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才重生 >

第121部分

天才重生-第121部分

小说: 天才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不知道李利是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来教语佳的,真是太神奇了,下次再见到他,一定要和他好好讨论一下,将他的方法推广推广开。”凌志远心里暗想着。
王语佳的比赛结束了,接下来的比赛然精彩纷呈。然而同这位小姑娘的表现相比,其他地选手总显得略逊一筹,就连之前夺冠呼声很高的李云迪,也显得很平淡了。
没办法,在王语佳那充满了神奇魅力的演奏面前,任何选手都如同失去了色彩!这固然是王语佳的骄傲,可同时也是其他选手的不幸。
比赛结果毫无悬念,来自华夏国的王雨佳,这个不到十七岁的小姑娘,以总成绩超过第二名将近二十分的巨大优势,毫无争议地摘取了这份钢琴界的最高规格赛。
当她站在舞台上微笑着从评委RolfDieterrArens手中人的奖杯一座用水晶雕成地三角钢琴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
“王语佳小姐,恭喜你获得了本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我想此刻你的心情一定十分激动,有没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美丽的主持人在王语佳举着奖杯微笑着向观众致意的那一刻,不失时机地将话筒递了过去。
微笑着接过话筒,王语佳先是对着满场地观众鞠了个躬,随即用还带着些许稚嫩的、银铃般的声音说道:
“谢谢,谢谢大家热情的掌声!能够获得这个冠军,我个人感到非常开心,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做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钢琴比赛之一,一直是许多选手梦寐以求的实现梦想的地方,做为一名钢琴学生,我当然也不例外。能够取得今天这个成绩,我要感谢的人有许多,包括我的父母、老师、朋友……不过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我的两位老师。”
王语佳说到这里,目光朝舞台的某个角落望了一眼。
“第一位应该感的,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凌志远,没有她八年如一日的教导,就没有我今天的辉煌,再过几天,就是她的六十八岁生日了,在这里,我要真诚地对她说一声:老师,祝您生日快乐!”
王语佳的话,再次激起了场观众热情的掌声。
“我要感谢的第二个人,就是我现在的老师李利!”
王语佳此话一出,下面的观众立刻哗然起来,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天才选手,还有一位如此年轻的老师。在座都是熟悉钢琴的,李利这个名字,他们自然不陌生,不过他们怎么也无法把我和这个天才少女联想到一起,尽管我在钢琴界有些名气,不过毕竟太年轻,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够教出王语佳这样天才少女的人。
没人们的议论,王语佳再度说出了一句让全场为之震惊的话:
“或许许多人认为,能够获得李斯特国钢琴比赛的冠军,代表了一个比较高的钢琴水平,不过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在我的心里,这个冠军的含金量并不高,因为,我的老师李利没有参赛,这些天里,我听到了许多人的赞叹,对我的钢琴技巧的赞美,可我要说的是,我现在的钢琴水平,甚至还不及李利老师的十分之一,在我心里,他才是真正的冠军!”
王语佳这句显激动的话刚说完,下面观众的议论声便响成了一片,即使是再有素质的观众,听到如此惊人的言论,也不免失去了常态。
“什么?!不及李利的十分之一?这小姑娘是谦虚还是怎的?她这种水平不及李利的十分之一?!”
“言过其实,言过其实,小姑娘太自谦了!我看她一定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比自己的老师强,他们华夏国人一向如此!”
“就是,以这小姑娘的水准,放眼世界,能与之比肩的也不多,谁敢说比她强上十倍?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存在那样的人和那样的音乐!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李斯特!”
“小姑娘,别太谦虚了,你是最棒的!”
