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兵 >

第186部分

汉兵-第186部分

小说: 汉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太史铮脸色一变,一旁的其他官员也是面面相觑,而离两人最近的关博文却捏着一把漂亮的胡子,低头不语。

在座的这些人多少都知道两人、甚至两家间的不和之事。而且也知道当年那太史铮始乱终弃,酒后无德**了家中的侍女,虽然帝国侍女也无贱籍之说,但毕竟身份和这十大世家差距太远,所以太史铮在**后就一走了之,而在那侍女怀孕后更是不闻不问,甚至对那孩子也极端恶劣。

而那被**的侍女产后生病,又得不到医治,以至于因病而亡,只留下那孤苦的婴孩。

如果那侍女只是普通之人也便罢了,偏偏那女子曾经被帝国十三世家之一的刘家当代继承人刘仁则所欣赏的女子,但刘家长老们却一直不同意刘仁则娶此女,这才引出后来刘仁则一怒之下,趁太史铮酒醉后,找人将其一顿暴打,算是为那可怜的侍女出气。但却也因此得罪了太史家,更让刘氏家族对其失望,认为其为一个侍女与其他世家交恶,难托重任。

此后,刘仁则更心灰意冷,自请镇守川中,一走就是近二十年。

临走时,刘仁则将那侍女所生的女孩,托付给了赵辉城照顾。

其时,赵辉城不过二十九岁,因醉心其他,还未结婚,却与那小小的女孩一见投缘,索性收了那女孩为义女,而赵辉城这些年来。虽然结婚后有了一个儿子,却依然视那女孩子为掌上明珠一般。

但那女孩子毕竟名义上还是太史家的人,刘仁则走后,刘家的人将那女孩送回了太史家。那女孩子五岁前就一直在太史家成长,因为母亲的原因,更因为刘仁则暴打过太史铮的原因,而在太史家受尽屈辱。

某一日,竟然被太史铮打晕过去。消息传到赵辉城哪里,赵辉城纵马提枪直接上门,明言:尔等既知她为我赵辉城义女,为何还如此羞辱,难道视我为无物么?我赵辉城有监察国事之责,却也同样管得了自家之事,从今日起我要将我这义女带在身边抚养,尔等若不服,直接上告国民议会去吧!

说完,白马银枪的赵辉城单人匹马闯进太史家族之内,带走了女孩——太史缨。

不过赵辉城虽然收其为义女,却并为让其随他的姓氏,而是让其随了那可怜侍女的姓氏,并亲自为其起名为江筑英。

这期间,到不是赵辉城有什么门第之见,而是存了为这女孩子留一条路心思,待其成*人后让其自己选择自己的归属。即便她后来选择姓赵,叫赵缨,赵辉城也会立刻将其收入族谱,甚至如果她够优秀,传其英国侯之位。

而且,以赵辉城之骄傲,更希望自己的爱女,有一天能堂堂正正的冲进太史家族,告诉那些曾经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我太史缨从此不再姓太史!

唯有这样,才是敢作敢当,他英国侯赵辉城的好儿女

第四卷,天行健 第一百二十三章,定风波(3)

赵辉城和太史铮言语不和。太史铮气得几欲站起与其理论,而赵辉城始终是一副云淡风清的模样,两人的气度高下立判。

但此刻,却无人出面相劝,就连一向老成的枢密院执政诸葛宇华也是眯起了双眼,仿佛没有看到这一切。只因为,这两人间的恩怨是在太深,又都家大势大,一个弄不好就是一身腥。

话说当年,赵辉城将江筑英从太史铮家,强行带回自己家后,尽心将一身所学,教授给江筑英,甚至还将太史家的虬龙戟法传授给她。赵辉城有这戟法,是因为太祖时,赵家和太史家交好,互相传授亲信子弟武功精华,才习得的,虽然只是精华,但赵家十几代人在习武一道都天资卓绝,早就将这戟法完全摸透。

不过赵辉城本身并没有学习这戟法。只是将其中几招适合赵家“春风十八枪”的招数,融合进枪法之中,使自身攻击更加凌厉而已,似赵辉城这种大家,端得已经是以攻代守,处处杀招了。

但对于江筑英,赵辉城却将所有知道的虬龙戟法全部传授给她,连春风十八枪也毫不保留。偏这江筑英天生适合修习这种以速度和技巧取胜的武功,加上自身天资,不出十年,武功已然接近大成,更是考进江山陆军高等学院,毕业后直接被赵辉城送进管仲云驻扎龙城的破天军团。

