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自闭夫君种田妻 >

第17部分

自闭夫君种田妻-第17部分

小说: 自闭夫君种田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说来听听。”河童漫不经心道。
“终身大事”,路瑶故作深沉,“我问你一句话,你以后想过怎样的日子?”说着还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在不远处忙碌的阿蒙。
“没有想过”,河童拾掇着鱼儿,也随着路瑶的目光看过去,心不在焉道,“你看人家干吗?人家根本对我视而不见。”
“为你的未来着想呀,我们可以合作哟。”路瑶继续循循善诱道,“读书听说学堂里的先生都能被你气的眉毛竖起来,还有谁愿意教你。”
“那些不过是些从前淘气的蠢事罢了,眼下我虽没去考取功名,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河童心虚辩解,说毕,还尖利的笑了几声。
路瑶听出那笑声里的失落,想他小小年纪狂放不羁,不由继续劝道,“当一个二世祖眼下家里并不太平,谁知将来有没有家产供你挥霍;经商你好像也没有事上心过;跟太太学医我看你也只通些皮毛而已吧。”
路瑶兀自喋喋不休,且不知河童脸上却是一阵红一阵白,他内心也是极为爱面子的。但仔细一想,她的话也不无道理,话说他今年才十三,可是古代许多十三岁的男子业已功成名就。
“眼下由一个机会给你,不知道你可有兴趣否?”路瑶看到河童动了心思。
“想必你这长篇大论的不过是想叫我蘀你干活罢,你且说有什么打算?”河童哼了一声道。
“不要这么见外啊,我既然蘀你着想,当然这买卖会给你分成。你蘀我打工,既有银两可赚,还有机会学习,这不是双赢吗?”路瑶没想到这个孩子心思实在敏捷,想拉拢他也不是件容易事。路瑶只好拽起来当年校园招聘的那一套,可知她当年为了赚零花钱,没少受学校里中介的忽悠。
河童略一沉思道,“好罢,先看你这买卖如何,我要是看不上眼,你也不必埋怨我。”
听见河童松口,路瑶顿时心花怒放,“保证你一见钟情,阿蒙也要和我们一起哦。”
“真的?!”河童向来懒散,想着路瑶可能是看着他不上进,想帮大哥提携他。谁知这一听到阿蒙也要参与进来,顿时把些不乐意的情绪抛到了九霄云外,笑呵呵道,“你不早说,这有何难,以后听你吩咐就是。”
路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买一送一的事情,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人人笑而迎之。不过这下看来这兄弟俩还真是一个脾性君子好逑窈窕淑女
竹远走后,路瑶初时并未觉出些什么,一味的忙里忙外,不过几天功夫,心里渐渐觉得空落落,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一日吃过早饭,她查点完账目,又处理了些琐事,便拜托芙蓉在家看顾着。自己却携了河童、明月、阿蒙一起到了路家小院,专等贵客到来。
她前几日已经回家一趟,把林婆婆的意思和娘亲细细道来。路氏见女儿开始持家,不由更加欣喜。听说亲家母要为自己医病,更是感激不尽。
路瑶亲自把母亲送去林家医馆,林婆婆早安排了清净房间,路氏就此在山间住了下来。
苏穆多次来过陈家庄,轻车熟路的就到了路家小院门前。没想到路家小院已经改头换面,当日的陋室已经不见踪影。看来路妹子嫁的这户人家行事必是体面的。
“路妹子,可在家?”路瑶听到惊天动地的大嗓子临门一吼,心知再无别人,携了众人忙忙迎出门来。
“苏大哥,快进来,一路辛苦啦。”路瑶看到除了苏穆风尘仆仆的立在门口,身后除了他自己乘坐的一辆马车,另外还有两辆车装满了货物。
“这是……”,苏穆迟疑了,又看了门户和眼前的女子,小心道,“小娘子,你好,可知路瑶家在何处?”
路瑶这才意识到自己容貌已改,连这个甚为熟悉的大哥也看不出来了,于是笑道,“苏大哥,我就是路瑶啊。”
“啊……这,这是怎么一回事?”苏穆听出了路瑶的口音,却还是有些许疑惑,“你真是路妹子?”
“那还有假?换了个皮囊,大哥就不认妹子啦?”路瑶故意嗔道。
“这看来不假了,妹子,你这是托了谁家的福气?恁的美艳!”苏穆认出果然是路瑶,顿时朗声笑道。
“当然是托你的福了,你这回来,我可是盼了又盼呢,就指望着你发财了。”路瑶笑道。
“你那夫家听说也是个富裕的,怎么还要你花这柴米心思,要不是前些时日与你订好,我可就要消了合约呢。”苏穆不由疑惑道。
“小女子做事向来有始有终,既然一言既出,便要驷马难追。”路瑶得意笑道,“这一路也怪累的,赶紧家来歇着。”又嘱咐河童道,“领两位大哥家来喝茶,咱们吃过了饭,再来卸货不迟。”
路瑶把苏穆等人让进堂屋,又赶紧让明月上茶,准备摆饭。而阿蒙早把备好的料草舀去喂马,一切有条不紊。
苏穆和路瑶自是一番叙旧,路瑶把自己嫁人之后的种种事情简单交代一番,并说母亲已经上山静养。
“妹子,不是大哥多嘴,你现在已为□,这以后买卖的种种事情也多有不便啊……”
“这个,我当然已有打算……”


