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才重生 >

第369部分

天才重生-第369部分

小说: 天才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如同活了过来一般,欢快地在他的身边围绕,格拉夫曼甚至感到。自己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这些美妙的音乐!
“这、这真是太奇妙了!”格拉夫曼沉浸在这种境界里,全然忘了他是在欣赏我的演奏,只是自顾自地,在那里随着音乐的节奏做着奇怪的动作。
而一直静静地坐在一旁的秋霜。此刻也微微闭上了双眼,脸上带着一抹顽皮的笑容,如同被我的这段音乐勾起了她好动的天性,迷人的面容上满是幸福开心之色。此刻,因为这音乐,两人都感到了一种单纯至极的快乐。
我的十指轻灵地在琴键上跳跃着,这首我曾经弹过无数遍的乐曲。此刻却依然带给我无比鲜活的感觉,手指享受着在琴键上起落间的欢乐,如同有一种无穷的动力在吸引着我一直演奏下去一般。此时,一切的调式、和弦、指法,都已经离开了我的脑海,无数的奇妙乐思,如同泉涌般徊油地从脑海深处涌了出来,围绕着那个最初的动机,展开了无穷无尽的变化。
灵巧的小快板乐句在第二遍时,就彻底偏离了原来的乐谱,原本是单音符组成的旋律,突然就变成了双音,而由于这突然改变而带来的指法问题,却仿佛根本没有影响到演奏。我的右手,始终在以一种最舒服、最悦目的姿妾来演奏,而这第一主题的每个音符上,就那么凭空多出了一个三度音。
格拉夫曼脸露满意之色,这段主题改编成双音变奏,音乐形象听上去更加丰满了,更为难得的是,日心坐体的颗粒感并没有因为多加入了一条旋律而被破坏,显得矛盾的是,始终保持着一开始的状态,就如同华夏国的乐器扬琴或是琵琶的断奏,听上去十分奇妙!
而此玄左手的伴奏,也不再是规规矩矩的小快板半分解伴奏,而是独立成了一全部分。此刻,那只左手,正以一种不亚于右手的速度。在低音区和中弃区做着一连串的小跳,一串俏皮幽默的旋律,如同嘻皮士音乐的风格般,却又忠实地履行了伴奏的职责,将右手那段主旋律衬托得更为丰满了起来。
仿佛是不甘寂宾,第一次变奏网网结束,左手就迫不及待地“抢”
过了主旋律,灵活神气地小分句,突兀地在低音区响了起来,速度却并没有丝毫的减慢,左手在以一种快速的姿态向人们表明,我完全可以做到和右手一样的事情!
而解放出来的右手,此刻却在高音区制造了一连串疯狂的华彩。
流泻的音符如同一匹泛着白色烟雾正从天空飞流而下的深布般,密集的音符几乎形成了一条分不开的旋律带。而你如果细听,就会发现这条旋律带,正是在对低音部分的主旋律做着快速的发展与变化,有时是旋律的四度移调,有时是仅仅剩下了一个节奏的骨架,而旋律却已经变成了爵士,有时却又是一连串六连音式的和弦。难得的是,无论右手如何变化,却始终保持着完美的从属的位,柜毫没有影响到左手的旋律主体地位,一次又一次的变奏,将这段简单的动作推向了一个又一个gao潮。如同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在眼前一层层地绽放!
没有任何过渡的痕迹,音乐徒然转到了气势宏伟的大调,原来的八度奏法被换成了更具气势的和弦,而左手的短琶音也换成了更为辉煌的八度外大跳,那一连串铿锵的和弦,听得人热血沸腾!
此刻,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在我的指尖完美地体现了出来。以一件乐器,表现军万马一往无前的气势,虽然说起来简单。但若没有妙到毫巅的力度控制,这样的强力度持续演奏,恐怕整斤。
音乐就会燥得没法儿听了。
突如其来的华彩如同一道清流,欢快地流倘在房间里。这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是全曲难度比较大的一段。不过相对陆维和瓦洛多斯这样的钢琴家来说,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正因为如此,瓦洛多斯对于这一段的改编,才采用了一种炫技的手法,将左手原本是半分解和弦的模式改编成了和右手一模一样的旋律,而且采再了一种比较现代的手法,将原本对仗工整的乐句改编成了一种极度自由的旋律。
而此刻,这段音乐在我的手下,变得更为夸张,不但双手采用了完全不一致的节奏型,而且到了后面。右手居然变成了一连串的和弦组合,使得这段灵巧的旋律,平添了几份激越!
