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越境鬼医 >

第283部分

越境鬼医-第283部分

小说: 越境鬼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屋外隐隐传来哭泣声。康宁站起来走到窗前一看,原来寨子里的老老少少,早已蹲坐在屋外,倾听竹楼里面地对话——想起自己族人百年来的悲惨遭遇。没有一个人能忍得住眼泪。
康宁看到达香静静缩在自己舅舅的怀里,跟
,心一酸,招了招手,把四个弟兄全都叫到了坝子中子底下。
拍了拍柱子上镂刻的云彩。康宁和盘对四个弟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各位,我觉得不能让咱们的瑶族同胞再这么懦弱下去了。咱们的兄弟姐妹任人欺辱奸杀,劳动果实任人盘剥掠夺。这样的事情我实在看不下去,我想帮助他们!你们的意见怎么样?”
陈朴和刘海澜相视一笑。眼看着康宁逐渐进入角色,他们都无比的欣慰。
陈朴对眼露忧伤的康宁问道:“老大,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买回一千头耕牛和运输的马匹都不成问题,这片山区往里走,到处都是溪流,青草满布其间,足以养活这些牲口了。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一旦离开。他们能守得住自己地财产吗?还有,他们能团结一致,抵抗外敌入侵吗?我看啊。他们还是像达香的舅舅一样,除了一面痛苦流泪。一面偷偷埋葬亲人之外,就只会忍气吞声,暗中咬牙了。”
康宁皱起眉头,不满地说道:“陈大哥,别以为昨晚喝酒的时候我不知道你和海澜密谋什么,你们两个看上瑶民走山路的身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想在瑶民中招人,是吧?海澜,这里地情况你最熟悉,你来说说怎么办吧!”
刘海澜看看陈朴,不紧不慢地对康宁笑道:“这大山外面,各势力尔虞我诈,相互算计,稍有不测,很可能比民国还乱。这种情况下,就是造反抢地盘都不为过,何况在这个与任何人都没有冲突的高原山区?呵呵,康总,我看得出来,你早有主意了,我一切都听你的!”
康宁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脸色一变,目露精光:“这样吧,我留下一周,四处走走看看,让阿彪流下来陪着我就行了,陈大哥和海澜以及小春,你们带上几个血气方刚地瑶族年轻人下山,到北面的莱梅镇里买些牛马、工具和盐巴回来,顺便把小达香所说的那个脸上长黑斑的畜生的人头提回来。等做完这些,咱们再说第二步吧,到时候杀了官兵,这些懦弱的瑶胞到时候就算想退,也无路可退了。我要把他们从温顺的绵羊,变回到有血性的汉子!”
陈朴和刘海澜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互击一掌哈哈大笑起来,引来数百瑶胞的惊讶眼光。
康宁大步走回屋子,在门口接过小达香,抱进竹屋里,让欢欢喜喜地小达香坐在自己的大腿上:
“盘叔,我昨晚被大家灌了一夜的酒,没机会和你以及村老们说说我地来历,现在我就告诉你和在座的几位长辈好吗?”
阿彪显然适应了翻译地角色,很快就将康宁的话传递了出去。
康宁看到七八个村中长者和精壮全都肃容倾听,于是微笑着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基金会的情况,并说出要一次援助寨子二十头耕牛,二十匹驮马,以及一批农具和十匹马驮得动的盐巴。
第二批援助一个月后再开始,还要以一视同仁的方式,援助这片山区里所有的瑶胞和苗胞,争取用一年时间,让大家过上比今天好一倍的日子。
村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康宁竟然如此富有,一个个全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康宁看到在阿彪的翻译下,屋里屋外的人群如此激动,话题一转,巧妙地说道:“我这次到金三角来,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咱们流落在域外的同胞生活得好不好?说实话,看到乡亲们这样艰难的日子,我很心疼,可我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哪怕今后日子好过了,外面的人再来抢夺怎么办?难道任由他们再次把我们所有的希望都抢劫去?”
门外达香的舅舅猛然站起,怒吼起来:“我们受够了!这种猪狗不如的日子,我无法再过一天!如果盘叔和各位叔伯再不拿起刀枪自保的话,我明天就离开寨子出去流浪,就算死在外面,也比留在这里等死强!”
“对!我同意翁边的话!”
“我同意!”
“算我一个!”
