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67部分

大唐军魂-第167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色的积雪,沼泽地的水,都是高山上雪化后的融水。

翻过这些高山往西去,又是一片平坦的草原,那是真正的没有沼泽地的草原,李业诩想着的,再过几日,这片美丽的草原将成为血腥的战场,他们将在这里攻击吐蕃的大军,就让这一片草原变作吐蕃人的坟墓吧。

五万人马全部通过沼泽地后,在没有水泽的草地上休整,所跟随特卫行进的那近百名特战队员也派出去,侦探周围的情况。截杀吐蕃人的斥侯。按大概行程计算,这里离吐蕃大军应该还有六七百里的路程,再过几日,就要与吐蕃人正面接触了。

―――――――――――――――――

几路大军在一片开阔地扎营。

李业诩带着苏定芳和郑仁泰策马驰上一个稍高的山头查看情况。

“妹夫,这里的景色可真美,!” 身边的郑仁泰看着眼前的景色说道。

“是挺美的,人迹少至,才有如此美景!”李业诩用望远镜看着四周的情况,“再及远处,那些高山近就没这好的风景了,我们休整一日,即要越过积石山西去,与吐蕃人交手了!”

“我真羡慕你,如今你都可以独领一道,单独行动了,且还领检校大总管之职…”郑仁泰说道。邻近的几道兵马在李业诩的命令下,都已经在附近扎营了。

“是啊,我也羡慕,我和仁泰不知以后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苏定芳听到郑仁泰如此说,也是附和着道。

诸军分开行动时。每道总管都可以自己制定作战行动,即使在诸部合成行动中,在大总管没有最新命令下达,或者命令传达不及时,后续的行动也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一道的行军大总管更不用说,出征时是诸路大军的主帅,那是每名武将的梦想。

郑仁泰和苏定芳跟着李业诩在军中的时间也不短了,也一直想着有这样的机会,施展自己所说的。

“我想啊,等打完此战,且我们战绩辉煌的话,下一场战役,你们两个肯定可以单独领兵作战了,!”李业诩说道,继尔又嘿嘿笑了几声,“两位是不是嫌我管得过于严格,不想在我手下干了?”

历史上的苏定芳自不用说,多次任行军大总管领兵出征,郑仁泰也是,如今两人在特卫军中已经暂露头角了,以后机会应该比原来的历史上更多。

“说笑呢,我们三人一起呆了这么多年,还真的希望能一直呆下去,若要与其他陌生的人一道儿做搭档,还真不知道适不适应呢!”郑仁泰忙解释道。

“就是,若是发生如上次执失思力与程大将军之间的事儿,那还真不知道如何办!”苏定芳也表示认同,他的出身比之郑仁泰更差,更是无法与程处默那些纨绔子弟相比。除了李靖赏识他为,没有其他任何的背景。而且如今李靖也诸事不管了。

“这是个军纪的问题,总会有解决的一天的,!”李业诩道,“好了,我们马上召集各部将领商议军情,讨论下一步的行动!”

―――――――――――――

诸将被传唤到李业诩的主帐,李业诩把这些天收到的情报通报给各位将领。正说着,亲卫来报,大总管侯君集率部已经在离此地三十里处,很快即可抵达。

一听到此情况,李业诩很是惊异,忙领着诸将迎了出去。

侯君集的行进速度也出乎李业诩的意外,本以为还要再过几天才能与他们会合。

侯君集在接到朝廷的诏令,还有李业诩的通报后,星夜兼程地得这边赶,在叠州与联络的那部士兵会合后,也没停留,即往李业诩的后面追来,终于在过了沼泽地后,追上了李业诩。但跟随在侯君集身边的,也只有一千余士兵,其他大部。还是落在后头。

这一千余士兵,都是双骑换乘赶过来的,这一路,他们都没休息多少时候,侯君集抵达后,已经是极度疲惫了,但还是撑着主持召开军事会议。

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主帅领兵出征,千万不能出差池,不然一世英明毁了,所率的数万士卒,也可能长眠在这片高原上。

侯君集抵达。李业诩的检校行军大总管职也就失去了。

李业诩向侯君集通报了他所掌握的情况,诸将也分别通报了各自所率部的情况。

“吐蕃人的行进速度出乎我们的意外,但副帅布置的事儿非常之及时,也为我们下一步的行动争取了先机,!”侯君集先是称赞了李业诩一番,再问众将,“吐蕃人的动向我们大概掌握,各位可以发表各自意见!”侯君集看着帐内的众将说道。