这样快速的速度,用和弦演奏!格拉夫曼看着我那只在琴键跳跃着的右手,手腕的动作如同稳健的机械般,以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节奏律动着,虽然起伏的幅度不大。却如同精密的钟表般,保持着一种均匀的速度和力度。而十根手指,则早已因为这样快速的演奏,出现了一片令人震撼的残影!
就算是看着李斯特或是霍洛维茨的录像资料,格拉夫曼也没有如此震撼过!这样的演奏,已经颠覆了格拉夫曼对于钢琴技巧的认识,虽然他是一名世界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和钢琴家,可此刻他突然发现,对于这样的演奏,就连他自己,也将无法胜任。
“真是神乎其技的演奏!”看着已经停下来的我,格拉夫曼心里想着,看着这个他曾经的学生,眼里流露出由衷的钦佩神色。
“格拉夫曼老师,您觉得我刚刚的演奏如何?提点意见吧。”我合上琴盖,笑着对格拉夫曼说道。
“意见倒没有,不过我想如果瓦洛多斯看到了你的演奏,他一定会后悔邀请你参加这次音乐会的。我现在,倒有些同情那个家伙了。”格拉夫曼说着,脑里闪过我和瓦洛多斯同台演出的情景,他实在无法想象当这样的音乐出现在舞台上的情景。
“李利,他会让整场音乐会的观众疯狂的。不,或许,他会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脑中兀自还在回荡着刚网那神奇到不可思议的旋律,格拉夫曼心里暗道。



第六百章 我的忠实粉丝!
朱莉亚音乐学院普乐厅外,大早就站满了手持门票前急切地前往音乐会的观众。放眼望去,怕不下于几千人。
离音乐会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人们以音乐厅为中心,零散地三五一群或是数十人一伙,在朱莉亚音乐学院内四处逛着。学院很大,几千人在校园里丝毫显不出拥挤的迹象。
这些观众,大多数是朱莉亚音乐学院和其他音乐学院的在校生,还有一部分是钢琴爱好者,有许多还是瓦洛多斯的忠实粉丝,他们的手里拿着印着瓦洛多斯头像的海报和各种标语,看上去不像是来听一场钢琴音乐会,倒像是来听某位天王巨星的演唱会的。
这是瓦洛多斯钢琴音乐会的独特风景,除了他,恐怕全世界任何一位钢琴家的音乐会,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因为他,瓦洛多斯,实在是一位太有个性的钢琴家,他对古典音乐大胆的改编,简直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颠覆,而那疯狂而又快速的华丽技巧,又会很轻易地让那些乐迷们疯狂。正因为如此,瓦洛多斯才会拥有一大批年轻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乐迷。
“比尔,今天的场面可真够热闹的。没想到瓦洛多斯的影响力这么大。”一个有着褐色卷发的高个儿美女操着一口流利的牛津英语,对她身边一个同样高大的男同事说道。从他们上衣的LOGO可以看出,这两位正是英国著名音乐杂志《留声机》的记者。
“崔丝,你是第一次采访瓦洛多斯的音乐会,不习惯这样的场面,等一会儿音乐会开始之后,那场面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的,他的音乐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比尔说着,夸张地扬起了手中一幅小型的海报。嘴角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笑着说道:“要知道,我可也是他的粉丝呢。”
“你不是一直喜欢莫扎特哗那可是个古典派的艺术家,和瓦洛多斯的风格不搭边吧。”崔丝笑着说道。
“我改变了,是瓦洛多斯的音乐改变了我。等一会儿你听到他那不可思议的变奏之后就会了解,那是怎样的一种神奇,你会和我一样,不可抑止地喜欢上他的。”比尔说着,脸上的神情有些疯狂。
“恩,或许吧。对了,好像这次音乐会还有个华夏国钢琴家参加?”
