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门 >

第243部分

庶门-第243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碧不屑撇撇嘴,晒道:“袁相还真是不怕长安城鸡犬不宁!”

连苏彦也在一旁道:“这不可,袁相说的不可。就算是师傅觉得朕不上进,朕也不能作出背师的忤逆之事。”

袁博朗其实也就是一时气愤说说,他还真没那胆子。

谁都知道这次出征没女儿军的事,女军征募新兵之后又长期训练,到现在两万多女军还驻扎在长安城周围,在长安城大军抽调过半的情况下,是京畿戍卫的最重要一支部队,要是真去查抄前锋将军府,就真如苏碧所言“不怕长安城鸡犬不宁”。

“那就先去查!”袁博朗怒气冲冲道,“查明了,真是那姓刘的叛国投敌,案子成为铁案,就不信他还能翻了天不成?”

苏彦无可奈何,只好点点头,摆摆手让大臣退下。关于突厥的国书问题也就压根没商议,看起来皇帝对跟突厥和谈并无太大的兴趣。

之后苏彦又留下苏碧和柴锦夫妇,加上左右两相,以及吏部工部两部尚书,商议了一些事情。主要是针对新政中对将帅统兵调用之事,及商贸司少监更换问题。

之前苏彦还痛哭不止,显的很窝囊。但之后的表现又不得不让苏碧和袁博朗等老臣叹服,新皇已经不是一个任人耍弄的傀儡,他已经能意识到若真是刘文严叛国,那朝廷必须拿出合理的措施来应对“后刘愈时代”的政治和军事大局的控制,首先就是女军主帅问题。将帅非战不统兵,一直是顺朝军政的一个弊端,也是顺朝内部一个不安定因素。

再就是商贸司,毕竟商贸司是刘文严亲手所建,现在商贸司在六部中的地位愈发突显,全国的商贩要经商必须要在商贸司注册,这就让商贸司少监的权力出奇的大。而本身少貌似少监是大商贾出身的隋妤,令商人放心,若是换掉她,如何才能让全国商业不会发生大的动荡,这也是令新皇头疼之事。

商议完,新皇又说起了最近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实行新政。

等一切都说完,已经过了两个多时辰,袁博朗感觉身心疲惫从雅前殿出来。

在左右两相当中是,虽然以右相为尊,但右相袁博朗毕竟是礼部出身,重礼节而轻社稷,在处理政事方面他不及以前右相徐翰的股肱之臣蓝和。蓝和一介左相,却隐隐有统六部匡扶社稷的架势,不过在表面上他还是对袁博朗很恭敬。

袁博朗不耐烦出来,天色渐黯。四公主苏碧急赶几步追过来。

“袁相请留步。”苏碧难得对袁博朗很客气。

“公主殿下,您这是……”

袁博朗也是朝中大臣中少有不称呼苏碧为“信竹君”的,袁博朗记恨当初苏碧联合刘文严来打压他。

“袁相,有些话皇上没说,但你我应该心知肚明。”

袁博朗微微皱眉,似乎听不明白苏碧所所言。

“公主此话何意?”

“若国书真为刘文严代笔,那他既然选择与顺朝和谈拜顺朝为上邦,就证明他有归朝之心。而并非像皇上所言他是投敌。”

袁博朗冷声道:“公主是让老臣不计较此事?”

“非也!此子如袁相所言,狼子野心。现下他流落草原,军权又被花集安所窃夺,若他此时归朝,不趁机除他,那日后再无机会。本宫来找袁相商议的就是此事!”

第三百九十四章奇妙的同盟关系

袁博朗很诧异,苏碧要“除”刘文严?

这俩人一直是同流合污的,如今竟突然反目,还找他这个原本的敌对之人来商议此事!

“公主的话,老臣有些不解。”袁博朗神态冷淡说道。

苏碧道:“聪明人不说糊涂话,刘文严擅权,恐怕早就是您老的心腹大患。此次他背信弃义投靠突厥,虽可能是权宜之计,但毕竟为我大顺朝所不容,此时若不除他,待他日后重掌军权,再除就已非易事。难道袁相希望看到我大顺朝断送在这样一个狼子野心之人之手?”