此时的侯君集两眼通红,神情憔悴,他已经是多日没好好休息了。

几个事出乎侯君集的意外,一是吐蕃人兵力如此多,还有一个是朝廷派遣的士兵也才六万余。

不过到了此地后,侯君集也明白,如此高地,还有大片的沼泽地,有更多的军队也没什么用处,很可能数十万的军队都被困饿在此,等着大自然的惩罚。也幸好如今有较详细的情报,甚至对于这一片地域,大唐军队的了解不会比吐蕃人少。毕竟这里原本并不是吐蕃的领地,而是多弥,白兰诸羌的地盘,吐蕃虽然几次发兵到这里攻击,却并没站住脚。

“大帅,末将以为,我们此行应快速行进,趁吐蕃人未防备间,攻击其侧后翼,据所探的情报,吐蕃大军人数众多,前后距离有近百里之遥,若我方攻击敌军最后边的粮草辎重部队,定能使吐蕃人不战自溃!”左武卫将军牛进达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对于牛进达,李业诩对什么印象,后世也只是隐隐看过到此人名字出现在战事中。但这些年牛进达还是颇有功绩,在平定剑南一带獠人的叛乱中,立下不少的战功。因此被提为左武卫将军。不过如今听他一番说,建议派奇兵快速突袭吐蕃人,这样的战力思想正是与李业诩所想的一样,对此人也有些刮目相看。

“大帅,末将也以为应该如此,!”执失思力也上前说道,“对付吐蕃数十万大军,我们不能与其正面对仗,一定要出奇兵,才能取胜!”

“末将也同意此点,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已经进入羌地,虽然说羌人如今大多归唐,但不能不防他们的捣乱,!”左领军将军刘简说道。

对刘简,李业诩更是从来没听说过,此战以前也没听到过此人的消息,不知李世民为何用这个人,不过如今听他一语,也想着此人心思一定缜密,不只想到突袭,而且还想到防备羌人的叛乱。

“大帅,末将以为,我军应该分兵出击,!”李业诩见诸人说完,侯君集没表示什么,却用眼光看着他,也上前说道,“吐蕃人数十万大军如长蛇般行进,我们可以分段突击,用我们步骑快速机动的能力,各个击破,让其首尾不能兼顾,使其迅速溃败,我们可趁机消灭其有生力量!”

这是一片地势虽高,但相对高度却并不很高的地带,地势还比较平缓,能发挥骑兵的机动性,这也是李业诩当初选择从这地方进军攻击吐蕃人的原因。

“大帅,末将同意副帅的建议,我们开始几战,应该快速出击,而且应几个地方同时攻击,杀其有生力量,让吐蕃人力气受到打击,从这里往西南方向数百里,地势还是比较平缓,又不是极高之地,我军全部为骑步兵,能发挥出良好的机动性能来!”苏定芳上前说道。

这次出征序列中连一万余的步兵都是配置了战马,特卫更不用说,全军一万二千余人,战马却有近二万匹,而且都是耐高原环境的青骢马。

侯君集听了诸将的话,却也不言语,而是走到帐上挂着的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沉思起来…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准备出击

诸将把眼光都集中在盯着地图不语的侯君集身上。知道面对诸将的意见,身为主帅一定要考虑更多。

沉思了好一会的侯君集终于转过身,面对着诸将道,“我们所探知的情报,各位都已经知晓了,觉得有何不对的地方吗?”

“大帅,末将觉得吐蕃人各军的安排,有些过于异常,!”李业诩道,接着讲出了他的疑虑。

依所提供的最新情报上看,被称作吐蕃名将的尚赞和尚结兄弟俩带领约七万人马作为整支吐蕃大军的前锋,行在最前面,另一名吐蕃将领赞聂率中军八万,行在尚赞兄弟的左后方,弃宗弄赞和禄东赞亲率二十余万的大军作为后军。

尚赞兄弟部和赞聂部隔着一座山前后行进,两部间隔距离近三十里,这两军相互呼应着前进。但有一点特别的是,这两部与后面弃宗弄赞亲率之部有近百里之遥,如此的布置让刚接到情报时的李业诩有些不解。一般来讲,都是中军兵力最多,且与前后军保持可以快速支援的距离。主帅也都基本处于中军位置。

吐蕃人为何设置如何雄厚兵力的后军,并由弃宗弄赞和禄东赞亲自率领,且与前面两军相距如此之远?弃宗弄赞是考虑前军和中军遭到袭击后,后军能快速支援?但这样的距离也太远了,百里的路程,战马奔跑至少要个多时辰,这个时间,一场突袭的战役可能都要打完了,因此不可能是策应战略!