“特约嘉宾?”对于比尔的说法,崔丝有些不以为然,毕业于英国伊丽沙白皇家音乐学院的她,虽然因为兴趣的关系最终选择了现在的职业,不过韦富的专业知识,使得她对钢琴鉴赏具有相当高的水准,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个最近几年以改编古典出名的瓦洛多斯,她的心里并不是特别看重。相反,崔丝对于这个有些神秘的华夏国钢琴家陆维,倒是有一些隐隐的期待。那首《星光》,她曾经在朋友家听过,对音乐很敏感的她。立刻就感觉到了这首曲子的特别之处。想到一会儿可以在音乐会现场看到这位作曲家,崔丝有些期待他的表现。
“李利?哦,当然,他的确是一位不错的钢琴家,特别是那首《星光》,好像在钢琴界还挺有名气,不过我想他和瓦洛多斯先生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你看看这些观众们,他们都是瓦洛多斯的忠实乐迷。他们才不会管那个什么华夏国的钢琴家,不知道这个李利是怎么想的。他难道不知道,在瓦洛多斯先生的音乐会上,他的演奏,只不过会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陪衬吗?我估计他是想借着这次机会,让自己的名气更大些吧。”比尔自顾自地说着,却发现崔丝不知道怎么回事,径直朝着音乐厅相反的方向走了过去。
“喂,崔丝,你去哪儿?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要准备进场了。”约翰边说边追了上去。
“你们好,请问可以对你们做一下采访吗?”崔丝举着话筒笑着对一帮亚州面孔的观众打着招呼。
“当然可以。”一位离崔丝最近的男观众笑着说道,他的个子不算高,比崔丝还低了两厘米的样子。看年龄超不过十八岁,有些清瘦的脸庞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看上去有一种书卷气。
“请问你们是参加瓦洛多斯先生的钢琴音乐会的吗?”崔丝笑着道。
“当然,我们都是这所学院的学生,前几天听说了这场音乐会,所以前来听听。”男生说着,晃了晃手里的学生卡。按照规定,莱莉亚音乐学院的学生可以持学生卡免费欣赏钢琴音乐会,崔丝注意到,那男生手中的学生卡,正是这所学院的。
“不过我有些不太明白,你们手里拿的海报,好像不是瓦洛多斯先生的?”崔丝笑着问道,目光投向了男生手里的那张海报,上面是一个正在钢琴前演奏的青年钢琴家,有一张亚洲面孔,脸上神采飞扬。十分引人注目。
“哦,这是钢琴家李利的画像。我们很喜欢他的音乐,听说他是这场音乐会的特约嘉宾,所以想来看看他的演奏。”男生说着,扬了扬手里的海报,脸上一股自豪的神色。
“原来是这样,有一个问题想请问你一下,你觉得瓦洛多斯先生和李利,哪个的钢琴水平更高一些?。”崔丝十分感兴趣地问道,她早就看出来,这一群几个人的团体。都和我一样是华夏国人,虽然华夏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看上去很难区别。不过崔丝却有一种感觉,她总是能够一眼就看出来哪能些亚洲人是华夏国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古国的文化,她一直有一种向往。
“虽然现在瓦洛多斯的名气要比李利大不少,不过我相信,如果单纯论钢琴水平,李利应该在瓦洛多斯之上。”说这话的并不那个戟眼镜的文雅男生,而是一位留着齐耳短发的女生,虽然看上去并不怎么漂亮,不过却有一种知性的气质。
“哦?你们就这么有信心?”崔丝笑着问他们,她注意到,这位女生手里同样有一张印着陆维头像的海报,而且看上去比那个男生手里的还要大些。
“呵呵,当然,我可是他的忠实乐迷,没想到他会来这里做特约嘉宾。真是个好消息,希望可以听到他演奏的《星光》。”女生一脸向往地说道。
“我倒是认为《山河》钢琴协奏曲更有气势。”刚刚那位男生补充道。
“不过肯定是不会演奏的,《山河》太长,而且好像今天的钢琴音乐会也没有乐团,我也很喜欢《山河》,真希望什么时候他能开一场自己的个人音乐会,不管在哪儿,我都会去看!”女生的话,引来了其他几人的一阵附和。
“呵呵,我也听过《星光》,不过没有听过《山河》,听你这么一说,我到有些忍不住想听了。”崔丝饶有兴趣地说道。
“对了,你们是《留声机》杂志社的吧。”女孩儿注意到了崔蒂衣服上的标志,有些兴奋地说道,凡是学音乐的,特别是学严肃音乐的,没有几个不知道这家在全球名气极大的音乐媒体的。
“是的,我叫崔蒂,很高兴认识你。”崔蒂说着,笑着和女孩儿握了一下手。
“你好,我叫徐青蕾,就读于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二年级,希望你们一会儿在音乐会上的时候,对我们的偶像多给点报道啊,他很棒的。”女孩儿说道。
“我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部分的,我相信,只要他足够出色,肯定会吸引媒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