……
盘雍和身边的众位长者,看到上百个怒愤得即将暴走的年轻人,略作商议,全都郑重地点头,很显然所有人的忍耐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限。
盘雍站起来高声说道:“该是时候拿出祖宗传下的铜鼓了!”
盘雍的话音未落,屋里屋外响起一片欢呼。
刘海澜看着激动得相互抱成一团的瑶族青壮,对身边的陈朴低声问道:“陈哥,康总不会是老党员吧?怎么这么善于发动群众啊?”
陈朴哈哈大笑:
“以后可能是吧,说不定哪天我们自己也组织一个党,也未必就比别人差多少!你没看到缅北到处都是党派吗?哈哈,最差的结果,我们也是整个亚洲最大的社团,我对此信心百倍!”





正文 第三百九十章 穷乡僻壤的出路
 更新时间:2008925 16:35:19 本章字数:4550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康宁和阿彪在弄尧寨头人盘雍中年瑶民的陪伴下,走遍了这片山区大小十二个山寨。小达香像只可爱的小懒猴一样,一天到晚挂在康宁身上不愿下来,就差没叫康宁做阿爸了。
每到一个山寨,康宁都经历了几乎一样的过程,瑶民和苗民们,由开始的慌张戒备,转为盛情挽留再到依依不舍,康宁身上超凡的亲和力得到了完全的体现。他诚恳坦率、仁慈宽容的美德,以及在山民眼里犹如神仙般的高超医术,让每一个头人都无不叹服。若不是康宁坚持走完每一个寨子,每次都婉拒盛情的留客邀请,否则哪怕用上一个月的时间,也无法走完淳朴热情的各个山寨。
从第三天开始,康宁的名字,就传遍了方圆五十公里的整个山区,最大的原因是康宁一行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第一批十二匹驮马和九头健壮的黄牛,承负着优质的砍刀、先进的犁、白花花的盐巴以及香皂、毛巾等物资,在二十多名青壮瑶民的驱赶下,回到了弄尧寨。
由于头人盘雍陪着康宁走进深山去了,弄尧寨的五名村老在陈朴的要求下,平均分配了除牛马之外的所有的物资。寨中的老人围着健壮的牛马久久不愿离去,感激得泪如泉涌,不停地道谢。
陈朴和小春只好叫上年轻瑶民中较有威信的领头人——达香的舅舅翁边,让他领着组织起来运输的队伍,再次走出了深山。
翁边无疑是幸运地,他跟随的人是陈朴。
几天下来。翁边对身旁这个高大威严的来自祖宗那块土地上地汉人大哥佩服得五体投地。因多年来运送烟膏出山交给收购点的毒贩,翁边听得懂大部分的云南话,也会说上一些。因此两人在交流上一天比一天顺畅。
翁边等二十多个瑶家精壮看到一路上小春画下的地势地形图,全都感到无比的新奇。
在陈朴耐心的传授下,不少人已经能够识别地图上标注的关隘、路径、坡度和大约的海拔高度,甚至对简单的排兵布阵,都开始有所了解。
每到一个休息点大家就围坐在陈朴周围,听他用浑厚的声音,讲述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地革命故事。那一个个反抗暴政、保卫家园的战例,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让单纯质朴的瑶族青年们听得群情激奋,深受鼓舞。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徒步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故事,每次都让瑶民们听得心潮澎湃,荡气回肠,恨不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一切。正是陈朴所需要达到地目的。他知道就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独立、自强、平等”地观念,就像一粒粒种子。在这群质朴的瑶家青年的心底里生根发芽了,不需要很久,他们就会摒弃自卑与懦弱,重新唤醒祖先们留在他们血脉里的勇敢彪悍的血性。
下午三点,陈朴带领瑶家精壮走出大山,来到了公路旁。
返回大其力安排好一切的刘海澜,早已经等候在了岔道口。雇用的车子,还是那辆属于大其力政府的三菱越野车,开车的人依旧是敦厚善良的政府司机瓦桐,唯一不同地是。刘海澜手里多了一份由大其力军政府开出的特别通行证,后面还跟着一辆载重四吨的日本尼桑货车。
大其力地官员们,把泰国兄弟基金会对瑶民的微薄援助。看作是基金会在大其力大规模乐施行善地良好开端,想想这个基金会一次就让清莱政府建起本地区最大的合资医院。还获得五十公里道路扩建的援助,大其力军政府的官员们就期盼不已。别说铺桥修路,就是多提供几台大型发电机组,政府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这种无偿的巨额慈善援助,谁不想要啊?因此向刘海澜提供一些交通上的方便,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十多名瑶族青年和小春一起,兴奋地爬上了大货车,跟在越野车后面,向南方开去。
这群满脸惊喜的瑶族青年,还是生平第一次乘坐汽车,也是第一次前往闻名已久的“大都市”大其力,一时间怎么能够不新奇和激动?
