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才重生 >

第407部分

天才重生-第407部分

小说: 天才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洛多斯,你以为,保留实力的。只有你一个人吗?”朗朗笑着。目光不再看向瓦洛多斯,而是投向了已经走上舞台的我。
“这场比赛,现在开始变得有意思了。”朗朗心里想着。



第六百五十五章 梦幻的七连音
“李总出场了!”一声兴奋的声音从爱秋娱乐公司的多功能厅里传出来。这是林雪柔的声音,此刻,在这间装修精美,充满了现代气息的多功能厅里,几乎坐满了爱秋娱乐所有的知名艺人和高管,而他们此刻的目光,都牢牢地盯着墙壁上那面巨大的等离子电视屏幕,里面的画面,赫然正是大师杯的直播现场。
同样的情景,在新看书公司总部也上演着,董小红、豆豆、李耀辉这些现在在国内网络原创文学界呼风唤雨的人物,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期待着我的比赛。
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一腾迅网。在首页最醒目的位置上提供了高速观看的直播入口,架设了四组服务器,用于实时转播。
而在国内无数乐迷的家里,电视机的频道,无一例外地锁定了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他们目光热切的等待着心中偶像的精彩演出。
或许,我在国际乐坛上的声望还不是那么高,不过在国内,我此刻却绝对是娱乐界冉冉升起的一颗超级巨星,拥有无数流行乐迷和古典乐迷的我,在国内走到哪里都会有一批忠实的支持者,而此刻,这些支持者们的关注,直接转化成了收视率,有史以来,央视音乐频道的收视率达到了恐怖的50%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中央五套正在直播的NBA和一套热播的大剧,惊得中央电视台一众领导直呼,全民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而在比赛现场,当我走上舞台的时候,我所获得的掌声,却并不如朗朗和瓦洛多斯那么热烈,显然,对于我这个稍显陌生的华夏国钢琴家,许多乐迷还不太了解。
不过,那些曾经听过我音乐的乐迷们,却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情绪。他们不断地用力鼓掌,大喊着我的名字,特别是那由数百人组成的红色方阵,更是整齐地挥舞起了手中的五星红旗,为华夏国钢琴家助威加油。
“伊斯托明评委,我和你说的那位华夏国钢琴家,就是他,我曾经听过他的演奏,非常有特色!”看到我上场,朱光祥轻轻地对着身边的伊斯托明说道。
“呵呵,朱,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钢琴教育家,一位钢琴家能够得到你这样的称赞,那他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不过到底他的演奏如何,还要等看过了才知道,我可要事先说明,如果他的演奏不符合我的要求,我可不会给他很高的分数的。”伊斯托明笑着说道。
听着伊斯托明的话,朱光祥知道伊斯托明是有些误解她自己的意思了,认为她是想要让他为我打高一些分数,她微微一笑,也不辩解什么,对于我的音乐,她是有着极大的信心的,她相信,只要听过了我的音乐,这位伊斯托明评委,立刻就能知道刚刚她所说的话是否属实。
掌声渐渐地沉寂下来,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我这位年轻的钢琴家身上,期待着我的演奏。
坐在斯坦威前,看着那一排光洁的琴键,我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
轻轻地抬起双臂,十指的指肚触到了那干净而微微泛着些许凉意的琴键上,瞬间,一股熟悉至极的感觉涌上心头,十指和琴键形成了一个十分舒适的角度,那种熟悉的掌控感立刻笼罩了我的周身。我感到,自己浑身的每一条肌肉、每一块骨骼,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表达那蕴藏在脑海里的、无穷无尽的乐思。
斯坦威醇厚、温暖的低音响了起来,如同从远远的天边传来的一阵若有若无的声响,那轻轻抚上黑色琴键的左手,如同抚过最柔嫩的婴儿肌肤的母亲的手一般,不带一丝烟火气,不带一丝急燥,那声音,空灵地如同是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安静的角落响起,”
而此刻,右手蓦地一舒,一串仿若空灵宁静的梵阿铃上奏出的天簌般的细碎的琴声,那么突兀地,回荡在这巨大的斯坦威音乐厅里。那阵声音,是那么自然,却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在刹那间,牢牢地吸引住了人们的心神。
钢琴前的我,双眼微微闭着,似在倾听着在自己指尖流泻出来的音乐,那声音,如同是我内心的倾诉,那般坦然,不带有一丝世俗的做作与虚伪。那种单纯的快乐,让我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特殊的神采。
琴声,很悠然,不快,没有刚刚瓦洛多斯的炫技,同样,也没有朗朗那般夸张的表现力。
然而,却胜在平实!