袁博朗被苏碧慷慨陈词的话说的一愣,苏碧很少有会跟人侃侃而谈,而这次谈话的对象竟然是以前她的敌人。

毕竟两个人并非统一战线,在刘文严率兵出征之后,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皇帝,都在尽量疏远这个曾经辅佐皇帝登位的皇室公主。本来袁博朗大可一笑不理,但在细想了苏碧的话之后,他又不得不重视。

刘文严的确是太可怕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来以为他就算是不死也再兴不起波澜,没想到他马上就为突厥人写就了国书,让人记起了他的存在。现在刘文严的凭靠不再是他所掌控的三军,而是即将灭国的突厥,如果刘文严就此归朝,的确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时机将他除去。

“此话,公主可是有跟皇上商议过?”袁博朗问道。

苏碧冷笑道:“袁相觉得,这话皇上能听得进去?”

袁博朗微微苦笑,这皇帝是被猪油蒙了脑子。虽然他对刘文严的管束有些抵触。但从未动过除去刘文严的念头。

现在若刘文严归朝。皇帝肯定是百般欢喜。日后刘文严即便失去了军方的支持依旧可以呼风唤雨,皇帝或许还需要他来帮忙制衡花集安,或者让刘文严设计将军权夺回来。那军权就可能在花集安和刘文严这两个权臣手上再轮换一次。军方将会持续动乱,必然给未灭国的突厥和国中的反叛势力可乘之机。

“此时谈此事为时尚早。”袁博朗道,“还是应从长计议。”

苏碧能听出袁博朗有推诿的意思,并未勉强,从怀中拿出一份名单,交给袁博朗道:“袁相看看。这里有些人,若是袁相觉得合用,尽管调用便是。”

袁博朗很恼火,感情苏碧说了半天是为了托他提拔人手,但当他接过那份名单,看过上面所列人物的名字,他便收起了轻慢之心。苏碧为他所列的,正是苏碧手下的实权人物,在朝中都有自己的势力,其中就包括刑部尚书王简。

“公主。这……恐怕不合适吧?”

“有何不合适的,这些人手。现在也不得重用,若是袁相能栽培他们,也是他们的幸事。袁相说呢?”

苏碧说完笑着离开,袁博朗却拿着名单稍微诧异了一会。

这女人不简单,为了巩固皇家的政权,不惜将手上的人全部调出来,以显示出她对这次结盟的诚意。袁博朗拿着名单,也感觉出苏碧要除去刘愈的决心。这个一个权臣,的确也到了必须要除去的地步,现在朝中有这样实力的,舍去他袁博朗也真无他人了。

“刘文严,刘文严……你真的敢回长安城来送死?”

袁博朗长叹道,“你无权无势,回到长安城处处是敌,就算你有心有胆回来,也该知道这是一步死棋,要除你的何止老夫一人?”

…………

袁博朗的慨叹只是凭空而语,当然传不到刘文严的耳朵里去。

而袁博朗所说的问题,在此时的刘愈心中,也根本不是问题。首先,刘愈就不认为他回长安城是送死。

刘愈在突厥的政变,搞的是一波三折。

刘愈当时没擅自干涉突厥内部新可汗的推选,在刘愈的理想状态下,最好是缇木尔的父亲达尔多可汗来当这个汗。但毕竟,达尔多部族不过是突厥四大部族中居于最末的,加上达尔多可汗的昏庸无能懦弱,轮谁也轮不到他来继承汗位。

在当日杀死突厥天可汗之后,刘愈也是为让突厥人感受到中原人是来“帮”他们的,顺势推举天可汗世子般亦成为可汗。这样也让突厥的形势迅速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刘愈想让达尔多可汗回到自己的部族中,掌握他自己的军队。

专横跋扈的天可汗死了,他小儿子般亦继位。

般亦当了天可汗第一件事就是“大赦”,不但赦免了一些犯事的部族,还保持了原有的草场分布,再加上顺朝人又答应不再赶尽杀绝,这对突厥各部族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之后也的确证明,顺朝人言而有信,在顺朝大军取得上林川一战的胜利后,并未急着进兵,而是在观望。

谁曾想,般亦当了突厥天可汗,当晚便被迫在达头部族的一些长老鼓动下,发起对达尔多部族的攻击。这也正中了刘愈的下怀。

当晚达尔多部族联合了其他部族,跟达头部族展开了突厥王庭的一场血战。在刘愈所率的三百多“火枪队”帮助下,达头部族节节败退,统治了突厥各部族一百多年,建立了突厥兴盛和繁荣的达头部族,在一晚上的时间里便成为历史。在般亦和族里的一些高层身死之后,下面的各部落也相继投靠了其他部族,达尔多部族在剿灭达头部族联合了原本达头部族的一些旧有势力之后,势力跃居为突厥各部族的首位。