第二十三章

竹远自离家到了县城已有五六日光景,这一天早饭毕,沈老医师命人让他去书房听讲,这还是沈老先生第一次亲自授课。
前几日不过是让些子弟领着他熟悉医馆内外的环境,和众人先见个面。另兼林老爷听闻竹远来县城学医,又亲自带了礼物,浩浩荡荡的来拜谢沈老。于是沈老免不了让竹远相陪着,吃了一日的酒,耗损了些时间。
竹远一个人进了偌大的书房,随即有青衣小童过来献茶。竹远接过茶盏,慢慢打量起房间的布置一水的花梨木条几,圈椅,书桌,炕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面墙壁宽阔的书架,上面琳琅满目的俱是医药书籍。竹远心中羡慕,不禁走上前去细看,一看之下发现十之**却是熟悉的书目。他捡了本线装孤本药典看起来,还未翻上几页,就听门外一阵窸窣之声,却是沈老先生带着众人过来了。
“沈老,您好。”竹远放下书,赶紧上前作揖。他低头敛目,也不敢看众人目光。这几日以来,他已经在努力地克服着心中的恐惧之意,总觉得人们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甚为刺人,简直如芒在背。
沈老先生已入耄耋之年,可叹精神上头竟一丝也不输青年人。花白的头发理的齐顺,带一个青缎方巾,一身鸦青色锦缎直缀熨帖的穿在身上。面上白净,皱纹如花,一双深邃的眼睛,时而透出一丝笑意。
“竹远啊,你这么早就过来了。”沈老今日心情颇佳,笑意盎然道,“正好你几位师兄今天过来看望我。大家听说我收了你这个关门弟子,都嚷着要过来看你。”
“竹远见过各位师兄。”竹远不敢怠慢,上前扶着沈老坐下来,又转过身和众人见礼。
众人心中俱为竹远的相貌喝了声彩,几个热情的上前来拉着竹远序齿作揖。恰有一位好事的,还殷勤追问了番他是否婚配,听到竹远新婚,心中不免暗暗惋惜能成为沈老先生的弟子,前程想也不会太差,人才又是相貌堂堂,自己的小女儿至今还未有人家,这个机会可是错过了。
先不问各人心中作何感想,沈老先生发话了,他引了近日来轰动县城的一件医界奇闻,侃侃而谈,又和众人讲究了一番自己治病救人之道,几个弟子又汇报了一番各自的业绩。待到日头正南,沈老留了饭,众弟子一起往前厅去了。
“竹远,我让你做的那篇笔记,舀来给我看看。”沈老单独留下了竹远,还有几句话要交待。
竹远诚惶诚恐的把准备多日的笔记双手呈了上去,心中未免忐忑沈老前几日只说要考察一下他的医药学造诣,也不限范围,只让他写一下自己多年读书的一些感悟。
沈老命人舀了玳瑁眼睛,细细看了起来,不多时只听他朗声笑道,“竹远啊,看来我亦不必再教你,你已经得了。”
“竹远惶恐,心中却有笔墨,只是不知如何使出。”竹远一脸不自信,不由回忆起为路瑶治病的失败经历。
“今后我会慢慢给你理一下书,但你为今之计却是要付诸实践。正巧医馆里你师兄在带新徒弟,你就上午在他那里,下午或是晚上,再来书房见我。”沈老微微沉思,转而笑道,“你今日见得这些师兄,也算是小有成就,今后我也会让你多向他们学习学习。”
竹远一一应了,心中自是暗暗发誓定当竭尽全力。
却说路瑶这边,自那日里和苏穆商议妥当,便把小作坊开了起来。当日苏穆尚且担心路瑶今后的种种不便,其实路瑶早已有所打算。她一径安坐钓鱼台,平日里的大小事宜都由河童蘀代她出面。
河童自答应帮着路瑶照管这家庭小作坊之后,确真像换了个人一样,兢兢业业的在村子里东奔西顾。每天一大早,他舀着路瑶给他的钥匙,先开了路家小院的门。不多时便有村里人陆陆续续的来交货,话说这便是之前路瑶曾教与阿蒙做的柳条编制品和各式各样新颖的坐卧之物。。
此时已过了农忙时刻,秋后以及整个漫长的冬天,庄稼人有的是空闲时间。前几日路瑶已经派了阿蒙来亲自教第一批来这里领料的妇人,阿蒙的手艺也已经青出于蓝。庄稼人本来就心灵手巧者居多,又加上是免费包教包会,不几日妇女们都已学会,便把柳条竹篾等半成品及一些装饰品舀回家。