在高原上行军,一般选定了路线基本不会去改变,探查的路线都是证明大部人马能通行的,若选择其他线路,周边环境异常恶劣,或者山势陡峭,有悬崖峭壁,不一定能通过!前后军如此之远,吐蕃人就没想到过对手会伏击或者偷袭他们一部?或者弃宗弄赞根本不懂行军布阵之道?

还是吐蕃人防着万一战局不利,弃宗弄赞和禄东赞可以率军抢先逃离?

还有一种可能是吐蕃人要分兵出击?想到这,李业诩心里仿佛闪过一道亮光。

弃宗弄赞还真有可能在高原上分兵,一部往青海方向攻击,一部往剑南诸州攻击!三十五万的大军,攻击一个方向太拥挤了。

前面所传回来的情报中是还没分兵这方面的报告,但后续的情报中会不会有此情况发生,还是个未知数。

一想到分兵,李业诩心里一颤,有想冒冷汗的感觉。朝廷所派遣的大军都集中在这个方向上,边境诸州只有一些边兵驻守。面对数量众多的吐蕃人攻击,如何防守?

“吐蕃人的行动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分兵攻击其他地方,这是末将所担心的,!”李业诩最后说道,“我们现在的情报无法做到实时传递,刚刚通报的情报都是在两天以前吐蕃人的动向…”

六七百里之遥的敌军情报能在两天内送达,在高原上这是异常难得的事,但无法实时掌握吐蕃人的动向,李业诩还是不太满意。

侯君集听到也是心里一凛,这也是他刚才看到情报觉得有些不对的地方,他所担心的正是这个。

“大帅,我们要防止吐蕃人从不同的方向攻击我们附近的州县,!”牛进达道,“吐蕃人对这一带地形较为熟悉,有诸多条行进路线可以选定,所以我们要多做考虑和防备!”

牛进达年龄也是不小了,当年与程知节等人一道从王世充手下归降,作为秦府旧人,一直得到重用。在平定剑南诸州獠人的叛乱上,颇有战功。剑南一带的地形他很是熟悉,这也是这次出征有他份的原因。

牛进达对李业诩所提供的这些情报的精确性一直有所怀疑,想不出来这位年轻的将领是用什么手段侦探到的,说话间并没把李业诩所提供的情报太当回事儿。侯君集未到位时,由李业诩领检校大总管,还甚是不服气。虽然李业诩在青海之战中所立战功极大,但他总是以为,那是凭着李靖给予其的机会才有这样的战绩。

“李副帅,你即命令你的部下,继续探听情报,若有变化,立即报告本帅,并立即通知松州、扶州一线,做好防备,这些州城墙高大,城池周围地形险要,吐蕃人并没太多攻城的器械和经验,只要州兵不出城,吐蕃人一下子奈何不了他们的。若吐蕃人真的分兵,那将给我们消灭正面的吐蕃军队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待我们解决了尚赞兄弟和赞聂部后,再收拾弃弄赞,!”侯君集也听出了牛进达心里的不服气,挑了挑眉头,并没表示什么,“我们还是依现在收到的情报作安排,本帅同意你们的分兵突袭的意见,下面我们讨论具体如何安排,李副帅有何具体的建议?”

牛进达听了。也知道侯君集对李业诩很是信任,却也没表示什么。

“大帅,末将有一想法!”李业诩说道。

“讲!”

李业诩走到地图前,指着标示敌我双方行进方向的箭头说道,“依情报显示,尚赞兄弟所部,两天后将前行到这片草原上,这是黄河河曲处。河曲附近大片的区域地势平坦,是发动骑兵快速出击的最好场所。我们若加快行军速度,翻过这座高山,可以比尚赞部早一些时候到达此地。吐蕃人所派出的斥侯皆被我们截杀,无法知道我军的动向,我们可以趁其没防备,以一部快速奔袭前行的尚赞兄弟部,力求一战将其全歼…”

“相邻的赞聂部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