?”孟楚清算了算,这个价格也只能算是中等的房子,其实她想要更大一些。
  “我看着隔壁余嫂家前面有一块空地,离着老爷,太太这里也近,有甚么事,也好走动,若是你不想离得近,村子东头还有一块空地,那地倒大一些,约有两亩,银子就要多增加一倍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远嫁

  “你是说村东头那块洼地?”孟楚清皱了皱眉头,那个地势不好,东倒西歪的,我看就是余嫂隔壁的那块地吧。”
  “就依你,我算着这一块地,约摸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