大地若直、大巧若拙,这琴音,以一种质朴得近,戊通般的音色,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听众。
双手悠然地在琴键上起伏着,从斯坦威上流泻出来的音乐,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安详静寂,蓦地,如同在一个最美丽的梦境中泛起的一丝涟漪,琴声由刚刚的安宁转而变得激动了起来。
右手如同梦幻般地,在光洁的琴键上做着种种不可思议却又无比自如的动作,而串串美妙难言的音乐。伴随着那奇特的节奏如同水波般地、一圈圈荡漾开去,“”如同仙女的手指,快美地拂过神经最敏锐的末稍,每位听众都感到自己的灵魂,如同被瞬间静化了一遍,浑身一畅,那是一个奇妙到毫厘的七连音,”
双手在琴键上的速度开始渐渐变快。但音乐,却始终保持着那份静。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事实上。此刻在斯坦威上奏出的旋律,单位时间内的音符甚至已经超过了刚刚瓦洛多斯演奏的加速版《鬼火》和《黑键》。只是,此刻的琴声却丝毫没有给人一丝焦急、快速的感觉。人们只是感到音响比之前听到的更加丰富了,层次更加饱满了,不过,真要让他们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却又形容不出来。
我的双手,以一种看似很奇特的韵律在斯坦威上迅速移动着,速度虽然很快,但每一次触键,每一个动作,却又细致地像是经过了无数次思考般的安然、稳健。是的,这是《星光》幻想曲。一首颠覆了传统复调理念的钢琴作品。虽然它问世的时间很短,在职业的钢琴圈子里,也没有什么大的名气。但凡是演奏过这首作品的钢琴家,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首很“奇怪”很难“演奏出感觉”的作品。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出那谱子上记录的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复调和频耸变化的力度、表情术语,而一些西方的乐评家更是直言这首《星光》简直是一个玩笑,是“不知所畏”的东西。
然而,今天,就在这里,当他们真正听到这首《星光》听到由这首曲子的作者我演奏的《星光》时,他们才感到他们自己之前的判断,似乎走出了一点问题。
“这是《星光》?它居然是这样的?这?这怎么可能?”听着传出耳中的那首曲子,伊斯托明评委第一时间就判断出了这是《星光》幻想曲。作为一名兼任作曲的钢琴家,伊斯托明除了练琴,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研究那些世界各地着名作曲家创作出的最新作品,当我这位华夏国钢琴家写出《星光》幻想曲之后,伊斯托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通过他自己的途径,得到了这份曲谱。不过,当时的他,并没有将这曲谱当作一回事,因为试弹了两次之后他就下了结论,这根本就是没有任何钢琴作曲经验的家伙搞出来的、不知所谓的作品,因为,但凡有一丝钢琴创作经验的作曲家,都不会贸然写出这样一首,全然违背演奏规律的谱子来。
伊斯托明还记得,他自己第一次试弹这首《星光》幻想曲时的情形。
那是在一间自己专属的斯坦威琴室里,一共十七页的、已经被整理成打印版的《星光》幻想曲的曲谱,就那么规矩地放置在他自己的琴架上。
“真是一首很有深度的曲子。”当伊斯托明用谱子上标注的“庄板、柔和地”速度、表情标记。演奏出前八个小节时,他的心里忍不住赞叹只不过。这种赞叹,在第九个小节的“七连音”那里。就戛然而止。
“这里怎么会用这种节奏型?而且,这是什么?渐弱?渐强?
哦。真见鬼,这只不过是一化连音,只有短短的七个音,居然会标记出这样两种力度符号?而且”这是什么?神秘的?表情术语?”
伊斯托明现在还记得,当他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演奏完之前的八个小节,之后看到第九小节的记谱时,那种意外之色。
最后,毫无意外地,伊斯托明和我那个堪称天才的美少女钢琴家王语佳一样,在经历了百余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无奈地宣称,这首所谓的《星光》幻想曲,不过是作曲家真正的一个幻想,因为,那种音乐,实在是没有办法演奏出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可是,随着刚刚我右手在琴键上那轻轻地一拂,梦幻般的七连音响起时,伊斯托明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这是神曲么?
