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越境鬼医 >

第314部分

越境鬼医-第314部分

小说: 越境鬼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查。
大瑶山上的班普大营里,康宁面对眼前整个缅北出现地混乱地局势,也连连长叹直言难以预料,谁也没想到战事一起就如此残酷,更没想到整个缅北各部势力与政府军之间的仇恨竟然如此之深,一动手就不留余地。眼看现在主战场已经顺利转移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特区与政府军固有防线地狭长区域,原本令人瞩目的林民贤部和杨盛成部的冲突,相比之下已经沦为配角。
康宁不停地感叹造化弄人,同时也深深感觉到运气与努力缺一不可。仔细的权衡与考虑过后,康宁果断放弃了继续引发矛盾的计划,立刻向梁山部发出命令:归巢!
这一命令发出后,让一直潜伏在姐妹山一带伺机而动的梁山部郁闷不已,多日的潜伏让所有弟兄们急不可耐,均希望能有所作为不要空手返回。
在征得康宁的同意之后,梁山率队不停地袭击政府军哨卡、营房和巡逻队,在主要道路上埋设背负在身上一直没有机会使用的地雷,就连尖兵身上配备的手雷,也给他们做成各种机关陷阱的终结杀伤武器,等所有人安全返回班普大营之后,都还对不能尽情施展手脚而耿耿于怀。
让康宁感到异常惋惜的是,彭家生部并没有趁政府军援兵未到之际发起反面攻击,夺回一直扼守在他通往西部咽喉要道上的五象岭地区。很显然,如今年纪越来越大的彭家生,已经逐渐失去了进取的锐气,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另外,只知道赚钱闷头发展的丁英的克钦军也只是摆出一副消极的防御态势,单纯地以为切断与政府军之间的联系即告完结了,从没想到利用此次事件捞到足够的好处。只有鲍有祥部属于真正的全面动员、针锋相对,向政府军施加了沉重的压力。
根据以上情况,康宁敏锐地判断出刚刚取得冲突第一阶段胜利的鲍有祥部,接下来很有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若是政府军即将到任的接替吴丁莱中将全权指挥平叛的决策者,能够继续采取怀柔分化、重点击破、慢慢蚕食的作战原则的话,四个同床异梦的特区,很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被政府军逐一收拾掉。
让康宁非常感兴趣的是,根据甘少铭的情报显示,第一特区彭家生部留在第四特区拉的一千二百援军,并没有因为老巢的战备吃紧想要撤走,他们在近两日内秘密发放足够的枪弹和手雷,为所有车辆统一加油和细心检查,林民贤部也少有地秘密召集中高级指挥员,返回拉总部闭门协商,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一个目的:
由彭家福率领的一千二百名援军,并不是急于返回果敢,因为他们返回的路上,必须通过友军鲍有祥瓦邦联军的防区,根本不用携带满负荷的弹药,将宝贵的弹药和装备留给急需的林民贤更为合理,因此这些迹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彭家福的这一千二百名官兵根本就不是进行撤退前的准备,而是即将会有大动作即将展开,这个大动作除了对杨盛成部发起进攻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打击对象。
因此康宁判断,林民贤和彭家福很可能利用如今战局纷乱的有利时机,骤然发动对杨盛成部的猛烈进攻,一举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基于以上分析,康宁认为浑水摸鱼的机会即将到来,班普大营拓展根据地地盘,在缅北地区顺利崛起的时机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火种
 更新时间:20081014 11:47:31 本章字数:3356


