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玉楼春 >

第88部分

玉楼春-第88部分

小说: 玉楼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念微笑,点头道:“我晓得殿下自小就心地宽仁。那我代世独谢过殿下了。”

赵无恙一张脸涨得通红,摇手道:“师……师母别客气……”

他听到她夸自己,心里一阵甜,又一阵紧张,舌头正在嘴里打结,忽然听见外头响起一阵杂乱的踏踏脚步声,一抬头,见今日随自己出来的礼部聂侍郎和另几个侍卫已经气喘吁吁地先后闯了进来。想是听到了他遇刺的消息。一看见他肩部有伤的样子,个个脸色发白,先后便跪了下去。聂侍郎连连告罪,“殿下若是有个闪失,臣等万死不辞其罪啊!”

初念见这里来了外臣,自己不便再逗留,朝赵无恙点头一笑,便先退了出去。赵无恙目送她背影,略微发怔,并没怎么留意还跪在自己脚前的聂侍郎等人。等她走得不见了踪影,这才摸了下自己的肩,微微嘶了一声,有些不耐烦地道,“我没事,你们都起来吧。别一点事就弄得大惊小怪的!”

~~

徐若麟纵马到了先前事发的地方。湖岸边还留着方才那场意外的痕迹。他下马环顾了下四周。因这里离行宫远,左手侧是大片爬满了枯败灌木与野草的荒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倒确实个是极好的藏身之所。

他循着那刺客一路滴下的血迹,跟至数十步外的野地中时,血迹突然中断。显然,那个几乎能称得上是他“老朋友”的敌手,其警醒完全不在他之下。应该是他当时跑到这里时,觉察到了身后一路滴淌的血迹会暴露自己的去向,临时采取了止血措施,所以血迹消失。此人的狡猾之处,还在于他逃跑时选择的路径。因昨日刚下过一场雨,泥地还湿软。所以他不走能留下自己足迹的泥地,而是踏着草丛过。附近的草丛,原本就到处成片地枯折伏地。即便再遭践踏,也很难辨认出具体的路径了。

徐若麟迎着四面而来的野风,再次四顾。

雁过半空,地上尚且可能留下几根细羽。一个人,他再狡猾,再谨慎,只要他停留过,就绝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了无痕迹。这是他的经验。更何况以他推测,那个刺客显然是在暗中窥探了一段时间后,最后才现身动手的。他想象着,倘若自己是那个刺客,他会藏身在哪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上。

他的判断最后被证明无误。并没费多大力气,他很快便找到了刺客在等待时停留过的地方了。

这是一块半人高的岩石,距离赵无恙落水的地方不到十丈。既有隐蔽性,又具有很好的视野。或许是刺客当时心情有些激动,由或者是太过专注于自己前方的目标,他竟然忽略了自己的脚下——石块之后,正好是一片泥地,于是留下了一串浅的足印和一双清晰的深深足印。

徐若麟蹲在了这双清晰的足印之前,仿佛察看珍宝一般地盯着,目不转睛。终于,他微微闭上眼睛,眼前也随之浮现出了当时的那副景象:刺客耐心地蹲在这里,一动不动,至少持续了将近一刻钟。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体重将他的靴底深深压入松软的土层里。然后,他发现赵无恙陷入泥潭,而苏世独抛他而去。再等待片刻后,他终于按捺不住现身动手。然后苏世独去而复返,刺客猝不及防之下负伤,仓促而逃。他逃的时候,没有时间去处理,或者,压根儿他就没注意到自己留下的这双足印。这才让徐若麟此刻有机会蹲在这里,这样细致地察看敌手在这场行动中留下的唯一一处能引起他兴趣的痕迹。

~~

聂侍郎等人见太子神色不悦,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面面相觑,正要开口请他回宫,正这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见徐若麟来了,都松口了气,忙迎上去见礼。

徐若麟神色平和地一一回礼,请人暂时避让了下,等跟前只剩赵无恙一人了,这才看向他,淡淡道:“伤处可处置了?”

自小到大,自己犯错时,这个师傅从不会疾言厉色地出声呵斥。但是赵无恙知道,当他露出此刻这种表情的时候,那就表示他其实很是不快。

他的心微微咯噔了下,“是。方才……师母来过了,替我……包扎了……”

徐若麟微微挑了下眉,沉声道:“殿下,你已成人,又是这样的身份,本来也不该我再多说什么。只你既然还叫我一声师傅,我便倚老多言一句。今日之事,你知道你错在何处吗?”

