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门 >

第295部分

庶门-第295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隙ā6酝跫蛟谛滩慷嗄甓园缸诘牡鞑椋材芨芯醭銎涫到袢找裁皇裁纯梢榈模Ч哦ㄏ吕吹墓婢兀没饰徽卟还茏约菏遣皇钦常芤姓渡备删徊涣艉蠡迹绻裉斐⑿拇仁秩砹耍墙瓷砻鸬木褪撬跷难稀

刘愈把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司的人召集过来,议定的就是如何处置犯事的官员,但刘愈从开始话就不多,把定罪的事交给三司的人来拟定。而事情的始作俑者中,三人已除其二,对于蓝家也就没什么可议定的,蓝家首先被以谋逆魁首的罪名定了“族诛”的罪。

等罪行书写在案宗上,刘愈还是一句话都没说,也就是说刘愈默认了三司对蓝家的定罪。

之后的其他官员,按照大理寺卿吴临的意见是细查之后,查出幕后是否有人与他们勾连再行议处。吴临有如此的提议,也等于是要在长安城进行一次大的清洗,而本身也是建立在吴家并未与此事有关的基础上。

关于这一点,王简没提意见,而都察院都御史白榆则小心地提出“事不宜过大”的建议,本来三司的人以为刘愈会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没想到刘愈听到白榆的话。很冷淡地瞪着白榆问道:“白都御史不会与逆臣有勾结。怕被引火烧身吧?”

白榆大惊。连站都站不住,直接跪地道:“绝无此事,下臣绝无与逆臣勾结……”

刘愈轻描淡写地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白都御史何必如此紧张,事情不查不清,如果一切都不查,就这么匆忙定了罪,又有谁会服?”

白榆唯唯诺诺道:“武义侯说的极为有理。此事……还是该细查。定不能让危害朝廷的叛逆,藏身在朝廷中……”

王简和吴临都瞅了白榆一眼,心中也在慨叹这都察院都御史的毫无主张原则。被刘愈的一句话呛了,他就马上转变口风变得迎合,这事细查起来若说查不到白家身上,他们也不相信。

“那你们就先去查查。”刘愈把书写了犯事官员的名单分成三份,一份大约有五六十名官员,分别交给三司的掌舵人,“查的清楚点,时限也就到今晚。可要抓紧了。”

王简、吴临和白榆都像是吃了黄莲一样,有苦说不出。查谋逆的大案。刘愈连一天的时间都不给,从下午到晚上,前后也就几个时辰,能查清楚什么?他们再一想,刘愈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把事情烧到哪些人的身上,他们只需要来个顺水推舟,找几个嘴软的官员来个“屈打成招”,一切事情都就搞定了?

刘愈没说,他们也不敢妄自揣度,三司的掌舵人拿了各自的名单,带着三司的随从各自离开了雅前殿,匆忙出宫去办事。

刘愈把先前三分名单的藤本交给一旁立着的齐方,道:“你出去盯着他们……”

齐方领命而去。

刘愈之所以要派齐方去,是因为犯事官员的府宅都已经被军队所困,如果没有刘愈的授意,没人可以接近这些犯事官员。而此时刘愈让齐方去盯着,也就是说允许三司的人对犯事官员进行提审,只是要在军方的监督之下。

三司的人和齐方刚出了雅前殿,吕楚儿便踏着坚实的步子进来汇报:“隋府尹在外求见。”

“隋府尹?”

刘愈稍稍皱眉,心说难得吕楚儿也有脑子了一回,不是以“那个胖子”“那个谁”来称呼来访的人。其实此时刘愈并不想见隋乂,毕竟隋乂是蓝家的乘龙快婿,此时隋乂来多半也是为蓝家说项的。

“让他进来。”

刘愈不想见,但考虑到隋乂跟他的关系,这面还不得不见。

隋乂进门之前,被侍卫仔细搜过身上是否带违禁品,这是隋乂进宫首次得到这待遇。隋乂没说什么,等搜完身,才小心进门而来,此时刘愈已经从椅子上站起身,与门口立着的隋乂正面相对。

“武义侯……”

这是隋乂第一次不是以“刘兄台”对刘愈相称。

刘愈稍有不屑道:“不用这么客气,有话就直说,若是为蓝家说项,那也就不用说了。”

刘愈重新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奏本上,他在等隋乂说话,等了半天隋乂还是不言语立在门口,刘愈才抬起头问道:“怎不说话?”

