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第28部分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第28部分

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这个。”刘子秋发现自己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只得说道:“等以后再告诉你吧。”

不过,能得到刘子秋一句明确的承诺,高秀儿心里已经甜丝丝的。

……

进入冬月,江南的天气也开始转凉。村民们却热情高涨,很早就起来,聚集到村子中央的学堂地基前,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刘子秋却进行了调整。

“三婶、李大叔,你们带上二十个人,去县里向衙门告状,就说杨家不守信用,请官府主持公道。”

“栓子,你继续负责盯杨黑虎的梢。”

“二壮,今天不用砍竹子了。每户抽一丁,开始操练。”

“剩下的人跟着大鹏,完成昨天的工作。”

萧大鹏忽然说道:“大哥,我也要参加操练!”

刘子秋沉声说道:“服从命令!”

操练是在村外的荒地上进行的。全村包括刘子秋在内共七十八户人家,除了几户抽不出丁来以外,每户一丁,组成了一支七十二人的队伍。

刘子秋亲任教官,带着所有人先来了一次越野跑。从村口到江边两个来回,十多里路。村民们长期从事各种劳作,耐力原本极佳,但这样长距离的跑步却从来没有经历过。一趟下来,好多人都气喘吁吁,瘫坐在地上,甚至有人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

刘子秋拎起一根竹棍,使劲敲打着赖在地上的村民,大声喊道:“都起来!都起来!谁也不许躺下。走,走两圈!”

过了一刻钟光景,参加操练的村民们终于缓过劲来。刘子秋再次扯起嗓子喊道:“集合!集合!排好队,排好队!”

没有经过训练的村民要排好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又折腾了好半天,这才歪歪扭扭有了一些样子。

“报数!”“一、二、三……七十、七十一。”

在刘子秋的反复纠正下,村民们终于学会了列队和报数,结果却发现,丢了一个人。

“大家看一看,谁没来!”

“哎呀,二壮,二壮怎么不在?”

二壮也姓萧,当然了,他本来姓什么?谁也记不清了,这个萧姓是萧家给他老爹赐的姓。因为他长得比较壮实,刘子秋原先是打算让他做村民护卫队队长的,没想到他却临阵脱逃。

刘子秋大怒道:“找!不管他躲在哪里,都要把他给我找出来!”

“不,不用找了。”二壮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我,我在这里。我,我实在跑不动了。”

刘子秋一看,二壮脸色煞白,浑身是汗,确实是累的。周围的村民已经发出一阵哄笑。刘子秋说道:“大家都别笑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二壮能够坚持下来,就值得敬佩,大家应该为他鼓劲才是!”

村民们齐声呐喊,二壮一阵激动,忽然加快了脚步,终于撑完了最后三十步。

刘子秋并不知道这个年代的军队是如何训练和作战的,他只能利用自己在部队里学到的东西,先对他们进行队列和体能训练。至于十八般武艺,那是以后的事情,因为有许多东西,刘子秋自己也不会。

正午的时候,派往城里告状的三婶她们回来了。一进村子,三婶就骂道:“狗官太不像话了,竟然不肯接我们的状子,如果不是我们去的人多,他还要把我们投进大牢。”

刘子秋摆了摆手道:“大家辛苦了,我早知道会这样。”

李大叔不满地说道:“大牛啊!你这不是让我们白跑一趟吗?有这功夫,我们在家可以干不少活呢。”

刘子秋笑道:“如果你们是杨家,会相信我们就这样忍气吞声吗?这是做给杨家看的,闹得越凶才越逼真。”

……

栓子在盐官县东城门内一直等到日头偏西,总算看见杨黑虎带着四个随从策马而过。城内不许纵马,杨黑虎也只好牵马缓行,却给栓子跟踪提供了方便。栓子今天进行了另一番化妆,倒没有再引起杨黑虎的注意,他跟着杨黑虎转了两条街,远远的见杨黑虎进了一所宅子。

那宅子看上去普普通,毫不起眼。栓子向周围看了看,发现阿富、阿贵也在附近。三个人互相使了个眼色,正要离开,却见宅子的边门又开了,两个家丁护佑着一辆马车出门向了西。

栓子不敢怠慢,赶紧跟上去。却见马车直出了西城门,扬长而去。可惜栓子他们三个没有车马,想追也追不上了。

“出城向西?向西干什么呢?”刘子秋沉吟半晌,忽然问道:“栓子,你看得真切,旁边护卫的果真是杨黑虎?”