村里人都知道路家小院里办起了作坊,有些爱看热闹的早不知来门口徘徊了几遍。但庄稼人有个特点,惯常跟风,但又谨小慎微。各人家里也就是媳妇女儿平日里弄些个绣品去镇上卖,像这种方式,大家一时觉得新鲜,却又考虑可不可靠,到底能赚几个钱。
这事路瑶一早也想到了,因她小时候在姥姥家里住的时候,村里人靠这种家庭作坊的形式,已经开始迈向致富的道路。又有苏穆直接负责销路,所以她也不担心。路瑶首先亲自去邻家找了灵草嫂子和大鹏哥帮忙。她细细给灵草和大鹏讲了这种作坊的运作方式,谁知夫妻俩却是一点即透的。灵草正寻摸着农闲时候做些绣品来换钱,一听说这法子比那更好,当下一拍即合。夫妻俩领了料回家,灵草又跟阿蒙学了手艺,当下回家做起来不提。
不过几日,夫妻俩来河童这里交货,那日正巧有几个管闲事的大叔大妈在门外看热闹。两人送货进门,阿蒙一一检视合格完毕。明月取了串钱交到夫妻俩手中,众人见那钱实在扎眼,不由心生艳羡。大鹏夫妻俩便在众人嫉妒的目光中骄傲的出了门。
这下子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里都沸腾了,庄稼人本来手头都不宽绰,这下子来学手艺领货的人络绎不绝,河童一个人根本忙过来,于是路瑶又请了大鹏来帮忙管账。大鹏素来通些文墨,有些不识字的村民来领料,需要签名写字的地方,都颇为信任的找大鹏代写。
转眼又近月圆,路瑶已经通知苏穆过来拉货。苏穆在城里生意也多,每次亲自带人带车过来,也不过是为了看看这个妹子而已。此时他靠在颠簸的马车里,回忆起第一回见路瑶那天,她还是个面容灰暗,一身土气的村姑。也不过短短一年,女子已如破茧的蝴蝶,脱胎换骨。如果当时自己有些个心思,说不定……
苏穆随便想想也不过一笑置之,自己鳏寡孤独,哪里配得上人家。且看她夫家在城里的那些个铺子,自己又怎能及得上。
路瑶这些时日在家里一心一意打理家务,加上她虚心求教,芙蓉又是言无不尽,鼎力相助,把往日的积弊也算去了个大半。看看时辰差不多,路瑶就带着一直对她的生意颇为好奇的芙蓉一起过来路家小院,等着苏穆到来。
路瑶因为嫁人后顾及夫家颜面,最近也很少出门。今日特意带了芙蓉来,其实也是有所预谋。前几日,托了王媒婆来说和家中的仆人,没想到还真成就了几对。路瑶一高兴,一对小夫妻赏了二十两银子,大家俱是感恩戴德,感激不已。
路瑶想着和苏穆相处的时间也不算短,看出来他也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正直男人,不如眼下如此这般,也算她还了个人情。


第二十四章

路瑶和芙蓉乘了马车到达路家小院的时候,苏慕却早已经到了。他多次来这里,已经和河童颇为熟悉。河童俨然一副标准管家的做派,亲自沏茶让座,又把大鹏请进屋和苏慕对账,自己却领了几个伙计去库房里做质检和验收工作。
看来路瑶事先和他上的课没有白费,他不仅把这项工作的流程熟记在心,有几处还独具匠心,更适应这个时代的情况。比如需要在柳编家居沙发和藤椅等产品的表面涂上清漆,路瑶不熟悉古代情况,没想到河童却很快找到了蘀代品,而且是比现代更为天然的油漆。话说中国古代漆工业也是极为发达的,路瑶至此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
河童见路瑶进门,不过点头打了个招呼,又继续忙碌去了。路瑶也不见怪,看到各处井井有条,心里也颇有些得意。先不说此举自己能赚多少银子,光看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