“是你说的,如果是为蓝家说项就不用说了。”

刘愈哑然失笑道:“你还真是来说项的?坐……”

“我不坐。”隋乂好像赌气一样,往地上一坐,倒好像是耍起赖。

“你这是赖着不走了是吧?”

“没错,你不放了蓝家小姐,我也就不走了,就赖在这,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罪名我都帮刘兄台你想好了,就说我是蓝家的姻亲,一起诛了便是。”

刘愈叹口气,他没想到隋乂竟然会为了蓝家小姐痴迷到这程度。

以隋乂的家世以及现在在朝中的地位,他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别人会排着队把女儿嫁给他,可偏偏,蓝家本来就看不起商贾出身的隋乂,后来只是迫于要回归朝廷才答应将女儿相许配。这是一次政治婚姻,但隋乂却动了真情,割舍不掉了。

“按照规矩,即便朝廷要诛蓝家,也跟你这个未来女婿无关。”刘愈道,“犯官之家的女眷也不会被杀,你想要保蓝家小姐,回头从教坊司迎她出来便是。”

“我是要让她一家平安。”

刘愈怒道:“你怎就这么油盐不进?你现在要保蓝家,那我问你,为何蓝家一而再拖延婚事,你以为今日他们的谋逆成事了,那老奸巨猾的蓝和还会把孙女嫁给你?到时候,你们隋家也会跟着我陪葬,到时蓝家会怜悯你?”

隋乂哀叹着,突然脸上多了几分祈求道:“刘兄台,咱认识也不短了。我隋书达论本事没你和李兄大,论学问也没你二人多。按照家祖的说法,我就是个跟着刘兄台你吃软饭的。能跟着你混到今日的成就,我也知足了,什么封侯拜相的,那些太遥远了。就算是我最后求你一次,放过蓝家,把我得到的一切拿去换都成。”

第三百八十章一出一进自己人

刘愈凝视着一脸坚定之色的隋乂,大概也能揣摩到隋乂的心理。

曾经的隋家虽然是长安城中数一数二的商贾之家,但那仅是表面风光,没有权力后台为背景这样的风光随时都会倒塌。那时的隋乂完全是一副及时行乐的姿态,这基本是也是商贾之家后辈的一贯作为,因为除了钱他们看不到希望。

而当隋乂有了成就,身处官场时,见到蓝家大小姐,就好像是癞蛤蟆遇到了天鹅,他对蓝家小姐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得到。被蓝家拒婚时垂头丧气,即将成婚时意气风发,如今眼看就要失去竟然不顾自己所得来哀求,这都说明,隋乂还是觉得自己的官位“得来不正”,对自己的执政才能及学问修养没有自信,以为这些随时都会失去,只有蓝家小姐是得到而别人所抢不走的。

隋乂要的不是蓝家小姐的人,不然他完全可以等蓝家垮落之后将蓝家小姐从教坊赎籍出来养为小妾,那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更为惬意。但他并未如此选择,而是要保蓝家,可见他重的并非爱情而是他心中割舍不掉的一份情意结。

刘愈叹口气,其实在官场上,尤其是中国的官场,执政能力和才学并不重要,主要还是看人脉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在这两点上,隋乂并不占劣势。

“你真的愿意拿自己的官位去换蓝家的太平?”刘愈突然问道。

“嗯。”隋乂想都没想点了下头。

“既然如此我就成全你,现在开始,你的京兆府尹也就别当了。回去好好等着下月的婚事。这些天不要随便走动!”刘愈好像有些不耐烦道。

“那蓝家……”

“蓝家的事毋须你操心。你问的越多,对蓝家越不利。总之我答应你不会让你失望。”

隋乂从地上站起身,把官帽摘下来,放在一边的桌上,然后一步步缓慢地走向门口的方向。等隋乂走了,刘愈的气息还是有些不畅,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刘愈都没打算放过蓝家。

刘愈是一个文明人。如果在文明社会中,他明白罪不及亲人的道理,但那仅仅是文明社会的道理,在这里,斩草除根才是天理,只有以暴制暴才能换取社会的稳定以及自身的安全。

入乡随俗,如果还抱着以往仁慈的心态,那他也活不到今天。

“召刑部尚书王简,还有他那个儿子王虎进宫。”刘愈对门外的侍卫吩咐道。

刘愈这个命令显然有些怪异,刑部尚书刚出去没多久。现在刘愈又重新传召,而刘愈在传召的人中还加上了刑部一个不起眼的郎官。也就是王虎王大少。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侍卫在传召的空当,有侍卫过来传话,说是韩升请见。

“让韩相过来。”

过了不多久,韩升步履沉重到了雅前殿这面。

刘愈亲自迎到门口,见韩升一脸沉重之色,刘愈淡然一笑道:“韩老哥,你这是心有郁结?”

