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才重生 >

第152部分

天才重生-第152部分

小说: 天才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感谢韩虹的精彩演唱,接下来让我们有请著名歌手孙楠为大家带来歌曲《红旗飘飘》”随着舞台一侧的董青邀请的手势,一身黑色皮衣的孙南快步走上了舞台,手持话筒向着台下热情鼓掌的观众大声说着:“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
热情奔放的动作,富有煽动性的话语,孙南迅速点燃了场上观众的激情,随着富有动感的节奏,孙南那富有穿透力的歌声响起。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留恋你的色彩,一张天下最美的脸……”,投入的歌唱,在舞台炫目动感的灯光效果下,带给观众们强烈的视听冲击。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随着歌曲的gao潮到来,每一个强拍,都伴随着炫目的烟火和观众们的欢呼,场上的气氛一时热烈之极。
“不愧是未来歌坛的一哥啊,不仅歌唱得好,连带着场上的气氛都带动得这么热烈。”看着孙南的演唱,我十分感慨地说道。
随着音乐会的进行,精彩节目层出不穷,蒋大伟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阎维闻的《小白杨》、王红伟的《船工号子》、宋祖音的《望月》、祖海的《我家在华夏》……流行与经典,带给人们一场又一场视听盛宴,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同样,无一例外的爱国主义题材作品,让每个人在欣赏节目之余,都更多了一份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随着节目进行到了尾声,最后一个压场的节目开始了,孔祥东和我联袂出场,分别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第一、第四乐章。
如潮般的掌声中,钢琴大师孔祥东坐在了施坦威面前。



第二百五十一章 超值的“音乐会”
刘震在钢琴前坐下的那一刻,全场静得落针可闻。
这位年轻的钢琴大师,走到哪里都会赢得喜爱钢琴艺术的人们的崇拜的目光。他弹奏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是继殷承宗、石叔诚之后的又一经典。
他的演奏气息宽广,十分大气,听的人常常会有一种欲罢不能的过瘾感觉。
《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船夫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华夏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华夏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仔细地调整好琴凳的位置后,刘震向指挥示意可以开始了。
骤然,乐队的所有弦乐在定音鼓急促如雨点般的鼓声中,奏出如同狂风般的旋律,带给人一种十分紧张的情绪。
刘震在钢琴前正襟危坐,倾听着乐团的前奏,随着乐团一个急促的停顿,刘震将双手迅速地放在了键盘上,如同迅捷的奔马般,奏出了急促的音流,几乎横跨整个琴键的、极度不和谐的音流,如同浑浊的黄河激流一般,滚滚而下。
全场的观众都屏息凝视着钢琴前面的刘震,一开始,刘震就用这种极度炫技的快速演奏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向大家展示了他做为钢琴大师的深厚功力。
看着这位三十多岁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朱光祥赞许地点着头。很自然地,朱光祥想到了此刻还没有上场的我,这一师一徒,都是那么地才华横溢,刘震已经是华夏国钢琴界数十年难得一见的优秀钢琴家了,而他的学生李利我,则比他更为出色。看着华夏国钢琴界能够不断涌现出这样的优秀的人才,让搞了一辈子钢琴教育的朱光祥心里十分欣慰。
这段钢琴华彩,同样看得首大的学生们大开眼界。相对于他们每天还在弹《小夜曲》、《多年以前》这样的曲子的水平来说,刘震于他们,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钢琴神话。
不光是学生,首大的老师们,特别是钢琴老师。同样也处于深深地震撼之中,原来只知道刘震很有名,弹得十分好,但究竟好到什么程度,谁也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此刻,他们终于切身感受到了“大师级”的深厚功力,和学生一样,看着刘震的演奏,平时都自我感觉良好的他们,也产生了望尘莫及的感觉。
两段急促的华彩乐句过后,刘震用右手的食指。用一种近乎敲击的方式。缓慢庄重地奏响了第一主题。一个个凝重的单音,如同黄河船夫整齐有力地划桨一般,声声都仿佛敲击在人们心中。
整个乐团,则以干脆果断地弦乐配合着,营造出一种众人齐心协力的效果。
两次重复后,音乐进入了小快板,刘震的双手弹出干脆果断的强音,如同激流中的船上掌舵的舵手镇定的指挥。乐队则用重复的手法应和着,仿佛船上众多地船工齐心协力,按着舵手的指挥与激流搏斗着!