而太史铮知道这一切后,更是有如被人直接抽在面皮上一般,抢其家属、授其太史家武功,这哪一条都让他羞愤欲狂。但太史铮此刻却无可奈何,毕竟当年赵辉城收此女为义女,是在很多帝国高官的见证之下,他就算再狠毒,若再敢动手再伤害这女孩子,帝都恐无他容身之所。

而且,正是为了这女孩子,太史家与刘家、赵家,甚至管家都交恶起来,代价颇大。

这些往事在帝都并不是什么秘辛,当年赵辉城单枪匹马杀尽太史氏族内,更是轰动一时。不过知道这个事情的人,却大都要高赞一声赵辉城有情有义,对太史铮却是风评极差。

当然,帝国都道家事难断,尤其是这种表面是意气之争,实则牵扯了世家纵横、兴衰的家事,更不是旁人愿意管或者能管的了。

不过这太史铮虽然人品值得怀疑,但家传的武功学的极精,而且更擅权谋,否则也不会登上帝**部副部长的宝座。

此刻,眼见赵辉城一来,就夺了众人的势头,太史铮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又仗着自己的地位和家事,忍不住出口相讥,却反被赵辉城羞辱。

而一旁的其他官员却默不作声,两个人都是家世显赫,又都有武功在身,谁也不想轻触这样的魔头。

至少,赵辉城那看似温和的面庞之上,已经涌出无限的杀气。这可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上将,怎能容人轻慢。

~~~~~~~

眼见气氛愈来愈微妙,众人皆面带难色不言不语,国务枢密院执政诸葛宇华清咳一声,站起身道:“诸位,我们今天来此的目的是商讨如何布防东海防线,防止西方联军入侵中都,雷东风只是题外话。但正如元首所言,此人毕竟对帝国有功,而且功大于过,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按照元首的意见,暂提升其为代理军团长,至于所谓的狂澜军,因战事需要,暂且允许其存在,但因国难当头,粮草军饷暂时都需要他自己解决,其余事宜日后再做定夺;至于夏侯骏捷上告的信件,我这里也收到了一封,但愚以为他既然拿不出什么确实的证据,那么可以不予受理,不过他正在安阳府与阿尔斯鏖战,可飞鸽传书让雷东风的狂澜军即刻前去支援,如若有失,定责不饶!不知这样的安排,英国侯可满意?”

见诸葛宇华再次开口,众人纷纷点头,毕竟诸葛宇华的身份和年纪都摆在那里,他若一心支持赵辉城。那其他人也不好再强出头了,就连太史铮也如泄了气的皮球,恨恨的瞪了赵辉城一眼,转过头去。

“嗯,诸葛议长的意见我赞同,但无论讨论结果如何,真正的战功绝不容抹杀,否则将让前方尽力的战士伤心;而元首他虽然按律不理政事,但却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更有否决国民议会最后决定的一票,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是国之重臣,更是忠臣,有些事情应该能拿捏清楚。”赵辉城淡淡道,说完,起身和众人拱拱手,又对元首程蓦敬了个军礼,转身离去。

众人表情或赞同、或讶异、或愤怒,但却无一人再提出反对意见从赵辉城来到至离开,总共不过三、五分钟,说的话不超过五句,却定下了这个会议的基调,实在叫人慨叹。

赵辉城走后,众人又商讨半天。总算原则上同意了最后诸葛宇华所提的意见,而元首程蓦最后也表示,他将派诸葛庭以个人的名义去慰问雷东风,议长诸葛宇华、吏政司司长田松仁先后表示赞同,并表示诸葛庭也可代表他们,军部部长关博文沉吟良久亦决定将这次升职雷东风委任状一起交由诸葛庭带去。

至于要求雷东风出征支援奔雷军的命令,则先行飞鸽传书至龙阳。

如此,一场明争暗斗,甚至剑拔弩张的会议,草草收场,虽然雷东风的地位看似已经被帝国承认。但任谁都知道,这一切只是帝国几个势力角斗发力的开始。

~~~~~~~

帝国纪元999年4月20日,当最新一期的《江山舆情》摆在元首程蓦的案头之时,程蓦脸色变得分外沉重。

只见那舆情的第一版最顶端一行大字触目惊心:帝国高官嫉贤妒能,打压光复英雄

标题直接,内容却更是激烈,直指帝**部和国民议会,直言在近期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这些高官竟然对光复中都龙阳的狂澜军军团长雷东风大加指责,认为其不服管理,应予惩处。幸亏英国侯及时出现,才确使我们的英雄没有遭遇不公平的对待等等。