一句半开玩笑的话,韩升却没有以往那样的好心情,韩升道:“刘小兄,我就问你一句,你准备如何处置今日犯事之官员?”

刘愈的脸色冷了下来,道:“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难道国法订立出来,是留着当摆设的?”

“那你知不知道要杀多少人?”

“那韩老哥是不是说,如果今日他们事成了,他们杀的人会少一点,因为我刘文严身边的人不多,可是如此?”

“你我为何会如此想?”

“韩老哥,我再问你,如果今日他们事成了,你会不会受牵连在内,成为被诛的那个人?”

刘愈一连串的问题,让韩升登时怔在当场,韩升目光中带着几分陌生的神色望着刘愈,就好像是要重新认识一下眼前的年轻男人。最后,韩升叹口气,低下头道:“看来刘小兄是要执意大开杀戒。”

刘愈没回话。

韩升又道:“既然刘小兄你也怀疑老朽与叛党有勾连,那老朽愿辞相,回家等候消息。”

韩升好像有些落寞,也好像是很失望。他将相印和官帽全部都放在桌上,跟隋乂的官帽摆在一起。之后韩升便如同先前隋乂离去的模样,步履间带着几分苍凉,就这么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雅前殿。

而刘愈,则是一拳头砸在了桌上,将一边侍立的女官和宫女给吓了一跳。

刘愈坐在椅子上,什么话都不说,头上青筋暴起,这是发怒到极点的模样。女官和宫女都害怕刘愈突然会像一个疯子一样,用他的佩剑到处乱砍乱杀发泄内心的愤怒,但刘愈虽然气急,但始终在那坐着,逐渐的,他的情绪似乎也缓和了过来。

“召临清侯柴驸马过来见我!”刘愈再次对侍卫作出吩咐。

之前是王简父子,现在又是柴锦,更没人知道刘愈到底要做什么。很快,王简父子和柴锦前后脚到了雅前殿门口,刘愈马上让他们进来叙话。

“武义侯可是对犯官有了定夺?”三人进来先是给刘愈行了礼,王简知道事情不简单,先是请示了一下。

刘愈本来背对着门口的方向,闻声转过身来,道:“此事呢,只是请王尚书过来做个见证。王大少,葫芦,桌上有两顶帽子,都挺好的,你们看看自己上去选一顶,戴自己的头上!”

刘愈这一说,王虎和柴锦那还一头雾水不知刘愈要作何,王简马上心头一震。

王虎和柴锦毕竟涉政时间短,不知刘愈要做什么,但王简很快就意识到,这两顶帽子,一个是京兆府尹的官帽,另一顶是右相的官帽。而今日百官参加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是以正装出席。这两顶帽子应该一顶在韩升头上。一顶在隋乂头上。现在在桌上,那也就意味着,右相和京兆府尹已经被刘愈给罢免了。

王简心说,难道刘愈想在柴锦和自己儿子当中选一个右相出来,选一个京兆府尹出来?

王虎不过是个微末小吏,不敢跟柴锦抢,柴锦一步步上前,看了看桌上的两顶帽子。问道:“刘兄,这是……什么帽子?”

这问题如果是其他大臣问出来,那一定会被人认为是无知到极点。但被柴锦问出来,连王简都觉得理所应当了,其实王简也想听听刘愈的回答,来印证自己内心的猜想。

“一顶是韩相的帽子,另一顶,是隋府尹的帽子,现在他们都已经不在其职,你们不管戴上哪一顶。都意味着要接替原本他们的职责,还有官位和俸禄。好好想想。”

即便以柴锦的无知。也是瞪大眼吞了口唾沫,他也能感觉出事关重大。

今天朝中刚发生了叛乱,叛乱结束之后,朝廷已经是千疮百孔,很多官员都被罢官等待处置,很多家族也将永远在长安城消失。可就在这时,连刘愈的两个“嫡系”,韩升和隋乂都被罢了官,可见刘愈的手腕是多么的强硬。而在此时他要扶起柴锦和王虎,那是准备将柴锦和王虎当嫡系来看待。

王简马上跪地道:“武义侯在上,恕下官直言,犬子入朝堂日浅,当不起重任。”

“当不当得起要当过才知道,两位,上来选选你们的官帽吧。”

王虎瞪大了眼往前走了两步,被王简抬起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