舞台后方的电视墙上,滚滚的黄河波涛中,一条渡船上,赤着胳膊的汉子们正用力的划着桨,同激流搏斗着。
随着音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激动。钢琴的小分句也越来越短。仿佛同激流地搏斗到了最关键地时刻。
随着一连串带着民族调式风格的双音奏出,音色由紧张慢慢地变得舒缓起来。刘震的双手贴键很深。奏出了十分厚实柔和的音色,如同行船终于到了一片开阔平展的水域,一阵阵上行的双音,如同汩汩的水流声一般,放松了人们的情绪。
高音区清亮的旋律响了起来,刘震的右手灵巧地在键盘上起伏着,优美而亮丽的琴声描绘出了一幅青葱的山水画般的景色,仿佛是明亮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泛出了粼粼的波光,两岸的青山郁郁葱葱,透射着一片绿色的生机与活力。
长笛奏出了安静的旋律,同琴声和着,如同蓝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般,十分活泼。
突然,钢琴奏出了一个急促的刮奏,瞬息带起了整支乐队重新奏响了第一主题,仿佛是再次回到了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紧张情景之中。
最后,在钢琴渐强的震音中,第一乐章接近了尾声。刘震的双手同时在左右两侧强力度地持续震音,如同奔雷般势不可挡,在乐队的烘托中,结束在了一个最强音上。随即,刘震双手干脆利落地一收,顿时,人弦俱寂。
起身,谢幕。
雷鸣般的掌声充斥在体育馆的每个角落,不知在谁的带领下,人们开始站了起来,对这位伟大的钢琴家如此精彩的演出表达着自己的感谢。
“今天这十块钱的门票太值了,每个节目都这么精彩,特别是这段钢琴,弹得简直太棒了。”一位市民十分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道。
“接下来是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有请李利为大家带来《黄河》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刘震向台下走去,迎面碰上了正走上舞台的我,笑着拍了拍我的后背,递给了我一个加油的眼神。而我则报以轻松的笑容。
“哇,李利耶,我的偶像!”林晓慧兴奋地叫道,同时手里高高举起了印有我头像的海报。
首大的同学反响更加热烈,如潮的掌声从我上台开始就没间断过。
301的我的几个室友手都快拍麻了,看着我受到这么多人的瞩目,没有一个人心里有一丝嫉妒,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这也源自我出名后对他们始终如一的坦诚。
“看来今天最风光的,就属李利这小子了,看看下面的摄像机,注意到了吗?CCTV的啊,保不齐咱们今天的晚会就得上中央台,我们的圈儿里,又该多一位实力派的唱将了。”韩虹笑着对几个身边的歌手说道。
“这小子,钢琴弹这么好,歌儿也唱得这么出色,这还让不让人活了都。”孙南半开玩笑般说道。
相比这些年轻歌手的活泼,蒋大伟他们就没有这么多话,只是用赞许和期待的目光看着舞台上的我。这些老艺术家们,从我的演奏出,看出了我良好的品质,特别看重艺德的他们,由衷地希望我的路越走越好。
掌声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舞台明亮的灯光下,身穿红色立领西装的我安静地坐在钢琴前,已经隐隐有了一丝大家风范。
何飞明手中的指挥棒有力的一挥,嘹亮的铜管乐奏出了带有东方红主题的庄严的引子,如同一声号角般响起。
随即,片刻的安静过后,我的双臂流畅自如地抛起,落在了琴键的低音区。
双手的八度音,由慢到快,从低音区向右侧上行,奏出了钢铁般坚毅的主题旋律。
我的身体,也随着这音乐的节奏,透射出一股无比坚定的姿态,目光中闪动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第一次上行结束后,马上开始了第二波更为快速的上行,采取了左右手交替方式后,我的双手在琴键上快速地起伏着,在灯光的映射下,那极快的、仿佛带起一片残影般的双手,带给观众们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
随后,我用一段快速上行的跑动结束了引子,乐队奏出了进行曲风格的伴奏。
干脆利落的触键,富有弹性的抛动,《保卫黄河》的主旋律响了起来,那坚毅的、如同合唱般的和弦,营造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如同亿万华夏儿女众志成城,汇成了一条滚滚的钢铁洪流!
