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士 >

第179部分

国士-第179部分

小说: 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柔狠狠的一挥拳头,大喝了一声:“走!”

江岸边,大队宋军已经将巩彦辉的小部队包围了数十重,巩彦辉将三十多人背靠背的站成一圈,互相支持着和成千上万的敌军对峙着。焦进舞动铁锥枪几次抢上前去,都被敌军用利刃贴身而进逼退了回来。

正在一进一退的僵持之间,焦进的身后响起了不耐烦的声音:“打了这么许久都拿不下这么小撮人,快些闪开!”

焦进不服气的哼了一声,跃到一旁。身后全身铁凯的刘整抗着一柄沉重的破阵刀冲了上来。他一伸手将身后的一个少年甲士狠狠的一推:“你先上!”

韩锋手里并不是趁手的铁鞭,而是一支近战用的短矛,这时候突然被刘整一把推到了最前面。看见对方领兵的军官恶狠狠的一刀劈了过来,也来不及细想。一枪就冲着那军官的面门刺了过去。他的性格是攻强于守,与其被动招架,不如先敌而动,原本矛的长度就有优势,在对面的刀锋还没近身的时候,矛尖就一定直抵对方面门。

巩彦辉也吃了一惊,没想到南朝中竟然还有这样不要命打法的少年,下意识的往旁边一闪,突然看见眼前一个黑影掠过,寒光一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一旁抢住了位置的刘整一刀砍入了他的胸口。

“你看看,这有什么难料理的?”刘整一边拔着刀一边对焦进轻描淡写的说道:“究竟也不过是个莽夫罢了。”

他将带血的破阵刀往前一指,大声喝道:“都跟着我上!将这些北方来的鞑子统统收拾了!”

江北的战场也并非太平无事,除了孟珙的部队从下游乘船而来,在樊城附近登陆袭击蒙古军之外,樊城内的宋军也杀了出来,和孟珙所部互相配合,对江北的蒙古军后队展开攻击。但战斗远不如南岸顺利。

第七十回 便将胜师入巴水(2)

蒙古的旧俗是要在撤退的时候在后方埋伏精锐马队,一面是掩护大队撤退,一面侦候敌军有无松懈的时机,随时出没再行抄掠。这也是草原的固定战法之一,汉水之南地方促狭,不便于骑兵展开,所以用于埋伏的骑兵大部分都埋伏在樊城之北的低矮山峦中,秦武率领军队一出城门,他们就从北方疾驰而至,使得秦武不得不将部队列阵以待,和蒙古骑兵展开激烈交战。蒙古军在乱军中依旧保持了高超的战斗技术,矢发如雨,刀斧齐下,让秦武的部队穷于应付。就连毕资伦也身中二箭。但江北的交战使得整个战场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历尽千辛万苦逃过汉水上炮火和箭矢的蒙古军兵们不辨方向,一踏上北岸的土地就四散逃奔,局面由此反而变得更加混乱。

处在这样的乱局中,就算是身为蒙古大军的统帅,也很难保证自己不受到宋军的威胁。但塔思依旧挺立在江岸边眺望着江南的方向,败局早已注定,他现在关心的只是一人的生死而已。

白色的硝烟中渐渐出现了渔船的身影,张柔和他的部下们终于逃过了炮船的轰击和水哨马的追杀,成功突围到北岸。张柔一跳下木筏就急匆匆的来见国王,几乎用咆哮的声音喝道:“请大王再给我一支人马,让我渡江过去,一定要将郑云鸣活捉来给您!”

塔思面沉似水,摇了一下手中的马鞭:“你还是赶快回去掌握自己的部队吧!不要再增加无谓的伤亡了!你的部队将来对大汗还有重要的用场!”

他还想说些什么,突然远方一名探马赤飞奔而来,下马单膝跪倒参见,口称:“塔思大王,思南思人正在攻击南阳城!”

南阳是整个蒙古大军返回中原的咽喉之地,也是蒙古军财宝和掳获的所在。思南思人竟然对这里也发动了突袭,看起来针对蒙古军团的背约偷袭显然是早有预谋,塔思没有丝毫犹豫,大声喝道:“全部撤退!马上就走!违令者严惩!”

他朝着江南的方向狠狠的瞪了一眼,喝道:“此仇不报,就不是真正的蒙古人!”

激战竟日的疲乏,并没有影响第二日庆功宴席的热络,虽然百姓们都在窃窃私语:“前日约定好了撤兵,却又半路偷袭人家,这事情做的好不地道。”也有人愤愤不平的反驳:“蒙古人都是蛮夷,跟他们哪有什么道义可讲,难不成他们灭了六十个国家,国主都是无道昏君么?”