整篇文章不长,说到具体会议内容时也是语焉不详,但所包含的信息却足矣让帝都,乃至帝国四民震撼。

而这篇文字虽全篇指责的都是那些高官,但程蓦却面沉如水,因为这样一来,那些高官很可能都将矛头指向自己,都会认为是他将这样一条信息捅到道唯恐天下不乱的舆情舆者之手。毕竟参加过那会议的官员都能看出程蓦的不忿,虽然赵辉城的到来为程蓦找回一些面子看,但毕竟恩怨已结,有些事情却是越描越黑,而这样一篇报道无疑于火上浇油一般。

程蓦此刻心急如焚,他隐忍多年,故意向这些世家、高官示弱,就是不想让他们将目标都对向自己。毕竟,从自己执政的那一日开始,就听人公然对自己说:“都说四民平等,却还设元首之职,为何不完全取消这个称号?”

因为这一句话,十几年来,程蓦诸事从不专权,甚至达到不闻不问的地步,只为让那些对他虎视眈眈的人放松警惕。可如今,尤其是这几年来,他却不断被推上风口浪尖。

如今,这样一篇报道。不但没有为他解气,反而让他惶恐起来。

“是谁?究竟是谁在这么做?”程蓦恨不得立刻驱车去江山舆情馆总部问出是谁来报的这条新闻线索。

可他也知道,帝国舆论自由,除非他将那舆者秘密绑架来,否则断无可能在明面上问出自己想要的消息。甚至只要自己一去,可能更中了那背后之人的诡计。

“子阶若在,断不至如此无措。”程蓦怀念起诸葛庭来,可诸葛庭在昨夜就已经临时授命,快马前往中南行省,给雷东风和狂澜军宣召去了。

“元首,曹世武大人求见。”一个侍者急匆匆跑进来到,刚说完,门外已经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推门而入。

“该来的还是来了。”程蓦喃喃道。

“程冲之,你干的好事!”那年轻男子一进屋门,就大喝道,黑脸上的一双狼眼狠狠瞪着程蓦。

程蓦闻言一脸铁青,手却慢慢扶上腰畔宝剑,几欲拔出。

~~~~~~~

帝国纪元999年4月21日中,帝国中南行省,安阳府和林镇以南七十余里。

“雷军团,军部的命令来了,命我等即刻前往安阳府,支援奔雷军。”一骑快马追赶上正在行军的大军,对雷东风道。

“果不出慕彤所料,帝都那边叫我等去支援夏侯骏捷,看来我等先行出发却是对了,否则一旦夏侯骏捷有失,帝都肯定要把责任推给我们。”雷东风拿着那飞鸽所传来的信件笑道。

“嗯,这些人其心可诛,明明想要绊倒大哥,却不明言,处处设套,若非慕彤妹子机警,我们还耽搁在龙阳,事情就不妙了。”江筑英冷哼一声,恨恨道。

四天前,雷东风率领狂澜军和奋武军一部光复龙阳,事隔一日,阿尔斯率领的西方联军在安阳府外的和林镇与王怀玉的波阳军对峙起来。

但只半日,阿尔斯就勘破凌云为王怀玉布下的疑兵之策,派段义臣率两千骑兵,八千步兵牵制住了波阳军,自己却亲率大军绕过和林镇,直插安阳府。

安阳府之战就此爆发。

此时,安阳府在奔雷军大军的围攻下,外城已经被攻克,守军死伤惨重,剩余不足五百人和千来名随军家属犹在内城拼死抵抗。而奔雷军在几日的攻城时间内也损失了五六千人,此刻业已不足四万人。

阿尔斯大军一到,奔雷军立刻分出一个步兵团展开阻击,而奔雷军的大部则迅速撤进安阳府外城。

并不是夏侯骏捷胆怯,而是曹岚投奔狂澜军、王怀玉分兵后,奔雷军此刻骑兵不过三千人,而阿尔斯大军的骑兵却最少是他的一倍,如果展开野战,势必吃亏。

经过一日战斗,在城外阻击的奔雷军步兵团损失惨重,撤进城内,而阿尔斯大军的攻势也被缓和下来。

此刻,安阳府左近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形势。

安阳府府城的内城由几百名西方联军苦苦支撑,外城是奔雷军的三万多苦战后的大军。城外,则是阿尔斯的五万人,在他们之后七十余里却是段义臣带领的万余人马与王怀玉带领的三万波阳军。

而在最外围,雷东风率领的狂澜军正席卷而来,目标直指阿尔斯

第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