……
面的议论声,在主持人几次制止下,才渐渐安静了下来。
生恐王语佳再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接下来的颁奖仪式进行得很快,获得第二名的是来自俄罗斯国家音乐学院的弗拉基米尔什肯纳和美丽的华夏国四川女孩儿陈萨,来自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菲利普-雷谷格、来自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瓦茨、来自德国科隆音乐学院的波齐三人则名列第三,其余三人获得优秀奖。
“语佳,祝贺你!”颁奖仪式刚刚结束,陈萨便亲昵地握住了王语佳的小手,高兴地说道,对于王语佳获胜,她的心里没有丝毫不服气,毕竟两个人的差距在那儿摆着。陈萨只是很好奇,王语佳这么厉害,而她刚刚居然说“自己的水平不及李利的十分之一”,陈萨知道王语佳不是一个喜欢夸张的人,这不禁让陈萨对还没有见过面的我产生了兴趣。
“小姑娘,你的演奏的确很棒,不过,你刚刚在台上说的那句话,有些夸张了吧!”结束了颁奖仪式后,王语佳刚和陈萨走下舞台,通道上便传来了一阵标准的美式英语。



第二百一十章 专业组的比赛
看着身穿一件浅灰色格子上衣,身材娇小可爱的这个女孩,我这个时候真有一种世界怎么这么小的感觉。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陈梅宁,我在前世当老师的时候,她比我至少晚二年参加工作,我们两个人都是在同一所学校教学。因为彼此之间都是教音乐的,所以互相之间也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我虽然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但论水平,却要比陈梅宁这个三流学校科班出身的人要强上那么一点儿,那时候杨宁还是一边上班一边自学音乐本科,经常会向我请教一些音乐上的问题。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个钢琴老师,就是陈梅宁给介绍的,是她原来上学时候的钢琴老师,叫林艾玲,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教得十分认真,纠正了我不少弹奏方面的错误。后来因为离得太远,去一次光坐车就得二个小时,我在坚持了半年后终于放弃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令到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熟了。后来随着两个人的接触日渐增多,我隐隐约约感到了陈梅宁对自己的好感,但那时心里满是我的另外一名暗恋的女生的我,却始终拒绝敞开心门来接受一段新的感情,只好对陈梅宁或明或暗的各种表示装傻卖痴。再后来,我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回到了镇里上班,过了不久,陈梅宁也通过关系将自己调离了那所学校,又过了不久,便结婚了,听说是嫁给了当地一个乡政府的小伙子,从那以后,我便从来没有见过她。此刻,看到这张熟悉的面孔,我的心里不禁隐隐有些愧疚,那些往事又依稀浮现在脑海里。感觉到我的视线投向自己,陈梅宁也扭过头来看了看我,友好地笑了笑。我也冲她点了点头,看着这个可爱的女孩儿,我只能在心里暗暗地祝福她这一生幸福快乐。工作人员宣布了一下规则后,便让选手们依次抽签。抽后完拿着各自的签号到另一个工作人员那里报到,确定一会儿比赛的出场顺序。我抽到了第六号。相对来说比较靠前,也算是很不错的位置了。看着李小燕也递过去了自己的签。我走上前去打着招呼道:“李小燕,你多少号啊?”虽然李小燕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上学,但遇到学校放假时,首都大学的音乐楼也是她经常去的地方。对于我,她李小燕自然不陌生。当即高兴地招呼道:“嗨!李利!我说上午怎么没看见你呢。我还正纳闷儿呢,这么喜欢弹钢琴的你,遇到在“家门口”举行的比赛怎么没来参加,原来你到专业组啦,哎,不是说、、、、、、”
“嘘~”,我知道李小燕要说什么,怕别的选手听到不好。忙对李小燕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同时挤了挤眼睛。
“哦!”,李小燕脸上露出了一个坏坏的笑容。看着我慢慢地点着头,拖了一个长长的尾音了解的回应道。李小燕长得不算漂亮,但很精神,很大气,一头削过地齐肩短发,透着一股洒脱和随意的感觉,一张娃娃脸看上去显得很年轻。李小燕看着我说道:“我刚抽了个5号,你呢?”