这些市井的争论完全影响不了制置使府衙正厅上觥筹交错的气氛。正中主帅交椅上的赵葵笑呵呵的举起酒盏对客位上的孟珙说道:“此番盛捷,多赖孟帅亲冒矢石,蹀血突进,才能克收全功,襄樊父老数十万,全赖孟帅活?帅活命之功。”

孟珙急忙起身逊谢,他自己是都统制一级的武将,在阶级上完全无法与制置使、襄阳知府一级的文官相抗衡,虽然在实际的事务里,都统制手握一方精锐,制置使不能不曲意逢迎,但孟璞玉并非桀骜之臣,这种仗势欺人的霸道行径他是做不出来的。更何况他自己已经到了出将入相的关键节点上,这个入相并不是进入中央,而是往前进一步就能承袭某处安抚制置使的大位,正式摆脱武将的身份,进入文臣阶层,为将来进入政事堂铺路。在这个关键点上他怎么会表现出与身份不相匹配的张狂。

“孟某不过在后方略尽绵力而已,若无襄阳诸将在前敌奋战,牵制敌军十余万精锐。孟珙和京湖腹地各州郡是决然挡不住这等精兵猛将的进击的。若非是万都统和。。。。。”孟珙用酒杯指指左首那个空下的位置:“。。。。。。。这位小衙内真是不消停,奋战一整天仍旧不愿意坐下来好好喝几杯酒吗?”

赵葵放下酒盏微笑道:“此子是将来有大用处的人物,风姿不能和寻常人相同,我等退闲之后,还要等着他撑起天下安危,让他少沾染一些享乐,多一分实干,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郑云鸣若是听了制置使这番话,只怕也会连连摇头,他的本意,不过是想在江南富庶之地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太平官儿,或许会发扬在另一个世界的先进之处,对江南乡野做一些有序的改革,像是这样亲赴沙场、挥兵和世界最强野战军团争锋的,实在是劳心费力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郑云鸣,斜靠在一辆被蒙古人抛弃的勒勒车的车轴边,听着刘克庄抑扬顿挫的声音:“。。。。。。虏遂大溃,襄樊诸军追奔逐北三十余里,虏横尸满野,获战马五千余匹,甲胄、军械、旌旗、鼓号、牛羊不可胜计,生擒虏汉军千户高守忠以下二千二百六十人。。。。。。。。”

“此正开战以来国家第一大捷!蒙古人自起朔方以来,未尝有如此大败!”就连平日沉稳镇定的陆夫子也激动了起来:“此役足以与岳王郾城之战、吴玠和尚原之战、刘光世拓皋之战一样留名史册!”

“您说的太夸张了。”郑云鸣笑了笑:“此不过小小的给了塔思一个教训而已,蒙古人向来有仇必报,等他们在北方恢复了元气,必然卷土重来,不可稍微懈怠才是。”

陆循之还没有来得及回话,就看见前方有背嵬士卒押着一队俘虏走了过来。郑云鸣所在的地方已经是樊城以北二十里。这时候还押来的俘虏,必然是在江北交战新擒获的,蒙古军后卫溃散,隐藏在江北荒野中的残兵很多,荆楚军过河追击颇有斩获。除了兵马器械之外,还俘获了许多蒙古人来不及撤走的家属和牛羊,蒙古军作战素来携带家眷和牛羊,蒙古语做奥特,这是草原民族举部落为军队的旧俗。若是战胜或者及时退走还好,若是如塔思在襄阳一样被击溃,则蒙古军兵的妻小和所有身家财产难免有落入他人之手的危险。

这五六十个俘虏,尽皆是老弱妇孺,一眼可见并非是作战的兵将而是蒙古军的家属,一个**岁的蒙古小孩走的慢了些,押队的背嵬军卒挥起马鞭就要鞭打。

“住手!”郑云鸣大声喝止道:“既然没有武装,就是我军的俘虏,何况还都是些老幼妇孺!我平日教导你们的仁义道理都听到爪哇国去了么!”

