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王侯 >

第177部分

锦衣王侯-第177部分

小说: 锦衣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中元节刚过不久,杨承祖就接到了一封邀请他参加阳春亭重阳诗会的请柬,亦或者,可以称为战书。

也就在这边文人才子们,想着如何在诗会上打脸这王府仪正的同时,让我们放眼到更广阔的空间。江西起兵的宁王,在朝廷外四家军南下的大背景下,作战越发艰难,攻南京不克,而南昌复为南赣巡抚王守仁所攻,一日三警,军心动摇。

这种北景下,为了分担自己这方面的压力,牵扯朝廷兵力,其接受麾下谋士建议,命镇国侯王金童为主帅,领兵五万抄掠湖广。战争的乌云,开始笼罩在湖广的上空,名为死亡与灾难的风,开始朝着安陆缓缓吹去。

第三百五十九章成名(二)

宁王起兵之初,号称有兵十余万。后得了许多城池,不但通过这些城池的武库充足了铠甲刀枪,更是在所得之地实行扫丁之制。凡是宁王控制区域内成年男子,大多都被抓进部队里发给刀矛充当兵士。通过这种手段,宁王的部队飞速扩张,对外宣传已经改为雄兵百万,席卷东南。

眼下虽然与朝廷的作战不利,顺德军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但是从宁王方面发布的数字看,其兵力有增无减,已经有雄兵一百五十万。这五万人马对于这么庞大的数字来说,只能算是一支偏师,并不能让宁王伤筋动骨,可是对于朝廷来说,就不能等闲视之。

宁王的这次军事行动,一为抄掠湖广积粟以充军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牵扯朝廷兵力,使其不能再集中主力对江西用武。湖广为东南大军重要的军食来源,一旦失守或是糜烂,则全军的军粮供应都会出现问题,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湖广原本的机动部队基本都被抽调出去,参加前线对顺德叛军的作战,本土守备兵力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以大明第一大行省的规模,能动员出来的兵力也不超过三万人。而且这些人马散居各地,分守城关要塞,对上五万大军,实在是有点难以支撑。

且湖广境内有几十个长官司、宣抚司、宣慰司等土司机构,那些土人酋长平日里就自行其是,俨然国中之国。在这个时候,就更加要防范他们借机生变,响应宁藩,一时湖广官场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可是对于安陆而言,这种大战将至的感觉还没有反馈到普通百姓身上,至于文生俊秀,就更不以为然。毕竟前面有武昌挡着,想来叛军纵然胆子再大,也不敢绕武昌而取安陆,那不是舍本逐末么?眼下显然还是维护自己安陆才子的面子,打掉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府仪卫才是正理,其他的都不重要,这场诗会,不能停。

杨承祖接到请柬时,他正在和陶仲文两人琢磨着写一部大部头的话本出来,名字就叫做《封神演义》。

许仲琳这个时代还没有生出来,也就不存在他闺女出嫁没嫁妆的事,这书就没人知道。杨承祖的记忆力,也没逆天到可以把书默写出来的地步,可是至少知道大概情节,自己按照主干敷衍的本事,总是有的。

陶仲文则作为领域专家,被他当做顾问来请教,于道门中的人和事,乃至一些典籍讲解,也就由他负责。眼下对于道门进行宣传吹捧的话本倒不是没有,比如吕洞宾斩蛟的故事,就已经有母本在流传。但问题是,封神演义是一部超级大的部头,按照杨承祖的说法怕不能写上几十万字,这就少见的很了。

道门自有的典籍,并不适合讲解给普通的老百姓听,或者说,你讲了他未必有兴趣听。用这种话本的形式为道门做宣传,陶仲文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于这事的热情很高。

两人的交往,也是属于半地下状态,毕竟一个是武胆,一个是王府遇到大事必然要参考的神仙。如果都知道两人交情莫逆,那么两人怕是都很难得到信任。好在陶仲文跑惯了江湖,于如何保密上很有心得,倒是没被人抓住什么根脚。

等看到那请柬时,陶仲文摇头笑道:“杨老弟,你的麻烦怕是就要来了。文人相轻,这安陆的才子,怕是要找你麻烦了。怎么样,你要不要先找家里的女眷为你做几首诗词备着,免得到时候出了丑?”