之所以要回到大其力采购,是因为缅北商品极其匮乏,只有在靠近泰国,且商业相对较为集中的大其力才能买到足够的牛马和较为先进的农耕工具。另外根据康宁的意见,这次进山还要带上一批常用的药品和棉纱彩线之类的妇女用品,以改善瑶寨的生活状况。
越野车里,出身湘东的刘海澜和陈朴用方言低声商议着,两人都为此行所取得的巨大进展感到高兴不已。
负责清莱地区的刘海澜,早就对在大其力地区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势力盼望已久了,如今有机会在大其力身后建立一个人口充足、思想较好控制,且易守难攻的策应基地,怎么不让他欣喜若狂?
陈朴的眼界则要宽广得多,他心里早已存有创下一片基业以大展宏图的理想,以实现他军人心中那份独特而又狂热的理想和信念。而现在这件事情,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握住。
刘海澜汇报完自己的工作后,低声问道:“康总那里转过弯儿来没有?”
“这事儿很难说,我们这个主儿,不声不响的实在难以琢磨。你别看他让咱们去割下奸杀达香阿妈的那个畜生的人头,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上道了。我了解他的为人,多年来他为人处事恩怨分明,谋定后动,他不主动挑事惹事,但侵害他利益的人也绝对一个跑不了!你别看他长得文质彬彬,就像个白脸书生,他从国内逃到越南,再逃到我们这儿。死在他的手上的人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了!但是,他这个人实在,对他好的人他能把心掏出来给你。他公平公正,满腔正义,心里始终装着弟兄们地利益,甚至
的利益。其他的不用我多说了,这几天相信你也能么,咱们地工作还得加紧才是。”说罢,陈朴感慨地徐徐叹了口气。
刘海澜微微点点头:“是啊,这也是我佩服康总的地方!对了陈哥,康总让咱们买这些耕牛农具之类的,不会是想就此改造瑶山的面貌吧?我不是农业专家。但我知道那个刀耕火种的贫瘠地方,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和巨额的资金投入,根本就不能改变什么。我现在担心的是康总到时候会拿出个改天换地的庞大计划来,那样咱们可就麻烦了!”
陈朴摇了摇头,手捂着下巴。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也弄不清楚康宁的最终打算,只好道:“这几天阿宁都在穿山过寨。说不一定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等咱们办完这些事回到山里就明白了。”
实际上,陈朴和刘海澜地担忧,也正是康宁当前的忧虑所在。
从最大的班普瑶寨一路往里走,满目都是开始凋谢结果的罂粟花。
康宁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整个山区至少种植了三万亩以上的罂粟,剩下种植地就是品种严重退化了的红薯、豆类、芝麻、木薯和玉米。
山区里到处是泉水溪流,翠竹环绕,一座座大山从山腰到山脚几乎长满了从未砍伐过的珍稀树种,如花梨木、铁木、紫檀和米椎树等等,但谁都知道。就算这些木头砍伐下来,也无法送出山寨去,险恶地交通状况。几乎将这片山区与外界彻底地隔绝起来,许多水量充沛的溪流得不到有效地利用。最后都千回百转,通过深涧沟壑向东倾泻,注入了高山峭壁下的南垒河。
康宁倒不担心投资的问题,一千万美金就足以改变此处的现状,可是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则非常困难了,别的不说,只说基础建设所需的钢筋水泥,要把一百吨水泥和一百吨钢筋运送到这片深山里,至少需要一千人近两个月的艰苦跋涉,更别谈在班普寨以北的三条溪流交汇处,利用天然优异的地形修建发电站,那更是没有个三五几年时间,根本就别去考虑。
那么,山寨地出路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康宁脑海里,让他苦苦思索,挥之不去。
第六天中午,康宁在所有十二个瑶、苗山寨头人的陪伴下,回到了远近最大的山寨班普寨。
学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