“6号,真巧啊,咱们两个挨着。”
“巧什么巧啊,你水平那么高,挨着你我太有压力了。”李小燕开玩笑似地说着。
“呵呵,你也不差啊,听说现在在附中跟钢琴系周主任学呢?”我当即问道。
“是啊,不过那也不如你啊,听我爸说你和刘镇学呢,什么时候教教我啊。”李小燕带点儿羡慕地说道。
“呵呵,别逗了,有时间大家一起玩玩,可千万别说什么教不教的,要说教,你可是正儿八经的名牌大学科班出身啊,我可不敢教。”我也开玩笑般地说道。我们两人相互聊了一会儿天,这边的排序工作已经做好了,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将十五名选手领到了专门的选手休息区,并给每个人发放了号牌。
“哎!对了,李小燕,你怎么没在天津那边儿参加比赛啊,那边应该也有分赛区吧。”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连忙问道。
“什么呀,一看你就知道你没有好好地看简章,人家这次是按参赛选手的户籍所在地分的,我们就得在这儿比。”李小燕笑着说道。“哦,是哦!呵呵,我是没怎么好好看。”我听到李小燕这么说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下午1:30,专业组的比赛开始了。仍然是先由主持人上台宣布了一下规则,随即一号选手走向了舞台。这时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生,对裁判和四周地观众点头示意后,声音洪亮地对着话筒说道:“大家好,我叫庞文迪,是北戴河师范学校音乐班二年级的学生,我的参赛曲目是莫扎特C大调第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报上自己的曲目后,庞文迪便坐在琴凳上,仔细调整了一下距离后,稍稍停顿了一下,便演奏起来。听到庞文迪选择的是这首曲目,我其实或多或少是有些难以理解。这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于1788年创作的。我的前世在和林艾玲老师学习的时候,正在弹奏的《小奏鸣曲》那本书上就有这首曲子,那个时候,我刚刚考过六级。对于这样一首难度技巧并不高的曲子,出现在专业组的比赛中,多少令我觉得有些意外。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从小受到父亲影响的莫扎特,其曲风也带着宫廷特有的一种华贵之气。莫扎特一生中创作过许多钢琴奏鸣曲,其中大多数都是大调式,带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这首便是其中的一首。伴随着左手C大调全分解和弦,右手轻快的旋律犹如在午后的花园中慢步般,给人一种十分明快轻盈的感觉。这首曲子难度本来就不大,对于专业组的选手来讲,把握起来自然更显得游刃有余。两个工整的乐句过后,庞文迪的右手开始在键盘上轻快地跑动,带起一串均匀的音阶。庞文迪的演奏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但也正因为如此,显得并没有什么亮点。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庞文迪的演奏很有“范儿”,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很专业的样子,如果让一些不太懂钢琴的人来看,倒是会觉得弹得相当不错。演奏结束后,庞文迪站起身向四周礼貌地笑着点头示意,观众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更有高声叫好的,估计可能是同学。周祥拿过话筒,对着庞文迪说道:“庞文迪,你是北戴河师范音乐班的对吧?”,在看到庞文迪点头后,周祥继续说道:“你弹得很规范,莫扎特的曲子没有太强烈的力度变化,这一点你把握得很好,声音的颗粒感比较清晰……”,周祥评点了一番,虽然没有直言曲目太简单,但从那不痛不痒的几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庞文迪的演奏,周祥实在没有什么可评价的,简单说了几句后,周祥便进入了专业知识的测试部分。
“请说出《蓝色多瑙河》属于何种类型的乐曲,并说出其作者和国籍。”听到这个问题,庞文迪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蓝色多瑙河》属于圆舞曲,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1825。10。251899。6。3'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6岁即写成一首圆舞曲。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他善于将维也纳圆舞曲发展为音乐会乐曲。他的创作紧密结合奥地利民间音乐和日常生活的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活泼、配器华丽、通俗动人,堪称维也纳的交响音诗。他一生创作作品共479首,其中圆舞曲400多首,还有波尔卡、歌剧等。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