他对于杨承祖的学问是有个根底的,知道在这种文会上,他就是个送脸的命。只是他很奇怪,以他这种才学水平,是怎么写出这么多话本的?当然,这种话没法问,只能另找个方式提醒他。眼下两人毕竟是一个阵营的,杨承祖有了声望,如果在诗会上被打掉,前功尽弃,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这种邀请也是没法推辞的,既然你写了话本,以文人自居,那有些邀请及应酬,就是推不开避不了的。即使是王妃那边,对于这事也只会支持,不会有什么反对。

他倒是知道,杨承祖家眷中,有一个是清楼花魁出身,想来是能写诗的。再有,他与孙家小姐那事,在安陆传播的范围不,孙雪娘人称才女,做几首诗给他,应该没问题吧?

“不必了,没什么意思,这种聚会说实话,很无聊。”杨承祖显然没把这事当个事,那请柬看了几眼,就随手塞到袖子里“眼下你看啊,秋收刚过,粮食的入库,秋粮的缴纳,前线的战事,这些都比文会重要多了。可是这些才子们的眼光,还是只盯在谁的名气比较大,谁的才学比较好上,有意义么?”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对于文人来讲,这才名的争夺,是第一要紧的事。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他们的战场,倒是真正战场的胜负,对他们影响反而不大。宁王也好,朝廷也好,都是离不开读书人的。顺德伪朝也一样要读书人做官,一样要结好那些士绅,所以士绅和书生,于这场战争的走向,未必真正关心。真正要关心这事的,倒是王府。宁王若是下了湖广,湖广这几个藩王,谁也没好处。”

陶仲文是知道民心的,于这事分析的很透彻,最后建议道:“怎么样,要不要找孙家求援啊?孙翁是文坛泰斗一般的人物,他出来说句话,很管用。保证你可以过这一关。”

“道长,你这就太小看我了,难道没有孙家,这一关我就过不去了?不就是做诗么?到时候,我自己有办法,孙家的人情,不是很想欠。如果孙家找你合八字,记得告诉他们,我和孙小姐八字犯冲,一旦成亲,彼此都有血光之灾。”

等回到家中,为着谁随同参加诗会的事,家里又是吵个不停。孙雪娘暂时不会嫁过来,导致原本松散的内宅联盟宣告破裂,杨家的内宅,再次陷入多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状态。

不过这种场合,确实没有谁比前任花魁如仙更合适,在滑县她参加过的这种诗会就不知有多少。或者说,这种诗会里如果没有名纪,那就像菜没有放盐一样,没什么意思。

如仙笑道:“这文会啊,其实就是男人显示自己才学,在女孩子面前炫耀的地方。希望通过一首诗来打动女人的心,留下一段佳话。每次这种文会后,都会有谁谁谁成了谁谁谁的入幕之宾这种雅事。承祖这次去,可有目标,去摘哪位姑娘的心?听说这次去的,可是有几个还是清倌人呢。可惜那薛妙妙死了,要不然把她从万嘉树手里夺过来,那才有趣呢。”

第三百六十章成名(三)

薛妙妙的死,在安陆也算是个小新闻,原本是说她染了恶疾,没来得及救治。后来渐渐有风声露出来,据说是被那位大都督张嗣宗挟愤报复,摧残而死,让不少才子们还写了点东西,祭奠了这朵凋谢的娇花。

可是其影响也只在于此,毕竟谁也不可能为了一个红倌人,去和大都督张嗣宗作对,即使是铁万同,也只能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其不了了之。

江山代有人才出,清楼亦是如此,薛妙妙这个名字,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头牌红倌人崛起的很快,万嘉树据说被家里禁足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和另一处清楼“环采阁”的当家头牌金丽娘打的火热。

阳春亭位于莫愁湖上,也是安陆左近,一处极有名的景致。秋日里荡舟湖上,看秋日映照,湖光山色,别有一番景致。等到上了岛,就见三三两两的人在那里谈天说地,议论着什么。

这等文会,是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不是大家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要真是如此,也就没什么人来了。几位本地文坛泰斗,都被请来担当评审,不过也都是坐在一处,饮茶闲谈。若是有人写了什么作品拿过去,他们会评点一番。

这几位都是饱学宿儒,头上有功名,或是归隐林泉,冠带闲住的官员。年龄也大多过了五十岁,可是身边也都带着一位明艳照人的纪女陪同。这时代的风气,狎纪是风雅事,而不是什么下贱的事,所以不但不避人,还要张扬一番。