此时达尔多可汗继承汗位就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

突厥内部的这一场变乱告一段落。达尔多可汗成为新的部族首领,继任天可汗,而缇木尔便成为突厥的“世子”,将来继承汗位。

突厥的事情解决,刘愈也到了回顺朝军营的时候。

刘愈带着霍病等人,没有着急到上林川与顺朝大军汇合,而是在上林川北一百多里的地方暂时驻扎下来。刘愈也是在观望花集安的态度。

本来刘愈也担心花集安会贪恋主帅的权位。谁知当晚花集安便亲率一小部随从,亲自去迎接刘愈归营。因而朝中之人所想刘愈跟花集安会斗个鱼死网破,那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第三百九十五章我班师,你回朝(上)

花集安在对待正帅之位归还的事情上显得很果决,没有拖泥带水霸占着权位,因为他知道,他是靠武义侯刘愈的声望才控制住全军,现在刘愈回来,他的声望降到了谷底。

没有人能像刘愈那样轻松驾驭的了像霍病、齐方等一群野兽,更无人比刘愈更适合主帅来弹压原本边军一系的老将。何茂虽然支持花集安,但毕竟何茂是长安贵族派的将领,他与从死人堆爬起来的那些布衣将军还是有所不同。

刘愈以中军主帅的身份归营显得很低调,再下一步,他便主持了大军的撤出。在北地寒冬到来之前,顺朝大军撤出了漠北,并一路向南往邵武关的方向撤走。

远在长安城,塞外的消息很难传过来,各方势力连刘愈是生是死都无法获悉,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对付刘愈的正妻,女军主帅徐轩筑的身上。同时,各方势力也在观察前锋将军府的情况。

他们调查的结果是,前锋将军府平静的出奇。

府上一切安宁,侍卫巡逻按部就班,连徐轩筑出城巡查也是很频密,副帅徐菜花倒是在入秋之后再没进过长安城,徐菜花每次到兵部述职,恰恰在同时徐轩筑也在城外。徐轩筑在避免女军权力出现真空状况的出现。

这让朝中对女军有所图谋的几方势力都无可奈何。

几方势力中,以两相党、新皇派和四公主派三派最为激进,这三方其实在刘愈出征之后就达成默契,试图来瓦解长安城刘愈的旧有势力来达到皇权对关中军权的全盘操控。

长安城两大营和新军方面处理起来很简单。将齐方和张无诸调出关中赴边关之后。刘愈其他的部属只属于虾兵蟹将了。皇帝很快将长安城两大营、六防司以及御林军全盘操控在手。唯独在女军这一块上,苏彦和袁博朗苏碧等人发现是无缝插针。

女军本就是一个很独特的军事体系。

首先,女军全都是女人,全国之独特,别无二家。

这是从大顺朝建国初期,祖皇帝的母亲有关,祖皇帝得母亲女军的帮助,平定了北方。因而顺朝建国之后女子地位不输男,甚至连公主都可以成为皇储。女军的建制也得以延续,而且在一百多年后顺朝平定天下之战中又立下功劳。

顺朝虽然建国有近二百年,但平定天下不过才六十年。

女军的独特性,使得男性的将领无法来统帅这支军队,而女子将帅通通都是出自女军之中,不管是副帅徐菜花,还是其他女军将领也都是只遵从女军主帅徐轩筑一人的号令。更让各方势力无奈的是,这些女人是出了名的死脑筋,不吃利诱也不懂变通。

女军听命于徐轩筑。而徐轩筑又是刘愈的正妻,油盐不进。这盘棋从一开始就是一盘死棋。就在新皇准备将女军也调往边关,彻底一了百了之时,发生了刘愈被闵少顷算计在草原上战败失踪的事。一盘死棋好像是出现了活路。

刘愈死了,而刘愈的旧党都投靠了花集安,使得朝廷一时陷入被动。如果此时再将女军推出去,那等于是给敌人填筹码,徐轩筑毕竟跟刘愈的其他旧党是不同的,她是刘愈的夫人,如果花集安对朝廷不利,那至少新皇还是可以通过亲情来感化徐轩筑。

刘愈自始至终都在帮新皇,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朝廷对刘愈严防死守,但说到底他还是个忠臣,忠臣的遗孀更不该违背先夫的遗志,加入到叛军的行列。

于是女军继续保持原封不动,还是继续在长安城周围驻扎,连徐轩筑几次请调往边关去接应作战,新皇也都拒绝。

谁都知道,徐轩筑去不是为作战的,她一方面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