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门 >

第318部分

庶门-第318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这些陌生男子会有什么更过分举动之时,没想到这些人只是抢了风筝,然后把线收好。转交给了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脸上却又带着几分坏笑的年轻公子哥。

那公子哥的兴趣似乎也不在门后惊恐打量着门外情况的她们。而一直是观赏着一个个的风筝。就好像一个强盗抢劫了战利品又无法全部带走。正在艰难地取舍着。

“何处来的纨绔子弟,敢到我们书馆来捣乱?”

“一会看他怎的嚣张。”

女学学生们出自书香门第,本身也有深厚的官府背景,她们倒不是十分害怕这些“强盗”。瞬时的惊恐之后,进了内堂,她们却又纷纷挤在门前或者是窗户的缝隙间往外偷看,相比于放风筝,她们更喜欢看眼前这些不识相的人是如何倒霉的。她们想的是。若是一会这些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开口求饶时,能出去凑热闹踹他们两脚就过瘾了。

“干的漂亮。”

可惜那年轻公子哥似乎没有即将倒霉的觉悟,还在笑着选风筝,等选好两个,然后把其它的一并扔在地上,引起了女学生们不满之声,很快那年轻公子哥又指了指地方对旁边另一个公子道:“老瞿,扔了怪可惜的,这些你拿着,回去再好好选选。”

言谈间不似淮北人的口音。字正腔圆好像来自于北方。说完话,这些“强盗”转身便准备要走了。

“喂。他们要走……”

“抢了东西就想走,太没有王法了……”

在这面,刘愈拿着给琪儿和韩家姐妹选好的两个风筝正要离开,背后门又“吱嘎”一声打开,一群女学学生从门里涌出来,有要追上来的迹象。

刘愈转过身,一群女学生马上停驻脚步,转而跟刘愈对视着。刘愈打量了一下这些衣着平素的女学生,她们脸上也都没有涂脂抹粉,没有小家碧玉的羞涩,多了几分书卷文质彬彬的气息,但美丑有别,虽然她们身上也有江南水乡女子的灵秀,却要说美女的话大多甚为勉强,当中能入刘愈眼的不过二三人。

“诸位美丽的姑娘,你们有事吗?”刘愈摊开手,脸上带着牲畜无害的笑容,问道。

女学学生从未见过这么胆大妄为敢到女学书院来闹事的人,不但硬闯近来抢劫她们的风筝,言语间还带着几分轻佻粗鄙和市井痞气,这与她们偶尔所见的那些高冠博带出口成章的俊朗公子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她们心目中,书馆这等高雅之地是容不得任何粗俗的存在,而眼前这个就属于粗俗之人的代表。

“这位公子,你手上所拿的风筝,本不属于你,请归还。”

刘愈虽然无礼,但这些女学生都缺乏跟“流氓”沟通的经验,刘愈也是看准了这点才更加觉得有趣。刘愈也没想到,在这些女学生当中,还是有人敢出来正面与他说话,此女言辞间带着大家闺秀的冷静和成熟,也不像其他女子那般把恼恨的心境表现在脸上,虽算不上很美,却也属能入刘愈眼的那二三人之一。

不带江南女子的秀气,倒跟刘愈第一印象的隋妤有几分相似,婉约而干练,多了几分高傲,少了隋妤脸上那几分羞赧。

刘愈笑了笑没搭理她,而此时刘愈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形容消瘦山羊胡的老者,在仆从的相扶下匆忙而来,而现在老者身后还有一众人,看模样都像是女学书院的先生,有男也有女,其中男子居多。

这些人的出现,也让女学生们不敢造次,她们本以为刘愈见到这些人会慌张,但此时刘愈的脸色分外平静,也好像早就知道了这些人会出现在他面前。

“临王殿下大驾光临,老朽有失远迎,还请赎罪!”走在当前的老者见了刘愈,尚未近身便匆忙跪地请罪。

在此老者的带动下,一并前来的那些书院先生也都纷纷跪地。刘愈身为摄政王,九纲摄政,在朝中的地位也就相当于代天子行事的监国,即便以孙唯谦一代大儒的身份,也不敢怠慢,他这一跪也正是想表达他跟刘愈之间立场和身份的差异。

先生们下跪迎接,本来还带着几分嚣张气息的女学生们也不得不跪,有几个心中有傲气的最后还是不敢太任性。

等周围的人全都跪下,刘愈才淡淡一笑,迎上前伸手去扶孙唯谦。

“哈,本王今日乃是代陛下来探望孙老先生的病况,却要孙老先生亲自来迎,实在是失礼之极,孙老请起身,诸位……也都起身罢。”

孙唯谦本来身体就无恙,因为那中年妇女的一句话,他只能表现的身体不能支的模样。在刘愈相扶下,孙唯谦起身,见到刘愈手上拿着的风筝脸上露出几分诧异之色。

刘愈看了看手上的风筝,一笑道:“见到这些物件,觉得有趣,拿回去给陛下解解闷,孙老,不是不行吧?”