孙交并没有被邀请过来,他是个极端正的性子,文才虽然好,可是这种场面不适合他,有他来,反倒败了兴致。孙家的子弟来了好几个,也都带着相好。杨承祖一上岸,孙家的长子孙元就主动过来打了招呼,其他几个孙家子弟也挨个过来见过面,彼此之间亲近的很,仿佛已经成了亲戚。

他们带的女人,也是本地清楼中比较出挑的女子,年龄大多在十六到十八之间,过了二十,年纪就算偏大。一般来说,就得算是过气,有些老恩客抬举,还是能维持个不错的名声,不过竞争不过这些年轻姑娘,也是无奈的事实。

如仙的年龄在岛上的女人中,就得被尊称一声“前辈”,若说不心虚,其实也是骗人。只是她迎来送往的事做的多,长袖善舞,掩饰自己的情绪,这只不过是小儿科的项目而已。饶是如此,看着那一个个妙龄丽人,她的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仿佛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正在逐渐离她而去。

大家走了不多远,迎面一群书生已经挟美纪迎面而来,看上去似乎是无意之中迎头碰上,只是那种刻意为之的偶遇,便是瞎子也能看的出来。以这种态度过来,不用问也知道,是来找茬的。孙元眉头微皱,小声嘀咕了一句“不知好歹的东西。”

这些文人里,领头的就是万同的公子万嘉树,他是本地名士,这种文会从来就不曾少了他的身影。而依偎在他身边的,是个二八妙龄的美貌佳人,也就是那位新崛起的花魁金丽娘。

孙元不是很清楚杨承祖和万家的事,只知道万嘉树被张嗣宗指使人架了票,闹到安陆的一大堆士绅出面,向张嗣宗要人的地步。后来就是张嗣宗自己也被人架了票,不过按照孙交的分析,这多半是张嗣宗撇清自己的一种手段,所谓的架票,也是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而已。

按照这种不配合的态度,那万公子很有可能被饿死,或是真的被丧心病狂的杀掉之后扔到汉水里去。后来,还是杨承祖把人救了出来,可是之后万家的行为,就让孙元有些看不过去了。连个起码的报答都没有,只不过拨发了兴王府的禄米和仪卫司的粮饷,为了凑这些粮食,万同还向乡绅们张口告贷。

可是那是对兴王府的报偿,跟杨承祖个人有什么关系?这个人情,难道认成了王府,而没认到杨承祖自己身上?对于这一点,孙元很是有些不满,认为万家忒也不明事理了。现在万嘉树带着人主动过来拦路,这明显是来挑衅的,这种行为在孙元看来,也就是恩将仇报,简直是白眼狼。

他的年纪远比孙良、雪娘他们为大,今年已经四十开外,如果不是他喜欢热闹,这种文会是没他什么事的。论起文才来,本也十分出色,头上也有举人的功名,如果不是孙交避嫌外加对朝廷不满,他中个进士也不是难事。论起在士林中的辈分,比万嘉树为大,当下就想挺身而出,拦截下这一阵。

可是万嘉树已经抢先开口道:“杨世兄,久违了。原本只知道世兄武艺高强,乃是个出色的勇士,不想原来也是个文采斐然的才子,倒是失敬了。不过最近怎么不见大作面世,难不成是那支笔,已经于梦中被老神仙收走了不成?”

他说的自然是武周时代文臣江淹之故事,暗笑杨承祖才尽于此,不过这种指责,多少有些不讲道理。即使是在场的才子,也未必写的出一本怒海孤舟记。至于说要求连续不间断地推出同水准的作品,那就更是强人所难了。

杨承祖心道:你若知道我这里面临的压力,就不会说这种风凉话了,我如果真开足马力写书,速度能吓死你。只可惜啊,被人限制了更新,又说不得。

见他不语,万嘉树就更来了精神,对一旁的金丽娘道:“丽娘,你说苏若兮一直想结交杨仪正来着,不知道她今天来了没有。若是她知道仪正今后再难成文,不知道该多伤心呢。”

金丽娘对于这种场合倒是能应付的,只笑笑道:“我想杨仪正这么好的学问,一会说不定就会写出篇大作来,说不定还能和若兮姐成就一段大好姻缘呢。”

“恩,你说的也是。倒是万某这话说的孟浪了,杨世兄不要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