栓子咬了咬牙,说道:“他虽然换了身普通家奴的衣裳,但就是烧成灰,我都认得出来!”

“那你可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再回城的?”

“这个……我们担心城门关了出不来,所以没在那边等,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回城。”

刘子秋又问道:“那你有没有四面转一转,看看杨黑虎进的那栋宅子有多大,能住多少人?”

栓子摇了摇头。

刘子秋语重心长地说道:“栓子,盯梢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要有耐心,要动脑筋,要将周围的情况全部摸清楚。明天你再去,我等你成功的消息。”

第二天,栓子和阿富、阿贵回来得很晚,不过,带来的消息却详细多了:“杨黑虎仍然进了那处宅子,不大功夫又换了身普通家丁的衣服护着马车向西而去。阿富悄悄潜进那处宅子,发现只住了两个家丁,并无第三个人在。而且这处宅院很小,最多也只能再挤下两三个人罢了……”

刘子秋打断栓子的话,问道:“留在宅子里的两个家丁,你们可曾见过?”

阿富回道:“见过,就是跟在杨黑虎身后的随从。”

刘子秋沉默了一会,点头道:“继续说。”

阿贵说道:“他们两个盯着那处宅院,我一个人蹑着马车,果然见他们又出了西门。后来,我们三个守在西门外,直到城门关闭,也没见他们回来。”

刘子秋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步,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城里那所宅子只是个幌子,杨家在盐官的落脚点根本不在城内,应该在城西的某个地方!”

栓子兴奋道:“大牛哥,明天我们赶着马车再跑一趟,在西门外等他!”

“没必要。杨积善是贵公子,又在盐官这么长时间,住的地方肯定比较奢华。”刘子秋点了点头,说道:“阿富,明天你们四个一起去,看看城西有没有什么大的庄园,应该不会太远,就以三十里为限吧。记住,行动要小心,切不可惊动了里面的人!”

第三天下午,村子里的防御工程基本完成。

篱笆外面糊了厚厚的一层河泥,河泥中掺了糯米汁,变得十分坚固。其实,篱笆已经扎得很牢,之所以要这样,就是为了防止别人使用火攻。

四角的望楼已经竖了起来,昼夜都有村民在上面了望,每个时辰换一班。望楼上还准备了铜锣、旗帜和灯笼,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起到指挥和示警的作用。

村里的小学堂稍稍慢了点,因为刘子秋打算建得结实一点。现在只挖好了根基,夯实了土地,备齐了木料,砖瓦还没有买回来。

不过,这样的进度已经让刘子秋十分满意了。他宣布给村民们放半天假。村民们都欢呼起来,尤其那些参加操练的村民。忽然,只听三婶高声喊道:“大牛,大牛,先生来了!”

第40章牛鼻子老道

刘子秋迎出来一看,不由愣住了:“三婶,你不说是个老……老先生吗?怎么来了位道长?”

三婶脱口说道:“牛鼻子老道,牛鼻子老道,可不就是个小老头儿吗?”

“什么!你竟然说我是小老头儿?”那道长年未三旬,四方脸,两道剑眉,正气凛然,发起怒来令人生畏。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三婶却不理他,继续说道:“城里的先生都有馆坐,咱们出的钱又不比别人多,而且地处偏僻,临近江边……”

刘子秋不屑地说道:“临近江边怎么了?等到运河开通,他们想来还来不了呢!”

那道长忽然惊问道:“开通运河?你是说皇上又要挖运河了?这是哪里来的消息?”

刘子秋打了个哈哈,说道:“在下刚刚从洛阳回来,是听京里一个朋友说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大运河在后世又称为京杭大运河,现在的余杭便是后世的杭州。刘子秋虽然不知道从长江到钱塘江这段运河是不是杨广修的,是什么时候修的,但那只是早晚的问题,倒也不能算他信口胡言。

那道长忽然摇头叹息道:“开挖运河,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刘子秋不想和他谈论这个问题,又转向三婶道:“后来呢?”

