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2 >

第9部分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2-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睦,下要小题大做,闹不团结;凡是有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就要坚持原则, 

不应苟同。 

      “尊五美,屏四恶”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怎么样才可以 

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尊重五美,屏弃四恶,这样才能从政。”子张又 

问:“那什么叫五美呢?”孔子答道:“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 

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即为五美。”“那什么为四恶呢?”子张问,孔 

子说:“不进行教育便动不动杀人,谓之虐;不说明意图便要别人做出合乎 

自己心愿的成绩,谓之暴;起先懈怠不管突然限期完成,谓之贼;答应给人 

钱财物却出手悭吝,叫做小气。以上即为四恶。”“惠而不费”、“劳而不 

怨”,是讲经济方面的惠民政策。惠民之道,不是要政府向人民提供给养和 

废除徭役,而是要从政策上保证人民从生产对象中获得利益,并把徭役放在 

非农忙季节,使之不超过人民所能负担的程度,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既有物 

资生活保障,而政府又不必花费财力;既能完成必需的国家公役,而又不引 

起人民怨恨政府。政府才称得上“欲而不贪”,政府施仁于民而自己也得到 

的好处,怎么能叫做贪呢?“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此二美是对施政 

者作风的要求。孔子认为,无论人数多少、势力大小,一律不摆官架子,不 

怠慢,这就是“泰而不骄”,衣冠整洁、举止庄重、使人产生敬爱之心而又 

不以势压人,即为“威而不猛”。 

     在惩与教的关系问题上,孔子反对单纯使用惩办手段,主张把惩办同教 

育结合起来。如果不是在这方面花力气,而只是发现不好就进行惩办,就是 

虐政、暴政和贼人之行。孔子要求把教育置于首位,显然包涵一个思想前提, 

即承认公布法律的必要性。各国司法现象中层出不穷的法律制裁和社会犯罪 

使他强烈感到,不仅要反对严刑苛法和滥用刑法,还要加强法令、法律方面 

的教育,以免除民众因不知法而招致的灾难。 

     五美全是从两面立论,把每一个问题的利与弊都联系起来,兴其利而防 

其弊,以防弊为兴利所应掌握的度,这就是孔子所要求的中。而四恶中,在 

惩与教的问题上,联结两端,以教育为惩治之前提,以惩治济教育之所不及, 

二者互为补充而取其中。这充分表现出,孔子力图用中庸之道去探讨一条切 

实可行的治国方针。尊五美、屏四恶就是中庸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应用,它 

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教育、道德和领导作风等诸多方面,实际上是一篇 

施政大纲。 

     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是:以《诗》、《书》、《易》、《礼》、《乐》、 

 《春秋》的思想为育人的内容,崇仁厉义序人论为儒家的思想中心,培养君 

子人格,成为贤人圣人为儒家育人的最高理想;把仁的思想扩大到政治上, 

实行德治,重民生,行教化,旨在维护以等级制度和纲常秩序为核心内容的 

封建社会。儒家各学派虽有其共同的特征,自从孔子制立儒家学说后,儒家 

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而且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孟子(公元前385年~前304年),名轲,鲁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 


… Page 29…

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轲幼年 

丧父,家庭贫困,孟母特别重视对孟轲的教育。据说,孟轲幼年的时候,他 

家住在坟墓旁边,小孟轲做游戏就学埋葬死人,孟母惟恐这样下去对孟轲产 

生不良影响,就把家迁到集市附近去住。小孟轲在集市旁边,又去学商贩叫 

卖。孟母感到这不是教育孩子的环境,又把家迁到学校旁边,使孟轲从小就 

学习礼仪。这就是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小孟轲有些贪玩,读书不努 

力,孟母问他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小孟轲借口说,我的东西弄丢了,我去找 

东西去了。孟母听了很生气,就用刀子把织机上正在织的布割断,小孟轲又 

惊又怕地说:“为什么要割断布呢?”孟母说:“要你读书,增长知识,就 

是要你成名。现在你不读书而去玩耍,就像我割断机上的布一样。现在学习 

不努力,将来就只有干点勤杂劳累的活了。”孟母的严格教育使小孟轲养成 

了用心读书的好习惯,“断机教子”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 

     孟轲稍大以后,从学于孔子的嫡孙子思。孟轲通《五经》,尤长于《诗》、 

 《书》、《春秋》。孟轲是孔子的崇拜者,一生的出处进退也与孔子相似。 

壮年以后从事教学,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访问各国,是游士阶层中很有名 

望的人物,经常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所到之处,国王都以宾客 

相待。他曾任齐国卿相,但无职守,后来因为不赞成攻打燕国,与齐宣王意 

见不一致而辞去卿位,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实际成就。晚年时候,他退居讲学, 

与弟子万章等人著有《孟子》七篇。该书在北宋以后被列为封建大夫必读的 

经典,而孟子则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如果说孔子的思想为“人学”的奠基,那么孟子的思想则是“人学”的 

发展。他的仁政学说和民本主义,意味着“人”的初步发现,其理论基础是 

性善论,并蕴含着不少的辩证思维。 (“人学”指探讨有关人的价值,人的 

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的思想学说。) 

     孔子“人学”的核心范畴是“仁”,其基本含义:一是“爱人”,二是 

 “复礼”。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孔子“人学”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也讲“礼”,但他所讲的“礼”在一般情况下是指聘辞受等的礼仪 

而言,没有维护奴隶制度之意。实际上,他对周礼关于等级身份关系的种种 

规定是很不满意的,孟母死时,他埋葬母亲用了很好的棺木。有个弟子以请 

教的口气批评他说,棺木似乎太好了,暗示按等级身份,其母亲不该有这等 

待遇。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椁的尺寸没有一定的规炬,到了中古,才 

规定棺木厚七寸,椁的厚度以相称为准。从天子到老百姓,讲究棺椁,不仅 

是为着美观,而是这样才尽了弟子之心。为法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当 

然不称心;能用上上等木料,没有财力,也还是不称心。既能用上上等木料 

又能买得起,古人都这样做了,我为什么不这样呢?” 