孙唯谦紧忙道:“陛下福泽恩及东宁府,老朽未亲自去叩拜,只因老朽有恙在身不便出门。几个风筝而已,临王殿下尽管拿回去便是。”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刘愈一脸笑容。

此时那些心高气傲的女学生纷纷低头,心中没想到会在这么个年轻公子面前吃瘪。本来是她们的风筝,现在被人抢了不说,事后还要给抢劫犯跪着行礼,心中郁闷非常。

“孙老,虽然本王远在长安城,却也早就知道您老的大名,您的几篇诗赋在长安城也是极为有名的,不知可否找个安静的地方,一起讨论一下诗词如何?”

刘愈今日突然造访已经让孙唯谦猝不及防,现在刘愈又提出跟他单独照对,令孙唯谦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刘愈似乎也不着急,在那静等着孙唯谦的回答。

孙唯谦知道此时不能驳刘愈的面子,只好恭声应允。

“今日能与博儒一起讨论才学,实在是三生有幸。”刘愈感慨了一句。

就当所有人以为他马上要跟孙唯谦去“讨论才学”,刘愈又突然转身走向那群女学生,最后立在刚才跟刘愈针锋相对说话的女子面前。

“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女子此时不再有之前的无礼举动,语调也变得几分低沉道:“小女子父姓凌,家父乃是东宁府太守。”

“哦,原来是凌小姐,怪不得有这般的胆气。虎父无犬女,哈哈,甚好啊。”

刘愈赞了一句,用一个揉杂了很多内容的眼神再打量了凌家小姐一眼,“不知道本王手上的这些风筝,哪个是凌小姐的?”

凌家小姐指了指瞿竹手上一个燕子形状的风筝,刘愈一把将那风筝拿了过来,递还给她道:“怎能唐突了佳人,凌小姐之物,本王在此归还了。”

刘愈把风筝递还过去,凌家小姐却不敢接,刘愈不还别人的单只还她一人,这么有针对性的事明显另有目的。

“能为皇上做点事,是小女子的福分。临王殿下还是将风筝拿去一并给皇上挑选……”

刘愈笑道:“凌太守的女儿就是不一样,识大体,很好。”

刘愈嘴上赞着,却未将风筝拿回去交给瞿竹,而是直接好似不经意地脱手落在地上。风筝落地,刘愈也不去捡,转身与孙唯谦并行而去,不经意间还踩了那风筝一脚。

刘愈的做法在平常人看来是非常过分,但相比于刚才刘愈直接派侍卫抢风筝,以及出言不逊的举动,这个扔风筝的举动也就显得很平常。其他女学生见到刘愈走了,纷纷松口气,不过脸上还是很恼恨,本来能好好一起在春日里放风筝是件很开心的事,谁知道却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临王”破坏了。

只有凌家小姐脸上带的不是恼恨,而是几分担忧。

刘愈用刚才扔风筝的举动已经传达了弦外之音:“你跟你父亲一样不识相。”

第五百一十四章国贼,奸贼,淫贼(四)

东宁府文化产业的兴盛,使得女学有了生根的土壤,而其中最大的推动者便是颂扬儒家学说的淮北著名大儒孙唯谦。

孙唯谦可说是大顺朝历朝以来最出色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书籍在这时代刊印是非常多的,也得到儒者的推崇。而本身孙唯谦又是个治学严谨的教育者,在一个崇尚大男子主义的时代里,孙唯谦推崇女学本身就让刘愈有几分钦佩。

钦佩归钦佩,孙唯谦最不该的地方就是跟刘愈唱反调,而淮北学界对刘愈的抨击,也基本是由孙唯谦所主导的,他和他的徒子徒孙正在用舆论的方式对刘愈施压,就好像看准了刘愈不敢发作一样。

而以此时刘愈的狠辣,就是无端发起一场文字狱,他也是能做的出来的。

“孙老先生博学多才,若是过东宁府而不拜会,实在是本王的损失,哈哈,其实陛下近来也常读孙老先生的书籍。”

等刘愈和孙唯谦到了疏远的正堂,正堂内只剩下二人,刘愈毫不客气的坐在主座上。刘愈说话间也没让孙唯谦落座,孙唯谦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不敢当,若是皇上要读老朽的书,老朽自当将书籍双手呈上。”

“孙老先生抱恙在身,怎的不坐?赶紧坐,在本王面前不必拘谨。”刘愈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说话的语气像是很恭敬,也好像是命令一般,等孙唯谦带着几分迟疑坐下,刘愈又续道。“近来听说孙老先生刚刊印了一本历代奸臣集。声名在外。只是无缘一睹,不知老先生这里可是有成本?”

