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983部分

寒士谋-第983部分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治正欲纵马冲前,忽听得诸葛恪一喝,心头一揪,回过神来时,耳边听到一阵阵惨烈的惨叫声。朱治定眼望去,只见姜维气势骇然,在自军阵前左冲右突,手中染红的血戟,舞得密不透风,所向披靡,无人能挡,何其勇悍!!朱治见状,脸色剧变,急忙喝令身旁数将放冷箭去射。须臾,数道箭破虚空震响暴起,姜维怒喝一声,血戟连挑骤刺,纷纷刺破,仿佛有用不尽的气力,立马舞戟又扫,杀散四周逼来的人马。与此同时,那千余魏兵杀气狂烈的扑杀过来,各个如若疯癫的猛兽,提起兵器猛砍暴劈,无不一以当十,杀得前头吴兵、交州兵众阵阵倒退,死伤无数。

另一侧,在某处高坡处,张飞纵马赶来,前方数十人马中,诸葛亮正坐于四轮车上,手中招摇羽扇,看着姜维在吴兵、交州兵众内冲锋突杀,脸色连变,喃喃叹道。

“曹魏麾下竟有如此年轻的骁将,将来必成后患也。”

诸葛亮话音刚落,在身旁的雅丹,面色一凝,毕恭毕敬地低声说道。

“回禀丞相,小人听闻这姜伯约不但武艺了得,更兼有经天纬地之智,才谋百出,乃不可多得智勇双全的将才。而且,小人不久前更听吴人私下讨论此人,方才得知,此人竟是那郭鬼才的徒儿,虽入仕不久,却连立奇功,就连东吴右将军陆伯言,亦屡屡挫败于此子之手!!”

“郭奉孝之徒!?”

诸葛亮听了,面色又是一变,罕有的惊呼一声,然后又将眼光投去正于乱军内突杀的姜维身上,眼色复杂,随即又是一声长叹,摇首而道。

“如此人才,莫说是郭奉孝,就连我也动了心。可惜,可惜。若此子愿为我蜀汉所用,我必将把一生所学倾囊教授!!”

“孔明你竟欲收此子为徒,张某人替你擒来便是,你却又为何忽然发令教我收兵?”

诸葛亮话未已,背后忽然传来一阵雷鸣般的骤响,有如此大嗓子的人,普天之下,便只有张飞一人。诸葛亮淡然一笑,把手中鹅毛扇一招,指向下方激战之处,徐徐而道。

“适才魏寇援兵已到,翼德虽有万夫莫敌之勇,但若要与之拼杀,我蜀汉兵马必要折损不少。更何况,你看此下魏寇成哀兵之势,亮实不欲与之过多纠缠,耗费兵马。”

诸葛亮此言落下,张飞眉头一挑,便是明悟了,颔首应了一声后,便也在四周火把光芒的照耀下,眺望下去。

且说姜维一路径直冲突,吴兵、交州兵众却因地势狭窄,难以发挥兵众优势,更兼军内无骁勇之将,前去抵挡的姜维的将士,纷纷都被杀落马下。朱治眼见姜维背后那金鹏大鸟相势,威凛骇人,如若天地间的霸主,心里已生怯意,后来又见姜维连诛杀七、八员吴兵、交州将校,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暗地庆幸,还好诸葛恪早有提醒,否则他贸然出击,此下只恐已成其戟下亡魂!

眼见姜维不断突进,朱治、诸葛恪怯于其勇,越退越后,渐渐退到了后军。姜维杀到乱军之处,冷酷如霜的面容上,杀气泯然,吴兵、交州兵众皆吓得心寒,连连退开。姜维泛着金光的眼眸,猛地一转,看到了后军内的朱治。姜维顿时杀气狂暴,扯声吼道。

“狗贼!!还我夏侯将军命来!!”

姜维一声怒吼,如有惊退鬼神之威,骤马狂奔,向朱治倏然冲突杀去。朱治吓得心惊胆寒,大失方寸,旁侧的诸葛恪见状,强压惧色,急令兵士射马。刹时,四周弓弩手望姜维坐下战马,速发箭矢。姜维毫无畏惧,纵马狂冲,眼中好似只有朱治。说时迟那时快,一片片箭矢射至,姜维大喝一声,纵身一跃,手中血迹猛地望右一扫,一员交州将校惨喝一声被扫飞落马。姜维顺势一落,坐上马上,纵马挺戟又是突杀。在片片血雨淋浴之下,姜维浑身红得妖艳,杀气汹涌地望朱治杀来。朱治吓得满脸失色,状若疯狂,连忙喝令四周兵士前去抵住。数员牙门将畏而不前,被急于保命的朱治,连连砍死,于是后军各部人马,蜂拥向前。姜维连番恶战,至此气力不济,连番冲突不得,暴怒渐退,心知如此下去,但凡彼军稳住阵脚,将他围在垓心,势必危矣。姜维心头一定,勒马一转,愤恨喝道。

“狗贼!!早有一日,我必取你还有那张翼德项上首级,祭奠夏侯将军在天之灵!!”