三婶不假思索地说道:“后来我看到这老……道长在路边摆了个摊,替人写家书,倒是一手好字,便请他……”

刘子秋奇道:“道长,你不去画符捉鬼、占卜问卦,怎么替人写起家书来了?”

那道长一本正经地说道:“画符捉鬼、占卜问卦是为了混口饭吃,代写家书也是为了混口饭吃,有何不同?”

“哈哈,哈哈……道长说的确是实话。”刘子秋摆了摆手,道:“三婶,你先下去休息吧。我请道长先去村里看看。”

那道长抬头一看,忽然吃惊道:“你这是想要造反?”

普通的小村子根本不可能在外面建一圈围墙,长山村不仅建了,而且修得十分坚固,四角更有望楼。

刘子秋当然不肯说出实情,只是支吾道:“防贼而已,防贼而已。”

那道长冷笑道:“朗朗乾坤,何贼之有?”

其实这时候的大隋相当富庶,百姓的生活也比较安宁,有几个盗贼是难免的,但远没有到四下横行的地步,像长山村这样,确实有点小题大做了。

刘子秋心中微微有些不悦,自己请的是教书先生,这个道长却总是问东问西。不过,进了长山村便是刘子秋的地盘了,他也不怕这道长能翻了天去。

那道长也似乎看出了刘子秋的心思,忽然拱手说道:“还是先带我去看看学堂吧。”

指着村子中央的那一片空地,刘子秋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说道:“这里便是学堂,未来的。”

那道长神情也是一怔,但旋即舒展开来,说道:“我观村中房舍,皆为茅草搭建。如果只是搭几间茅草屋,恐怕无须这般费力吧。”

刘子秋拱手道:“不瞒道长,这里是要建砖房的。”

其时砖瓦烧制不易,砖房的造价远超木制房屋,就连许多大户人家,房屋也是以木制为主。那道长不觉诧异道:“为却是为何?”

刘子秋笑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道长的脸色凝重起来,若有所思。

刘子秋感觉有戏,这才问道:“道长,还未请教法号?”

“在下马上做教书先生了,还要什么法号。”从到村口起就一直紧绷着脸的道长忽然笑了起来,抱拳道:“在下魏征!不知族长……”

“等等,你说你叫什么?”

“在下魏征!”

刘子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魏征?你说你叫魏征!”

原以为袁天罡是道士,结果他是县令,以为秦叔宝是捕快,却只是个大头兵,现在这个道士又自称是魏征,彻底颠覆了刘子秋对隋唐原先的印象。

“怎么?族长听说过在下?”

“噢,不。只是在下儿时的一个玩伴也叫做魏征。”刘子秋回过神来,岔开话题,说道:“不用叫我族长,只叫我刘子秋就行了。不知魏先生可愿意留下。”

“自然愿意。”魏征拍了拍身后的包袱,笑道:“在下的全部身家都带过来了。”

刘子秋欣喜道:“那好,请先生暂时先在我家住下。等学堂建好,自有先生的住处。”

魏征也不推辞,拱手道:“恭敬不如从命。”

刘子秋的院子并不比其他村民大,三间茅草屋,高秀儿、香草和两个高丽婢子住一间,刘子秋和四个昆仑奴住一间,中间一个厅堂是吃饭和议事的地方,已是十分拥挤。刘子秋有心结纳魏征,对那两个高丽婢子说道:“把东屋里的铺盖都搬到厅堂来,那一间腾出来给魏先生住。”

魏征慌忙说道:“不用,不用,我和你们挤一挤就行。”

刘子秋不开口,那两个高丽婢子只知道按照主人的命令行事,早将东屋里的铺盖都搬了出来。

魏征很是过意不出,迟疑道:“村子里肯定遇到了什么难事,不知在下可不可以帮得上忙。”

刘子秋犹豫起来,换作别人,说也就说了,即使有泄露出去的危险,他也不介意来次杀人灭口。但对方是魏征,他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魏征却说道:“其实我看得出来,你们一定是惹上了什么不该惹的人。”

“不错!”刘子秋咬了咬牙,喊道:“秀儿,把契约拿来!”

大户人家的妻妾是不能随便见外人的,但这是小山村,倒也没那么多讲究,魏征也不觉得意外。只是看到高秀儿的美貌,他还是微微有些吃惊,想不到在小村子却也有这样的人物。不过,想到刘子秋能够说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