孙唯谦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点点头道:“回临王殿下,老朽这里的确有一本,让老朽起身去拿。”

“不必了,本王自己来,怎敢劳动孙老先生?”

书院的正堂,也是半个书房。很多书籍都摆放在内,而若是有儒者来讨教诗词,这里也是一个招待以文会友的处所。刘愈起身到了桌前,拿起书桌上的几本书,其中有《国贼录》一本,刘愈拿起来回到座位上坐下,翘起二郎腿,一页一页翻看起来。

“孙老先生真是见解独到,这些国贼,一个个真是该死。篡国自立,将帝王都不放在眼里。这哪里是臣子,分明是一些狗胆包天的恶贼!”

刘愈嘴上骂的过瘾,就好像在痛斥他自己的罪行一般。

当然刘愈并非是第一次看到这本《国贼录》,虽然书中没有提及刘愈的大名和事迹,但却也有言语影射于当下。孙唯谦也是在书中呼吁要与“国贼”势不两立,绝不能容国贼乱国之事发生,有拨乱反正之意。

此时的刘愈越是不动声色,在孙唯谦看来刘愈越是来者不善。刘愈这次主导了天子南巡,到现如今朝廷上下包括很多局外人都看不懂刘愈所为,刘愈名义上是要让天子登基之后,巡游于四海来彰显皇恩浩荡,但谁也都知道,现下的长安城并不太平,天子离朝会让一些有心人有机可趁。

“临王殿下喜欢的话,不妨把这本书拿回去,老朽仓促立作,有不尽之处还请临王您斧正。”

刘愈放下书,笑道:“不敢当,本王不过乃是一武夫,所谓夏虫焉能语冰?本王不敢做著书人,只做个书里人人就行了。”

刘愈说话间又把书给提了起来,边看边道,“真是希望早些将本王也著在此书中啊。”

孙唯谦脸色很难看,刘愈把话已经说到这份上,等于是已经把话挑明了。

“临王殿下言笑了,您匡扶社稷,又怎会是国贼呢?”

刘愈笑道:“哦,原还以为孙老先生早就将本王当作是当朝国贼之一,现在看来,本王与孙老您还有很多共同语言呢。”

孙唯谦心中骂了刘愈一句,嘴上却道:“不敢,不敢。”

刘愈起身道:“本王今天不过是代陛下来探望孙老先生的病况,既然孙老先生身体并无大碍,陛下也该放心了。本王也是时候告辞了。”

孙唯谦心说你终于要走了。

“老朽送临王殿下出门。”

“孙老先生还是养病要紧。本王自己认得出门的路。”刘愈走了两步,突然又回过身道,“对了,孙老先生,本王还有件事要如实相告。”

孙唯谦问道:“何事?”

刘愈凑近孙唯谦的头低声道:“今晚子时,本王准备将孙老先生您抄家灭族……”

孙唯谦闻言大惊失色道:“临王殿下,您这是说什么……”

刘愈脸上依旧笑容满面道:“难道孙老先生听的不清楚,那就算了,本王先行告辞了。孙老先生您也早些准备准备,今夜,我们子时再见。哈哈……”

刘愈一边笑着一边大踏步带着侍卫出书院而去,孙唯谦气的脸色都有些发胀,刘愈大老远跑过来,最后只是为了告诉他准备将他抄家灭族,虽然儒者自来有股不怕死的气质,但明知道自己要死,而且定了时间的死,这种带着恐惧和几分不甘的情绪也是容易让人气结。

刘愈带着侍卫一路没有停留出门而去,在门口正好遇上闻讯赶来的东宁府太守凌徽。刘愈笑道:“凌太守消息真是灵通,这么快便过来了。本王有些事要先回太守府去了,凌太守,告辞。”

凌徽有些摸不着头脑,刚与刘愈作别,刘愈又转身道:“凌太守,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女儿。”

凌徽也是一愣,想问清楚刘愈话外之音,刘愈已经带侍卫扬长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