姜维喝毕,纵马就冲,突杀出去,吴兵、交州兵众早被杀得心寒,哪里敢阻。姜维迅速冲回自军阵内,引军撤开。朱治眼见姜维逃去,却是余悸未去,待诸葛恪急忙赶来劝说掩杀时,姜维已引兵逃远去了。

渐渐地到了平明时分,山上的火势愈加浩大,将天地照得红通通的一片,风一吹过,浓烈的血腥,扑鼻而来。山林内,隐隐间不时仍发出一阵阵厮杀声,还有凄厉的惨叫声。在今夜,不知又是多少人死在了战争之下,有人甚至尸骨无存,葬于火海之内。

诸葛亮不愧是天下第一智者,号称有鬼神莫测之智略,在他的谋策之下,魏兵重挫,死伤极多,折损近有两万余兵马,更兼连作为三军统将的夏侯渊也被张飞诛杀。后来若非姜维拼死断后,凭着超绝的武勇,硬是将来追的敌军杀得大乱,恐怕折损人数远远不止二万余人。且说当日朱治收兵撤去,统计过后,听得就这一夜间,魏寇伤亡如此惨重,又惊又喜,喜的自然是魏寇大挫,又折了统军大将,已不足为患也。而惊的却是诸葛孔明的谋略,虽然朱治早知此人非是等闲之辈,但当他确实看到其谋略之厉害时,那种展露于眼前的惊骇,实在是难以言喻。

“哈哈哈!!昔年荆州曾有童谣,言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平定天下。老夫一直嗤之以鼻,今日见之,方知深浅。先生才谋之高,绝非凡俗之物,当乃神人也!!他日我必定如实告之吴王,论功行赏!!”

在朱治虎帐内,只见朱治坐于高堂,纵声大笑。诸葛亮听了,却毫无倨傲之色,从容淡然一笑,拱手而道。

   “朱将军谬赞矣。得此大胜,全赖贵军将士拼死作战,亮不过略施小计,岂敢居功。”

朱治闻言,摆了摆手,笑道。

“先生休要谦虚,吴王素来赏罚分明,如今先生立下如此大功,岂能不赏?”

朱治此言一出,坐于诸葛亮旁侧的张飞顿时面色一变,环目奔射出两道寒光,冷哼一声,却若凶兽打了一个响鼻,惊得朱治心头一荡。诸葛亮见状,呵呵一笑,遂作礼道。

“亮乃蜀汉之臣,时下奉我蜀王之命,前来相辅东吴,定当倾心竭力。他日待东吴之危解矣,亮若有功劳,蜀王自会赏赐。”

朱治听言,眼角微微触动。而张飞听了诸葛亮的话后,脸色随即好了许多,不过眼中暗藏的杀气却为褪去。诸葛恪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诸葛恪素来口才了得,此下三言五语,便将本是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缓解过来,不知说了什么,惹得帐内一半人都在大笑。朱治亦在张口大笑,暗中却用余光瞟向诸葛亮,心中却是在腹诽着。

“如此人物,若能投于我东吴,又岂惧魏寇耶!?可惜,可惜!!”

于此同时,笑容可掬的诸葛恪心内,亦是暗暗腹诽道。

“我这叔父谋略这般了得,且又对蜀汉赤胆忠诚,他日必成大患,不可留,不可留!!”

另一边,在长乐城内。姜维面色苍白,双眼红赤,满是血丝,此下正跪伏在夏侯渊尸体之前,叩首拜罪。在姜维身后,十数魏军将领齐齐跪着,哭不止声,这些人都是昨夜劝说夏侯渊出兵的将领。夏侯渊虽然处事严明,但平日里体恤下士,深受军中将士爱戴,此下夏侯渊折命,军中上下无不痛心。

在夏侯渊尸前,哭声一片,恸哭声令人闻之动容。忽然一将士忿然拨出腰间大刀,猛地一叩首,击打冰冷的地面,然后嘶声裂肺地吼道。

“恨不听姜将军所劝,害了夏侯将军,我已无颜面立于世上,唯有以死谢罪!!”

吼毕,那将提刀望咽喉一割,血花飞射,人头落地。姜维面色大变,急起身望去时,那人早就死去。须臾,又有数将齐齐拔出兵器,皆欲自刎谢罪。姜维如同一头猎豹般猛地冲去,先夺了一人兵器,竭斯底里地喝道。

“事已至此!你等枉费性命,有何用哉!?夏侯将军待你等如自家兄弟,你等不谋求复仇,却如懦夫般自寻短见,实在教人笑话!!”

姜维此言一出,那被夺去了兵器的将士,顿时满脸怒色,不忿地喝道。

“士可杀不可辱,我等随夏侯将军东征西讨,从无所俱,懦夫此言,何来说之!!?”