赵无恙有些羞愧,不敢对他的眼神,垂下头,低声道,“我不该一时性起去惹苏家的那个丫头,这才差点酿出大祸。师傅我知错了,往后我再不会这样了。”

徐若麟摇了摇头,“无恙,”他忽然改叫回了从前他对这少年的称呼,“这自然是错,却并非大错。你的大错,在于你至今还没明白你身负的责任以及你为了这责任,该付出些什么。你是太子,地位尊贵不言而喻。但你想过没有,似你今日这样撇下侍卫和一众随你出来的官员私自出行,万一你出了大事,被那刺客得手,接下来的,会是什么?你的母亲萧皇后往后该如何?你的父皇会如何做想?暂且不提他们,光是今日随你出来的侍卫胡勇、秦太他们,他们在你眼中,或许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名,随时可以被别人替换。但这些人名的背后,却有妻有母。倘若你出了大事,等着他们的就是陪葬。”顿了下,他忽然又问道,“无恙,你到底想不想做皇帝?”

赵无恙仍低着头,一语不发。

“看着我,回答我!”

徐若麟蓦然喝了一声,声音不高,其中的怒气却隐隐可觉。

赵无恙一抖,终于抬起头,对上了对面男人那严厉的目光,颤声道,“想。”

“很好,”徐若麟点头,“既然你想,那么你就必须明白,上天对人是非常公平的。你得到一样东西,你同时也要失去一样东西。皇位也是这样。随心所欲的昏君易当,却必定不得善终。你若想当一个明君,那就必须克己修身。哪怕你心中再不愿,这也是你当尽的职责。你要给我牢牢记住,今日你对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负责,包括你自己,日后才能对整个天下负责!”

赵无恙脸再次涨红了,怔怔望着徐若麟,忽然道:“师傅,我晓得了……我确实错了……”他仿佛回到了小时,双膝曲起,就要朝他下跪认错时,已经被徐若麟一把拦住。

徐若麟凝视着他,神色渐渐转为温和,道,“无恙,你这么大了,师傅本不该还这样教训你。也怪我不好,至今还没查出对方来历,以致叫你时刻身处险境。师傅向你保证,一定会尽快的。”

赵无恙目中微现闪烁莹光,吸了下鼻,点头道:“师傅你也放心,我明白你的一番苦心。往后一定不会再像今日这样任性了。”

徐若麟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拍了下他的上臂。

~~

赵无恙被一众侍卫和官员护着回城后,徐若麟去找初念,正遇到她焦急地出来,还没开口问究竟,初念已经宛如见到救星,立刻朝他飞奔而来,“我方才从无恙那里出来后,见青莺还没回,便与凝墨她们去找,附近都看过,却一直不见她人!这里地方大,她会不会是迷路了?你赶紧多叫些人再去找!”

徐若麟见她说话时,连语调都有些颤抖了,忙扶住她肩膀安慰道,“你别急。不会有事的。你先回屋去定定神,我这就叫人去找——”

他话还在说着,初念一抬头,远远便看见门外的直道上正慢慢过来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青莺。她边上四五步之外,却走着个年轻男人。身量颀长,姿容清粹。身穿件青布衣衫,正与身侧的那片竹林相映成翠,却很是面生。怔了下,扯扯丈夫的衣袖。

徐若麟顺她视线回头,也是一怔。他最近和这人几乎天天打交道,自然一眼便认了出来,正是内官监太监袁迈。只是他今日没穿官服。足踏皂靴,一身青布衣衫而已。

徐若麟也顾不得惊讶了,转身迎上去,目光掠过自己的妹妹,又望向袁迈,还没开口,袁迈已经朝他拱手见礼,笑道:“徐大人,方才下官从藏经阁出来,正遇到令妹迷路。问了身份,晓得她是你的妹子,便顺路将她带了来。既送到了,下官还有事,这就先告辞了。”

第八十三回

徐若麟忙请袁迈止步;转头招呼初念:“夫人;这位便是我先前对你提过的内官监袁总管。”

初念时常出入皇宫,对宫里的宦官算是熟悉。均面净无须,嗓音略带尖细。没想到此刻面前的这个人竟就是太监袁迈。不但如传闻中一样;年轻轩昂,且方才听他说话,除了声音略带些哑沉外;竟也无一般宦官惯常有的阴柔之气。想起丈夫那次提到;说他是十六岁被俘后才送进的宫。想来便是这个原因;形貌声音这才不似那些自小便入了宫的宦官。按捺下心中的惊诧;随了徐若麟的招呼到前,向袁迈见礼道谢,“方才我正四下找四妹。多谢袁总管费心了。”