了老韦的意见,康宁心动之余,不由感激地向三位善家点头致谢,随后以开玩笑的方式说道:
“可惜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否则我要是能常把你们请来做技术指导该多好啊?要是能得到你们的支持,可是我们的瑶胞苗族同胞的福气!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摆脱饥饿的威胁,脱贫致富了。可惜啊,如今我就算一个月给你们每人一万元人民币的工资,也得你们愿意留下来才行啊!”
老韦几个人听完康宁的话,心里一动。
心机活泛的张定寰教授扶了扶眼镜,也是哈哈一笑:“这里的条件艰苦吗?我可不觉得,真要比较,这里可要比七、八十年代我们到山区工作那会儿好多了。几十年来,我们生命里几乎一半的时间,我们大都是在这样条件艰苦的基层度过的,哪像现在的年轻人搞科研这么舒服?何况,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国内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如今采用的全都是什么所谓的欧美高新技术,无论是种子还是化肥,全都使用进口技术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尽管忧心忡忡,向上面提了不少的意见,可现在各级政府都摆出一副急功近利的样子,哪儿管什么农林畜牧渔等自主产业和食品安全隐患?唉,看来这次回去后,我们都得退下来,回家抱孙子喽!”
康宁眼前一亮,身子往前一探,满脸热忱地建议道:“既然这样,那晚辈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说吧!各位长辈。如果你们愿意,我立刻向徐家伟总裁提出要求,以刚成立的老挝西北农业技术公司的名义聘请你们。你们平时的工作,大多数在老挝琅勃拉邦等西北地区,搞搞专业研究和实地调研。有精力再指导一下具体地工作和带带徒弟,只要在关键季节抽出时间前来这个地方指导一段时间就行了。我给你们的待遇是:不含奖金。每月支付的薪水不低于一万五千人民币,不知各位愿不愿意屈就?”
六人一听,大吃了一惊,谁也没想到,康宁竟然会提出如此诱人的建议,给予如此优厚的待遇。
六人略作商议便取得了共识。老韦转向康宁,半信半疑地问道:“小康。条件这么好,你不会是没事拿咱们几个老家伙开玩笑吧?”
康宁一脸真诚地笑着道:“这当然不是玩笑话!实际上,我和徐家伟先生地儿子在缅甸成立了一家投资基金公司,在大力捐助和扶持贫困华人华侨的基础上,也进行相应地营利性投资。农业经济也是我们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的意见通常他会采纳的。我只想问一问。如果这个薪酬敲定了,几位长辈愿不愿意就此过来?如果愿意,大家回到琅勃拉邦就可以签订正式的工作合同,我们也好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尽快替各位办理相关地手续。”
老韦六人见康宁直率坦诚的样子,知道动真格地了,于是又再次聚在一起商量,最后除了一位年纪相对较为年轻的专家之外,其余五人当即表态愿意签订工作合同。
只见康宁从边上的小包里拿出一部样式十分怪异的手机,不一会儿就拨通了电话:“徐哥,咱们成立农林畜牧等相关产业综合研究所的时机应该已经成熟了,到我这儿来地韦教授等老前辈可都是宝贝啊!他们是希望的火种,是成千上万贫困人民的希望所在啊……哈哈!没错……好地,徐哥你稍等……”
老韦接过康宁递来的卫星电话,听到话筒里传来徐家伟热情的问候,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好哆哆嗦嗦地将话机交给了边上的张定寰教授。
老张兴奋地接过话机,与徐家伟大致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交谈,并详细听取了徐家伟的计划介绍。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张定寰将话机递给了康宁,转向老韦和几个同伴,一脸激动地说道:“徐总裁说,公司会立即着手组建最好的产业研究机构,所需的科研设备和材料等我们回到琅勃拉邦后由我们列表,交由公司统一采购,并且愿意出资购买我们手头所有的技术成果,并为我们提供住宅、工作交通工具、助手和研究资金,还打算在下个月从国内毕业生中招聘一百人左右的相关专业人才,充实到整个研究队伍中。老那边,咱们这个考察团已经有七个人明确表了态,愿意留在老挝工作了。老韦,老黄、老钱……各位哥们儿,这一忙活起来,咱们这辈子恐怕能多活二十年啊……”
刚才唯一不愿留下的亚热带作物专家严玉清犹豫了,看着欣喜激动的几个老哥在兴奋地交谈,严玉清眼里满是沮丧