     孟子将孔子“爱人”与“仁”引深到人心中去,他说,“爱人”就是一 

种“不忍人之心”,即不忍看到别人困苦危难之心。他打比喻说,如果突然 

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井里去了,任何人都有惊骇同情之心。这种心情的产生, 

不是为了要和这孩子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为了要在乡里朋友中博取名誉, 

也不是厌恶这个孩子的哭声,而是不忍看到孩子痛苦危难。这种发自内心的 

同情心,就是“仁者爱人”。另一方面,孟子又把这种“爱人”精神扩展到 

政治上去。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别人之心。先王因为有同情别人的心, 

这才有同情别人的政治。凭着同情别人的心去实施同情别人的政治,那么, 

治理天下就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之上一样容易。因此,他主张以“爱人”之 


… Page 30…

 “仁”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这就是孟子的仁政学 

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上,主张 

正经界、行井田、薄税敛。他说,实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 

田界划分不正确,井田的大小就不均匀,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也就不会公平 

合理,所以暴虐的君王和贪官污吏一定要打乱正确的田间划界。田间划界正 

确了,分配人民的田地,制定官吏的俸禄,都可以毫不费力地作出决定。二 

是政治上,主张实行禅让制、尊贤使能、省刑罚,尊贤就应该像尧对舜那样, 

把王位让给有贤能的人,这就是禅让。省刑罚,就是要减免刑罚。军事上, 

孟子反对争霸和并战争,而主张兴仁义之师。文教上,孟子主张君主要与民 

同乐,重视民众的教育。 

     在孔子思想中,“仁”既是一个伦理的范畴,又是一个政治概念。而孟 

子用“仁”和“仁政”将伦理范畴和政治概念区别开来,这是人学理论体系 

严密而完善化的一种表现。 

     春秋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潮,但儒学开创者孔子 

并没有对这种思潮作出理论上的概括。孟子的民本主义把“以民为本”的社 

会思潮推进了一步,其特点是从君民关系上大胆地论述了民为国本的激进思 

想。他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就是说, 

民众最为重要,国家次一等,君比民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孟子认为,一方面, 

按等级地位来说,君位是尊贵的,臣民地位是卑下的;可是,就道德意义上 

来说,君对有德的臣是师事的关系,“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便谈不上随 

便召唤了。孟子还认为,不仁的君主只会残害百姓,是不称职的,这种无道 

之君,是可以杀掉或换掉的。 

     孔子在创立儒学时,曾经提出了“人”的问题,并从哲学、伦理、政治、 

教育诸方面对“人”的价值作了一定的探讨,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由于孔子 

主张复礼,在政治上有保守倾向,没有能够对当时流行的“以民为本”的思 

想作出理论上的概括。孟子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看到了百姓的 

作用,并对当时流行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了理论概括。孟子的民本主义 

思想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是很少见的。道家的庄子主张“小国寡民”,“使 

民复结绳而用”,基本上没有民本思想。纵横家虽然有一些民本思想,但他 

们注意的只是智谋策略,而不是民心臣力。法家则是民心民力的否定派,韩 

非把哀怜百姓与国家安危对立起来,以“严刑重罚”来驱使平民百姓。孟子 

的民本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前奏曲。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但并没明确指出人性的善恶。孟子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性问 

题,并主张性善论。性善论的人性论,是孟子伦理道德和仁政学说的理论基 

础。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都有四种善的萌芽,他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 

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端”的扩充和发 

展就是“四德”——仁、义、礼、智。孟子说,仁义礼智,不是从外边给予 

我的,而是我先天所固有,不需要人去思索它已经存在了,认为人天生就具 

有仁义礼智等善性。 

     孟子认为,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知道爱他的父母尊敬他的兄长的,既然 

包括孩童在内的人都有这种良能良知,说明人性是善的,孟子又从人的口味 


… Page 31…

有相同的嗜好,耳闻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目观颜色有相同的美感,从而得出 

人心对于理义也有相同的喜悦;说理义使我心喜悦,如同牛羊猪狗肉使我可 

口一样。 

     孟子力排众议而提出了性善论,在当时与告子有一次激烈的争论。在告 

子看来,人性好比急流水,从东方开口便问东流,从西方开口便流向西。人 

没有善不善的定性,犹如水的没有东流、西流的定性一样。孟子反驳说,水 

诚然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吗?人性的善良, 

正好象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 

跳起来,可以高过额角;戽水使它倒流,可以引出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 

吗?形势使它如此的。人之可以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技术和知识,经常是由于他处于患难之中。只 

有那些孤立之臣、庶孽之子,由于他们时常提高警惕,考虑患害也深,所以 

才能通情达理。因此可以说,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而安逸快乐足以使人 

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