袁迈还礼。略微一笑,道:“嫂夫人不必客气。不过是顺路而已。”

徐若麟笑道:“再数月,待一切准备妥当,袁总管便要领旨率船队下西洋了。此举便是用开天辟地来形容也不为过。若论到忙人,现如今袁总管自称第二的话,满朝恐怕就无人敢列第一了。今日何以会有雅兴,你竟也到了此处盘桓消遣?”

袁迈面露微微苦笑,摇头道,“徐大人何以也拿我开起了玩笑。不过倒是被你说中,今日我来此,确实是另有事。护国寺藏经阁里,佛宗典籍浩瀚如海。僧録司上报,说许多传自安息国的经文典籍或残缺不全,或讹译误译,不可谓不遗憾。正好我此次出洋,安息亦在目的之列。万岁便命僧録司将需要核校的经文名录及经中疑遗之处加以整理摘抄,由我带去,到了安息国后请当地高僧矫枉。鸿胪寺通译司数名通晓梵语的官员在此已经熬了多日。我今日过来,正是想看下进度如何了。”

徐若麟闻言收了笑,正色道:“此乃教行迁善之举,功绩千秋。袁总管任重而道远。徐某十分佩服。”

袁迈谦逊道:“我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不敢当这赞誉。”

徐若麟不以为然,“袁总管不必自谦。此番下西洋,大小宝船近百艘,人员数万,浩浩荡荡,史无前例,袁总管你便如这支海上庞大舰队的统率,要将我大楚国威扬遍四海,此乃足以载入史册的壮举。你素来谋智两全,自小便又志存高远。我知道万岁之所以下此决心,你功不可没。他选中你为这舰队的统率,也可谓知人善用。只是此行路上,你肩上重担更是不轻。徐某说佩服二字,无半点虚意。”

袁迈默然。

他如今官至四品内官监太监。除了司礼监的崔鹤,宦官中便以他为尊了,掌管采办着皇室的大件器物。倘若他如别的宦官一样贪财,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如今的地位从中敛财渔利,只是,这并不是他的理想。

他小时出身贵族,天资聪颖,又有随父祖游历四方的经历,眼界心胸自然比常人要高出一截。惜乎命运多舛,最后竟连男子尊严也被剥夺殆尽。好在他知命。从前短暂的委靡过后,很快便振作起来。他自小便有走遍四海的理想,入宫为宦后,这想法并未彻底打消。赵琚的上位,让他看到了这个想法实现的可能。也正如徐若麟方才所说,皇帝之所以这么快便下定决心派遣舰队出洋,与他数次上书的游说密不可分。

叵测的洋流、令人望而生畏的飓风、可怕的疾病、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其它各种意外……

他自然清楚,自己即将要踏上,是一条充满了危险的道路。但是他愿意承担,并且也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个“总管”之职。

“徐大人,下官知道你的意思,”袁迈笑,“你是叫我在宣耀国威的同时,也要鉴习外夷之长技。下官牢牢记在心上,必定不敢忘记。”

徐若麟也哈哈笑道:“袁总管实乃我的知音。天下之大,倘若咱们只坐井底观天,迟早便成夜郎自大。别的不说,倘若没有当初传教士带来的一柄火铳,也就没有我朝军队今日的火器之利……”

两人在一边自顾说着话,青莺早已经到了初念身边。初念低声询问方才之事,青莺眼睛盯着自己脚背,低声道:“我方才打发凝墨先回来,自己一人走路时,见这里景色好,多看了几眼,一时没留意路,竟迷了方向,幸好遇到了袁总管,他便送了我回来……”

初念见她说话时,神色略微异常。以为她是方才受惊所致,便也没再多盘问,只安慰她道:“没事就好。方才我以为你走丢了,正要叫你哥哥去找……”

她两人正低声说话,那边徐若麟与袁迈已经叙话完毕,相互拱手要道别。青莺略微咬唇,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忽然微微上前半步,对着袁迈轻声道:“多谢袁总管带路。”

袁迈看她一眼,笑道:“方才你兄嫂已经谢过了,姑娘不必再多礼。”

青莺道:“那是兄嫂的谢意。我自己的,也不能少。”说罢朝他端正行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