厚道的老韦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道:“小严,你就别难过了。我们都知道你爱人身体不好,你们两口子又没有子女,所以你需要留在她身边照顾她。我们能够理解你的难处。别急,等你爱人身体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到时候你再申请到老挝来工作,相信徐总他们会答应的。”
康宁看到严玉清满脸痛苦地样子,不由心念一动,轻轻走到他身边坐下,和蔼地问道:“严教授,能给我说说你夫人得的是什么病吗?”
“老毛病了,她患的是高血压,很严重的那一种,说不一定哪天一摔倒人就没了。”严玉清抬起头,勉强一笑:
“我们相濡以沫二十多年了,我实在是离不开她。我来之前,她刚出院不久,所以我不能留下来工作,还请小康原谅!这次老挝之行包括来到这金三角的腹地,我为你和徐总裁的义举深受感动,也对你们的眼光和胸怀深感佩服,但遗憾的是,我不能和几位老哥一起工作了。说实话,我个人非常愿意来,这里的知识和创造有人尊敬,也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其实参观完徐总裁的几个企业我就明白了,你们的实力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雄厚的多,若能在这样的机构里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将会是许多学者的福气。目前是起步阶段,虽然面临的困难多一些,但是你们的起点高、投资大,应该很快就能出成果的……我、我只能在国内遥遥地祝福你们了!”
康宁想了想关心地问道:“严教授,据我所知,总部就设在你们兰宁的南方制药集团,目前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特药,只是目前还在临床实验当中,你为何不找康济民教授帮忙看一下?”
严玉清听了连连摇头:“康教授!那是一般的人能见到的吗?我和我爱人都是搞热带植物研究的,属于无钱无势,又默默无闻的绝大多数人,我们原本也想去拜访一下他老人家的,但听说康老教授架子很大,连市委书记、市长都不给面子,更何况我一个小小的知识分子?这个新特药我也听说过了,但是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投入生产。我们国内的事情你不知道,一个新品种、新项目往往要折腾个一两年甚至五六年才有人理会你,难啊。还是等等吧,如果运气好的话,估计我那口子能在有生之年等到新药正式推出来……”
张定寰愤愤不平地插嘴道:“小严是个老实人,两项重要的胚芽繁殖研究都是小严和他爱人搞出来的,结果在成果鉴定会上,小严的名字却摆在了最后面,他爱人的名字干脆就没有列名,前面几个都是不学无术的官僚,这些事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清楚,唉!这年头老实人受欺负啊!”
康宁难过地摇了摇头,从包里拿出纸笔写了封短信,折叠好交给了严玉清:
“严教授,不管你能不能过来从事研究,我们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夫人忍受疾病的折磨,这张字条上有康济民教授办公室的电话和他家里的电话,你回去之后尽快与他联系吧,我估计他有办法治好你夫人的病,因为在此之前,康济民教授是拿他夫人做的实验,他夫人如今身体状况非常好。”
几个教授非常惊讶地看着康宁,严玉清双手拿着字条,激动得无法言语,反应敏捷的张定寰疑惑地看着康宁:
“小康,康济民教授和你是什么关系啊?”
康宁神色一暗,随即展颜笑道:“天下同姓的人很多的……康济民教授和徐家伟先生有着很深的交情,前年他到越南考察讲学时,我曾幸运地见过他,并且为他这次从事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提供过一些帮助。以我对康济民教授的了解,他绝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对老百姓,他从来都没架子,更何况是严教授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科学工作者呢?严教授,明天一早我先让人送你下山,用专车送你到琅勃拉邦然后你尽快回国去吧,你夫人的病要紧啊。”
“谢谢你了,小康……”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径通贼巢
 更新时间:20081014 11:47:32 本章字数:4479


这一天开始,康宁陪同剩下的五位农业专家,一同走瑶苗寨子,每到一处,都受到瑶苗同胞的崇高礼遇,久而久之,老韦和老张几人逐渐习惯了山民对康宁的敬仰,再也不每次见到都一惊一诧的了。
陪同专家们考察的第二天,梁山率领的七人小分队终于安全抵达了班普寨,他们一放下行囊,立刻开展了热火朝天的训练。
第二天上午八点三十分,在早操中被老许等六名教官折磨得精疲力竭的五百二十名瑶苗族小伙子,匆匆吃过早饭,就在各自教官的带领下,观摩了一堂梁山小分队的训练课。
包括梁山在内的八个队员,准备活动就是全副武装在长达七公里的山道上快速奔跑一个来回,期间没有休息,立刻身挂全副装备,徒手攀岩二十多米,绕下悬崖后立刻解下装备,脱掉上衣,每人提起一把锋利的斧子冲上在建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