那背嵬军被他教训,慌忙放下了鞭子,站在一旁身子挺的笔直。

郑云鸣正色说道:“既是本军俘虏,无须伤其性命,也不要责打侮辱,只需得将他们关押进俘虏营中罢了!蒙古人专以残暴,我军就专以仁义,今日你们可能不会理解这么做的用意,但总有一日,我们和蒙古人的战争,将会因为仁义二字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众军听闻此言,心中多有不信。战场是残杀和斗狠的地方,得胜的一方随意处置战利品和俘虏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虽然也有杀降不详的古训,但每个人都明白那不过是文人们用来巧言的托词而已。蒙古人在北边杀人如麻,也未见得他们有什么报应了。

但郑云鸣治军严明,众人也不敢有什么抱怨,何况小官人对待官兵公平,战役一结束就及时论功行赏,一般来说,功赏分为两种,在战役开始之前朝廷会拨付一笔专用的犒赏钱,用于在战场上悬赏破敌,激励悍勇之徒。以及在得胜后及时分发金银以报功劳,还有一种是战后通过公文呈报层层批复之后从兵部颁发下来的,以爵位和军阶为主。对于赏金一般大将是不敢随意吞没的,他们宁可去贪污士兵的口粮钱也绝不敢轻易动用这笔士兵用性命拼回来的搏命钱。只是在颁发犒赏的速度上郑云鸣毕竟还是稍逊了一筹,战斗告捷的当夜,犒赏就已经发放十之**,而且郑云鸣赏功明白,每个人立下何种功劳,战场上有何表现,总须同队的伙伴作证,有目击者然后论明。至于战场上有人不服从军令,或者残杀俘虏的,也一一惩罚。军中其实对功赏明白的评价远远超过纵兵抢掠,毕竟按功劳得来的赏金远远比一窝蜂的去抢劫得来的心安理得,更何况真的靠抢劫发财,步兵是远远比不上骑兵的。

“这些妇孺倒是个问题。”郑云鸣问陆循之道:“大战开始之前我可没料到会俘虏这么些麻烦的人,制置使怎么吩咐的?”

“这些都有前例可循,”陆循之说道:“老人孩子送去养济院,国家差给粮米抚养,这点粮米大宋还出得起。妇人官府许配无妻子的士卒了事。至于牛马大车之类一概籍没入官。”

郑云鸣对此还没有来得及发表看法,突然看见几个荆楚军士卒押着一个人走了过来,眼看那人也是身着宋军服色,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将他押了起来。

“我们清扫战场的时候发现此人鬼鬼祟祟的躲在草丛里,企图向北边逃跑,我们追上去盘问他,发现这人说的一口北方话,又讲不清所属哪位将军麾下,于是就将他擒了来见副都统。”

第七十回 便将胜师入巴水(3)

郑云鸣抬眼打量了一下来人,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张世杰!你我缘分倒是不浅,这样也能重新遇上!如何,要不要我给你一匹马送你回北边去?”

张世杰沮丧的回答道:“昨天混战的时候我被几个同乡的兵士认了出来,不由分说就大打出手,结果我不小心杀死了其中一人,其余人都逃回去给张柔报信去了。这下子我是彻底洗不清罪名,也没有地方可去了。”

“没有地方可去,那便归南吧。”郑云鸣喝道:“这是天注定你与赵官家的缘分,纵使你跑到天涯海角也躲不掉的。”

他话中意有所指,张世杰是听不出来的,在另一个世界的已知历史里,只有张世杰作为最后的武将,陪着赵氏的血脉直到天涯海角,竭血孤忠之情,作为赵官家臣子的郑云鸣不得不感念。

张世杰叹了一口气:“正如官人所说,我的命天属南朝,自此之后,请将军任意差遣。”说着单膝跪地,将腰间佩刀双手奉上。

“罢了,刀你留着杀鞑子吧,自此之后再见到张万户就是仇敌了,你真的做好准备了?”郑云鸣简单的一句话让张世杰又犹豫起来,自小敬之若豪杰的这位叔父,将来要拔刀相向的时候,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郑云鸣笑了起来,拍拍他的肩头:“本朝以仁义为先,怎么会干让骨肉相残的事情,将来阵前遇到张德刚,许你暂退三次,三次之后,不许手下留情。”

他转身问道:“陆翁以为如何?”

陆循之皱起了眉头:“说实话,战场瞬息万变,官人若是许了他这个权力,只怕将来必有祸端。”

郑云鸣摇了摇手:“国家的命运赌在一场大战上,一场战役的命运赌在一人身上,这样的国家纵然今日不灭,也不可能存续百年,如今蒙古已退,正是部署国家百年大计的时候了。。。。。。。”

每当郑云鸣要发表宏论的时候,总是有人不失时机的打断他,这一次是策马飞奔而来的呼延瑀。他下马参见主将,禀告道:“东北方向十三里,有大约二千人扎营,打蒙古军畏兀儿部旗号,人马车仗俱在,不知是何用意。”

畏兀儿军自江南战败以来,充分发挥了生意人的精明本色,一看到严实逃之夭夭,马上也紧急转移,从渡河的船只木筏中抢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