那将士话未已,其余十数将士纷纷都对着姜维怒喝。姜维面色冷寒,紧咬牙关,双眼尽是赫赫威光,纵声叫道。

“如今大战在即,夏侯将军折命,军心不稳。你等乃我军庭柱,当因振作,稳定军心,寻机复仇。眼下大仇未报,你等不以大局为重,一死了之,夏侯将军九泉之下若是得知,如何得以瞑目耶!!?”

姜维声若轰雷,震得那十数将士皆是精神一荡,纷纷大口喘息。一阵死寂后,众将齐齐向姜维跪伏一拜,齐声喝道。

“我等愿以将军马首是瞻,望姜将军统率我等,为夏侯将军复仇!!!”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贾诩的教诲

声潮哄亮,震动四方,校场内的各部人马纷纷听得,无不高举兵器,止住哭声,厉声吼道。

“我等愿以将军马首是瞻,望姜将军统率我等,为夏侯将军复仇!!!”

“我等愿以将军马首是瞻,望姜将军统率我等,为夏侯将军复仇!!!”

霎时间,整个校场皆是魏兵吼叫声,震得天地为之颤动。姜维神色泯然,猛地转身,跨步至夏侯渊尸前,双膝跪落,发出一声震响,叩首三拜,作誓喝道。

“天地为鉴,我姜伯约,穷之一生,势要取诸葛亮、张飞、朱治三人首级,以祭奠夏侯将军在天之灵!!”

姜维发落誓言,天穹忽然一道霹雳劈落,闪雷萦绕,一场滂沱大雨猝然落下。这场大雨,一落便一发不可收拾,连连数日,长乐城境内境外,方圆数百里皆被雨幕笼罩。朱治料想魏寇折了大将,军心不稳,正是攻打时机,本欲速起兵马,攻破夏侯渊军余众,便立即望吴郡救援,岂料这大雨不止,战事难举。而姜维也趁着这时候,迅速地整备兵马,安抚军心。姜维亦是了得,更因得到夏侯渊旧部的支持,很快便将各部人马重新编制。而此下夏侯渊原来的八万兵马,在连番折损后,只剩下不到二万人。

一日,在朱治虎帐内,朱治正与众将还有诸葛亮一干人等商议。朱治眉头深锁,满脸愁色,凝声而道。

“我本欲趁夏侯渊折命,急切攻取长乐城,杀散其余众,然后拨兵望吴郡赶援。怎奈这一场大雨,连下不休。我心里实在急切吴郡战事,诸位可有高见,解老夫心头之忧?”

朱治话音一落,一员吴将便急急起身,拱手而道。

“吴郡乃我国之都郡,东吴之根基,万不可有失。竟若如此,将军何不先以大局为重,速速拨军,望吴郡救援!?”

朱治闻言,面色一沉,迅疾便拨手反叱道。

“不可!!魏寇尚有二万余众屯据于长乐城,如若我军望吴郡赶去,东吴西南之地,兵力空虚,如何把守!?更何况魏寇与我等苦大深仇,若是屠城泄恨,岂不害了百姓!?”

朱治此言一出,那吴将方知利害,连忙告罪。朱治眉头皱得更紧,冷声喝退。霎时间,帐内变得鸦雀无声,无人敢言。朱治眼神一凝,目光蓦然望向了诸葛亮,诸葛亮却是视若不见,毫无举动。诸葛恪见状,脑念电转,忽然出席而道。

“依恪之见,此下夏侯渊虽是折命,但彼军中那姜伯约,并非等闲之辈,不可小觑。正如朱将军所言,我军若撤,西南百姓,必定遭灭顶之灾。他日纵然我等能击退魏寇,亦是人心溃散,得不偿失。因此一日未能击退长乐的余孽,我军一日便不可轻退。不过恪可推荐一人,此人若去,胜于千军万马!!”

诸葛恪话音一落,朱治心里明悟,立马脸上展露出灿然笑容,明知故问。

“哦!?谁有如此能耐,元逊快快道来!”

诸葛恪默默用余光瞟了诸葛亮一眼,然后拱手便道。

“普天之下,除了我叔父诸葛孔明外,谁能有如此能耐?就不知叔父愿否前往?”

朱治听罢,速把目光转向诸葛亮。同时帐内无论是吴兵还是交州军将士纷纷都向诸葛亮投去目光。此时,诸葛亮脸色方才微微有变,笑道。

“元逊侄儿如此厚赞,恐是不实。亮才微学浅,难当大任。”

朱治听了,眉头一皱,凝声而道。

“先生何出此言?当日你等有难,我想蜀汉、东吴两国乃是盟友,不惜冒着杀头大罪,接纳你等。如今我东吴国有大难,先生却不愿伸出援手,岂不教人心寒耶!?”

朱治话音一落,帐内霎时涌起一阵阵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