那曾经被众多钢琴家所不能理解的、认为是天马行空随意乱写的作品此刻在我这个原创者的手下,终于展露出了它真实的一面!
从那个如同梦幻般的七连音开始,《星光》幻想曲彻底将众人带入到了一个幻想的境界中!
低沉涌动的和弦如同夏夜里泛着神秘色彩的海洋,黑色的海浪永不停歇地涌动着,偶尔伴着声声低低呜咽的风声。
而右手则不时掠起阵阵泛着白沫的浪花,那偶尔响起的、凌乱而又充满着莫名的美感的片断,就如同夜空中的星光们揉碎在的动的海浪中。当真实的《星光》如此真切地呈现在众人面前,特别是那些曾经研究过这首曲的钢琴家面前,一种不知名的震撼开始弥漫在他们的心头。
伊斯托明此刻的目光已经变的有些痴了起来。这段《星光》带给他的震动,是无与伦比的。他是研究复调的专家,巴赫的三部、四部创意曲他都能够如数家珍。正因为如此,难怪当他第一次拿到《星光》时子就曾经轻蔑地笑称这简直是一部异想天开的作品。因为这首曲子从第九小出节的七连音开始便引入复调部分,并且一上来就是四个声部。
虽然在和声学中,四部和声是最完美的和声形式,但那只是存在于理论中的公式,真正到了具体的作品中头,没有哪一部是完全按照四部和声来写的,因为单纯从演奏的角度上来说,那不可能做到,最起码在钢琴艺术中,不可能做到!理由很简单,人只有两只手,所谓的复调们不过是利用琴键的力度、时值的变化人为地营造出两条以上的旋律。但毕竟,那是有限度的,如果你的左手在同时演奏两各旋律,其中必定有一条是主要的,它有着清晰的旋律脉络,完整的乐思,而另外一条则必须相对简单、抽象们如同它像主要旋律那样复杂,仅凭着一只手们势必会力不从心。
而这首《星光》却似乎全然没有在乎这一点,在之后的四部和声中,乐谱上记载的那四条旋律,每一条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在节奏上、力度上甚至上表情上们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当伊斯托明第一次看到这谱子时,甚至怀疑他自己拿到的是一首四手联弹的曲子,而当他之后确认这是一首独奏曲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作曲家是个空想主义者。因为无论如何,单纯从演奏的角度上来讲,我这样的作品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人只有两只手。伊斯托明实在想不出该如何演奏这四个高度独立的旋律!
可无论之前的伊斯托明怎样想像,今天活生生发现在他眼前的一幕头已经彻底打断了他之前想法!
时缓时急的琴声们如同阵阵轻柔的潮声,其间夹杂着许多难以名状的肯响,听上去十分奇妙,我的双眼轻闭着,根本没有刻意地看琴键一眼,四条复杂的织体在双手的演奏下,以一种十分清晰的条理呈现在众人面前。那看似不可能克服的技术难题,此刻在我的手下却是那么地轻描淡写,充满了一股写意之感,《星光》幻想曲,曲如其名,此刻现场万余名观众和全球电视机前数以千万计的乐迷都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幻想境界!“原来《星光》幻想曲是这样的!”听着我的演奏的朗朗的目光中露出了些许新奇和惊讶。对于我这首新创作的曲子他还是有所耳闻的,之前只听说一些喜爱研究复调的乐评家和钢琴家对这首曲子的评价是多么高,但一直忙于演出的朗朗一直没有对这首曲子有太多的关注,除了听过两遍之外,他甚至连这首曲子的谱子都没见过怪不过人听。远不如此刻亲眼所见来的震撼。从朗朗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台上的我演奏的手部动作,当他看到那听上去并不很急的旋律居然有这么复杂的变化时,就算一向自诩为天才的他们也不禁动容了。
而有着这样的惊讶的并不只是朗朗一个。观众席里,一直在静静地看着比赛的基辛,此刻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意外之色,对于这次的大师杯,他一直是有着绝对的信心夺冠。这不仅源自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