这一刻,我激情四射的演奏,彻底点燃了全场观众的激情,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跟着这坚定的琴声唱了起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音乐在不断地重复主题中,不断变换着力度、调式,时而弱奏,如同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在万山丛中悄然前进,时而强奏,如同百万大军浩浩荡荡。
琴声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不协调,如同斗争进行到了最激烈的时刻。
随着我双手再次以八度的形式弹出不协和的属七和弦,在高音区反复强奏着快速的震音,仿佛在呼唤着一般,沉寂的乐队突然声音大做,奏出了雄壮的引子。
铿锵如金石般的和弦,奏出了东方红的旋律,舞台上的电视墙上,出现了头戴八角帽的主席像,舞台四周连续的炫目焰火点燃了所有观众的激情,大家看着舞台上那个倾情演奏的身影,那红色的身影仿佛蕴含着无限的力量,每一个和弦,都是那么激情四射。经典的红色乐章,唤起了每个人心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伴随着钢琴带着强烈感召力的旋律,观众席上响起了《东方红》的歌声,唱着唱着,人们的眼里不觉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第二百五十二章 消失几天先
转眼间,《华夏情》音乐会结束已经一周了,然而,这场堪称豪华阵容的音乐会带给社会的冲击波,却越来越大。
晚会结束的第二天,在华夏国中宣部的安排下,中央三套就在晚上8点的黄金时段,播出了整场演出,节目播出后,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组的办公电话就被热心的观众打爆了,不少人在电话里就激动地称,晚会办得太好了,节目十分鼓舞人心,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刻,这样的晚会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是一场不可多得的精品节目。
中央三台的负责人也因为这场晚会而大出风头,在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在第二天滚动播出的时候,三套的收视率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83%,这在央视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可见人们对这台晚会的喜爱程度。
央视首播后,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转播了这场精彩的晚会,同时,各大音乐类、娱乐类的权威报纸、广播、网络也都纷纷对晚会进行了详尽的报道,那些平素喜欢给明星们挑毛病的批评家们,这次对《中华情》的评价也是出人意料地口径一致,丝毫不吝惜他们的赞美之词。
其中,晚会出场次数最多的,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副不太熟悉的面孔的李利我,成为了这场娱乐风暴的中心,一时间,诸如“钢琴王子”、“声乐天才”的赞美之词直指我,特别是我将举办这场晚会的10多万元门票收入全部捐给了三位烈士的家属后,其人气更是大增,得到了众多媒体的称赞,一时间,我成为了青年人的偶像。
我如此出名,首大的门前,自然也成了各大娱乐记者们围追堵截的重点地方。然而,满怀希望想要采访我的记者,却纷纷扑了一个空。被告知我目前请假,并不在学校。在多次追问无果的情况下,不甘心的记者们瞄上了我身边的人。首大上至学校校长、下至普通同学,所有和我比较熟悉的人都成为了记者追逐采访的对象,这也让首大的许多人过了一把被采访的瘾,记者们将我学校里不到一年的事情大大小小查了个遍,各种关于我的报道也充斥于各大报端,一时间,我成为了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红人。
“19岁钢琴天才倾情完美演绎《黄河》”、“百年难遇的音乐天才神秘失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